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庶子皇帝 > 第十七章:匠人

第十七章:匠人

    晚些时候,书房。

    朱祁钰卧养在榻上思忖着。

    朝廷对于西南投入过多兵力,不益京师防守以及……北伐。

    但,苗民起义尽在咫尺。

    肘腋之患不可不防。

    难道要像仁宣弃置交趾一样,放弃西南?

    焦躁让他的头发离他而去,不带一丝犹豫。

    “舒良,你挑捡时蔬赠予六部部堂和内阁大臣,顺便替孤传话:苗民起义如何平定?朝会后,孤要看到他们的折子。”

    “另外,请江部堂过府一叙。有要事相商。”

    手指叩在漆案上,发出‘笃笃’的清脆声。这几日,一直有个问题令他百思不得其解。

    185件奏请太过繁琐。

    朱祁钰有意分权。

    但,自己的宏图霸业还未开始,就要怠政了吗?

    随着这个念头被打消后,朱祁钰又想起江渊的背景来。

    江渊,字时用,重庆府人,宣德五年进士,官至工部尚书,为人好议。

    1449年,本该是刑部右侍郎的他,随着一只蝴蝶所掀起的风浪,提前晋为尚书。

    而受到影响的,远不止他一人。

    朝廷上,另外五部尚书则为:吏部王直、礼部胡濙、户部金濂、兵部于谦、刑部张凤。

    内阁则以陈循为首,次辅为:苗衷、高谷、彭时、商辂,阁臣多由六部部堂担任。

    梳理了朝堂上的情况后,朱祁钰顺势总结了自穿越而来的一系列事情。

    土木堡之后的第一案,当属王振以及其党羽的清剿案,牵连之广,令人咋舌。

    当然,这其中自然有朱祁钰的颔首授意。趁机清剿朱祁镇的眼目,才是他的真实目的。

    时任锦衣卫指挥使,卢忠就是在此背景下,踩着马顺的尸体坐上一把手的宝座。

    卢忠……就如王诚一样,不堪大用。

    朱祁钰不是没有想过让朱骥取而代之。

    只是,弃若敝履时,也要让其发挥最后的价值。

    “王爷,江部堂来了。”

    终于,王诚进书房回话道。

    朱祁钰命他用屏风隔挡,自己屁股受伤,趴着见客实在不雅。

    一个知命之年的老头穿着常服跨门而入,“拜见王爷。”他眼大,肤白,只是略有些嘴凸。

    “江部堂不必多礼,请坐。”

    “谢王爷。”

    趁他坐下时,朱祁钰接着说道:

    “江部堂公务繁忙,孤就长话短说。”

    “孤有两件事。”

    “一,希望工部抽派能匠。”

    “二,孤欲作一副坤舆万国全图。”

    “此事乃朝议时,众卿首肯的事。”

    江渊双手撑着膝盖,望向朱祁钰,道:“王爷,您所谓的新式武器指的是?”

    朱祁钰浅笑道:“神机营的火器威力无比,孤所谓的新式武器,不过在其基础上改良换新。”

    “手铳改良、制造自有由军器局和兵仗局。王爷何故特地调工匠……”

    江渊停顿,改口道:

    “此事倒是不难,不过,”他话锋一转,道:“工匠吃着工部的俸禄,却不干工部的事,这倒是让臣有些为难。”

    朱祁钰和煦的笑道:“照江部堂所说,火器改良乃国事,怎么能叫:吃工部的俸禄,不干工部的事?”

    “再者,有表现突出、提前完成改良者,孤愿意自掏腰包进行奖赏。”

    “而这坤舆万国图,可不是为了满足孤的私欲而让你工部绘画的。”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自三宝太监七下西洋,探得忽鲁谟斯、榜葛剌等地,可见世界之大,非我中国一隅。”

    “而这坤舆万国图,就是我大明要看见世界的眼睛。”

    江渊呆愣了一会。

    “王爷说的在理,”他说话总是先扬后抑,“只是,绘制山川地脉,七下西洋可远远不够。”

    朱祁钰打断他,道:“江部堂不用担心。”翻阅史籍,加上记忆,应该绰绰有余。

    见江渊不语,朱祁钰催促道:“江部堂,这应该不难。您只需要调匠人、画师供孤差遣即可。”

    江渊妥协道:“都是小事,何劳王爷亲自过问,臣回去后,即刻命人前来。”

    朱祁钰这才满意的笑着,吩咐王诚拿些府里的进贡给江渊。

    “国朝微薪,部堂不必过多推辞。”

    江渊又叨扰了几句,才缓缓出府。不一会,就遣人来了王府。

    朱祁钰在前厅接见了他们。

    仍旧是隔着屏风。

    “孤有几件要事委托诸位。”

    他开门见山的说道。

    “边境告急,火器是克夷的神器。”

    “孤希望诸位能够改良创新,扬我大明国威。”

    “战场上,时间就是生命。提高火铳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就是在保护我大明子弟兵和疆土的安全。责任重大,诸位应当殚精竭虑。”

    “孤偶然听闻,佛郎机有火炮,能连续开火,弹出如火蛇,只是射程不甚准。但是射速极快,不易炸膛。”

    朱祁钰紧接着将虎蹲炮和毒火飞描述出来。

    “二,孤要一份地图,世界地图。”

    “名曰:坤舆万国全图。”

    “三,孤前些日子翻阅过一本古书,上边记载着神秘的印钞术。将棉花打成浆,制作成薄纸,再进行彩绘。”

    “制作出来的成品,既薄,便于携带,且防水,不易破损。”

    “更令人赞叹的是,将之对光,背面的图案竟栩栩如生的浮现在眼前。”

    顿了顿,朱祁钰接着说道:“不要告诉孤,这不可能。一切皆有可能。”

    “只是在于,你们要如何克服困难。当纸张达到一定的薄度,是可以透视,然而却不能够防水、不易破损了。”

    “另外,孤还希望各位能制作一批勋章的样本出来。”

    “微臣殷善,”一名画师站了出来,“不知王爷所谓的勋章和印钞的彩绘要何样式?”

    朱祁钰道:“彩绘……孤以为,当以太祖高皇帝神像为主。”

    殷善呆滞了片刻,立即劝谏道:“天子神像,不可轻易示人。”

    朱祁钰摆摆手,“孤倒有不同的看法,我太祖高皇帝有驱除鞑虏,恢复中原的奇功,将之印在钞票上,百姓日日使用,一有不忘祖宗功德,缅怀之意。”

    “二则——”朱祁钰笑道:“百姓日常使用,有太祖高皇帝视察民间疾苦之意。”

    “再说了,孤认为大明宝钞乃洪武八年发行,有谁敢越过太祖皇帝,刊印在上啊?”

    “这……”殷善不敢再言,朱祁钰于是接着说道:“另外这勋章嘛,实不相瞒,孤是为土木堡一战死去的重臣所铸。”

    “长城和麦穗为边,手铳和盾牌在中……”

    仔细说完过后,朱祁钰又环视众人,说道:“孤知道这是一项艰难的任务。”

    “所以,若是完成,哪怕不如孤的预期,孤也会奖赏你们。”

    “大明开国以来,定了14种职业户民、3等户籍。你们中有世为匠户的,难道就没有想过出个状元郎?”

    朱祁钰就如潘多拉魔盒里的魔鬼,循循善诱道:“孤可以为你们特赦民籍,可以奖赏你们良田、金银。”

    “只要,好好替孤办事。”

    说完后,见众人不语,朱祁钰于是说道:“既然诸位没有异议,明日就到王府进行工作吧。王诚,你交代厨房,明日准备各位的伙食。”

    “另外,”朱祁钰低声道:“府库里取些银子来,先付各位一两的工钱。”

    虽然朝廷发行了大明宝钞,但是贬值太快,百姓官员不爱使用,白银黄金才是硬通货。

    王诚领着众人出去后不久,舒良来报:王妃在发脾气。

    原来是因为朱祁钰花钱如流水,管家的王妃有怨言了。

    一个亲王每年可得粮一万石,钞二万五千贯,锦四十匹,纻丝三百匹,纱罗各一百匹,绢五百匹,冬夏布各一千匹,绵二千两,盐二千引,茶一千斤,马匹草料月支五十匹。

    前段日子,朱祁钰为了彰显自己是仁孝的皇弟,将府中的下人遣散了大半,还将府中钱财捐给宫中和将士遗孀。

    平日对于这些官员,他也是颇多救济、赏赐。

    但是,尽管如此,朱祁钰仍旧不相信王府中的财务状况如此捉襟见肘。

    因为除了岁禄和皇帝的赏赐外,他可还有庄田。

    明制:亲王庄田千顷,及冠时,正统还格外赏赐了一百八十八顷。

    虽然和历代皇帝的赏赐来看,正统赏得忒小气,可总比没有好。

    于是,他开口说道:“舒良,你去将府中开支收入的账本拿来。”

    查账是个精细活。

    而大写的数字看久后,太令人头疼了。

    朱祁钰皱眉道:“孤有一种一目了然的办法。”

    既阿拉伯数字。

    教给舒良后,朱祁钰静等着结果。

    舒良领着一群小太监,拿着算盘在偏房噼里啪啦的核算。

    朱祁钰则提笔舔墨,批阅奏折。

    于谦提出改革兵制。

    大明军事主要以卫所制度为主。

    地方有卫、所,归属各省都指挥使司管辖,而都指挥使司归属中央的五军都督府。

    这种制度一开始是为了满足朝廷需要士兵,而士兵闲暇时又可以种田,给朝廷交税的需求。

    可惜,后期土地兼并严重,而军户生活困苦,逃兵甚多。

    而军队中多的是老弱病残,将领没有才能,不勤军事,战斗力由此低下。

    关键,朱祁钰犯愁,要是大刀阔斧的改革,没有掌握好一个度,自己就将成为隋炀帝。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