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神朝演义 > 第三十四章 议取蜀州(下)

第三十四章 议取蜀州(下)

    这是巴州的地理形势图,能够一目了然的看清楚,整个巴州的地形地势。但凡是身为将军的人物,自然是要知晓地理的。

    所谓,天时地利人和,如今的巴州夏正平,占据了天时人和两点,唯独地利缺乏。天时,便是当今天下,已经进入了历史上的一个短时期——战国时代。各个诸侯之间彼此征伐,压根就不会注意到其他地方的动静。就算是夏正平吞并了整个蜀州,除了楚王会有所动作之外,其他的诸侯诸如秦王、赵王压根就不会理会这些东西的。因为在他们眼里,攻占和丢失一个城池、一个州府,都是极为正常的事情。

    除非,这件事情威胁到了自身的利益,否则的话,正如同曾经一些大家所说的那般,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人和这个方面,自然是蜀州的诸多百姓,对蜀王进行着一些反对。或者说,整个蜀州,无论是士族之人,还是平民百姓,都对新即位的蜀王,有一种怨声载道的情绪在内。如果这个时候,夏正平出兵进攻蜀州的话,再加上施展仁政,最后必然会收服民心。

    民心的重要性,自然是不必多说。一旦整个蜀州的民心,都是向往着夏正平的话,那么就意味着新的蜀王,他的统治根基,可以说是土崩瓦解了。

    至于最难得一点地利,这的确是夏正平统治的巴州的一块短板,这是没有任何的捷径能够解决的,因为这在最初汉王受封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或者说,夏正平被废除太子之位后,被发配到永昌郡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

    上天注定的一些客观条件,即便是夏正平再怎么强大,也无法改变这种注定。因此,地利一方,无论怎么说,对于巴州都是一项致命的因素。

    他们想要从巴州走出去,难上加难。遥遥千里的山路,这就造成了后勤补给的困难,直接限制了出兵的速度和出兵的规模。如果只是向当初夏正平袭击东野城那样子的规模,或许能够坚持上一年半载,但如果是数万乃至十数万大军,那就有些困难了。

    夏正平自然明白巴州的困难之处,他也只能指望着政事堂之中的这些臣工,给自己出出主意了。

    众人端详着巴州的山川地理形势图,皆是眉头紧皱,看着上面繁复的线条,竟是没有一丝的解决办法。那些繁复的线条,便是崎岖的山路。

    “一道天断山脉,阻隔了我们的出巴之路,如果当初我们有着蜀州的根基,可以说是现在在这个战国时代,已经是能够横扫天下了。”有人叹息,他终究是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想当年的夏太祖,何其的威武,起兵于蜀州,数十万铁骑,加上战甲士兵,直接横扫整个天下的诸侯。这其中的原因,就是因为蜀州地势平坦,有利于粮草运输。”

    “从巴州走出去的话,水师战船是一条路,但是终究是运输有限,无法尽力。”有人指着地形图上的巴江,连连摇头,“步骑战甲终究是不习惯乘船的,若是有个万一,就可能导致晕船症,最坏的结果,可能就是十万大军的兵力,仅仅剩下一万大军。”

    “诸位,你们没有看到这条小路吗?”蓦地有一位将军,指着天断山脉上的一道横线,那条横线,极为笔直,但是标注的内容却是一条暗道。

    所谓暗道,其实就是一条隐藏于山谷之间,需要穿行隧道的地方。依照道理来说,这种暗道最为不利于行军,首先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太过于狭窄,一人一马能够通过的地方,显然是有些不够用的。

    其次就是,一旦对方得知,这条暗道上有人行军,可能就会派遣兵力来堵截,那个时候可能就是完全无法通过。

    “张将军,你说的这条暗道,本王是知晓的。”夏正平点了点头,“前几年的时候,我曾经带人游览整个天断山脉,发现过这条暗道,就如同蛇谷一样的。露面狭窄,而且完全不像描述的那般,这里有一处道口,叫作断天悬崖,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跌入山谷之中,葬身在那里。为此,我一直没有说明这一点。”

    姓张的将军,闻听夏正平这么一说,点了点头之后拱手道:“主公,您是只知其一,却不知其二。这暗道之下,有一条水深不曾没过膝盖的地下河流,那里宽阔如同大街道,足以让十万大军通过。”

    “哦——”众人闻言,皆是目光移向了这位姓张的将军,脸上写满了疑惑。夏正平同样如此,他心中充满了疑问。他清楚的记得,当年游览天断山脉的情景,特地寻找天断山脉一些宽阔的途径,进行一番详细的考察。其中,这条暗道就在里面。

    按照当时的考察结果,这条暗道因为狭窄的原因,而被夏正平列入了不做参考的道路。可如今这位姓张的将军,却是另有说法,这一点着实让夏正平有些意外。

    他再仔细的看着这位姓张的将军,名字叫做张武,也是羽林二十九将之一,数有战功,极为让夏正平所信任。更是有一点,这个人是土生土长的天断山脉上的人,没有当乞丐之前,好像家的地方,就是在这条暗道附近。

    想到这些,夏正平抬手示意,让张武继续说下去:“张将军,你是巴州天断山脉上的人,你说的,自然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张武闻言,便是点了点头,用一只手指着山川地图,继续说道:“主公,您看。这条暗道的下方,就是我刚刚所说的地下河流。这条河流很是奇怪,在冬季的时候,流水近乎涨满整个河道,夏季的时候,却是消退至无声。若是常人在这个地方,世界不对劲的话,也是极难发现。”

    “我小时候多次在这条河道上,进行探索,最终发现,这条河道的尽头,竟是天断山脉山脚之下蜀州的一座郡城——安阳郡。从安阳郡出发,百里之后,便是可以抵达蜀郡,所需要花费的时间,大概是三五天的时间。”

    众人听着张武的话,不由得一惊,没想到这天断山脉之中,还有这么一条隐藏于地底下的暗河啊!

    夏正平闻言,也同样无言,当年他进入天断山脉进行考察的时候,正好是夏天。夏天的时候,地下河流没有水声,自然也就发现不了,此时他已经明白了所有的事情。

    “既然如此说,那就依照张将军的话。步骑战甲,交给马孟起将军带领,多用些火把,相信能够穿过底下暗河,抵达安阳郡。”夏正平不再招呼众人观看山河地理形势图,而是做出了决断,“张武,你就做个向导将军,为他们带路,事成之后,你这一份功劳,也是不小啊!”

    众人闻言,皆是拱手,道:“臣等遵命。”

    夏正平点了点头,望着海霹雳施琢公,道:“施琢公将军,你的战船需要多久能够抵达蜀郡?”

    “七天的时间!”

    “既然如此,那就做这么个安排。马孟起,你率领步骑战甲,先行出击安阳郡,待得蜀州各郡闻风而动,增援安阳郡的时候,飞鸽传书于我,那时候我让施琢公率领水师战船,直出巴江,攻伐蜀郡。”夏正平计算了一下时间后,再次做了些安排,“这样子,我让何士元先生随你出征。”

    众人闻言,再次点头,他们明白,这一次之后,就意味着巴州蜀州,兵戈战端即将开启,建功立业的时间,即将到来。

    稍后,夏正平对于出征的人选,做出了安排。

    施琢公,水师元帅,总领五万水师,五百艘战船,顺巴江而下,攻取蜀郡;马孟起,骑兵将军,统领三万骑兵;张武,为随军向导;关长云为步兵将军,总领步兵、弓兵等多个兵种。然而,他们都是归于何士元节制,但何士元并不出战,只是作为军师指导他们作战。

    至于其他的先锋等安排,夏正平也一并做了决定。

    春暖花开,夏初时节,夏正平选择了一个黄道吉日,在巴郡郡城之外十里的地方,搭建起一座点将台,将之前在政事堂中做的决定,再一次当众宣布。宣布完之后,自然是发布檄文,这檄文,是由公羊忠所写,文笔老道,堪称大家之作。

    “昔日太祖皇帝,分封蜀王,传至今日,七百余年。然当今蜀王,无能无德……我大汉王上,昭告四海……以拯救万民为己任,以废旧制为目标,旨在恢复大夏……”

    檄文发布后,便是一场誓师。这一点,夏正平极为重视,是对于士气进行一番鼓舞的,可以说是士气是关键。要知道,一鼓作气的大军,可以横扫整个蜀州全境。

    “今日,我汉王夏正平,在这里杀马盟誓,有战功的人,予以封赏,有过错的人,予以处罚。诸位将士,攻伐蜀州的任务,就交给你们了!”

    他说完之后,仰头一喝,一碗酒下肚,点将台上的鼓声大作,便是传来了诸多将士山呼海啸的声音。

    “吾等原为汉王殿下死战!”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