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浩然剑起 > 第一章:人间自有浩然起

第一章:人间自有浩然起

    春节刚过,天气转暖,太阳悄悄躲入云后还未出来。

    大秦江淮城的街道,到处张灯结彩,一片喜庆祥和,邻里之间,恭喜发财声此起彼伏,一片祥和热闹的景象。

    大年初一,忌讳颇多,不少百姓都会讨个好兆头,今日不干活,过个闲年。

    天微微亮,不少百姓无所事事,跑来酒楼听书。

    酒楼的忘忧酒在这座京城可是出了名的,一杯下肚,忧愁全忘。

    酒楼西南角,一名右脸带疤的男子,穿着前几日某位姑娘刚给他买的崭新衣裳,表情痴呆,望着窗外,默默饮酒。

    他失忆了,不记得自己的名字,不记得自己的过去,只知道有人叫他呆子。

    一个人,大清早,坐在窗边默默喝酒,试图找寻过往,但一无所获。

    不多时,酒楼便坐满了人,贺岁声此起彼伏。

    人人笑容满面,嗑起了花生瓜子。

    除了哪名脸上带疤的呆子以外,依然在神游。

    一名儒衫老者,古稀之年,手拿折扇,自酒楼二层缓缓而下。

    老者立于高台之上,一声惊堂木拍下。

    原本人声鼎沸的场面,瞬间安静。

    生怕打扰了说书先生。

    老者开始说书,说的一门压箱底的精彩故事《山海关剑仙杀敌》。

    “山海关,长约万里,万年之前,仙人为阻拦异族入侵,搬山拦海,唤名山海关。”

    “与东边瀛洲隔海相望,瀛洲异族,擅邪术,故被称之为魔族,乃人族天敌,山海关便成了防御魔族的唯一关隘。”

    “在这里,有人肯定会问,为何是唯一关隘。”

    说书先生轻摇折扇,自问自答:“若山海关一破,魔族便如海水倒灌,肆虐中洲,生灵涂炭,只有将海水拦截于关外,方有一线生机。”

    “所以每逢魔族入侵,大陆各国便会派出修士,坐镇山海关,抵御魔族。”

    “万年以来,不知战死了多少英雄豪杰。”

    “今天要讲的,便是千年前,战死于山海关外的两位剑仙,清玄剑宗,浩然剑仙苏洋以及其师尊无忧剑仙,郁无君。”

    “清玄剑宗,在千年之前,一门两剑仙,可谓是如日中天,如两柄镇山巨剑,坐镇山海关。”

    “二人双剑合壁,于山海关外斩杀魔族无数。”

    ……

    “大战最后,苏洋为了飞升成仙,走火入魔,被心魔占据神智,掉转剑尖,一剑袭杀师尊郁无君,自此无忧剑仙陨落。”

    “苏洋杀掉其师尊后,逐渐清醒过来,自知做了错事,一人一剑直入瀛洲腹地,与无数瀛洲魔族同归于尽,埋骨于异国他乡。”

    “自此以后,魔族元气大伤,每隔几百年便会出现的魔族作乱,被哪位剑仙,硬生生拖了近千年,中洲迎来千年未有的太平盛事。

    当他讲到苏洋与郁无雪之间的爱情,最后郁无雪被魔族杀害,苏洋剑法大成之后,御剑直赴山海关,斩外敌报仇,台下客官哪怕是听过百遍,也不由得红了眼眶,更有些心思柔软的妇人早已抹起泪花。

    当他讲到本是一洲剑道抗鼎人物的剑仙,在背后偷袭自家师尊时,闻者无不攥着拳头,咬紧牙关,恨不得自个儿回到千年前,将叛徒千刀万剐。

    一直到最后,苏洋控制心魔,御剑过东海,与魔族同归于尽时。

    众人又是向往无比,默默举碗饮酒。

    在说书先生说完故事之后。

    一位带刀的彪形大汉,拍桌而起,大喝一声:“待我刀法大成,也要去山海关外杀敌,哪名剑仙出剑,对错皆有,本该不配这碗酒水,看在他敢死的份上,敬他一碗。”

    旁桌之人也随之起身,端起酒碗,朗声道:“同兄台一样,敬哪剑仙一碗酒。”

    整个酒楼不少人端酒畅饮,顿时出现了一种罕见的和谐场面。

    说书先生站在台上,倒了一碗茶,算是主持起了局面:“老头子我不胜酒力,同诛位好汉一样,以茶代酒,在此遥敬哪剑仙一碗。”

    干!

    一个干字,说书先生不愧是有底子的人,说得大伙亲临战场一样慷慨激昂,大家纷纷一饮而尽。

    酒楼老板默默看向哪名说书先生,笑得合不扰嘴,今天的酒水收入估计得翻好几番。

    众人饮酒之后缓缓坐下。

    除了哪名呆子以外。

    在哪名老者说书时,他便有些头痛了起来,咬紧牙关,双手抱头,整个身体颤抖不已。

    好像记起些什么,但是又有点模糊,好似手握流沙,转瞬即逝。

    刚刚众人端酒起身时,他也不自觉跟着着了起来。

    学着同桌之人,饮了一口酒水下肚后,方才缓和些许。

    现在正双手撑于桌面,头颅低埋,大口喘气。

    如果有人一直盯着男子,便可发现诡异的一幕。

    男子刚才双眸竟呈现血红色,直到酒水下肚后,眸子方才缓缓清澈起来。

    哪名说书先生,饮完茶后,望着依然站立的客人,笑问道:“这位后生,可是觉得老夫,刚才有什么地方说得不对?”

    呆子听闻话语,微微抬首,直视着陈老先生的双眼。

    说书先生常年在此说书,却是第一次见到此人,该怎么去形容那双眸子

    哪怕是满腹诗书的说书先生也找不到合适的言辞。

    那双眸子就像是清澈的溪流,悲伤也好,忧愁也罢,人生的千滋百味仿佛都流在上面,明明看起来不过二十左右的年岁,却好像活了上千年一般,淡然。

    只可惜脸上有疾,样貌得按七折算,不然足以称得上是位谪仙人。

    哪名男子,用只有自己才能听到的声音,精神恍惚的嘀咕道:“不对,说得不对,不全对。”

    同桌之人显然听不到这声若纹蝇船的话语。

    有人开玩笑道:“怕是酒水太烈,有点辣腚眼子,站起来活动活动。”

    酒馆内瞬间哄堂大笑,算是有了些江湖气息。

    男子却没在意,依然沉浸在刚才的记忆流沙之中。

    虽然流沙易逝,但握过之后,多少也会沾附于手中。

    他记起了自己的名字。

    正要开口回答。

    门口传来一声嗔怒的喊声:“呆子。”

    声音附带灵力,如同春雷,一时之间,满堂肃静,皆被这一声暴喝吸引。

    男子轻叹,眉间叠起千沟万壑,熟练地举起双手,抬头望向门口,无奈道:“秦姑娘,我就喝了一小口。”

    却见得酒楼大门口,走出一位背负雪白长剑的姑娘,约莫二八年华,三千青丝由一根白玉簪高高束起,一身似雪绣丝的道袍拢着曼妙的身子,她的脸上不施粉黛,却美的不可方物,一绺靓丽的秀发微微飞舞,像是落入凡尘的仙子那般。

    倒映得这难醉酒楼像是照进了一束日光,明亮起来。

    只不过此时,哪位秦姑娘却是秋眸含煞,直勾勾地盯着某位举着双手的男子。

    “秦姑娘,你知道,我是听你的话的,没喝太多酒。”

    男子企图狡辩些什么,却正好打了个酒嗝。

    导致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少,举着的双手也随着声音慢慢落了下来。

    他只好又叹了口气,“秦姑娘,我错了,下次再也不敢了。”

    这般行为,颇为好笑,像个做错了事的孩子,等着自家父母的训斥。

    少女见到哪呆子的模样,心里是又好气又好笑,表情缓和几分,嘴上却是丝毫没有饶过他的意思,“你伤势初愈,就跑到这儿喝酒,我看你真是要酒不要命了,以后啊,当个光棍酒鬼算了。”

    呆子似乎看出了姑娘的心思,忙赔笑道:“哪里哪里,我这命是姑娘你救的,你不让我死,我绝不会死,至于光棍不光棍的,秦姑娘你一句话的事。”

    好一番无赖的话语,却好像掐着少女的命脉。

    秦姑娘小脸微微红,小声嗔怒道:“休要胡说,赶紧回去喝药。”

    呆子三步并做两步,一路小跑到秦姑娘身边,在酒楼的门槛立着,稍作思索。

    转过身,对着哪名还在等待答案的老人说道:“我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总觉得老先生有些地方说错了,千百年间口口相传,故事就如一坛陈醋,总有些变了味,待我寻到因果再来与先生讲一遍。”

    男子说完之后,脸庞瞬间扭曲。

    “哎哎哎,秦姑娘,别拧耳朵啊。”

    “疼,疼,疼,我自个儿会走呀。”

    酒楼一众客人皆看得是目瞪口呆,说书先生欲言又止,最后还是忍住没有开口,慢慢回味起那个青年说的那番话。

    这时候,不知那位客人如梦初醒般,哎呦一声,似有惋惜之意,“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美的人儿啊”

    “唉,对了,那姑娘穿的可不是刚才说书先生所说的清玄剑宗道服吗。”

    “好像还真是。”

    一石激起千层浪,接着又有人应和起来:“清玄剑宗,秦姑娘?难道是先天剑胚秦依雪”

    “不可能吧,哪清玄剑宗的圣女,传说中不是一位冰山美人么,怎么会如此作为?”

    “假的,肯定是假的,同姓而已!”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