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哲人之种,宇宙帝国第一部 > 第二十三章 还在怀疑

第二十三章 还在怀疑

    等待是会一点点侵蚀掉激情的,这在苏笠身上体现的特别明显。

    自从上次的夜店之约后,又过去半个月了,娜雯没有再次和他联系,苏笠的思念也变得有点麻木,他甚至觉得娜雯仿佛是一个幻想,只在他的梦中偶尔经过。

    他对结识娜雯的每个环节都仔细地想过,最后依然摆脱不了“神秘”二字。

    关于娜雯所说的“哲人之种”项目,他从来就没有放在心上,他是一个在各个方面都追求独立自由精神的人,外在的东西他几乎都视而不见。

    他只是因为倾慕娜雯的智慧和美貌,所以才答应了她的计划,其实不过只是为了能和娜雯进行接触的借口。

    眼见着娜雯的消息又石沉大海,他慢慢又回到研究报告上面,决心用最短的时间写完。

    但是,对于最重要的一个论据,就是娜雯佩戴的金属项圈--这个可以看到岩画背后秘密的特殊设备,他需要详细说明设备的出处,并且需要娜雯可以提供扫描的图片,这样才能让他的研究结论更有说服力。

    不过,实现这个目的必须借助娜雯的帮助才行,这是让他倍感无奈的,他只能继续等待。

    写不下去的时候,苏笠就会看看书,让烦躁的情绪可以安静下来。

    他再一次把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和《人类的起源》通读了一遍,还是极其钦佩这位十九世纪最伟大的生物学家的。

    但是,对于达尔文“人类是由已经灭绝的古猿演化而来”的判断,他已经不以为然了,虽然他的视角尖锐而深刻,但他没有认识到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也未能正确解释古猿如何演变成人。

    在当代的人类历史研究中,特别重视与考古学的结合,在推究人类起源的问题上,显然这是达尔文的研究最欠缺的。

    而眼下自己由岩画生发的人类起源的探索,就是用实证的方式来推论,这有无可辩驳的优势,而他正在无限接近真相。

    他在整理书柜的时候,又看到了那枚父亲的勋章,才想起已经很久没去探望父母了。

    在大学读历史系的时候,对先秦诸子百家的学说都有过研读,儒道理论对他的人生观、价值观影响非常大。

    从内心讲,他是很重孝道的,这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之一,只是近些年来,自己的人生走向一直都在波澜不惊的平淡中度过,他把自己藏得太深,太追求低调,甚至连自己的父母都没有给予应尽的关怀,这是他内心一直觉得愧疚的。

    当然,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他不想在父母面前呈现落魄的一面,想让他们可以安心,不让他们在高龄的时候还要为自己操心。

    好在知道父母一直恩爱,身体也还硬朗,家中有保姆,平时又有妹妹照应,因此乐得深潜水面之下。

    这是BJ郊外的一处小四合院,幽静而静谧,与城市的喧嚣和浮躁相比,这里更像是世外净土。

    苏笠的父亲曾在军队任职,这也与他在美军舰队服役的经历有关。

    作为一名技术工程师,在新中国海军初建时是特别被重视的,一路下来也进入高级军人的行列,离休后就一直呆在这里。

    苏笠的母亲也是军人,一直在军医大学任教,老两口琴瑟和谐了一辈子,恩爱有加,对一切都以自然之道处之,淡泊的很。

    见到苏笠回家,父母并没有责怪他的意思,只是见他状态很好,叮嘱他注意身体,修心为上。

    苏笠突然想起娜雯掌握那么多关于他的信息的事,便随口问起他们。

    “老爸,关于我名字由来的事儿,您有没有和别人谈起过?”

    “这是咱们家的一个秘密。你知道,我有在二战时美军舰队服役的经历,后来加入人民解放军海军,所以我是不会轻易和别人提起这段往事的,更不会通过某个细节去和它建立联系。”老爷子并不隐瞒自己的想法。

    “你爸是个军人,是非常重视当年参加二战的所取得的荣誉的,所以用当年驻扎密克罗尼西亚时的了解到的土著文化为你起的‘苏力’这个名字。这个我是很赞同的,也寄托了我们对你的期望,希望你能很好地掌控自己的人生,勇敢面对一切困难。”

    苏笠的母亲虽出身行伍,但是因为投身医学领域,又为教多年,文武兼具,思路清晰,言语利落。

    “当然,后来你为了避嫌改了一个字,我们也没有反对,中国文化这么深厚,随便改一个字就意义大不同了。但是,苏笠的英文读音没有变,‘‘soulik’在土著文化中的含义没有变,所以我们对你的期望也是延续的,从来不曾改变。”

    “前些日子,我遇到一个国外的同行专家朋友,她对于我名字的由来知道的极为详细,甚至对老爸曾获得的那枚海军十字勋章都了如指掌,我相信这一定是通过和你们关系密切的人了解到的。”

    苏笠还是坚信,如果不是父母把这些情况说出去,是绝对没有人了解的。

    “你应该明白,在我加入人民海军后,我几乎把在美国舰队的经历全部尘封了,除了组织和咱们自己家里人知道外,我从未对外人提起过。”

    “为什么把这枚勋章交给你?首先我并不重视这个荣誉,那只是年轻时的一个经历,我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光都是在中国与你的妈妈一起度过的,中国是我真正的祖国。”老爷子握着老太太的手,深情地看着老伴儿,回过头接着说:

    “另一个方面,爸爸一生都与大海为伴,保护着中国的万里海疆,给你的这枚勋章曾经见证了我的勇敢,见证了我的执着,也见证了我为了正义的献身。这是我对你的期望,希望你可以很好地把这些都继承下去。”

    “你妈妈呢,更是一个把所有激情和心思都放在学问上的一个人,多余的话一句都没有,这你是清楚的。”

    老爷子坐在简朴的老式沙发中缓缓地说着,即便耄耋之年,依然腰板挺立,不失军人风骨。

    “那真的是很奇怪了,如果不是咱家的人说出去的,她是怎么知道的呢?”

    苏笠对娜雯所说的话产生了怀疑,她是用什么样的方式了解到如此私密的关于自己的背景资料,这的确令人难以捉摸。

    “好了苏笠,不要把心思都浪费在这些没有意义的事情上了,我和你爸都到了不知哪天就去见马克思的时候了,一切对我们来说都不重要了。我们就是担心你的生活,都奔五十的人了,还一个人单着,没人在身边照顾你,这是要出问题的。”

    孩子在妈妈眼里永远都是孩子,不管多大都是这样,即便都望五了,仍得受着这些最贴心的的唠叨。

    “不用操心的,老妈,我会规划好的。你们也平时注意身体,有事随时打电话给我。”

    陪着父母吃了一顿简朴的午饭,苏笠就出了门。

    一路上他都在想,娜雯的确是一个令人捉摸不透的女人,她所说的和所做的找不到一点依据,那她的身份难道也是不确定的吗?

    要解开所有这些疑点,恐怕得先从她的身份入手才行,也许这才是基本的路子。

    尽管自己陷入了对娜雯深不可测的看不清前路的爱,但他还是保持了一点理性的冷静,这是他骨子里的东西。

    狂热终会消退,而推究事物本源的个性开始张扬起来,他要想办法搞清娜雯的真实身份。

    在回家的路上苏笠接到了阿璇的电话。

    “苏笠,后天我就要举办婚礼了,你在BJ吧?可一定要到啊!”

    “我在,没问题我一定到!提前祝你新婚快乐!在哪儿举办?几点开始?”

    “海淀的颐和安缦,后天中午十二点。”

    “好的,后天见。”

    接完电话,苏笠的感觉有点怪怪的,他不知道是应该伤感还是应该高兴,总之心里是有那么一点不舒服。

    直到现在,阿璇在他心中都是有重要位置的。

    她是他北大的小学妹,人好、聪明又能帮得上他,对他也是真心无二。

    但是,他又真的很无奈,他有些时候连基本的生活需求都不能满足她,这让他羞愧难当,所以只好放手。

    所以当阿璇找到新的好的归宿,他是高兴的,感觉心里踏实了,像她这样的好姑娘不应该毁在他的手里,她要更幸福才对。

    所以,他必须高兴起来,阿璇也许就是他的亲妹妹一样,他要亲眼看着她走进婚姻的殿堂。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