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清朝女秘书 > 第三十三章 江南行(三)

第三十三章 江南行(三)

    “爷,太子是太子,索额图是索额图。”听过胤禛一番话的殳纨,冷静地开了口,“皇上这次压下索额图的事情,不过是不想此事牵扯到太子。但索额图躲得过一时,却躲不过一世。”

    “为什么?”胤禛挑了挑眉。

    “爷可还记得李承乾?”殳纨指了指桌上那本《唐史》,续道,“皇上一向对太子宠信有加,又怎会容忍别人带坏太子?不过是同李世民一样,撤换太子身边的人罢了。此次盐引的事情,皇上虽然会生太子的气,但罪魁祸首只会在索额图。爷此时万不能退缩,否则盐引的事情前功尽弃,皇上也会质疑爷办事的能力。至于太子那边,假以时日,待气消了也就过去了。”

    胤禛闻言寂然无语,过了半晌才道:“你喜欢看书,爷不拦你。不过还是多看些诗词歌赋,史书百家之类的少看。另外,从明天起你尽量不要在皇阿玛面前出现,也省得皇阿玛再拿朝政大事来问你。记着,祸从口出。”

    “也好。”殳纨明白胤禛的担忧不无道理,点头应了。毕竟,她始终也没想过要走到台前。还和以前一样,有建议告诉胤禛就好。

    二十七日驻浮丘,二十八日驻垛庄,二十九日驻沂州。二月初二祭孔子,二月初三祭大社、大稷,二月初七,南巡的队伍抵达了扬州。阖郡绅衿士庶,跪迎圣驾。

    此时票盐制已在扬州施行了一个月,淮南淮北盐价骤降,百姓为之欢声雷动。道路两旁山呼万岁的声音,如海啸般纷至沓来。康熙也很高兴,传谕驻跸扬州府城内,明日再登舟至瓜州屯船坞。

    胤禛直接去了盐察院,临走前嘱咐殳纨若想出门务必带上小寇子,而且就在城内逛逛即可。待他下午回来,再陪她去西郊看二十四桥。

    扬州城不大,殳纨和小寇子换上便装出门后,一路安步当车,领略着“竹西佳处,淮左名都”的旖旎风光。后世人了解扬州,无不因为李白的那句“烟花三月下扬州”。千古丽句,幻化出无穷无尽的天然意趣。

    烟指烟雨,花是琼花。北宋欧阳修曾称赞琼花是举世无双之花,并在琼花观内修建了“无双亭”。相传琼花是天上仙花飘落凡间的仙葩,历经劫难,长生不死。但在元世祖至元十三年,也就是南宋亡国的那一年,扬州的琼花突然神秘凋零。因其与宋之兴俱兴,与宋之亡俱亡,故被称作有情之物。直至二十年后,有个道士叫金丙瑞,将聚八仙补种于琼花观内,从此聚八仙便成了琼花。而那传说中的琼花,再也没有人见过。

    殳纨来得时间不对,二月初的扬州,还是很冷的。既没有霏霏的烟雨,聚八仙也因花季未到不曾开放。她拉着小寇子在城内随意逛着,遍地开花的扬州小吃,如三丁包子,桂花糖藕粥,赤豆元宵等等不胜枚举,并且色香味俱全。饶是殳纨这种嘴懒的人,都忍不住前去尝鲜。

    走着走着,忽见前面一处高台,围了里三层外三层的人。殳纨开始扫了一眼,还以为是比武招亲。后听里面莺声燕语,人群中又不时爆发出怪笑。便皱了眉,转身向另一条街走去。没走几步,后面突然传来女子的大哭声。她顿了一下,还是返身折了回去,和小寇子一起绕到台侧人少的地方,向台上看去。台上一布衣少女蹲跪在地,正被两个粗壮的妇人拉扯着。那少女把自己缩成一团,大声哭叫着。

    “这是干什么?”殳纨盯着台上那两个壮妇,一脸阴霾。

    小寇子向周围人打听了一圈儿,低声道:“主子,这是人牙子在卖扬州瘦马。台底下第一排坐着的,都是烟花柳巷中来挑人的鸨儿。”

    “这个为什么要哭?”

    “买卖中瘦马的面、手、臂、肤、眼、声、趾等要一一看遍。台上这个,不肯露出胳臂和脚让人看。”

    殳纨愣了一下,看着四周起哄的人群,面无表情地道:“知道了,我们走吧。”

    “是。”小寇子暗暗松了口气,他刚才还在担心这位主子一时心软,要把人给买回去。要知道这些瘦马的价钱可不低,一个就得好几百两银子!只是话虽如此,眼看着殳纨真的什么都不做,他又觉得心里有些不舒服。

    转过了两条街,殳纨的脸色仍有些阴沉。有些事情,知道是一回事儿,亲眼见到又是另一回事儿。余光瞥到小寇子一直在偷瞧自己,心下明白,淡然问道:“怎么?觉得我什么都不做,太狠心了?”

    “奴才不敢。”

    “呵!”殳纨自嘲地一笑,说道,“我只能做我能做到的事情,做不到的,我也只有躲了。走吧,陪我去个地方。”

    自京城出来前,殳基曾把当初求上门的那位扬州盐商的姓氏住址给了殳纨。陶允恭的票盐法一经推行,行盐的人不再受盐引所限,这位盐商欣喜之余,谢了殳家百两纹银。

    那盐商姓莫,就住在扬州东关街上。殳纨和小寇子来到莫宅门前,见高墙围垣不设窗牖,门楼墙面不加粉饰,一付藏富不露的样子。使了小寇子上去叫门,只说京城殳姓女客来拜访莫氏当家主母。

    不一会儿,莫宅大门洞开,一位四十岁开外的女人,领着十几名丫鬟婆子迎了出来。打眼一瞧,殳纨心内微笑,今日算是见识到什么叫做珠光宝气了!虽然在宫里也见过太后德妃等人,但清宫崇尚节俭,后妃们的打扮都以朴素为主。而眼前这位莫氏主母,却是珠翠满头,粉黛俨然。

    莫夫人打量着一身便装的殳纨,心中也有些不确定。真的是那位殳格格吗?倒是听说皇上圣驾今早来了扬州,自家老爷一早就去接驾了。只是看着周围连个轿子都没有,这殳格格竟是走来的不成?该不会是冒充的吧?疑惑间一眼看到站在一旁的小寇子,弱冠年纪,面白无须。心头一凛,忙上前几步万福道:“民妇莫沈氏见过殳格格。”

    “莫夫人免礼,是我来得冒昧。”姓沈,殳纨的眼神不禁一亮,会不会是大富豪沈万三的后人?

    “格格里面请。”

    “请。”

    莫宅内房屋布局规整,装饰雕琢精湛,庭园玲珑精巧。住宅横为三路并列,纵为主房三进延伸,前后中轴贯穿,左右两厢对称。过了仪门,来到正厅前面。厅前庭院宽敞,花街地面由卵石、瓷片、砖条、瓦片铺成“鹤鹿同松”、“福寿双全”、“麒麟送子”等吉祥图案。进到正厅,入眼便是一架花梨木嵌大理石的浮雕屏风。除主座外,另设有两溜共十六张楠木太师椅。

    莫沈氏使人奉茶,并道:“格格请上座。”

    殳纨看看那高高在上的主位,笑着摇摇头道:“不必了。”说着,自捡了右手的第一张椅子坐下,小寇子立在了她身后。

    待莫沈氏在对面坐下后,殳纨说道:“莫夫人,我不请自来,是有事情需要贤伉俪帮忙。”

    莫沈氏摸不准殳纨的来意,心想莫不是嫌上次谢礼的银子少了?但听老爷说,当时是殳家老爷不肯多收的。“格格客气了,有什么事情请格格尽管吩咐,草民夫妇定当竭尽所能。”

    “听闻莫沈两家是海商起家?”

    莫沈氏面色一变,未曾答话就见殳纨摆摆手道:“莫夫人不要误会,我并无恶意。直说吧,我是想问莫员外在海上经商多年,见多识广,能否找到会制玻璃和玻璃镜的人?”

    “这……”莫沈氏不解地问道,“民妇无知,不过听说京城内就有玻璃厂啊?”

    “我说的不是那种在掌间把玩的玻璃器,而是可以用来镶嵌在窗户上,起到隔风透光作用的大块玻璃。”

    “请格格见谅,”莫沈氏眼中流露出防备之意,“民妇从未听我家老爷提及过这种玻璃。而且,自朝廷禁海以来,我家老爷再不曾做过海商了。”

    殳纨微笑道:“我知道这不是一时半刻就能找到的,只是若能寻来这种工匠,就是费上几年功夫也值得。莫员外虽然不做海商了,但人脉总还在,打听起事情来总比……贝勒爷要便捷得多。”扯出胤禛这杆大旗,莫沈氏的神色果然缓和了不少。

    “再者,真是觅得了能工巧匠,不但这头一功莫家当仁不让,莫家玻璃的名号也能就此响彻天下。”殳纨借机普及起品牌效应的知识来,好在后世曾给广告公司的老总当过秘书。耳濡目染的,让她今天也能说得一套一套的。

    这一深聊就过去了一上午,待小寇子提醒殳纨时候不早时,午时已经过半了。谢绝了莫沈氏的留饭,两人出了莫家,回转下榻之所。路上小寇子问道:“格格,莫家真的肯下力气找人吗?”

    “不一定。”殳纨也没信心,“我只是希望他们能记着这事儿,有机会就问上一句。好像我说的,哪怕耗上几年呢,只要能找来就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