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剑花飒棠边月弓 > 第27章 紫云寺释疑

第27章 紫云寺释疑

    “哥,你猜,我们刚才遇到谁了?”

    “谁啊。”

    “北域三剑之一,笛声笛子凡!”

    “他怎么会在这里,来找我们的吗?”

    “看不出来,不过应当是巧遇而已。我们沈家和他,向来没有什么瓜葛。”

    沈海间摇摇头解释道,提起筷子尝了一口盐煮笋,细细品嚼,甚有滋味,忽的又摇摇头,将筷子放下。

    “怎么了爷爷,不好吃吗?”

    “不是,这个味道,有些怀念,当年我也是在这连子湖口,吃过一份更美味的盐煮笋,可惜现在物是人非,吃不到咯。”

    沈海间摇摇头,不觉思绪已经飞到当年。

    客店之中的人沈海间没有认错,那的确是三剑之一,笛声,从初日城到淮州,一共七日,拓跋子归来,他便起身往南江来,正好是同一日到达淮州,三月十六日,他在云淮关阴暗的紫竹林连子湖遇到了沈氏一行。

    笛声名气虽大,在南江之地,其实熟人不多,一来他少交朋友,或者说并没有多少人志同道合能交朋友,寒灯乃是剑友,拓跋子乃是相知,除此之外,他不常走动,并没有几个朋友。打过交道的人大抵如沈海间的那般印象,当然,还要加上一个怪字。

    来南江的目的,他自己也说不清楚,也许真的是被料中了心事,也许卓婉婉所说的确是对的,他想要一个家了。

    可他独来独往,他的贵气并非扭捏造作刻意保持,他也实实在在不知道家的感觉是什么。她是个孤独的人,当年他初出茅庐时,以为自己的家就是江湖,随水而漂,随遇而安。

    可即使江河湖海,也是充满生命的。

    一颗心太大,又太小。他不知道自己在发愁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在纠结什么。

    埋头走到山前时已经是傍晚时分,佛寺的山门即将关闭,他步步走上台阶,来到寺院大门之前。

    “施主,今日我们闭寺了,请明日再来吧。”

    “我不是来敬香的,我来找心明禅师。请把这个送呈一观。”

    没有人会在天黑的时候来到佛寺,对于这个奇怪的香客,门口的沙弥有些疑惑,何况点名要找寺中多年避世的心明禅师,更是让他吃了一惊,拿出信物时,两个沙弥都觉得不可思议。不过,稍长的等待只见过后,取走信物的沙弥返回,他更是没有想到,心明禅师居然会很干脆的表示愿意见这个奇怪的人。

    一步步踩着厚实的地砖往里走,小沙弥则头前引路,山里黑的很早,这南江之地山岭虽少,可但凡是个山坡,林木极为高大茂密,天色黑下来,寺院中除了各处佛堂的灯火,一丈之外不见人形。沙弥提着灯笼,缓缓而行,比起自己刚刚到达山门外时,寺中还要漆黑。

    “施主,小心些,春雨刚过,地面湿滑。”

    “多谢,你引路便是。”

    沙弥对寺院的一切很是熟悉,自然不需要担心摔倒,偶尔还用眼角的余光,打量着这个神秘的来客。

    心明禅师住在后堂,多年来早已不会外人,寺中也只有修为有成的僧众有少许的机会受到他的点拨,从大殿的一侧穿行过去,只听梵音阵阵,是寺中的比丘们正在做晚课。

    紫云寺是南江一带最大的佛寺,有大僧三百三十人,沙弥二百人,粗用道人和杂役百余人数百人的大寺庙。数百人所在的寺庙,自然是足够大,整座山峰及周围数十里地都是庙产。

    行了好一会,沙弥将笛声引到了后堂一处非常幽深神秘的禅房。

    “施主,到了。”

    “多谢引路。”

    笛声轻敲了几下房门,屋内传出一声苍老的声音,

    “请进。”

    沙弥行礼退去,笛声迈进屋内,一位老禅师已经摆下茶水和棋盘,笑吟吟的示意他坐下。

    “我一见这一支周天笛,便知道是你来了,孩子,这些年过得还好么?”

    “有劳禅师挂问,我过得很好,只是禅师,,,”

    “诶,生老病死,人之常情,虽然是老态了一些,好在平日里能给弟子们讲讲佛经,释义修学,无欲无求,心境澄明。”

    “晚辈此来,便是向禅师求教心境澄明之法。请禅师教我。”

    心明禅师伸手示意,两人坐下,品茶下棋,并不急着解答。

    “心境如海,海有风平浪静时,也有翻涌波涛时,潮涨潮生,自有定数,大海汪洋,所谓澄明,各有不同。”

    “禅师是在堵我的嘴了。”

    “观你面色,行色尚在,说明你心中忧思,虑结非至一时。”

    “是也,心中烦乱不堪,连我自己,也不知道缘起何处。生来为江湖剑客,好像,此刻又不再想游荡江湖了,自我初入江湖开始,刀光剑影从来不惧,虽然沾过不少东西,却也从未作为为祸违心之事。”

    “我想,你身边的那位朋友,已经给过你答案。”

    “他是天生剑客,更是从龙之臣,与我而言,我真是害怕他的答案。”

    “泰山在前,岂能一叶障目?而泰山崩于前面不改色,又非我等俗人能轻易做到。”

    “前辈说的不错。刀光剑影的争斗,有何意趣?将来,又要如何呢?”

    “万物自有定数,所谓定数,并非是一步一脚的按部就班,所谓,千经万论殊途同归,最后归于净土。”

    “我明白,却又不明白。”

    “这很简单,你是个天生聪慧之人,似明非明,好似一剑双刃,也许伤己伤人,也许纵横捭阖。”

    “剑为凶器,江湖斗狠,连清臣都说,兵者,不祥之器。”

    “于国而言,杀伐过重,自然是不祥之器,唯有拓跋将军这样心思机敏,肩负国运的人,才能明白其中道理。所以庄子说赵王,天子当执天子之剑,不可求庶人之剑。拓跋将军是旭渊国的战剑,能明晰这个道理,乃是天下之福。”

    “前辈佛门中人,怎么用起道家之论?”

    “哈哈哈,请,该你落子了。”

    禅师笑了笑并不说话,提起火炉上的茶炉,咕咚咕咚续了一杯热茶。

    “前日和云地文松道长论道,偶然说起剑术,虽不是佛家之言,却自有其道理,以佛语论剑,佛门中的剑,倒也别有一番解释。”

    “哦,请示下。”

    “剑者,净菩提心智体也,外能降伏天魔外道等,内杀害一切众生无明烦恼惑障义也。能降伏外道,又代表清净菩提心,剑会伤人,可也能自卫。佛门之中,持剑菩萨佛陀不在少数。施主聪慧,想来能解其中之意。”

    “受教,受教了,该您落子了。”

    笛声笑了笑,长长的出了口气,落下一颗白子。

    “当年你我在山林中相识,今日又为你解惑,说来也是一桩缘分,听说你在拓跋将军身边,怎么样,他的身体可好吗?”

    “还好,禅师怎么想起问这个。”

    “天下众生,多生苦难,似此战剑,方能斩除邪恶,安能不问。”

    “前辈真是慧眼。”

    笛声替心明禅师斟茶添水,到底是瞒不过这位佛门大师的眼睛。心明禅师是德高望重的前辈,且不论佛学上的造诣,纯粹是武功修为,也足以傲视群雄。他是稍有知道笛声过往的人,也猜得出笛声的心思,笛声是一个不安的天才,会因为对自己的苛刻而产生不安,某种程度上说,笛声好似修行的居士,不是方外之人,却有方外之感。

    “我的意思,降妖伏魔,自然是需要一把锋利的宝剑,须知,快刀才能斩乱麻,至于杂草丛中隐藏着一条毒蛇,我想对于利剑来说,似乎不是问题,这便是我的答案。当然,如果你还有需要的话,问问一真道长的意思。”

    “我会的,还有一问,不知前辈对沈氏西行的看法如何?”

    “你知道,我一向不过问江湖事。”

    “是我唐突了。”

    “倒也不必如此,南江之地,不是他沈氏所能说了算的,北佛南道,水道马帮,沈海间还不至于把这四条线都彻底抓在手里吧。”

    笛声微微的点点头表示同意,盯着棋盘上的落子,黑白两子的拼杀已经陷入焦灼。而心明禅师也边盯着棋盘,一边继续说道。

    “只是眼下几年不比从前,前日文松道长来时,我与他深谈,他说云地的局势已经大变,现在南江的水道马帮,多数也都赞成沈家的主张,各地的豪强,他们也多有联络,江湖上,沈氏为尊已经成为定局,好在南江佛道居多,并不算完全由沈家搅浑水。”

    一局手谈,笛声似有所悟,顺便还替远在旭渊的拓跋子问了几个关心问题,心中疑云尽管还有不清楚之处,到底有禅师的开导,块垒放下许多。

    而同样抵达的沈氏一行,也开始了他们的南江之行。

    “哥,以后可有的忙了,上午一家,下午一家,有时候,怕是晚上也要一家。”

    落脚之处,沈青芷正在打趣沈溪青面前厚厚的一沓拜帖,这些,都将是他需要独立完成的任务。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