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霸卫 > 第八百零四章 孤立无援的境地

第八百零四章 孤立无援的境地

    “王上,大事不好了,自东向西,有一支轻骑向我等方向奔袭而来。”

    显然,这是从卫国的方向而来,姬余臣心里咯噔了下,莫非世子姬还并未成功攻下卫国城,可这并不可能,有号称天下无敌的荀成辅佐,区区一座卫国城,显然不在话下。

    “领头的是何人?”姬余臣忙问道。

    “看样子是晋国大公子姬伯。”那侍卫禀告道,“王上,接下来我们应该怎么办,若不尽快攻下齐国城,等姬伯率轻骑赶到,我等腹背受敌,恐怕难以逃离。”

    姬余臣稍稍思忖了会,未有多少迟疑,便吩咐道:“传令三军,撤回携地。”

    出乎侍卫的意料,他没想到王上竟然毫无犹豫,且不说姬伯只率一支轻骑而来,虽说兵马数量有些差距,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这边必败无疑,可若要说拖延时间,以王上带的这些兵马数量,可谓是绰绰有余。

    正如之前一样,姬余臣若是下定决心要帮助虢公翰拖延时间,再拖十天半个月也不成问题,他有些不解地问道:“王上,您不是才答应晋世子要帮助他拖延时间么,为何您现在...”

    姬余臣这么做自然有其考量:“哼,姬还倒是打的一手好算盘,孤拜托他打退虢公翰,可不是为了把卫国城拱手相送给他的,若他占得卫国城,进可攻退可守,再配合晋国强大的实力,天下诸侯谁能与他一较高下,

    孤所想要看到的,可不是他一人称霸天下,而是二王并立的局面能够继续维持,我这个携地天子也就有了继续存在的意义,若让姬还得逞,卫国城落入其手,到那时,你觉得他会履行诺言,把曲沃封地让给孤么。”

    侍卫略加思索后,回道:“曲沃封地比晋国翼城还广,若我是晋世子,万不会把这块封地让给自己的对手。”

    “这不就得了,你既然明白,又何必多问,还不快吩咐下去,传令三军,做好准备,孤等撤军。”

    “晋世子那边,王上您打算如何交代。”

    “交代?”姬余臣冷哼一声,他压根就没把姬还放在眼里,“你觉得,一个即将被废去世子之位的人,孤还有必要跟他解释么。”

    “王上英明。”话一说完,侍卫便跑出帐外,将此事传令下去了。

    姬余臣的目的很明确,他便是要平衡天下局势,无论是虢公翰也好,亦或者是晋世子姬还也罢,他们都不能打破这一平衡,归根结底,他也在为自己考虑。

    若是身为携地司徒的虢公翰攻下这座卫国城,携地之势将势不可挡,天下诸侯无人能制衡他,结束二王并立局面也不过只是时间问题,就算姬余臣身为携地天子,虢公翰也不会给他应有的尊重,相反,反而会变得更为变本加厉,更加不会把他放在眼里。

    可若是身为晋世子的姬还攻下这座卫国城,虽说他背弃盟约,为天下人所不齿,可同时,他如果攻下卫国城,所有晋国将士将毫无退路可言,再加上有号称天下无敌的名将荀成相助,天下诸侯谁敢与其为敌。

    等到那时,只怕身为携地天子的他,还得有求于晋世子姬还,毕竟占据天险的卫国城,将会是结束天下二王并立局面的关键所在。

    为了平衡这一局面,姬余臣说什么也不能让姬还的计划得逞,相反,正好能借助此次机会,帮助他加快被废除世子之位的步伐。

    ...

    决心一定,所有事的进程也变快起来,在得知晋国大公子姬伯率领一支轻骑赶回来的消息后,姬余臣便带兵往携地的方向赶。

    虢公翰早就催促他,让他赶紧离开这座齐国城,既然未能成功攻下这座卫国城,更不能让姬余臣落入姬宜臼之手。

    正因为有身为携地天子姬余臣的存在,虢公翰才能名正言顺地成为携地司徒,二王并立也就有了继续存在的理由,天下人也不会因为二王并立局面而讨伐于他。

    所以,在虢公翰撤兵的同时,他才会同时告诉姬余臣,让他也撤兵,可姬余臣并未及时撤兵,反倒是在等待晋世子姬还的书信。

    书信倒是等来了,同时也等来了晋国大公子姬伯回兵求援的消息,眼下状况,及时撤兵才是最佳选择。

    齐国营寨,一哨探正匆匆忙忙地跑入帐内。

    “报,将军,大公子,贼寇已撤兵。”

    本打算一展身手的陈刀,听到这个消息后,颇为惊讶:“怎么回事,这姬余臣不是还大摆架势,一副要攻下齐国城的模样,怎么现在说撤兵就撤兵了。”

    吕禄甫倒是颇为淡定,他只觉得此事必定有什么蹊跷,后撤三十里,再发兵攻打齐国,再撤兵回携地,这种种举动,都不按常理出牌。

    “他们撤兵的原因是什么?”吕禄甫问道。

    “听说是晋国大公子姬伯率一支轻骑往回赶来。”

    “一支轻骑?”吕禄甫略加思索后,说道,“莫非是之前那支先行赶回救援卫国的轻骑?”

    “正是如此。”

    在得到这个结果后,吕禄甫越发觉得离谱,且不说晋国大公子姬伯率一支轻骑赶往卫国才没多久,能在短时间内赶回来,只能说明发生了两种情况。

    其一,便是卫国情况危急,就算率领一支轻骑精锐,也不能解卫国之围,不得已情况下,身为晋国大公子的姬伯才会率兵赶回齐国,前来求援。

    其二,如果极为乐观的情况下,荀成与姬伯两人同时率兵到达卫国,虢公翰见状只得撤兵,同时他也会寄一封书信前来齐国,将此事告知姬余臣,让他撤兵。

    可显然,这两种情况都有其道理,但对于此事而言,却完全解释不清楚,吕禄甫也陷入沉思,不敢妄自断言。

    “看来,此事只有等大公子回来后,才能知道事情的真相了。”陈刀略有所思地说道。

    同时,得到姬余臣撤兵的消息后,就连赶回来的姬伯也觉得奇怪,要知道,三弟可是与姬余臣商量好了,姬还负责打退虢公翰,而姬余臣则负责拖延时间,现在他擅自撤兵,岂不是让三弟姬还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么。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