第150章 洛阳巷战

    随着李榷,郭汜,张济三人一家都被害了。被怒火冲得晕头转向,三人再也顾不上那么多,分别调兵遣将,激战全城。

    朝阳把洛阳城半边天染得血迹斑斑。

    西凉军内战终打响,李榷三人家眷身死,成压垮骆驼之最后稻草。

    杀妻弑子之仇,与戴天有别,这时的李榷认为,自家小名叫张济,郭汜遣使杀之。而且也是郭汜和张济眼中的郭汜,其家小亦为李榷所遣,杀无赦。

    这时的始作俑者贾诩和骆养性也注意到了这一战乱。

    李榷杀气腾腾,这时除李乐在宫中控制三千兵马外,其余兵马都用上了。

    “杀,郭汜,张济手下之人,一个活口也不留。”李榷之命,传遍军队。

    无数支西凉军杀向大街小巷,一场惨烈的巷战,正在洛阳城中上演。一时间洛阳城里喊得天响。可以说把城里老百姓都吓住了,搞不清楚,老百姓都哆嗦着躲到家里去了,不敢发出一丝一毫的声响。

    当然,还有胆大者,悄悄躲到门后面,透过门缝偷偷地往外张望。

    城中为巷战即短兵相接之战,这样的战斗,能所最为惨烈。城中寸土寸金,都堪称血肉的磨坊,一寸寸碾碎了士兵们的性命,把双方士兵压扁为血浆和肉沫。

    整整六七万,他们在城里打巷战,因双方均为西凉兵,一身铠甲装备,甚至相貌个头,也相差无几。因此,为区别敌我,兵马,李榷手下用红飘带系着手臂,又张济郭汜,手臂上系着白飘带。

    洛阳城里,一场鼓舞人心的战争正在上演,这一战,双方同样打得真火冲天,越大越惨,整整一天打到夜里,已不知死亡的人数。

    总之,如今全洛阳城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是横七竖八的死尸。这几具尸体如果不是被乱刀砍中,如果不是乱箭射死,反正那个死状就是个比个惨,一个比一个可怜。

    “宕!宕!宕!”

    暮色四合,城南北相继鸣金收兵。经过一天的战斗,这时双方的战士已是疲惫而饥饿。现在双方都心照不宣地接受了任务,一来,就是为了使战士们的身体恢复,二来,还要统计伤亡情况。

    这个伤亡没有统计也没关系,一数李榷、郭汜、张济三人就更讨厌彼此。

    在这天激烈的巷战中,李榷整整折下八千精兵。张济和郭汜则更不济,整整折了一万多。

    说起来,两边兵力差别不大,为了与张济、郭汜两人死伤,比李榷稍大。

    一来洛阳城中昔为李榷最强盛之地,这笔军费也就顺理成章地先紧锣密鼓地用了起来。正因为如此,尽管双方在兵力上相差无几,不过,李榷手下将士们装备相对好一些。

    二来李榷先行。他首先暗杀的是一群张济,郭汜手下中、下等官员。虽曰刺杀者少,却又使郭汜、张济一些军队指挥失误。

    这样,第一天恶战自然张济、郭汜二人死伤较多。

    朝阳初升,两方交战。

    现在夕阳西下,两边都罢战了。

    大战过后,洛阳城里尸横遍野。

    在咸阳城内各处,硝烟弥漫,血色无处不在,刺鼻的血腥味弥漫开来。老百姓哆嗦着躲进了家里,胆小的人,连地窖里都躲不进去,我可以稍微放心了。

    满地破烂铠甲,折断了刀剑,践踏得不成模样铮旗,等诸如此类,都混在血肉泥浆中。

    “吁律律。”

    满街都是失主的战马,正一脸茫然地围绕着堆得满满的尸体打转圈。想来其主在不能起,轻抚其鬃。

    世上有怯懦者,那也是胆大包天。

    有老百姓躲进家里哆嗦着,有眼看着双方兵甲都退了下来,偷偷地趁黑夜跑遍大街小巷,看是否能寻摸到什么。

    地面上这几件残破不堪的武器,铠甲是老百姓的福音。尽管他们没有战争,无法使用这些物品。不过,那是铁器,把这一切都带回家,会融后,还可以卖到一个不错的价格。

    有胆大包天的老百姓背镂框、抱布袋,把那破破烂烂的铁器捡到地上,碎了铠甲等物品。全套制式装备,他们都不敢带,如果等待双方谁赢的话,被他们搜出却要了命。但那些破烂的事,谁也不在乎,倒也可酌情取几份。

    就在大家捡拾满地碎铁时,只见一个约莫十七八的黑壮小子,正在拉军马要去他家拉。

    这匹军马好像正在看守自己主人的身体,虽然被这个孩子拉了起来,但仍然不肯走。一个劲儿地打响鼻、挣扎。

    “哎呦。”

    “大柱子,你不要命了,军爷的马匹你也敢要。”

    “这么大的东西,又是活物,你藏在哪里。若是让军爷知道了,只怕会要了你们全家的性命。”一位老人看了黑壮小子一眼,旁若无人地劝他。

    老者这一番劝说,四周眼光汇集在一起。众人看了看正与军马斗智斗勇的半大孩子,都笑他贪心不足、蛇吞象。

    “哼,你们懂得什么。”

    “这马现在是活物不假,等俺把他牵回家中,一刀宰了之后。这活马就变成了死马,放在锅中一煮,吃上个几天之后。”

    “等城内的西凉军分出胜负之后,这马就变成了粪了,谁能找到?”黑壮小子很不服气地说。

    由黑壮小子如此一说,大家都看得两眼放光。

    是的,捡起来的那些破铁是融到一起都卖不出去的。甚至卖钱都买不到太多的食物。

    既如此,不如杀马食肉。待到城中大战分胜负时,这几匹马就变成大粪。堪称是神不知,鬼不觉。

    “小子,聪明。”

    “大柱子,咱们合伙把这马匹弄死,倒时候这两条马腿给你。”旁边的那个中年汉子说。

    黑壮小伙一个加起来,独自杀了马氏,如果不分滋润他们的某些马肉,惟恐馋者身后使不善。转念一想,这两匹马的后腿够自己家食用。便点点头憨厚地笑着说:“中。”

    俗话说得好:撑得胆大饿得胆。捡到一些废铜烂铁,才可以卖出几块钱,还可换得数斤粮。现在,这个城市里,没有师傅的兵马随处可见,把马杀死,但很多肉食。

    马肉是硬邦邦的,吃起来也不好吃。但在不好吃的情况下又属于肉食。对这些久违了荤腥的老百姓,就是既要拉馋,也要顶饥。

    这时,何止是这几个胆大包天的老百姓走上街头,有几个大男人的官员也开始悄悄推开了府门,有家丁护卫守护,开始朝皇宫方向赶过去。

    这时汉室权威已可称得上衰弱至极。效忠汉献帝的刘协,其臣下亦有大鱼吃小鱼二三条,此中由国舅爷伏完、太尉杨彪领衔。还有车骑将军董承、太医吉平等,还有一众大大小小的官员蔡邕、韦晃、赵温、耿纪。

    杨彪与伏完早有将汉献帝刘协从李榷身边解救出来的打算,郭汜和其他人控制。然后正伺机下达勤王之命,为了彻底解决李榷问题,郭汜这伙西凉贼兵。现在李榷郭汜和其他人终于打起了杨彪的主意,伏过盼望已久的时机终于来了。

    白天市里玩得不亦乐乎,这几个人窝在府邸里,害怕出门。现在是傍晚,战事停息后,他们即可以在家丁的护送下,亲自到宫中觐见汉献帝刘协,然后伺机而动。

    所谓树倒猢狲散,今洛阳城内已大乱。兵乱时皇帝最没有价值。此时,也可以考虑赶往刘协,这一切,可以说是一种实,一种忠。

    李乐带了三千兵马来负责守宫,现在白天城里打得那么热闹,李乐也在守皇城,像泰山一样打雷。

    接连不断,官员们纷纷赶往皇城,如果通常这段时间都会有觐见的人出现,李乐势必先请李榷,才能释放。但今天不同,李乐暗中投靠了赵牧,他提前接受赵牧命令。对这些来拜见皇上的群臣,李乐就是个不拦不放的人。

    杨彪与伏完结伴同行,并且两人还率先赶往皇城之外。

    “李乐将军,我们二人要见陛下,还请将军行个方便。”皇城门门前,伏完把李乐拉到一边,低声问。说完也把一只沉重的布袋塞在起手。

    布袋里很重,布袋口露出缺口,透过缝隙向内望去,但见里面一片金黄。在这个布袋里,竟有一个马蹄金,看样子足足有二三十枚。

    李乐根本没有阻止杨彪与伏完的意思,但伏完却把这袋马蹄金送进李乐的怀里,李乐始终无法把物品推走。

    李乐心说趁还会贪墨时抓奸淫贪墨。等到果然来到赵牧手下,必须把这种怀习惯戒掉。

    李乐拿着伏完手里的布袋,称心如意地点点头,微笑着说:“既然国舅爷慷慨,那便多谢了。国舅爷和太尉还请进去吧,若是后面还有人来,我也自当放行。”

    正在花花轿子大家抬举之时,国舅爷伏见李乐今天这样合作,当即拱手谢恩。

    须知,李乐却是李榷亲信,亦为李榷之族弟,平日,李乐,对待这些效忠汉室之臣,但并不十分理想。

    “杨兄,咱们进去吧。”伏诛行贿后,我来找杨彪说。

    二人经过一段路程,离皇城的人越来越远。杨彪这问道:“伏兄,金子他收了?”

    伏毕,捋须,轻轻的点了点头:“对,收下了。这个李乐似乎很识趣,他答应我对于后面的来人也不阻拦。”

    须知在这些效忠汉室之臣中,并不是所有人都像伏完一样活络。还有很多性情怪异的人,顽固不化的家伙,如遇什么顽固的臣下。他们就怕被杀了,舍不得用钱来收买那些西凉军。

    杨彪还看不起这些西凉军,就连李榷、郭汜等人物也不例外,杨彪还在心里鄙视着他们。且不说李乐等西凉军的小首领,但现在,他们仍然可以用到李乐,班将出现现在的情景。

    伏完送给李乐金子有两方面的含义。此第一层含义,是为今夜李乐能让他们回宫。以及第二层次含义,然后对李乐进行考验,试探一下李乐能否被收买。

    但凡李乐,都接当今金,那就等时机吧,当他们准备把汉帝刘协从洛阳带走时。还是花重金买通李乐吧,请李乐守护他们出城的路。

    杨彪微笑着对伏完说:“伏兄果然神机妙算,这西凉之人都是贪财薄义之人。既然略微使些银钱便能收买李乐,那么看来咱们的计划是没有问题的。”

    伏后点点头,然后说:“如今西凉军内乱,将来的西凉军日薄西山已经成为定局。只要咱们出的价码合适,让这李乐护送咱们出城,应当问题不大。”

    “只要能够带陛下脱离这群西凉蛮子的手中,届时咱们在下一道勤王的旨意。不管是四世三公的袁氏,还是曹孟德想来都会前来护卫陛下。”杨彪点头称是。

    这些臣下认为,就像袁曹那样一个家族,对皇帝的态度,无论如何都要比那些西凉蛮子强很多。袁氏当然就不用说四世三公了,门生遍天下,汉臣时人。

    今人眼中曹操,这还是一个实打实,忠贞不二的人。最初借用王允七星宝刀,行刺董卓,虽败诉,此事却已被贴上忠臣的帽子。在加以后十八路诸侯讨董时,又被曹操带出了密诏。

    尽管当时盟主为袁绍,但无疑曹操是跑前、跑后、出力最多。

    然而杨彪和伏完不知,人心都会改变。袁绍在十八路诸侯讨董时已非袁绍,曹操亦不在十八道诸侯讨董之时。

    一开始,他们刚举兵,尚未品尝权利。而现在这两个人都成了雄霸世界的大军阀了。事在今日,汉献帝对曹操、袁绍,难道真的比西凉军手里强很多?

    如同袁绍,曹操,没有人会真正让位给汉献帝的,没有人会允许头顶有几个祖宗。今汉献帝时,无论走到什么地方,它总是虎口,再进狼窝罢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