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之我真不是才子 > 第一百一十九章 在下李义府

第一百一十九章 在下李义府

    眼前的这位老兄说话这么硬气,让王子安忍不住多看了他一眼。

    此人一身天青色的书生长衫,身材欣长,浓眉大眼,鼻梁高挺,未曾说话,就先带上三分笑意,看着就给人三分好感,不由就多出了几分信任。然而跟着这厮走到地儿的时候,王子安才明白这厮说的见到孔颖达是个怎么见法。感情今天赶上了老爷子一旬一次的大课,人家坐在大台子上慢悠悠地讲,他站在人群后面远远地望……

    “这就是兄台的见法?”

    王子安不由哑然失笑,调侃了对方一句。对方也不觉得尴尬,笑着抖了抖手里的纸伞。

    “这么着能见就算不错了,你还以为怎么见啊?莫非要还要孔祭酒亲自过来把你请过去把臂言欢——”

    大概是感觉自己说的有点夸张,说着说着忍不住笑了起来。

    “说实话,你们的运气算是不坏,正好赶上孔祭酒的旬讲,不然,想远远地看一眼你都是痴人说梦。尤其是我们这些没什么大名气的,完全没指望。”

    对面的青年,笑完,十分诚恳地给王子安两个人说道。王子安尴尬地摸了摸鼻子,都有些不忍心告诉他真相。但人家这么诚恳,总不能拿人家看笑话。

    “那啥,实不相瞒,在下和孔祭酒是老相识——”

    “巧了,我也是——”

    瞧着对面调侃的笑容,王子安有些无奈的用手指了指他的身后。对面的青年笑着摇了摇头,今日也算晦气,迟了孔祭酒的讲课不说,还遇到这么一个喜欢吹大气的主儿。

    “子安,你怎么今天才过来,忌酒这几天一直念叨你,说再不来就去派人把你给绑了来呢。”

    杜正伦费劲地从人群边上绕过来,笑容满面地责备了一句。

    “这几日忙着收秋,没来得及过来,让杜大人和孔祭酒费心了。”

    王子安把手中的纸伞交给杨采儿,笑着拱手迎了上去。

    “不过你来的正是时候,孔祭酒原本就要在今天借用你的文章,重申尊师重教的风尚,正好你就过来了。忌酒正在讲课,不方便过来,特意让我过来请你,快跟我一块过去吧。”

    杜正伦说着,亲热地拉着王子安的手往前走,王子安回头示意杨采儿跟随,又回头从给自己引路的年轻人笑着点了点头,还处于僵化发呆状态中的年轻人顿时醒过神来。

    “子安兄,请慢走,等等我!”

    杜正伦扭头看着王子安。

    “这是——”

    “在下乃是子安兄的好友李义府,见过杜大人!”

    还不等王子安搭话,这厮便腆着脸过来冲着杜正伦深施一礼。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李义府?

    王子安忍不住又仔细地打量了他一番,真是挺帅气的小伙儿,关键是那一脸温和的笑容,真让你无法和传说中那个权势熏天,不可一世的权相联系在一起。如果真是那个人的话,倒也不算亏了那句口腹蜜剑,笑里藏刀的评定。

    世间大奸大恶之人,无一不是大智大勇之人。在才华,志向,干劲,甚至是面对困难的韧劲上,与那些仁人志士相比都毫不逊色。而且这些人,由于没有那些不可动摇的原则性,在临机通变上往往比那些仁人志士更胜一筹。他们就像变色龙似的,在强大的求生欲下,能及时的根据周围的环境变幻自己的皮肤。让他们赶上圣明的君主,他们就能成为青史留名的能臣,比如一代名臣裴矩,如果让他们赶上赵构这种只想着自己屁股下的位置,不敢迎回二帝的,他们就能成为秦桧和蔡京之流。

    虽然对这种人没什么好感,但也说不上什么特别的反感,在王子安看来,这些人就像一把利剑,关键是看掌握在谁的手里。

    王子安笑了笑,伸手拦住了张嘴有要揭穿他的杨采儿。不过是想借机向孔老先生求教而已,索性成全了他,好歹也算给自己热情地带过路。

    “滥好人!”

    杨采儿冷哼一声,微不可闻地嘀咕了一句,扬起小脸不愿意搭理他。见杜正伦望过来,王子安笑着介绍了一句。

    “山上一位前辈的弟子,算是我的师妹。”

    王子安是终南山秘境弟子的身份,在他们这个圈子里已经成了不公开的秘密了。杜正伦对顶着王子安师妹名头的杨采儿一点都不敢轻慢,说不准又是一个王子安似的妖孽呢。对于杜正伦的招呼,杨采儿勉强点了点头,没说话。

    杜正伦一把年纪了,自然不会跟这种眼高于顶的年轻人计较,回过头来,引领着王子安等人往前台走。见王子安跟着杜正伦从后面挤过来,孔颖达在台上停下来,笑着冲他鼓励地点了点头。

    “我们各校舍最近张贴《师说》一文,乃是我们国子监最年轻的助教王子安所做,他今天也正好来到了现场,不如借着这个机会,让他给我讲一讲何为师道好了。”

    台下人群顿时一片哗然,要论最近国子监和太学最热门的话题是什么?那一定是《师说》无疑。因为孔老先生回去之后,真的把这篇文章悬挂到了各大校舍,强调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古训,最近,大家的耳朵已经被这篇文章和王子安的名字给塞的满满地。

    对王子安的情况,孔颖达等人并无刻意隐瞒,故而不少人早就听说了王子安不过是十六七岁的少年而已。十六七岁,凭借一篇文章就成了国子监的助教,要来给自己等人上课,果真视天下英才如无物哉?

    在对王子安这个人产生好奇的同时,不少人年轻俊杰,暗生出了一较高下的念头,尤其是国子监和太学里面名声最盛的四杰,更是憋足了劲儿。只是王子安从没来过,让他们憋的劲都没地方使。今天总算是逮住正主了,纷纷张望,想看看王子安是何人?

    王子安只得苦笑着站起来,刚想推辞两句,孔颖达老先生已经退到一旁,好整以暇地坐下来,扔过来一个鼓励的眼神。王子安知道老先生这是好意,这是要给他创造证明自己的机会呢,但自己要这文名有何用?

    算了,机会难得,借着这个机会,把正事办了得了!

    王子安一撸袖子,望向了台下的众人。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