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仙龙降魔传 > 第七十二回 帝降旨龙人圣观忙庆典 幽灵嗥使者缉凶报冤仇

第七十二回 帝降旨龙人圣观忙庆典 幽灵嗥使者缉凶报冤仇

    俊行凤姓满天下,龙凤传人后裔多。

    宣帝旨传建观庙,吏民庆典颂功德。

    案侦使者巡捕快,肇祸元凶难走脱。

    民赞风雷缉眷属,匡扶正义众讴歌。

    深秋时节,三峡北岸的秀屏山景色迷人,薄雾在山间缭绕,林木葱翠的原始森林,被满山的红叶点缀得分外妖娆。

    秀屏山前有个人龙坪,这里多为浅丘,先民们很早以前就在这一带繁衍生息。古代的母系氏族早已绝迹,民众大都是一妻一夫的个体家庭。在这一带众多的姓氏中,尤以姓行和姓俊两个家族人口众多,这两个姓氏自古以来互不通婚,因为他们都自称是和龙行安与妇俊夫妻的后代。俊氏自称随母姓,与仙人行风雷有着相同的祖先,都是龙的传人。自古以来,前往秀屏山寻根拜祖的人络绎不绝。距离云凤山不远的圣登城,有个姓凤的大姓族人,他们自称其祖先也与秀屏山有不解之源。凤姓族人自称是仙人行风雷与凤姑的后裔。由圣登城发迹,在汉廷任水务大臣的凤祥,还曾托付过地方官吏到秀屏山寻根。

    有一年,水务臣凤祥奏请皇上汉宣帝刘询,说是要在秀屏山外修建一座“龙人圣观”,以铭记人祖妇俊与和龙行安婚配之事,彰显龙的传人,而且颂扬仙人行风雷诛妖除魔,协助大禹治水,为世人解疾救难的功绩。天子准奏建观修庙,并从国库中拨出专款,令凤祥为钦差大臣,并责成当地州郡官吏,承办建观之事。

    巫陵郡守郑浩,当即召见本郡著名的耆绅俊豪,令其全权承办建观修庙事务。历时五载,终于使龙人圣观在宣帝元康年冬月落成竣工。

    龙人圣观开光典礼这一天,四方民众纷纷赶来秀屏山的人龙坪,观看观庙的落成庆典。

    在通往人龙坪的山道上,行武带领着十余个男子汉,扛着五彩高龙套和红绸彩带,背着锣鼓,沿着山间小路向人龙坪走去。他们在叉道上,遇见了耆绅俊豪带领的一行人。行武便招呼说:“俊豪老前辈,你们在人龙坪修建圣观,辛劳五载,今日总算要举行落成盛会了!”

    俊豪回答说:“圣观前些日子就竣工了,郡守郑浩大人,与地保行威,两天前验收了工程,就住在观庙内,等着朝廷钦差凤大人今早一来,上午就开落成典礼大会。”

    行武说:“建观庙的地点选得好,是咱们老祖宗的发祥之地,如今修了这座壮观的庙宇,多么风光荣耀啊!”

    舞龙的一行人中,有个青年高声问:“请问俊老前辈,当今皇上,为何要大兴土木,在这里修建这等壮观的庙堂呢?”

    俊豪笑着说:“青年人就不明白了吧,听祖上流传说,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妇俊曾与海龙婚配,生下了龙种仙人行风雷,我们行家、俊家的先祖,都是行风雷的同胞弟妹,都是名符其实龙的传人。”

    那位青年领悟说:“我明白了,修这座庙堂,就是当今皇上要纪念龙的传人这段美满姻缘!”

    俊豪说:“正是这样,不光如此,皇上还降谕敕命,为此观庙命名叫‘龙人圣观’哩,令人做成扁额,以扬名后世!”

    行武说:“是啊,俊老前辈才能出众,修成这座观庙,你功德无量啊!”

    俊豪说:“为祖先建庙堂是我辈的本分,这方圆数十里的民众,都先后为修庙出过力,功德是众人的啊!”

    来到秀屏山前的人龙坪,新修建的道观楼阁依山傍水,气势宏伟,道观周围的山岩上林木繁茂,周围己建有高墙。道观座北向南,山门上方有一块金字匾额,上书“龙人圣观”四个金色大字,大门前高悬的无数条彩带,正随风飞舞。

    人龙坪四周的民众,一早就向道观涌来,山门前的坝场上,已聚集着数百个乡民。

    俊豪一行人进山门后,便加入庆典准备的忙碌之中。坝场上,行武与八位汉子立刻整理龙套,排好队伍,在锣鼓队敲锣打鼓时,便开始舞起龙来。舞龙的汉子动作娴熟灵活,相互间密切配合,巨型彩龙忽而翻卷滚动,时而升腾盘旋,在场围观民众不断喝彩。

    没过多久,官府的人马来到观庙前,一路衙役高举字牌在前方开道,钦差大臣凤祥在郡守郑浩的陪伴下,二人各骑一匹快马,走在衙役的中间。坝场上舞龙与锣鼓声立即停了,场上围观的民众迅速闪开一条道,让官府的人过去。到了大殿前,两官吏下马,进入大殿。一会儿,在殿前的台阶上,并排摆放了十来把交椅,直到开会前夕,众官吏从殿内出来,依次在交椅上落坐。钦差大臣风祥五官端正,身材高大,头戴二品官帽,身穿蓝色官袍,坐在殿外正中的交椅上,他的两侧坐的随行官员,郡守及乡官地保等人。

    场上响起一连串的礼炮鸣爆声,圣观的落成开光庆典随即开始,礼炮惊得场上的人群一阵慌乱,炮声停止后,场上立刻平静下来。

    郑浩郡守担任司仪,宣布庆典开始,接着就由凤祥钦差大人宣读天子诏书:

    “奉天呈运,皇帝诏曰:自天开新宇,降吾朝大汉之兴盛,国运昌隆。祭奠远古人祖之母系氏,族居水北之秀屏,时遇海龙西游巫陵地界,与妇俊媾结情缘,而婚配播得龙种,致孕于汝其身,喜有龙子降生,唤着行氏风雷之名,哺育于室。其子喜遇仙人,继迁秀峦仙山,得仙教化,育成仙童,此行风雷体恤民情,习除妖降魔之本性,盖凡间之神圣也。朕念龙人之功德,终成楷模,特颁诏建龙人圣观之庙堂,让其功德垂范于后世,钦此!”

    有《念奴娇》词为证,这正是:

    秀屏山外,海龙传人后,子孙繁衍。朝内凤样任水吏,

    奏请修龙人观。宣帝应承,钦差选定,派凤祥督办。下拨款项,俊豪接任承建。五载艰苦施工,竣工观庙,庆典民期盼。待到开光吉庆日,圣旨下钦差念。龙的传人,庙堂见证,为世人惊叹!千秋功德,敬风雷永垂范。

    会场上,人群中响起热烈的掌声,并有爆竹声,锣鼓声响彻天空,一派欢乐喜庆的景象。

    接着,巫陵郡守郑浩,作了简短讲话:“天子颁诏兴建这龙人圣观,是咱们巫陵郡民众的洪福,耆绅俊豪及手下工匠,还有附近的广大百姓,都为建观出了大力。从今往后全民要护卫圣观,乡民们要常来庙里朝拜,不熄香火,让神灵永佑咱们巫陵百姓,让龙的传人这个美丽的传说,流芳百世!”

    圣观的道长兼巫祝智明,早在前几天就对庆典的召开,和各道徒的守护进行了安排分工,使开光典礼忙而不乱。

    再看大殿内,正上方塑有并排坐着的两个男女神象,左边是龙头人身,显得威严的龙神行安,右边的妇俊,怀中抱着幼儿行风雷。

    钦差大臣凤样,郡守郑浩及随同官员,最先进殿朝拜,接着是耆绅俊豪一行,以及乡官地保等进殿朝拜,最后才敞开殿门让百姓进殿。

    民众争相涌进大殿内,有的对神像朝拜,有的观览殿内的陈列物。热闹的民众川流不息,直到傍晚才谢客关了山门。

    道观开光后不久,这里发生了一件骇人听闻的事情,每天夜里,在道观周围和秀屏山附近,夜间总有野狼的悲鸣声。对此,智明道长组织道徒夜间出观巡察。半个多月来,一无所获。在万般无奈时,只好向仙人求助。

    智明说:“神灵啊,我们秀屏山龙人圣观夜里有野狼哭嗥,请给我们吉祥和安宁吧!”

    道长话音刚落,立即传来龙族使者行风雷的回声:“行风雷明白道长的诉求,本仙将尽快给你们一个满意的答复!”

    当天夜里,行风雷采用出没隐身功,立刻到了秀屏山,在旷野里探查野狼的哭嗥声。在当天夜里,行风雷在山坳的乱石冈,捕获了一个男性幽灵,这幽灵形象模糊,象个月光下的影子。

    幽灵说:“大仙,我名叫杜志,原是巴东的一位贩盐商客,被人蒙财害命,是个屈死的冤魂,请仙人为我作主啊……”杜志幽灵言语悲哽,便放声号啕起来。

    经过再三询问,那杜志幽灵说出了自己被一位当地人盗去钱财,后来又在去巫陵郡官府告状途中,被两个人当成山贼用乱刀砍死了。

    行风雷过去对鬼魅恶人,都要用雷霆严厉惩罚,面对一个屈死冤魂,他要弄个明白案情的来龙去脉。

    行风雷现身于秀屏乡,打听谁杀死过山贼,查了很久村民都回答无人知晓此事。行风雷见没人敢说杀死山贼之事,知道其中必有蹊跷,他想好了对策,首先去会见地保行豪。

    到了行豪家,行风雷说:“我是上仙行风雷,特来拜见地保头人。”

    行豪见大仙来相会,便五体投地,毕恭毕敬,说:“我行氏的大仙,见到你真是三生有幸啊!”

    行风雷劈头就问:“本仙来问你,杀死山贼杜志是怎么回事?”

    行豪听了一怔,顿时脸色苍白,张口结舌地说“仙人已知道此事......”

    行风雷说:“万事满不过神仙,到底是怎么回事,你要如实说来!”

    行豪吞吞吐吐地说:“那事,是林三干的,林三用大刀砍死了山贼。”

    行风雷追问:“你和林三一同去过吗?”那地保行豪听了,慌忙跪倒在行风雷面前,不停地叩头,说:“大仙,你是我们行家的骄傲,请你看在我是你后代族人的份上,饶了我这个不争气的罪人吧!”

    “嘿嘿,既然是杀的山贼,为何这般恐慌呢?你们杀的究竟是不是山贼?他盗窃了什么东西?”行风雷连续追问,地保答不上话来。

    那邻居林三,听说仙人来查问地保行豪,他担心把杀死杜志的罪责,完全推到自己头上,便找上们来投案。行风雷怀疑此人是用大刀砍死杜志的凶手,便将林三叫到另一个地方,要林三老实交待杀人的起因和前后过程。

    林三知道瞒不过仙人,终于将案情全盘托出。原来,死者杜志是从巴东来的客商,来此地贩卖食盐,地保行豪声称为杜志接风,用酒将其灌醉,盗走了杜志在客栈内的数袋白银。第二天,杜志找到行豪,追问白银下落,行豪对此矢口否认,还说杜志污蔑奈他,将他大骂了一通。杜志十分气愤,决定到巫陵郡告官伸冤,便只身在山道上行走。那行豪知道后,邀约林三,抄小路赶到杜志的前面拦截,在半道上堵住了杜志,行豪决定斩草除根,叫林三用大刀将杜志杀死,抛尸于山岩下荒野中。

    行豪估计林三会坦白杀人之事,慌忙跑出来跪在行风雷脚下,不停地叩头,说:“老祖宗,你就看在我们行氏一脉相承的分上,放晚辈一马吧,我行豪从今往后,一定改过自新,不再干罪恶的勾当了,而且,我要为你大仙刻一尊雕像,镀成金身供在我们的行氏祠堂内,让后代子孙和族人膜拜!”住口,收起你一派滥言吧,本仙不需要你这行氏败类塑金像供奉,怕污了本仙的名声,你的罪行国法难容,理当受到惩处,不要梦想谁会放你一马!”行风雷义正辞严地说。

    行风雷将行豪和林三关进一间密闭的屋子内,那行豪再三央求行风雷饶恕,行风雷严厉地说:“你这不法后生,竟敢越货又杀人灭口,天理难容,等待官府对你们的惩罚吧!”

    行风雷说完,锁了房门,随即赶往巫陵郡衙,向郡守郑浩陈述案情,请求将二犯押回郡衙审判。

    郡衙派了三名巡捕,赶到行豪家带人时,那二犯已破门潜逃,不知其去向。巡捕四方追捕也无下落。行风雷得知行豪与林三破门潜逃,便采用意念搜寻法,发现行豪在大江中,向下游航行的一条客船上,立刻腾飞上天沿江向下游追去,正好在江边的一个码头上追上了客船。

    行风雷降落在码头上,捕获了化妆成老翁潜逃的行豪,收缴了身带的两袋银元。行风雷肩挎银袋,将行豪的一只手拉着,腾飞上天直奔巫陵郡城而去,降落到衙门前,将行豪交给巡捕关押在监牢中。

    行风雷再次采用意念搜寻法,在潜逃地三十余里的一个小镇,抓捕了充当劳工的林三,牵着林三飞天到了郡城衙门,将林三也收了监。

    冬去春来,郡衙审结此案,判处林三杀人罪即日将其开刀问斩,判行豪盗窃银两和协助杀人罪,判流放边远地区做苦役。行风雷对行豪的判决不服,前往郡城衙内查询,发现郡守郑浩因与行豪有亲戚关系,二人又是至交,郑浩郡守有意包庇,对行豪重罪轻判。行风雷立即赶往府衙,告发郑浩包庇罪犯的问题。府衙派员立即查办此案后,改判地保行豪为盗窃银两,指使他人杀人灭口罪,以及乡间恶霸等三种罪行,处以死刑,没收其非法所得。不久后,行豪和林三两犯一同被押往刑场杀头,郑浩因询私枉法也被革职判罪。

    至此,霹雳仙人不徇同姓宗族私情,刚正不阿,为维护正义协助衙门办案的事迹,被传为佳话。

    在秀屏山一带,在龙人圣观周围,从此以后再没有夜间的冤魂悲鸣了。

    有《清平乐》词为证,这正是:

    盐商贩贸,地保将银盗。杜志去衙忙上告,半路遭人杀掉。幽灵哭诉求仙,查明奇案昭然。惩治恶人仇报,冤魂散却民安。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