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仙龙降魔传 > 第六十六回 驱云雨祭坛庆典言疏浚 聚圣山仙界奔丧嗣守灵

第六十六回 驱云雨祭坛庆典言疏浚 聚圣山仙界奔丧嗣守灵

    整修场坝奠神祈,黔首民夫聚会稽,

    仙射炸雷撵雨怪,禹谈疏浚筑河堤。

    众民崇禹献猪酒, 共主封伯赏业绩。

    哀悼泰龙长守孝,龙归东海奋飞急。

    有几个部落集居的会稽小镇,位于茅山的边沿,这一带尽是些低矮的山丘,先民们很早以前就在这片土地上开荒生产,繁衍生息。

    在半山腰的台地上,民夫们正忙着平整布置会场,人们铲平坝子,在低洼地面填上泥土。正上方用石料与泥土搭起一个高台,台上盖起了一个遮雨棚。高台前横向筑起一条约两尺高五尺宽的土埂。千夫长孟荣及百夫长崔山,正指挥民夫在土埂上设置祭坛。这时,铸造师濮郎在民夫的协助下,带领工匠们运送来一口铜铸的四方大鼎,孟荣千夫长和崔山百夫长指挥民夫们将大鼎安置在祭坛中央。接着又陆续运来六口铸铁编钟,将六口编钟分列于鼎的左右两边。

    孟荣千夫长说:“这几天来,大家发奋努力不辞辛劳,平整布置会场有序进行,我们要争取在明天,做完庆典的各项准备工作。” 

    崔山百夫长说:“明天也许参加庆典的成员就要来了,一定要先把来人就餐和住宿的窝棚准备好,其他事情可以逐步完善!”

    崔山下属的 百余民夫,按照首领的要求,忙碌着所分配的事务。

    这天下午,司空大禹在急冲侍卫的陪同下,赶到了会稽。没过多久,凉乔千夫长带领下属的六位百夫长,来到了庆典举办地。

    大禹看过现场,询问了孟荣和崔山,对准备工作感到满意。凉乔一行人按照孟荣的安排,立即投入住宿营地的完善工作。

    庆典大会召开的前两天,在黑水河疏浚的伯益和姜勇两位大人,带着千夫长、百夫长一行八人也赶到了会稽。

    司空大禹与千夫长孟荣热情地接待着各地前来参加庆典人员。孟荣在报到簿上,将来者一一进行登记。伯益大人身体有些疲乏,被带去休息,大禹将庆典大会的准备工作,交给了姜勇大人亲自掌管。

    当日下午,大禹与姜勇在一起商讨庆典事宜。

    姜勇说:“司空大人,这次治理江河的庆典大会,与会的代表和当地治水民夫,总共三百多人,看来庆典算是隆重的啊!”

    大禹说:“广大民夫辛劳近十载,我们已疏通了神州九河,劈开了几十座大山,功绩空前,现在大功告成,应好好庆贺一番!”

    姜勇说:“孟荣和崔山他们,在会稽已把庆典的准备工作做好了,眼下来开会的都陆续到了。冬月十六日的庆典大会,能如期举行!”

    庆典大会的前一天 ,从于唐都城派来了朝廷主管农耕的弃臣大人及随行人员,他们是专程赶来参加庆典的。大禹、伯益和姜勇三位大人亲自迎接,并做好食宿安排。

    冬月十六日这天黎明,天空中突然下起雨来,大禹和姜勇一早起了床,望着天空的细雨,二人心情沉重,不知如何是好。姜勇叹惜说:“唉,隆重的庆典大会,可偏偏又下起雨来,这庆典怎么开办?就是神仙也难办啊!”

    姜勇大人的哀叹,被远方的行风雷听见了,他要改变这个恶劣天气,消除治水人的苦衷,让庆典大会有个好天气。行风雷立刻飞到了会稽上空查看,只见漫天的浓云中,有三只黑羽乌鸦在穿梭,还听得一只乌鸦说:“伙计们,咱们做点恶作剧取乐,这雨一下,治水人的庆典会就很难开啰!”

    行风雷听了火冒三丈,说:“今天下雨,原来是这三个坏家伙在捣蛋哩!”

    说完,行风雷快速接近那乌鸦,喊了声:“连发霹雳!”几道电光在浓云中闪烁,并发出一连串的爆炸声来。三只乌鸦被震得“哇哇”乱叫,慌忙降下云层,拼命往远方逃窜,一会儿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天惭惭亮开,住在会稽营地内的民夫,纷纷起了床,他们听得天空中那隆隆的雷声而叹息不止。有个民夫说:“寒冬里还有雷鸣,不知这雨要下好大啊!”

    上空浓云不散,细雨仍然下个不停,行风雷急忙唤来了强龙,令他止雨转晴。强龙在浓云中穿梭,随即张开大口,吸收起云雾来,浓云如流水般地被吸进龙口中。顿时,天空中浓云变淡,淡云渐渐散去,一轮红日从东方升起,迎来了一个大好的晴天。行风雷与强龙,这才满意地飞走了。

    站在会场高台上的大禹和姜勇,看到天空放晴感到欣慰,他们脸上露出了笑容。

    庆典大会如期召开,会场上彩旗飘扬,喇叭咿呀,锣鼓齐鸣,爆竹声声。高台上,排列着大禹、伯益、弃臣、 忱谢、坚亥和大章,以及童律、凉乔、孟荣等近十位千夫长。祭坛前站立着百夫长与民夫约三百余个代表,会稽的四周有上千庶民涌向会场,他们是自愿来参加庆典大会的。

    大会由姜勇担任司仪,全场按照司仪的口令,先是敬拜天地和神灵,接着是向在治水过程中,丧生的百余个民夫默哀,祭奠亡灵。随后,由司空大禹发表了长篇讲话。

    大禹说:“古往今来,神州大地上洪水泛滥成灾,成年间洪水洗劫黎民,淹没田园,为世人所痛绝。先人共工、我父亲崇伯鲧都曾治水多年,然而洪魔不退,加之精怪肆虐,数十年的辛劳付之东流。虞舜共主令我代行司空之职,与伯益、姜勇、忱谢、坚亥、大章、童律、凉乔、孟荣等诸位大人,带领大家在神州大地上疏浚多年,现已初见成效。”

    他接着说:“我们是治水正义之师,有众多神灵佑护,有龙族使者圣杰泰龙及其下属群龙大力协助,加之在场的诸位首领终日操劳,先后带领数万民夫辛劳征战,为拓宽河床,清除障碍,疏通水道,在江河沿岸万里奔波,根治了九条江河,才有今日的成功庆典。为了治理水患,有无数民夫至伤至残,百余人献出了生命,葬身于江河水中,或被埋葬于河畔荒野上,这叫咱们怎么不悲伤流泪啊!让这些死难的工友灵魂升天,名垂后世吧!”

    他接着说:“在治水疏浚期间,有大批民夫被派出去找矿炼铁,打制了大批治水工具。尤其是在治水沿途上,勇士们斩兽除怪,奋战恶魔,在治水沿线开荒种粮,实行粮食的部分自给,后来又将一片片良田,捐献给当地部落,我们还组织了打猎队,发动大家捕鱼捉蟹,用以改善伙食,还继承神农之志,用草药医治疾患。”

    他接着说:“如今,治水大业暂告于此,我们之中,有些头领奉命要去朝廷供职,其余的头领和众民夫,将返回阔别多年的故里,大家回去后,要在当地继续治水,将成为后人的楷模而名垂千古!”

    随后,伯益、姜勇和坚亥三位大人,先后作了补充讲话。朝廷使臣弃大人,在会上宣读了共主虞舜的谕旨。弃臣念颂了写在那张丝绸上的谕旨:

    “我朝在重臣伯益的辅佐下,司空大禹十余年来,带领民夫治理水害,劳苦功高,理应褒奖,特敕封爵位称呼为伯禹,入朝辅佐代舜摄政,视为总师,统领州伯,以巡督十二部,并在嵩山之南,颖水地域赐地封禹国,修建城邑。礼仪臣伯益,须在治水头领中,挑选贤才之士十五名,带回朝廷参政。”

    众人听过谕旨赞口不绝,场上热烈鼓掌欢迎。庆典在高吭的喇叭声,和热闹的锣鼓声中宣告结束。

    这时居住在会稽的三个部落,竞相为民夫们送来猪羊、鸡鸭、鱼类,还有酿制的酒,以及蔬菜和瓜果,庆贺治水的功绩。

    会众们杀猪宰羊,烹制美味佳肴共进午餐,相互庆贺疏浚大业顺利完工。

    有《沁园春》词为证, 这正是:

    庆典来临,会场填平,设立祭坛。正中安铜鼎,钟排

    左右,高台棚罩,气宇昂轩。大禹前来,会员纷沓,涤荡妖禽淫雨绵。龙吸雾,黛云皆散尽,大好晴天。千民叩拜台前,大禹总结发表感言。历十年征战,江河疏浚,丰功千载,谕旨宣颁。臣弃传悉,禹封领地,荐智能归朝凯旋。民心悦,彩旗迎风舞,锣鼓声喧。

    会后,伯禹与伯益、弃臣和姜勇,在一起商讨了下一步的几项事宜,首先是在所属的头领中挑选出姜勇、忱谢、坚亥、大章、童律、凉乔、孟荣等十五位才俊,次日从会稽出发,由伯益礼仪臣带领前往于唐都城参加朝廷政事。其次决定了与会人员次日返回各治水营地,组织将眼下的疏浚工作干完,随后解散民夫队伍,返回原籍担负本部落的治水事情。由农耕弃臣与司空伯禹及随从人员,一同前往颍水地域,办理划地建禹国事宜。

    事后,各路人员离开会稽,伯益带领着十五位才俊赶往于唐都城,各路头领们忙着返回疏浚工地,做工程收尾工作,弃臣和伯禹一行,也离开会稽前往颍水地域。

    几天后,伯禹一行到了嵩山以南的颍水河畔,在方圆数十里范围内,向当地十余个部落宣布朝廷划地谕旨,协商建立禹国事宜。

    再说,在神州的诸龙与各方神圣,听说伯禹聚集众民在会稽庆典治水大功告成,都在夜间纷纷赶往庆典地,赡仰圣坛上的大鼎和编钟,以示崇敬。当行风雷在会稽刚拜见完毕,遇见花龙回元从圣宇山赶来,对行风雷说:“时才麒麟公发布噩耗,由东海龙国派往神州的特使泰龙圣杰公,不幸寿终正寝,请泰龙的得意门生行风雷,赶往圣宇山主持祭奠及守护亡灵。东海龙王令行风雷代行神州特使一职,龙王传谕,眼下龙族在东海遭遇危难,神州大地上的诸龙,在吊唁之后,一并赶赴东海,共谋伐魔破敌之策。”

    行风雷对传令的回元说:“行风雷听从麒麟公调遣,马上就通告诸龙,然后,立即赶往圣宇山!”

    紧接着,行风雷在空中喊话:“圣杰公寿终正寝,请群龙与仙界聚首圣宇山吊唁。”于是,群龙和仙界纷纷向圣宇山汇聚。群龙到达圣宇山后,各自变化成龙头人身的模样,参加哀悼泰龙亡灵的活动。

    圣宇山下的峭壁前,设置了简易的灵场。在灵棚的两侧,挂有无数幅灵帷,在灵台上方的照壁上,摆放着一个用白纸扎成的巨型龙头像。

    行风雷头扎孝巾, 身着孝服立于台前,他与麒麟公一道,接待着前来圣宇山吊孝的龙族与各位仙人。参加吊孝的有龙族的杭茂、宁吉、行安、良玉、回元等,有广法带领的全体仙班,麒麟公的子孙们,风神翼龙家族也来了,祝融仙专程赶到灵场吊孝。数十位仙人与生灵列队于灵台前,行风雷主持默哀仪式,全场安然肃穆。

    麒麟公在灵台前向亡灵施礼后,致吊辞:“德高望重的神州特使圣杰泰龙,进驻神州百余载,恪尽职守,劳苦功高,为谋求神州大地吉祥安康, 与洪魔、旱魃,及魑魅魍魉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他炼就高超的慧觉,能知晓凡间万事万物,他独具慧眼,能分辨异类与善恶,实属龙族之精英,世人之楷模,他的精神常在,英灵永存!”

    紧按着,行风雷当众宣布:“东海龙王发令,悼念后,神州诸龙立即赶赴东海,逐战入侵强敌,列位仙人与神圣各自返回,由晚生在此陪伴亡灵,守孝五载,尽晚生之本分,此后,世间一切事务,皆由麒麟公处置。”

    吊孝事毕,各路仙人及生灵尽都散去。行风雷在花龙回元的陪伴下,在灵堂守灵尽孝。

    有《鹊桥仙》词为证,这正是:

    仙集圣宇,风雷哀悼,颂祖慧觉慈爱。圣杰遗志永传

    承,卫华夏、龙魂常在。麟公传旨,风雷继任,奉令守灵叩拜,诸神圣物返仙山,巨龙起、回归东海。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