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楼兰王殇 > 序章 瑞典人的探险队

序章 瑞典人的探险队

    时间公元1900年

    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朝的大西北,是探险家的乐园。里面有真正的探险家、有考古学家,也不乏野心家、掠夺者、间谍。

    斯文赫定就是其中的一员。

    斯文赫定来到大清国之前,就一直认定在中亚和新疆,会有一些被常年战乱埋没掉的国家,也一定会有不为人知的历史和宝藏。经历过前几次探索沙漠的经验之后,本次出行,斯文赫定更是得到了瑞典皇家的资助。

    辗转来到乌鲁木齐,这个清国西北的繁华城市,成为他探索沙漠的起点站。

    他找好了此次出行的向导,就是他之前来新疆的老朋友奥尔德克,他是一位罗布人,30岁出头,能把塔克拉玛干沙漠熟悉得好像自家后花园一样。在奥尔德克的推荐下,他们又联络了两位队员,艾拉和穆吉,他们都是20岁出头的小伙子,年轻力壮吃苦耐劳,却也同样是有经验的老牧人了。

    就这样,四人探险队,在购齐了骆驼,备足了水、粮食、工具等一应辎重后,向着沙漠深处出发了。

    他们一路向南前行,深入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冬末的戈壁滩有着异常大的昼夜温差,白天光照夺目,夜晚却寒风凛冽。沿途也是条件愈发艰苦,开始还有些淡水河流和小塘,而后绿植越来越少。直到一个月后到达孔雀暗河,更是一株绿色都没有了,所剩的完全是枯树。再往前走,飞鸟都消失了。

    小队在孔雀河做足了补给,接下来的路途会远比想象中的更加艰辛。他们将继续南行,步入连向导奥尔德克都未知的罗布泊区域。

    大概20几天后,探险队到达了罗布泊区域附近,奇异的是,这里竟然是沙漠腹地中的一小块绿地。虽然没有太多的水源补给,但至少可以看到少许的绿植。斯文赫定对景观做了详细记录,他很惊奇的发现,在不远的过去,这里竟然似乎是一片湖泊。现在湖泊已经接近干涸,却感觉湖泊似乎被转移到了其他地方。斯文赫定和奥尔德克讨论了接下来的计划方案,经验丰富的两人一致认为,这最后地带的绿洲,将会是极恶劣自然环境的边缘地带,再往前走,必须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修整过后,四人带着驼队,继续前行。

    冥冥之中,幸运之神这次终于眷顾了他们。

    两天后,他们找到了古文明的痕迹。穆吉在一片沙丘的背阴处,发现了一些遗迹石块和石柱。斯文赫定观察下来,基本石块和石柱都是对称排列,肯定是人文遗迹无疑。根据排序的方式和递进的石块大小,基本可以判断这里应该是一处寺庙和祭坛。他命令艾拉和穆吉开始着手挖掘,并在此处安营扎寨。

    奇怪的是,大约挖掘了三天,除了一些规则的大小石块以外,探险队并没有其他收获。石块上也没有任何文字或者图像的记载,无从考究。

    失望之余,探险队只能放弃这处遗迹,拔寨准备继续前行。

    次日,驼队继续向东南方向行进了约20公里,夜间准备宿营。奥尔德克突然发现,有一背包的铁铲和绳索落在了之前的古庙中,便提出由他牵一匹骆驼返回古庙,约定天亮返回。当天晚上,塔克拉玛干沙漠刮起了罕见的大尘暴。斯文赫定、艾拉、穆吉在大尘暴中根本无法搭起帐篷,只能倚靠着骆驼睡了一夜。

    天亮之后,晴空万里。沙漠的地形全变了,他们之前走过的路早已不见了踪迹。斯文赫定心想,这下完了,即便是号称沙漠活地图的奥尔德克,恐怕也凶多吉少。三人只能焦急得等着。不想中午时分,一个人影牵着一匹骆驼出现在地平线上,奥尔德克回来了!

    “斯文赫定先生,我找回了铁铲等工具,可是沙尘暴让我走错了路,”奥尔德克说,“我向东走了大概十几里地的样子,结果发现了一些木片,带回来给您看一下。”

    斯文赫定接过奥尔德克递过来的木片,上面有整齐的雕刻纹路,有些大块的木片上,甚至还有一些不完整的人像。人像有长长的鹰钩鼻,不是汉人,倒有几分像欧洲人。

    “我亲爱的奥尔德克,你真是我的幸运之神!你快带我去看看发现碎木片的地方!”斯文赫定很激动,不顾奥尔德克刚刚到达的疲惫,抓起他的手就要出发。

    以斯文赫定多年的经验,这应该是一个很大的发现。

    探险队在奥尔德克的带领下,来到了发现木片的地方。原来这里距离他们之前发掘的古庙不过数百米的距离,只是在一个地势稍低处,被沙漠掩埋住了。昨晚的大尘暴,吹走了沙子,才让奥尔德克意外发现了这里。

    “艾拉,穆吉,我们赶紧去找找看,还有什么其他的发现。”斯文赫定难以掩盖内心的激动。

    “好的,斯文赫定先生。”艾拉,穆吉,奥尔德克都开始动手挖掘起来。

    探险队就在这里安营扎寨。数日里,找到了不少的文物。其中有陶罐器皿、衣物残片、古文字木片等等。找到的带有文字的物件,有古汉语的,也有更多的是斯文赫定不认识的文字。

    但是探险队只有四个人,挖掘速度有限。斯文赫定当下决定,现在遗迹处做好记号,整齐人马,再来进行发掘。

    探险队继续向东,一月余后,穿越沙漠,到达附近的城镇。先做好修整,斯文赫定在奥尔德克的帮助下,雇佣了三十名本地劳力,以及十余匹骆驼。之后大队人马浩浩荡荡返回古迹处,开始大规模挖掘。

    挖掘进行了十余天,出来的文物不计其数,装满了整整八匹骆驼。斯文赫定心想,这下终于可以能够给瑞典国王一份满意的答卷了。

    所发掘出的所有文物,斯文赫定都一一过目,然而他似乎总有遗憾。因为所有的文物都是一些看似平凡的东西,并没有能够令斯文赫定惊叹的发现。斯文赫定不仅有考古的专业,更有考古的敏感。

    不多日,大部队准备返回了。满载的驼队和人群,开始离开古迹。然而意外收获这时到来了。大部队在离开古迹约一公里的途径之处,斯文赫定发现一块深褐色巨石。在巨石背面,似乎竟然有人工开凿过的洞穴痕迹。他命令部队原地稍事休息,他和奥尔德克两人携带少许工具,借着火把的光芒,准备潜入洞穴一探究竟。

    约莫在洞穴中向下行进了四五百步的样子,洞穴就到底了。斯文赫定用火把环顾四周,洞穴底部更加有人工修整的痕迹。更仔细看,竟然有一道高约4米,宽约2米的大石门挡住了去路。

    “这里并没有到达洞底,”斯文赫定对奥尔德克说,“石门后面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我打赌。”

    然而石门异常厚重,两人之力根本无法推开。正当二人一筹莫展的时候,奥尔德克发现石门另一侧矗立着一块石碑,上面隐约刻有文字。斯文赫定用火把又仔细看过文字,他并不认识,无法解读其中的内容。

    正当斯文赫定思索对策,如何破门的时候,洞外的驼队却出事了。穆吉慌慌张张的跑到洞中,找到斯文赫定和奥尔德克:“不好了,外面的天气很诡异,好像要出大事了,你们快出去看看吧!”

    斯文赫定和奥尔德克连忙赶出洞穴。果真变天了!没想到才这么一会儿功夫,天际线已经变成了深褐色,远处的天空已经是黑压压的一片,地面上的沙漠扬起了三四股龙卷风。奥尔德克大叫:“不好!这是罕见的沙漠飓风!我也没有亲身经历过,只是听别人提起,飓风可以搬移整片沙漠。看这个势头,是向我们这边吹来了!”正当众人错乱时,斯文赫定说:“别着急,我以前也听说过这种飓风。威力的确强大,风中携带大量的沙子,所到之处会全部掩埋。但因为风中沙量巨大,风速并不快,看这个距离,刮到我们这里,估计还需要一个时辰。现在大家一起尽快离开这里,还来得及。”斯文赫定确实理智,常年的探险经验告诉他,生命永远是第一位的。

    然而,斯文赫定并不甘心。他职业的敏感性告诉自己,洞穴中的石门后面,一定有着惊天的秘密。人在越接近真相的时候,越会觉得眼前一片黑暗。

    斯文赫定只能做最后的努力了。他带着纸笔,迅速潜入洞穴中,找到刚刚发现的石碑,把上面的文字一笔一画的拓描下来。之后不甘心的再看了一眼紧闭的石门,叹了口气,离开了……

    半年后,斯文赫定回到瑞典,国王对他带来的文物大加赞赏,恩惠赏赐更加不必说。但斯文赫定并不能开心起来,他始终无法破解石碑上文字的内容,成了他心里的一个疙瘩。

    无奈之下,斯文赫定想到求助他远在德国的恩师李希霍芬,便将拓片拍照,邮寄出去,祈求恩师的帮助。

    几年后,斯文赫定已经将这段经历压在心底了,却意外收到了恩师李希霍芬的回信:

    斯文赫定:

    我亲爱的弟子。

    你在中国的经历已经超越了我,这令我艳羡不已。

    你寄给我的拓片,我钻研了许久。我肯定这是一种从未被发现的语言,你发现了一个已经被历史遗忘的文明。

    我翻阅了大量的材料,可以肯定这文字是印欧语系的分支。于是我用数年时间又去研究印欧语系。

    现在我的身体健康每况愈下,预计将不久于人世。幸运的是,我终于研究出了文字的内容。这是中亚的吐火罗语一派分支,和近年发现的中国敦煌莫高窟语言近似。无奈有生之年我只能译出文字的内容,却不能理解文字的含义。

    拓片碑文翻译如下:

    “尉:

    我以前任楼兰王的名义,命你不惜生命,也要守卫楼兰一族地底的秘密。如是,你才可以配得上新任楼兰王的称谓。

    ——安归”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