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霸卫 > 第四百四十四章 言辞诚恳

第四百四十四章 言辞诚恳

    “师服先生莫要紧张,君上与大公子九年未见,今天便让他们两父子好好叙叙旧。”

    张然明拍了拍师服的肩,话虽这么说着,但这番话只会让师服更加忐忑,看来刚刚张然明定是对大公子说了些什么,否则大公子绝不会无缘无故有这番表现。

    “好,好。”师服连连应道,看来要对付张然明,以他之能力,可是差的太远了些。

    “师服先生,耍小聪明在我这儿可行不通。”突然,张然明压低声音,在警告师服,劝他莫要多管闲事。

    师服故作镇定“然明先生,只许你帮助世子殿下,不许我帮助大公子。”

    “我既然答应大公子,就一定会帮他,只是现在时机还未成熟,倘若中途退出这场比试,你让齐侯脸上的面子又该往哪搁,你身为晋国臣子,难道想眼睁睁看着晋国与齐国之间关系破裂,陷君上于不仁不义之境地吗?”

    张然明这一番话将师服给问难倒了,他的确没有想过那么多,可张然明考虑周全,顾及到与晋国结盟的齐国的颜面,姬还毕竟是晋世子,而且这场额外的招婿之试,本就是姬仇亲自向齐侯请求,才得来的。

    可现在,若连比试还没比完,便让世子殿下中途退出,齐侯会作何想法,天下人又会作何想法,以晋侯方伯之位,天下人定会认为是晋侯姬仇主动放弃与齐国联姻的机会,而这件事也会成为别人对齐侯的笑柄。

    自太公望伊始便名声显赫的齐国,竟然也有被他人嫌弃的一天,这若是传出去,齐侯的颜面荡然无存,不知道的人还会以为是齐国与晋国结盟破裂。

    不过,若真的发生这种情况,恐怕齐侯定不会再与晋国结盟,而现在又处于二王并立的关键时期,没有齐国的帮助,只怕是会让天下局势更为复杂,身为方伯的晋侯,在那时的压力将会更加大。

    师服是一言不发,呆呆地望着面前的桌子,张然明考虑长远,而他却忘了这才是君上会做出这个决定的关键因素。

    “然明先生,师服先生,你们二位又再谈论什么,何不与我说说。”姬伯敬完酒后,径直向这两人走去。

    张然明用赞许地眼神望着他“孺子可教也。”

    “然明先生过誉了,与九年前,我非但没有进步,反倒还退步了,不然,早就从三弟手中夺回本该属于我的世子之位了。”姬伯笑着说道,看来刚刚自己的那番表现,张然明还是很满意的。

    而师服却直冒冷汗,仿佛没有听到大公子讲话似的。

    “师服先生,师服先生。”姬伯见状,忙唤道。

    他喊了好几声,师服才恍的反应过来,“大公子。”

    见师服紧张的神情,姬伯猜到了个大概,见一旁正笑着望着他们的张然明,他便知道定是张然明将所发生的一切事情告诉了师服,而显然,师服刚刚的想法是错的。

    现在,姬伯也反应过来为何张然明只用了简短的几个字来提醒他,不可糊涂。

    的确是不可糊涂,二王并立局面非常严峻,以现在晋国之能,尚且不说能不能战胜在携地称王的姬余臣,即便能胜,恐怕也只会胜的非常勉强,而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若晋国与姬余臣拼个两败俱伤,

    其他别有用心的诸侯恐怕会以此事大做文章,针对晋国,到那时,晋国便会陷入进退维谷的地步,而以姬伯、姬还两兄弟之能为,即便是荀成、张然明,恐怕也能以维持局面。

    现在要做的,便是步步小心,不能错任何一步,姬伯也试问自己非齐国几位公子的对手,综合考量下来,他便还是打算听从张然明的建议。

    按兵不动,方是最好的办法,不去与三弟姬还争夺世子之位,等招婿之试完全结束后,有的是时间与他一较高下,而现在,姬还必须继续参加招婿之试,不仅要保全齐侯的面子,更要保全晋国与齐国来之不易的结盟。

    酒过三巡,九年未见,今天的酒宴也打开了姬仇多年来的心结,看到自己的儿子状态还很好,也颇有自己的见解,姬仇心中不免有些欣慰,只是这晋世子之位本就属于姬伯,但碍于姬还已经作为晋世子这么多年,在短时间内他也不好废除姬还的世子之位。

    更何况易世子之人选可是大事,这件事也需与晋国众臣子商议,方能做下决定。

    “恭送君父。”与之前醉醺醺的模样截然不同,喝了这么长时间,姬伯脸上竟然还看不出一丝醉意,“君父。”话音刚落,姬伯便又喊道,他还有其他话要讲。

    姬仇停下脚步,转过身来。

    “君父,等此次三弟争夺完之后,烦请君父给儿臣一次争夺世子之位的机会,九年前儿臣被逐出晋国,并非儿臣之故,却是儿臣之错,若君父能再给儿臣一次机会,儿臣定会竭尽全力,不负君父所望。”姬伯言辞诚恳,颇有姬仇年轻的模样。

    张然明欣慰地点点头,不可糊涂几个字点醒了姬伯,这番表现才是张然明心中的大公子模样,这样的大公子才配由他辅佐。

    防采集自动加载失败,点击手动加载,不支持阅读模式,请安装最新版浏览器!aonclickdivid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