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犹记深庭风雪乱 > 第六十章 系运动会

第六十章 系运动会

    学校运动会,每一个学期都会举办一次。相比较而言,最盛大和最欢庆的,要属夏季的了。

    除了学校整体举办的校运动会以外,每个系也会举办自己的系运动会。虽然每个院系举办的时间不一致,但大体都会在夏季校运动会之后进行。与校运动会不同,系运动会每年只举行这一次。

    江辞所在学校的校运动会,早在四月末就结束了,除了大一的所有学生都必须到以外,大二只会抽取部分专业,去观看运动会,而江辞所在的专业,却没有被抽取上。

    对所有没被选上的专业的学生,人人都是欢天喜地,笑逐颜开。而被选上的专业的学生来说,却是另一番心绪。

    几乎所有的大学生对观看运动会的不愿,就如同他们不愿写作业,不愿上自习一般,没有多少的差别。相反的,处于中学的学生虽然不想写作业,也不想上课,但对于学校举办运动会,他们却是乐见其成。

    他们会表现出少有的兴致和兴奋,恨不能将自己所有的热情,都抛洒出来。究其原因,在中学举办运动会,学校是会放假的,多则一周,少则三五天。

    反观大学生,他们有足够的多的空闲时间,甚至有的专业,一周的课还比不上中学一天的课多。在中学时,不用来上课的时间太少。

    由此可见,不用来上课的空闲时间,相较于中学生而言,属于稀缺资源,而对大学生来说,却显得过于一般了。造成两者,对于运动会,截然不同的态度,答案也就呼之欲出了。

    夏季的校运动会结束后,每个院系也就开始张罗起自己的运动会了,虽然不是紧锣密鼓,却也相差无几,动员、策划、宣传等流程不比校运动会差。

    等到其他院系的运动会结束后,江辞所在的院系也就开始准备自己的系运动会了。身处经管系的所有北区的学生,都说自己所在的院系是后娘生的,连系运动会的举办,都比其它院系要迟上一些。

    端午节结束后,相隔差不多半个月的时间,江辞所在院系才开了动员会。院系举办的运动会与校运动会不一样。参加校运动会的学生,都是受过专门训练的专业运动员,而院系运动会,所有学生都可以参加。

    在开完动员会后,江辞所在院系的所有专业的学生都开始了讨论,讨论的内容包括却又不仅限于参加的项目。对于院系运动会的项目,举办的时候,每一届都不一样。

    虽然每一次都有不同的项目,但有一些项目还是固定不变的,比如说不同专业,不同班级之间的篮球比赛。篮球比赛一般都是男生的主场,偶尔有一年会举办女生篮球比赛,但相对来说要少的多。女生群体性的项目每年都不变的是跳绳,当然也有以个人名义参加的。

    除了男子篮球比赛和女生跳绳比赛之外,这一次的院系运动会,还增加了男女生混合拔河比赛。每个班出十名男生,五名女生,以班级的名义进行比赛。

    除了以集体名义举行的拔河,还有以个人名义举办的下棋比赛,分为象棋、五子棋、军旗和跳棋四个门类。围棋之所以未纳入其中,主要还是因为会下围棋的学生太少,一个班有时连一个会下围棋的学生,都找不出来,江辞所在的班级,就没有人精于此道。

    院系开完动员会后,每个班又会在班长的提议下,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动员会。学校每年都会评比一次优秀班级,而评比的依据除了挂科人数的多少外,最主要的依据,就是要看每个班级,在一年内所取得荣誉的多寡。这些荣誉的取得来源,包括学校举办的各种活动,如校运动会、院系运动会等,也包括每个班级在一年内,学生说考取的证书等等。

    基于优秀班级的评比,每个班级在学校举办的大型活动上,都会开类似的动员会,动员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进来,为班级的荣誉而战。当班级评比为优秀班级后,每个人都会为此而骄傲。

    这荣誉就像是小学时的流动红旗,当流动红旗,出现在自己班级的时候,它所代表的的意义,并不简单。它即是对获得流动红旗的班级的肯定,也是对班级里每个学生的肯定。这份肯定带来的除了荣耀之外,还可以使得这个班级,凝聚成一股绳,使班级里所有同学,都紧密的团结在一起,共同捍卫获得的这份荣耀。

    而为了保证明年的优秀班级,依旧有自己的班级,作为班长的孙涛,要求班里每个学生,都要参与这一次的院系运动会,并尽可能多的拿一些证书回来。

    随着年龄的增长,那份对于荣耀的追求和捍卫,没有被消磨殆尽。它一直潜藏并沉睡在人们的血脉之中,在人们需要它的时候,它就会适时觉醒。让早已陷入一潭死水的生活,焕发出新的活力和热血。

    江辞所在的班级男女生的比例基本相当,男生饿身高也都偏高一些。个子高的有经常打篮球的男生,则被安排成篮球运动员,江辞宿舍的顾北、周简和吴文默都在此列,他们不仅有身高上的优势,也有相当好的篮球技术。

    篮球打的好,而且个头高,又颜值在线的男生,不管是处在学生的哪个时期,都是女生心仪且追捧的对象。他们不管是在中学还是在大学,都有相当高的人气和异性缘,他们所在的位置,基本都是人潮的中心,一径出场,就是大众瞩目的焦点。

    马博琛由于身体比较好,自然而然的就被分在了拔河的队伍里。林慕元和林语悠,也赫然在列。林语悠是觉得拔河人多还玩,也比跳绳更刺激,不拼到最后一刻,胜负始终都无法预料。充满太多的未知,而打破未知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断的探索。

    林慕元没有林语悠那么的的心思,他是被马博琛硬拉了去的。除了他们三人,刘彬彬也在里面,他是纯粹去玩的。个头不是太高,身体也显得相当单薄,一看就知道,是与江辞属于同一类的,非力量型选手。

    苏皖、李萍、马燕燕都去参加了集体跳绳比赛,相较于林语悠的好奇和奔放,他们三人都属于性格内敛的那一类。其实对于马燕燕会选跳绳,却是出乎大家的意料之外的,相比于林语悠,马燕燕更应该选择拔河才是人尽其才。

    不过,既然马燕燕选择了跳绳,相信她还是很有把握的。大家都觉得,她只是往跳绳下面一站,强大的气场就开始外放了,其他人都只是陪衬。

    江辞纠结了好一阵,不知道该选择什么项目。若是依了本心,他什么都不想选,对于他而言,做一个安静的看客才是他最希望的。可当孙涛说每一个人都得参与时,大家的反应却都很平静,平静的让江辞产生了一种错觉,这个提议的发起者,根本就不是孙涛,而是班里的每一个人。

    这也就意味着他必须做出选择,江辞已经忘了,这是第几次逼迫自己,做有悖于内心的选择了。可每一次并非出于自身意愿的选择,所带来的的结局,也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般糟糕。

    在这个标新立异的时代,人人都在尽力的,表现自己有多么与众不同。而唯有江辞一直在躲闪、退避,生怕旁人知道,他有什么异于常人的地方。

    不管有多么纠结和难以抉择,江辞都得做。多个选择,就多一种可能,并不是对所有人都适用的,对于江辞来说,他更希望自己没得选。

    没得选就不用过于纠结,不论结果成败如何,都不会留遗憾。也不用去想其他选择,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效益,活的也更轻松自在一些。

    江辞最后通过综合分析,女生的跳绳首先被排除在外。别说有性别做限制,即便没有,他也不会选,因为他做不来。接着被他排除的是篮球,他不会,理由就是如此简单,甚至可以用粗暴来概括。江辞除了偶尔能将篮球投进篮筐之外,像是什么运球、传球,他都不会。

    江辞也渴望万众瞩目,光鲜亮丽,他从来都没有真正喜欢过,郁郁寡欢,死气沉沉,他只是做不到阳光的生活。

    现实与理想之间,隔着一道犹如天堑一般的悬崖。他只能待在现实里,任何企图跨越天堑般悬崖,去往理想彼岸的举止,都是极度危险的。他只要有所行动,等待他的结果,必然是尸骨无存。

    在拔河和下棋之间,江辞通过权衡利弊,最终选择了下棋。拔河是需要力气的,拔河也是一项集体项目,可以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荣誉带给每个人的快,乐都是放大了几倍后的快乐,而失败带给每个人的痛苦,却是不一样的,成倍的痛苦,只会出现在有失误的那个人身上。下棋不一样,不管成败如何,结果都由自己一人担着,快乐也好,痛苦也罢,都只是一个人的战场。

    除了江辞选择了下棋以外,宋磊也选择了下棋,他没有任何犹豫的就认定了下棋。

    江辞能看得出来,宋磊是热爱下棋的,从他对说起下棋的口气和神态,就可见一斑。

    宋磊不仅仅只是喜欢打麻将,他还喜欢棋,他跟江辞说过,他还在研究围棋,也建议江辞去研究研究。从江辞的性格来看,他也确实适合钻研棋之一道,江辞总给人一种看不透的感觉。就像棋盘上随意摆放的棋子,不到最后一步,始终胜负难料。

    江辞就像是一盘不断反转,不到最后一刻,不知道结局的棋。很难想象的,到真实的他到底是怎样的?

    意料之中的,在所有比赛中,篮球场上是人满为患。不管男生还是女生,都紧紧围住了场上矫健翻飞的篮球运动员,评点谁的动作潇洒,谁的投篮命中率最高,甚至还有颜值控的迷妹欢呼叫帅。

    最冷清的就是下棋的场地了,三三两两的人在周围看着。往往看的不知所云,点评的也多是下棋者的容貌性格,多是一些贬义的词句。

    让江辞感到高兴的是,苏皖会看他的每场比赛,若是输了一局,苏皖会安慰他,若是赢了,苏皖比他还高兴。

    看到苏皖出现在棋场,江辞觉得满心欢喜。从前江辞听人说高兴过了头,心跳会漏跳一拍,起初他不信,以为是有人恶作剧骗人的。现在他真切的感受到了,那被他漏跳的一拍,他才相信这是真的。

    相较于做万人眼中最瞩目的焦点,江辞更愿意做一个人的中心。幸好她来了,带着义无反顾,披荆斩棘的劲力,出现在了他眼前。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