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丧尸教我修仙 > 第九章 这小鬼怎么眼神不好使

第九章 这小鬼怎么眼神不好使

    “启禀大人,白马寺的仙人老爷给您带过来了。”

    “嗯?这么快?”身着绿色官袍、头戴幞头乌纱帽的县令坐在郊外一桃林的茶棚里,正因眼前的疑案而喝着闷茶,突闻派回衙门的手下说仙人驾临,连忙放下手中茶碗出来迎接。

    “县令大人,在下易时。”

    “原来是易仙长,有礼有礼。”

    郭县令连忙敛衽回礼,却发现这白马寺来的仙人老爷属实太年轻了。

    因为能从白马寺出来接受降妖请托的,再年轻也都是二十出头,而眼前的这个少年才十五六岁的样子。

    眼前的少年正是易时。

    易时之所以答应查案降妖的请求,一来是因为自己在这里人生地不熟,而自己又被误认成白马寺弟子,没办法也就只能暂时借用一下这个身份,这里的人对白马寺弟子又十分尊敬,以这个身份行事也会方便很多。

    二来,降妖的过程前期肯定是先调查一番,哪里有妖怪犯了事乖乖呆在那等着你去抓的,完全可以先过去看看,到时真发现有什么端倪直接去驿馆找老青即可。

    还有,自己经过那老道士的帮助,早已踏入修行的第一境“藏象境”,自身体质已远超常人,应该遇不到什么危险。

    因而易时先是花了一两银子置办了几身衣服,然后跟着衙役走了好几里路才来到郊外案发地。

    “下官郭宇,易仙长这边请。”

    说着这位郭县令便招呼着易时在路边的一个小茶棚中央的一个位置坐下,四周茶客与老板全都已经被驱散一空,只剩下七八个衙役守着。

    这郭县令约莫有接近四十的年纪,鬓角点缀着几根白发,一缕短须已有泛白的迹象,却丝毫拦不住其一脸英气;侧脸虽是如峭壁陡峰般精瘦,但也依稀可以看出其年轻时的玉树临风。

    郭县令率先打开话题:“易仙长,下官尚未向白马寺递上降妖的签呈,不知仙长是因何事来此?”

    易时也不瞒着:“我与青原大哥因前几日虎妖作乱一事而来,此番是来交付任务。”

    “青原?”郭县令脸上露出一丝欣慰,轻捋短须,“这孩子又来接任务了吗?倒是有心了。”

    虽说自己与青原有旧,但对易时的礼数还是不能少,即便他与青原相识。

    于是郭县令依旧起身深深作了一揖:“易仙长真是年少有为,下官代表三星县百姓多谢仙长。”

    “郭大人折煞我了。”易时有些慌乱的同时,也对这郭县令的品行赞叹不已。

    身居官职,却无官威,确实如那林主簿和青原所言,是个自己两世都鲜少见过的清官。

    郭县令重新坐下,向一旁招了招手:

    “既然仙长已经来了,那就请仙长看看此案。丁力,你来给易仙长说一下案发经过。”

    “是。”说着一旁走出一位身形魁梧的衙役,身上差服颜色比其他人要深,应该是个捕头一类的职位。

    虽说我承认你是个好官,可我大老远过来,好歹先给我倒杯茶解解渴吧,茶还没喝就要我帮你们办事,一点眼力见都没有。

    捕头丁力先是抱拳作了作揖,恭敬道:“启禀仙长,死者名为何大郎,家住东郊,平日里在县北边街上摆摊卖面为生。

    今日一早卯时被一农夫路过时发现其尸体被埋于西郊野外乱葬岗,由于察觉到是新翻的泥土他才向衙门报的案。”

    家住东边,北边摆摊,死于西边?

    嚯,可真能折腾。

    “死者面部瘀血发绀、肿胀,有暗紫色尸斑,口腔喉部中发现有大量泥土,经仵作验证,死者于昨夜子时因活埋窒息而死。”

    “那何以判定是有妖魔作乱?”易时反问。

    这种情况人也能做得到,说不定是仇人所为呢?

    丁力继续解释道:“仙人老爷有所不知,这何大郎有一女儿,年仅八岁,但却是其七日前在街边捡到的一个孩子。

    案发当夜,何大郎曾于亥时向左邻右舍告别,说是家中老母病重,需回家照顾,请邻里平日里帮忙留意下家中门窗,以防盗贼。”

    大半夜的说要回老家,那确实有点蹊跷,而且带自己过来的衙役在路上和自己介绍说过,县里是有宵禁的规定。

    这个何大郎是如何知道老母亲病重,又怎么会大半夜带着一个八岁小孩走夜路。

    而且这个县城由于每年都会有妖魔袭扰的事情发生,所以县城四周都是设有栅栏、女墙、箭垛,由乡兵衙役轮班值守,他又是怎么出城来到这荒郊野岭的乱葬岗,还死在这?

    “那他领养的那个女儿呢?也死了?”

    郭县令接过话:“下官已安排人四处寻找,至今一无所获,这女娃像是人间蒸发一般,不见踪影。

    下官觉得此案颇有蹊跷,内含诸多诡异,故而才想着请仙长出马,尽快破案抓住妖孽,以免更多百姓死于非命。”

    一旁的捕头丁力也躬了躬身:“恳请仙长助我等降妖。”

    ……

    夜幕降临,郁闷的易时正坐在一家客栈的房间里,右手托腮思考着这案子的疑点。

    本来想凭着自己多部悬疑犯罪片的观看经验来找出破绽,却发现完全找不到头绪。

    尸体和案发现场自己也看了,与捕头丁力所说的一致,要是普通人犯案还好,可这明显是非鬼即妖的手段,哪里能用常理去推测,不过那个死者捡到的八岁小女孩十有八九有古怪。

    唉,只能明天再去找老青了,他接过不少任务,可比自己有经验。

    就是今天了解案情后太晚了,再加上驿馆又有点远,只能先就近找个客栈歇息一下,明天再说。

    不如先提升自己的实力吧。

    眼下自己正身处县衙安排的一家客栈内,无人打扰,正是修行的好时机。

    想罢易时脱去鞋袜,盘腿坐在床上,静心凝神,心中默念起老道士那部口诀。

    这口诀说来奇妙,应该说心经可能更合适,因为它心中默念即可,无需口中默诵。

    易时沉下心神,混沌黑暗的意识中的那颗“脏腑之神”的光点正上下浮动,这就是自己的力量来源。

    随着修炼的进行,天地灵气于吐纳之中进入身体,滋养灵魂,忽而易时感到一股额外的灵气涌入身体。

    这是,坤琮?

    怀里的坤琮玉器正源源不断散发出更加浑厚、更加纯净的灵气,决堤洪水般的气势甚至撑得身体隐隐有些涨疼,但玉器似有灵性,在明白自己能够承受的极限后,便保持在一定的流速,体内的“神”也正以可见的速度飞速壮大。

    看样子是经过几次修行,这地之玉已经摸清楚自己的能力了。

    不愧是传说中的玉器之一,果然灵性非凡。

    不知修行了多久,易时缓缓睁开双眼,握了握拳,感受到自身的变化,照这个进度恐怕要不了一个月自己便能开启体内第二个“神”。

    要知道老青可是一年都不一定开得了一个“神”。

    易时取出怀里的坤琮,在窗外皎洁的月光照耀下,澄黄的玉琮散发出灵性的光辉。

    回想起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也不过三四天,那天村子里发生的事还历历在目。

    爷爷易先生为什么在那天以后就销声匿迹了,这枚传说中的地之玉是不是他给我的?

    其他五个达摩六玉又是什么样的,易先生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修行的路接下来该怎么走?

    唉,太复杂了,总之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得先成为白马寺的俗家弟子再说。

    老青不是说过他之所以认得这块神玉也是从寺中的古籍看到的吗?里面想必还有许多珍藏典籍可以供自己查阅,让自己可以揭开这个世界的神秘面纱。

    易时缓缓吐出一口浊气,起身看向窗外,一弯弦月挂在漆黑的夜空,四周隐约有星辰闪烁,顿时百感交集,不知道原来的世界此时此刻和这边的世界是不是一样的。

    话说那几颗星星连起来挺像个人脸的,嗯,像个小孩脸,尤其那两个小辫。

    不对,是真的有个小孩脸!

    旁边一扇窗户的窗棂前正贴着一个小孩的脸!

    只见这个漆黑的身影也发现易时看到了自己,突然笑了起来,顿时房间里萦绕着银铃般的笑声,带着头上的两个羊角辫一晃一晃的。

    鬼啊!!!

    这张脸发出一阵稚嫩的声音:“姐姐,不群终于找到你了,嘻嘻。”

    姐姐,是在叫我?

    这小鬼怎么,眼神不太好使。

    “姐姐,爹爹没了,不群又是一个人了,呜呜呜……”窗外的小孩贴在窗前突然开始抽泣起来。

    不群?是这个女孩的名字吗?

    易时可不认为大晚上普通小孩会贴在别人窗户外面又哭又笑的。

    易时强行打起精神,这是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以来第一次遇到的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鬼怪。

    “你,你是谁?”易时小心翼翼地试探。

    女孩的哭声戛然而止:“姐姐不记得不群了吗?你难道不是姐姐?”

    易时心中顿时一紧,她不会要向我发难了吧。

    “不对,你就是姐姐,姐姐的气息不群最熟悉了,而且姐姐身上还有爹爹的味道。”

    我身上哪来你爹的味道,等等,爹爹?小女孩?

    易时好像想到了什么,鼓起勇气轻声细语地问道:“不群妹妹,那姐姐考考你哦,你还记得你爹爹叫什么名字吗?”

    “当然记得咯。”窗外的小女孩顿时喜笑颜开,“爹爹家里排行老大,叔叔婶婶们都叫他何大郎,而且爹爹做的面条最好吃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