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神朝演义 > 第十一章 称帝

第十一章 称帝

    夏正平这话一出,桌案前旁边的黄安,便是甩了甩拂尘,走上前来,高声道:“退朝!”旋即,众人就是见着,夏正平转身走入了政事堂后厅,不再出来。

    政事堂中的诸多官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是一脸的古怪神色。或者说,他们感到有些惋惜,甚至是心有不甘。

    “诸位啊,你们说说看,主公年龄也不大了,若是不称帝,难道要将这帝号带到棺材里去吗?”

    有人忿忿,埋怨着夏正平不听从胡军等人的意见。在他眼里,夏正平称帝是合情合理的。其他诸侯王要是称帝,那就是谮越。

    “主公称帝与否,还是得看当前的形势啊!我们虽然坐拥巴蜀之地,但是并不意味着我们的军事力量,能够真的和天下对抗啊!这十几年来,秦赵两国唇齿相依,彼此联合;燕国独大,称尊于北疆。他们的军事实力,都和我们不相上下。若是贸然称帝,再进行北伐的话,未知数还是挺大的啊!”

    “这位大人,您就说的就不对了啊!主公称帝,那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谁会有理由反对?更何况,手中还有着传国玉玺,以此为证,反对的人有什么用啊?”

    “何先生,您得想想办法啊!主公不称帝,必然会寒了我们的心啊!”

    有人拉住了何士元,希望他能够想想办法,让夏正平称帝,以满足他们的心愿。

    何士元停下了脚步,略微思索了一番,道:“诸位臣工,你们且稍等一下。要想要主公称帝,此事极为简单,还希望诸位能够配合我一下。”

    “军师,您有话就可以直说,无需犹豫。”

    “明日之后,诸位可聚集到鄙人的府中,然后如此如此……”

    众人听得明白,不由得面露喜色,继而纷纷赞许:“先生所言,可谓是妙计啊!”

    次日清晨,夏正平准备上朝的时候,却是接到下人的报告:“启禀主公,昨日晚间,何先生在巴江观赏龙舟比赛的时候,不慎落水,刘病已先生前往医治,丝毫不见效果。适才,何先生府中传话来说,雏凤先生已经处于弥留之际,命在旦夕了!”

    “什么?”夏正平闻言,猛然一惊,“先生,这是怎么了?”

    但是,他顾不上思考,旋即喝道:“召集所有文武官员,即刻随我去看望雏凤先生。”

    “小的早前通知过在政事堂的诸位大人了,想必此时此刻,诸位文武大臣,已经到了先生的府邸之中了。”

    “你做得对。”

    夏正平说完之后,便是快速走出了汉王府衙,驾马前往了何士元的府邸。刚一走进府邸,就见这府中凝重的气氛,他心中“咯噔——”一声,便是觉着不妙了。

    “主公,您快去看看吧!何先生因为落水,而感染了风寒,病的不轻啊!”刘病已见着夏正平前来,赶紧上前禀报,“若是再晚些来,恐怕……”

    “废话少说!”夏正平此时已经是心急火燎,压根就管不了那么多了,当即便是大踏步跨入了卧房。

    卧房之中,何士元半躺着,身上穿着白色衣衫,额头上系着白布条。周围的三五个官员,正在议论纷纷,显然是在讨论着一些事情。

    他们见着夏正平前来,便是闭上了嘴巴,并缓步施礼,退出了卧房。夏正平见此,眉头一皱,但是没有想太多,而是缓缓坐到床沿边:“先生,可还好?”

    何士元闻听夏正平的言语,便是微张眼睛道:“主公……臣下,怕是活不过近日了!”

    “先生,不需担心!”夏正平整理了下被子,略微关切的说道,“区区风寒,怎能奈何的了先生呢?”

    “主公,我非风寒之疾啊!”何士元有气无力,“还请主公,原谅臣下的欺君之罪啊!”

    “啊?‘夏正平听得一愣,心中不由得沉了下去,”那先生为何卧病不起?听说您昨日还落水了?“

    “主公可知昨日,臣下为何落水?”何士元依旧是有气无力,显然是病的很重的样子。

    夏正平闻言,摇了摇头,道:“先生有神出鬼没之才华,又有着神机妙算的智慧,难道还有什么忧愁的吗?”

    何士元叹息了一口气,缓缓说道:“主公啊,您手底下的文武臣工,都希望着跟着您建功立业啊!”

    “寡人自然是知道这些事情。”夏正平当然明白,自己手底下的这人,究竟是为了什么而跟随自己的。

    “臣下害的是心疼病。日夜忧思,心疼如焚,命不久矣。”何士元再一次说道,“若是没有良药医治,我怕再也不能够侍奉主公了。”

    “这和寡人手下的这些臣工,有什么关系吗?”夏正平不解,继续追问,“本王未曾察觉的出来。”

    “昨日,我劝进主公称帝,主公不肯,因此寒了众多臣工的心。事后,我观察诸官的神色,皆是有所不满的意思。如此一来的话,诸官寒心,最终的结果,必然是诸官弃之而去。到了那个时候,这个大汉就会分崩离析啊。”

    “正是这一想法,引起我心疼病发作。故而,胸口如同压了一块大石头一样,苦闷不堪,最终失足落水。”

    夏正平闻言,脸上也显现出了忧虑之色,缓缓道:“既然如此,先生心中的想法,我也是明了了。那有没有什么比较好的解决办法,还请先生教我。”

    “主公,称帝吧!”

    “唯有您称帝了,我的这心疼病才能好啊!再者,唯有您称帝,发动北伐,文武将士们,才有可能建功立业,才有可能实现他们的心愿啊!”

    何士元说这些话的时候,极为真切,丝毫没有作假的成分,但是夏正平依旧是犹豫不决,脸色上的神色变化的很厉害。

    “前者蜀郡郡城西北角,有黄气数丈,冲天而起;巴江之中,有人见着真龙腾空,祥云朵朵;更是有着天降甘霖,度过春荒;星辰之上,帝星倍明。如此之多的异象,旨在是应在了主公身上,合当您称帝啊!”

    见着夏正平依旧有些犹豫,何士元倒是抬出了另外一些理由,倒是说的夏正平一愣一愣的。

    夏正平闻言,点了点头道:“先生所言,倒是有几分道理,既然如此,那就择日称帝,祭告天地之后,便能够即皇帝位。”

    “如此,臣下的心疼病,也是好多了!”何士元鹅毛羽扇一敲床沿,旋即卧房之中,走进了许多多的官员。

    他们见着夏正平在,皆是下跪道:“恭喜主公,贺喜主公,称帝实乃天下归心之举!”

    夏正平听着众人这么说,不由得吓了一跳:“诸位臣工,你们刚才听到了寡人之言?”

    “主公既然已经答应称帝,那就请遵行吧!”众人再一次请求,“我等已经预备好龙袍,建筑起了天坛,请主公择吉日,祭告天地之后,即皇帝位,传承大夏帝祚!”

    “先生……”

    “主公莫慌,这是臣下让他们准备的,也免得到时候慌张啊!”

    何士元拱手,示意夏正平不用太过于惊慌。夏正平竟是无言以对,此时此刻,他已经明白,何士元是在装病,来告诉自己称帝的重要性,同时也是让自己心中下称帝的决心。

    数日之后的汉王二十年六月一日,蜀郡郡城之外的一座天坛上,夏正平站在香案前,手捧帛书,对着香案上的祭品读道:“汉王二十年六月一日,故大夏神朝太子夏正平,奉前朝灵帝遗诏,持传国玉玺,敬天告地,即日起即帝位,建大汉神朝,改元大统!”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夏正平刚一读完,转身面对着天坛之下的众多臣工,便是听到了山呼海啸一般的声音,那是众多臣工拥戴夏正平的体现。

    “大统元年六月,敕封王后许千言,为正宫皇后,总管六宫;敕封王世子,为延平太子,于东宫府衙开府治政。”

    “敕封军师何士元,为尚书左仆射,总览政务;敕封司徒伯懿为尚书右仆射,协助何士元,掌管政务;敕封关长云为大将军,总管军务。”

    一条条的加封命令,从黄安口中宣读出来,天坛之下的臣工,每个人,都竖着耳朵听着这一系列的敕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人们朝贺,山呼海啸,因为他们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虽然算不上是建功立业,但是加官进爵,从此高官厚禄了。

    这一消息,自然是传遍了天下。一时之间,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新皇即位,必然是上任三把火。这其中的一把火,自然是北伐中原,恢复往日的大夏荣光。

    很多人想到了这一点,便是心中有了盼头,但更为重要的是行动,许许多多的人才,都进入了汉皇之地,准备加入夏正平的阵营,从而希望建功立业。

    夏正平称帝的消息,自然也是传入了各个诸侯王的耳朵中。一时之间,各个诸侯王的政事堂内,变得异常激烈起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