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犹记深庭风雪乱 > 第五十八章 端午节,包粽子

第五十八章 端午节,包粽子

    最近几年,尤以北方的为主,冬天少雪,夏天少雨,别无二致的干燥。渴盼的雨水迟迟不见踪影,一些需雨水浇灌的农产品也减产的厉害。

    北方的村民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他们都是靠天吃饭的,不像南方以水田为主,不用过分担心雨水的问题。

    在北方只有遇到风调雨顺的年头,收成才会好一些,若是遇到干旱少雨的年份,就只有认命的份了。虽有人工降雨,但能做的必定有限,人定胜天只出现在传奇故事中。

    对于五月而言,不管是南方也好,还是北方也罢,都无法绕开初五那日的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国最为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相传是为纪念屈原而设的。

    南北各地的风俗习惯虽不尽相同,值得一提的是,南北的习俗已经在逐步的趋同。赛龙舟、吃粽子以往都是以南方为主,而如今也成了北方很多地方,在端午日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尤以各大高校为主。

    在江辞的家乡,在端午的前一天晚上,不管男女老少,都会在手腕和脚踝,各绑一圈花绳绳,那是用各种颜色的细线合成的。

    小孩子还会在端午节那天,跑去跟其他小伙伴比,看谁的花绳绳颜色最多,最好看。年长一些的,会早早的去门庭里,或是山中折一些柳条,插在自家门廊上。多出来的柳条,会送与还没有插上柳条的邻居家。

    更大一点的上了中学的学生,有时还会在端午那一天,收到女孩子送给他的手环。那手环与如今在市场上买到的大相径庭,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

    那手环是女生们,用好看的各色丝线。纯手工一点一点编织而成的,上面浸透着女孩羞涩而甜蜜的情意。

    编织那手环是极其耗费精力和时间的,在还未进入五月的时候,就已经能见到编织手环的女生了。收到女生手环的男生,都能感受到的那手环,所代表的意义是什么。

    不管是装糊涂还是大胆接受,那手环无论如何,都是不能带回家去的。他们只敢在学校戴戴,很大尺度上是出于对父母的敬畏。

    后来,江辞去到县城,到了省城,与家人过端午成了一种奢望。虽然县城和省城里,在端午那日有买的花绳绳,质地和色泽也更好看,却总是觉得,不如母亲夜里合成的好看,也不如女孩们,倾注心血,纯手工编织的好看。即便江辞会买了来戴,却总是戴不长久。

    五月从初一开始,就有学生在讨论端午放假的事情了。整个学生时代,能引起所有人注意的事情不多,而放假显然就是其中之一。

    多年来,学生对于放假的关注,可以说得上是长盛不衰。近年来,由于受到国外文化的冲击,过洋节的人也越来越多,自己本土的传统节日却是日渐式微。为了增强人们对传统节日的重视,很多较为重要的传统节日都会放假。

    说来也怪,极大多数的节日,总是与周末连在一起。原本周末的休息,也自然而然的,就被算进放假之中了。

    放假总是为离家近的人放的,距离家比较远的人,自然没有回家的时间,除非是一些长假,比如说国庆节。像是这些传统节日的假期都是极短的,绝大多数的时候,还是与周末连在一起放的,若是每个急事,是不会有人回家的。毫不夸张的说,在家连屁股都没坐热,就得启程返校。

    学校最近几年,会为这些假期里,回不了家的学生举办一些活动,或是将所有人都聚集起来,搞一些联欢会。有在放假前进行的活动,也有在假日当天举行的,采取自愿参加的方式。若是没什么事,绝大多数人都是会加入进去的。

    在端午节前期,每年都是由学校学生会里的生活部,组织一次包粽子的活动。所有人都可以报名参加,场地在中心区的大学生活动中心,所有学生都习惯上简称它为‘大活’。里面空间很大,能容纳一千人左右,很多比较重要的活动,或是举办讲座都是在这里。

    包粽子的材料,都是由生活部提供,当然是经过院系领导审批的。而在端午节当天,学校里各年级的辅导员,都会在晚上找一个教室,为那些没有回家的同学,举办一场联欢会,每年都是人满。

    无疑,端午节算是所有传统节日里,最耀眼、最受人瞩目的那个了。也难怪学生们,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讨论了。若传统节日也有亲疏之分,端午节妥妥在亲生行列的最顶端。

    对于包粽子的活动,江辞在大一的时候就想报名了,由于临时去了弟弟江寒的学校,便被搁置了。这一次,他说什么都不想在错过,他还拉了林慕元一起。

    在活动开始的时候,他两见到了苏皖和林语悠,她们也报了名。吴文默是生活部的一员,那天他也在场,并且每个生活部的内部人员,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将参与活动人员包剩下的材料,全部包完,总不能将剩下来的材料扔了吧。

    所有包好的粽子,都会被送往食堂,由食堂统一煮熟。以班级为单位,由生活部的干事,送到每个参与者的手里,多出来的,则由生活部内部消化。毕竟他们从活动策划到统筹,最后打扫残局,最为辛苦。

    林语悠看到与林慕元一起到来的江辞后,忍不住调侃。“也有你感兴趣的活动了,真是活久见啊。”

    “稀奇的事多了去了,哪能全部都经历?我就是这稀奇事的创造者,你在我身上,见不到最稀奇,只能见到更稀奇。”江辞说的脸不红,心不跳。

    与一些人待的时间久了,江辞也就暴露了自己的本来面目。若是换了不熟识的人,他是无论如何,也说不出这些话来的。

    “还真是够稀奇,你老人家都会开玩笑了,我没有听错吧。苏皖,我不会是幻听了吧。”林语悠的吃惊不是装出来的,江辞只是笑,恢复了生人勿进的模式,好像刚才的话,就根本不是他说的。

    “他就这样,我们都已经习惯了。”没等苏皖回应,林慕元就开始拆江辞的台。

    “你们居然开始聊上了。”吴文默不知从哪儿钻了出来,插话道。

    “没看到你进来,你也报名了?”林语悠好奇的问,俨然就是一个好奇宝宝。

    “我一直都在里面啊,我是生活部的小干事啊,苦逼的,还要收拾你们留下的残局。”吴文默抱怨着。

    “兄弟,别抱怨了,加油!”林慕元满脸堆笑,看似安慰,却不免有幸灾乐祸的嫌疑。

    “敢情收拾残局的不是你,说的轻巧。我要是你,我就拉着江辞一起帮吴文默了,是时候见证你们的兄弟情了。”林语悠轻的话,不无火上浇油的意味,完全就是看热闹不怕事大的心态。

    “没问题,这都不是事。”林语悠扔出来的刀,被林慕元轻飘飘的化解了去。

    “心意领了,你们结束了还是该干嘛干嘛去,我们部门人多,应该可以搞得定。”吴文默也不打算,为难林慕元和江辞两个,对林语悠绵里藏针的话轻松躲开。

    就在江辞几人闲聊的时候,生活部的成员,已将准备好的材料拿了出来。放在四周,早已布置好的桌子上的盒子里,并为所有参与活动的人员,发放了用水煮过的粽叶。

    江辞拿着手里的粽叶,凑近摆在桌子上包粽子的其他材料。他看到盒子里分别装着红枣和糯米,两者都已经用水泡过了。

    江辞看着苏皖将粽叶,折成了一个漏斗的形状,江辞看着简单,自己操作,却完全不是自己想的那样。

    苏皖看到江辞捣鼓了半天,都不得其法。于是,将自己手里,已经折好的粽叶拆解开来,一边为江辞讲解,一边重新将其折好。可江辞的手还是太过笨拙,折成的漏斗状的粽叶,下方却是有一个洞,根本就装不了糯米。

    苏皖看着江辞折好的粽叶,笑着摇摇头。将自己手里的粽叶放在了桌子上,拉了江辞的手,开始手把手教他。江辞想起了小时候,在手工课上,老师也是这般教他。

    在苏皖不厌其烦的解说,和手把手的教导下,江辞总算是将其学会了,反复实践了两三次。苏皖手把手教江辞,完全是出于下意识的,等到教完后,看着周围人的眼神,她才意识到,自己刚才做了什么。

    幸好包粽子时,林慕元和林语悠,没和他们在一起,否则就下不了台了。可转念一想,他两的离开显得有些刻意,或许他们都已经察觉到了。她抬头看了一眼折叠粽叶的江辞,心里想着他两到底是什么关系呢?直到看着江辞将粽叶包好,她依旧没想明白。

    身边人看到的未必全都是假象,至少她心里所想,就与他们看到的相一致。

    看江辞包好了粽叶,苏皖也开始了下一步动作。她先将红枣放在底部,再将糯米放进去,然后包好,用棉线细密的绑起来。

    江辞看着苏皖的操作,一边对照着做相同的动作,竟一步步的也很顺利包好了粽子。在苏皖教了他,应该怎样做才能折叠好粽叶后,江辞想都没想到,剩下的过程,也都是水到渠成的了。

    江辞看着自己包好的粽子,说不出的开心。这是他第一次包粽子,最为主要的是这粽子,是他与苏皖一起包好的。

    苏皖看着笑的如小孩一般的江辞,也不自觉的挂了微笑在脸上,刚才的困惑也是一扫而空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