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神朝演义 > 第八章 水师

第八章 水师

    这是夏正平的认知,更是一种规律性的总结。哪怕是在这个世界上,历史之上,也是有着诸多类似的例子。很多自上而下的改革,都经历过流血事件。其中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触犯了改革之中某一方面的利益。

    比如说,夏正平的这一次改革,就已经是触碰到了士族之人的根本利益。这怎么了得?那些士族自然会反抗,所以也就有了建宁郡之中的流血事件,这一点也不奇怪。

    自上而下的改革,其终极的目的,自然是要维护统治者的地位。然而,夏正平的这一种,自上而下的改革,却是在毁坏统治根基。

    众所周知,无论是曾经的大夏神朝,还是现在的各个诸侯国,其统治基础,便是由士族支持的。这么一说的话,夏正平如今废除了世代为官的特权,实际上就相当于在将自己的统治基础连根拔起。

    然而,这并不能阻碍夏正平的决心,因为他这样的改革已经赢得了民心。

    从各个郡城传递过来的军文,可以看得出来,积压在民众心理对于士族的不满,已经逐步释放开来。换句话说,因为夏正平颁发的那几道政令之后,各个郡城之中的民众,已经拿起了属于自己的武器,反抗了起来,以维护夏正平。

    夏正平明白,从自己的那些政令发布出去以后,从此大汉的统治基础,将不再依赖于士族,而是依赖于民众了。顺从于绝大多数普通百姓的意愿,才是大汉将来的发展方向。否则的话,正应了那句话,民能载舟,亦能覆舟。

    自今以后,大汉所管辖的巴州,已经是民为上,士族为下的局面。数十倍于士族百姓的力量,终将会支持夏正平,治理好整个巴州。

    “三四千士族的尸体,已经被马孟起处理的一干二净了。可惜了,这些冤魂,竟然为了我的计划,做了刀下之鬼。”夏正平到底心地善良,有些不忍,但也是有些无奈,“传令下去,将这些士族之人,以士族之礼埋葬了吧。公布他们的罪状,抄送天下各个诸侯。”

    何士元闻言,便是点了点头道:‘是,臣下明白,待会就去办。只是,主公啊,还有一个情况,需要说明一下。“

    他顿了顿,偷眼看向夏正平,发现夏正平的脸色丝毫没有变化,便是继续说道:“军文呈递中,提到了这样的一件事情,说隐藏在建宁郡的薛家新任家主薛运,是奉了申朝皇帝申不易的命令。其目的,究竟是为何,却不得而知。“

    “如今,他已经被杀,这一件事情,又是该如何处理?“

    “再者,这个薛运提到了一件事情,说是蜀王会前往建宁郡协助薛运的,不知道到底这件事存不存在。若是存在的话,恐怕蜀王大军,已经兵临天断山脉;若是不存在,那也是一件需要思考的事情。曾经的三步走,如今该执行第二步了,不知道主公有什么意思?”

    何士元说的这一番话,其最终的目的,是要提醒夏正平还有蜀王这么个对手。尽管,这几年以来,蜀王一直都很安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蜀王没有觊觎巴州的心。

    更何况,当今天下,大夏神朝已经灭亡,申朝又是没有得到各个诸侯王的承认。这就造成了一个态势,各个诸侯王必然会暗中联手,进行一些试探,甚至是大规模的开战。

    一旦这样子的话,天下大乱便是注定了的结局,谁也无法挽回。

    夏正平将何士元的这一番话,停在了耳朵里。他明白,何士元指的三步走的策略,究竟是什么。

    当年,落凤坡之下,夏正平和雏凤何士元,共同制定了一条策略。第一步,取巴州为家,这夏正平已经做到了;第二步则是取蜀州和雍凉两州。暂且不谈雍凉两州,雍王已经和夏正平结成联盟了,这等于夏正平已经坐拥了雍凉之地。

    至于蜀州,那便是夏正平必须要在和雍王同盟期间解决掉的。否则的话,一旦雍王过世,谁也说不准雍凉两州会不会向巴州用兵,到时候一旦蜀王也来攻打,那么夏正平可以说是处于一种极其被动的状态。这是夏正平最不愿意见到的情况,那样子只会让他疲于奔命。

    而第三步,则是取天下。这只是一种目标,摆在那里激励着夏正平。最为关键的,还是要进行第二步。

    “要不,今年秋后,整军备战,攻打蜀王封地?”夏正平有些试探性的问道,“拿下了蜀州,便能够面对楚王了。”

    “不对,我倒是忘记了一件事情。”夏正平突然拍了自己的脑袋一下,恍然大悟一般,“我已经叫巴江上下,提防了蜀王。想必,他们必然拿出了具体的举措。”

    “巴江?”何士元也是一愣,“主公,若是我们想要北上的话,沿海北上是最为方便的一条途径。”

    “您的意思是……”夏正平似乎醒悟了过来,盯着何士元的鹅毛羽扇,“要建立一支强大的水师吗?”

    “的确如此!”何士元摇了摇自己的鹅毛羽扇,略微有所沉思,“主公,北上攻取济州,才是您的最终目标。而北上的最佳途径,又是海上,如此一来,便需要足够强大的水师。”

    “主公可以在巴江之中,建立起造船之地,然后在那里打造水师战船,训练水师。在将来的某一个时刻,顺流而下,进攻蜀郡,岂不是一举多得的事情?”

    夏正平闻言,不住点了点头。何士元说的没错,水师这一块,的确是夏正平这个汉王的短向。亦或者说,夏正平根本就没有考虑过水师的事情。顺江而下,远远要比翻山越岭,陆地行军快得多。而且,能够给敌人以一种意料之外的攻击,让他们来不及还手。这就是出其不意,能够将胜利做到最大。

    “想要建立强大的水师,恐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夏正平再细细想下去,便是觉得这一件事情有些难了,“姑且不谈造船的时间,只说说这人的方面,该如何选拔?”

    夏正平担心的一件事情,便是人的方面。这个人,有两种意思。一种,便是士兵。巴州军队人虽然多,但是多是铁骑步战,丝毫没有从事水师的士兵。而且,水师士兵的要求,也比普通士兵高得多。

    首先,既然跟水有关,那肯定水性好的人,才能够被招募进水师军队之中的。其次,水师注定了要和水打交道,这就表明了招募的士兵,对于各个江流河道的水文条件有一定影响。最为关键的,那就是不能晕船。

    也许,晕船只是一个现代词,但并不代表这个怪毛病,在古代就没有。

    满足了这三个条件的人,才算得上是一个合格的水师士兵。既然要求高,那也就意味着水师规模并不是十分强大。

    强大的水师,其中之一,便是要有数量庞大的水师战船和水师士兵。如果没有这些,你把就相当于白扯。

    整个巴州,民众符合上述条件,能够当上水师士兵的人极少。可能是一万人,也可能是两万人,但无论怎么说,这都算是规模比较小的了。至少,和三十万军队比起来,的确如此。

    常言道,量变引起质变,没有量的积累,就无法得到质的改变。就算是水师士兵不咋地,成百上千艘的水师战船,和几十艘相比起来秒,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的。

    当然,也可以用质量上来补上去。显然,夏正平身为一个现代人,脑海之中自然有着一些飞机大炮军舰的构想,但显然在这个世界上,无法实现。不是没有办法,而是因为太过于惊世骇俗。

    “虽然有些难了,但只要选对水师统帅,想必再多的困难,也会被克服的。”何士元点了点头,他承认,夏正平担心是有道理的。

    “欲治兵者,必先选将。”夏正平有些头疼了,“可是,巴州的将领,没有一个水性好的。这水师统帅,恐怕没有人能胜任啊。”

    夏正平说的没错,如果真的让巴州军队将领,来担当水师统帅一职的话,那就纯粹属于赶鸭子上架。最后的结果,恐怕水师就得流产了。

    “建立水师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造船也同样如此。主公攻打蜀州的计划,也不一定要现在实行。毕竟,巴州刚刚经历过一场骚乱和战乱,现在需要的是恢复安定。”何士元摇了摇头,表示自己对于水师将领,也没有合适的选择,“不如,去往沿海州郡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沿海的州郡,因为要和外来的敌人进行战斗,所以他们是有着水师的。这其中自然包括,临近大海的蜀州。只不过,蜀州的水师战船,都不置于海上,且战斗力并不强悍。

    “咦?先生,你说到沿海州郡,我倒是想起了一个人!”夏正平蓦地变得兴奋起来,“这个人,恐怕很少人知道!”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