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天机侠客传 > 第三十一回 箫柳芒峨眉认母 空难迫降射日峰(上)

第三十一回 箫柳芒峨眉认母 空难迫降射日峰(上)

    书接前文,小柳芒被准许回家探亲,小柳芒骑着飞龙围着峨眉山、凌云山转了两大圈才回了家,在家里找了条栓狗的铁链把大鸟拴好了,回去见了爹娘,爹娘喜极而泣。

    “孩子你这三年去哪了?都说你被河水冲走了,我们一直寻找你的下落。我们虽然不信,但是你音信全无我们也只有认命,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跟你母亲交待。”

    “我母亲?您不是我妈难道?”

    箫氏这才知道说漏了嘴,低头哭泣不语。

    箫夫摇了摇头说道:“孩子如今你已经长大成人,我们也不瞒你了,你亲生父母另有其人,我们只不过养育你而已。”于是把柳芒的母亲下落告诉了他。

    小柳芒听后沉默不语,思考了好一会儿说道:“您二位对我恩重如山,也是我的父母,我就是你们的儿子,生母出家肯定也有缘由,我得去当面问清楚。”

    “孩子,你去吧,我们不拦你,不管将来如何,记住这里永远是你的家。”

    “父亲孩儿记住了,我这次回来主要看看您二老,另外需要帮我准备点东西,我还得回去学艺要用。”

    “好,孩子你都要什么尽管说,咱家有的你尽管拿。”

    “厨房里的调料给我多弄点,给我两身母亲的旧衣服,割皮子的刀来一把,扎鱼的铁钎给我拿两根。”

    箫父二人虽然不明白这些东西做什么用,但是也没有多问,不一会儿就把所有东西准备齐全打包了一大包全交给了儿子。

    “父母在上,儿子如今被婆婆点了大穴不得不回去继续学艺,儿子以后再来看望您二老,多保重。”说完跪在地上磕了三个响头扭头出门。

    解开铁链骑上飞龙就打算回凌云大佛,一想时间还早,就打算去趟峨眉山见见生母。主意打定径直飞向了峨眉山。

    张金燕出家法号静言,虽然出家但是也没忘记在凡尘中的儿子,这些年也曾偷偷看望过柳芒几次。听说儿子丢了以后惶惶不可终日。

    这一日正念经心烦有人来报有人求见,心里就打了一个激灵,这些年除了山上的尼姑不曾认识外人,怎么有人来找呢?

    出了山门果然见到了朝思暮想的儿子,娘儿俩自是一番亲热,张金燕也没有隐瞒把柳芒的身世一五一十的说了他听。小柳芒也把这三年遭遇跟娘说的明明白白。

    小柳芒道:“娘,我一定学好武艺要给我爹报仇。”

    “孩子,娘就希望你平平安安过完此生,不希望你学武过打打杀杀的日子,但是这些年为娘也看明白了,你父亲斯斯文文不会武功还是死于非命,峨眉虽然是佛门净地,但是也难免牵扯到江湖纷争,人还是应该有武艺在身的好,能保护好自己和心爱之人。回去好好跟婆婆学。”

    “孩儿知道了,娘您保重,我以后来看您。”说完下山去了。

    “静言,看来你尘缘未了,还是放不下阿。”身后传来一声叹息。

    张金燕回头看去急忙说道:“师傅,我...”

    “唉你不必多说,师傅我也是过来人,你虽然命苦,但是你毕竟还有一个长大成人的儿子,我看他将来定有出息,先回去吧,我正好有事和你说。”

    “是师傅。”

    静言的师傅正是定贤师太,所以她见过箫柳芒一次。

    箫柳芒回去以后更加勤奋刻苦的学艺跟着婆婆,有空跟婆婆说起自己的身世,老太婆没听说过尤勃欣,但是对他师傅成思寒的大名可听过不少。

    这人的名气太大了,教出来的徒弟肯定错不了,想着自己的徒弟要去找这个人报仇绝非易事。所以很认真的教,呕心沥血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了。

    还真别说,凡事就怕认真二字,不但巩固了快,而且新增了巧和刚。简短来说后边两年箫柳芒的武艺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形容毫不为过。

    其中最拿手的三个绝艺功夫是烈火掌、飞羽做掸、一跳喜入宫。

    烈火掌并非是内功加持手掌就能发出烈火,而是靠着快速的掌法瞬间击出数十掌通过摩擦空气生热,手上的干树叶能够燃烧起来,故此得名。

    按他老师的标准他这个顶天也就属于小成,根本不能叫烈火掌,也就算是个热风掌罢了。

    飞羽做掸就是扔起来一大堆的鸟毛,然后快速用针线将适合的羽毛穿成一串缠绕在木棍上,等没有被选中的羽毛落地之前就要完成,而且羽毛的方向,大小皆要保持一致。

    一跳喜入宫则算是箫柳芒自创的,用来打发无聊时间用来玩的。大佛上生活的水主要依靠雨水,所以常年累月不能洗澡,飞龙又经常抓捕一些兔子小麂等动物。

    人的身上难免会生跳骚,老婆婆早就习惯了,但是小柳芒对此很反感。

    一开始看见跳骚就捏死,后来就腻味了,脑子里就冒了坏水儿,等跳骚一跳起来,他就用针线给跳骚把跳骚排泄和繁衍的部位缝合起来。

    等跳骚一落地才发现已经成了太监,这样的跳骚就无心咬人了,疯狂咬同类直至死亡。箫柳芒觉得很有趣,是他学艺这几年来主要恶趣味之一。

    还有一个乐趣就是吃,自从上次回去带来了调料,师徒两个变着花样儿的烧烤各种食物。有一天趁着婆婆没注意,飞龙出去捕食,竟然偷着吃了一只半大的飞龙。

    这可把老婆婆气坏了。怒说道:“混账,你怎么能吃飞龙呢?飞龙给咱们娘儿俩捕来各种食物,你真样做对的起它们吗?”

    “婆婆您别生气,听我说,您看从我来以后两只大飞龙生了一窝小飞龙,这四个小飞龙太能吃了,累的两只大飞龙要不停的飞出去找吃的,分给我们的也越来越少,质量也越来越差了。

    我看不用等这几个小家伙长大咱们俩就得饿死,我吃两个应该没事。况且您说过这是天下最好的美味。您肯定也吃过才对。”

    “小兔崽子,下次别这样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