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霸卫 > 第一百九十一章 商议对策

第一百九十一章 商议对策

    大哥吕禄甫的语气相当严肃,姜若兮认识到卫扬在鲁国的处境是相当困难,以姬还的脾气,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况且现在鲁孝公重病,等鲁国的主心骨转移到年纪尚轻的姬弗湟还要一段时间,站在鲁孝公的立场,是万不能得罪晋国太子姬还的,毕竟天下之事,政由方伯。

    “大哥的嘱托,小妹知道了,我立刻去找父亲。”一说完,姜若兮便顾自转身,向大殿处走去。

    “小妹,不可心急。”吕禄甫拦住说道。

    但姜若兮知晓卫扬处境危险,又怎会坐视不理“大哥,时间紧急,若差一些时间,恐怕卫扬性命不保啊。”

    “做事要有方法,小妹,这才能救出卫扬。”吕禄甫建议道。

    夜晚时分,齐侯设家宴,夷仲年多年未归,如今回来,自是要庆祝一番。

    “三弟回来,咱们一家人终于团聚了。”得臣举杯道,“我干了,你们随意。”

    “三弟,你是不知道,君父是有多想你,虽然他表面上挺严肃的,但实际上他每天都在念叨你呢。”得臣是个直性子,心里瞒不住,“对了,三弟,卫扬呢?”

    毕竟卫扬可是受齐侯之托,前往鲁国将夷仲年带回,可三弟回来了,妹夫却没有回来,无论是谁,都会感到奇怪的。

    “咳儿,咳儿。”齐侯吕购忙咳嗽道。

    吕禄甫见状,忙说道“二弟,今日是家宴,卫扬公子他还在鲁国,可能有事不便回来。”

    “那这算什么家宴呀,卫扬毕竟是小妹的未婚夫,也是我们的妹夫,也是我们的家人,三弟,他为什么不回来。”得臣很好奇,想一问究竟。

    “好了,得臣,吃饭。”吕购淡淡地说道,“仲年好不容易回来团聚一次,别扫兴,卫扬还没进孤家门呢,今天就是家宴。”

    听到父侯开口,得臣便不再多言,原本欢快的气氛略带一丝紧张,总觉得怪怪的。

    晋文侯派姬还前往鲁国找寻大公子姬伯一事,吕购也有所耳闻,卫扬定是因为这件事卷入其中,以齐国的立场,可万不能参与进去。

    现在晋国可是天下最为强大的诸侯国,而晋文侯最讨厌别人管他自家的事,若因为卫扬一人而没顾全大局,让自己的苦心功亏一篑可得不偿失。

    “父侯。”吕禄甫开口说道,“卫扬虽然还未进齐国家门,但他已经是小妹的未婚夫,这件事天下人尽皆知,姬还将卫扬留在鲁国,不觉得事情很蹊跷么,他虽是为找寻大哥姬伯而来,这私心未免也太重了些。”

    “儿臣听说,姬还公子当年可是特意为了小妹,才和大公子姬伯一争这晋国太子之位。”吕禄甫补充道。

    说到这儿,齐侯这才想起当年晋文侯找他一事,确实是为了他家三公子姬还,齐侯不经意的一句话,竟然影响他到现在。

    “父侯,今天在公子巩面前,我不好多言,但这是家宴,父侯您最疼爱小妹了,小妹也着实喜欢卫扬公子,我担心他一直留在鲁国,恐怕会有性命危险。”

    吕禄甫的担心不无道理,毕竟太子之位的争夺,涉及到的实在是太多。

    “若兮,你的意见呢,卫扬他对你而言真的有那么重要。”齐侯问道,他要征询姜若兮的想法。

    “嗯。”姜若兮微微地点了点头。

    “既然如此,禄甫,你说该如何做才好。”得到了姜若兮的答复之后,吕购开始下定决心,“就当是孤还他一个人情吧。”

    吕购指的人情自然是指卫扬将夷仲年平安送回来这件事。

    “君父,儿臣认为此事没有那么简单,还得劳烦您去一趟晋国才是。”吕禄甫说道。

    “大哥,您未免将此事看得太重了吧,咱们父侯是何人,只需要一封书信送往晋国,告知晋文侯此事,以父侯的身份,晋文侯不可能坐视不理的。”

    得臣还是年轻,想得太过简单,晋国的太子姬还前往鲁国找寻大公子姬伯一事,可是晋文侯吩咐的,卫扬参与此事,若让晋文侯知道了,势必会引起他的不满。

    此时齐侯若以如此轻率地态度,仅仅寄送一封书信过去,反而会让晋文侯觉得,齐侯对他的这个乘龙快婿丝毫不在意,还会以为齐侯有什么其他想法,不仅不会让姬还放出卫扬,反而会变本加厉,甚至引起卫国与晋国之间的矛盾。

    这不是齐侯吕购想要看到的局面。

    “二弟,此言差矣。”吕禄甫自是知晓此事,忙说道,“晋文侯勤王有功,现在他可是方伯,天下之事,政由方伯,若父侯只是以写书信的名义让晋文侯放出卫扬,这未免也太看轻了他一些,晋文侯心中又会作何想法。”

    “儿臣的建议是,诸侯会盟再过不久就快要到了,在这之前我们可以来一次晋齐会盟,让天下之人认为晋国与齐国交好,以此不仅能够帮助晋国在天下诸侯间提高威望,更能帮助齐国休养生息,在这期间,父侯可以提一提关于卫扬之事,这样是最好的选择。”

    吕禄甫考虑的是相当周到,吕购认可地点点头道“禄甫所言甚是。”

    “可父侯要怎么讲,才能让晋文侯将卫扬放出来呢。”夷仲年从来没了解过,于是问道。

    “三弟,天下之人都知道齐国的女婿是卫国太子卫扬,那晋文侯定也知道,只要父侯提到卫扬在鲁国被姬还公子留住一事,以晋文侯的聪明才智,他不可能猜不到究竟发生了什么。”

    “大哥,小妹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姜若兮问道。

    “小妹但说无妨。”

    “书信自然是送,还要提前送达,但是送去的人选也有讲究。”姜若兮提议道。

    “小妹此话怎讲?”吕禄甫问道。

    “父侯前去,晋文侯认为无非是因为齐晋会盟一事,但若将姬越一并送回,晋文侯定会想起他三个儿子,到时候父侯再提及关于卫扬在鲁国被姬还留住一事,不是显得更有顺序一些。”

    姜若兮的这番话颇有道理,如今晋文侯的三位公子,姬还在鲁国找寻大哥姬伯的踪影,而姬伯在外流浪迟迟没有消息,姬越在齐躲避太子之位的纷争。

    “只是这姬越公子,已经不喜欢回到晋国,要说服他还是比较困难。”得臣有些担忧地说道。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