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灿烂星河之上古星门 > 第十七回 仁安献礼(三)

第十七回 仁安献礼(三)

    阿娘风无怀觉得奇怪便问了他。仁安说是经常与少典相约远足,日子久了,就学会了少典的口音。说自己的部落很远,那边的语言完全不同,怕大家不好交流。

    风无怀看仁安虽然没有少典壮实,相貌却是十分精致,身材修长,玉树临风。心里也是十分喜欢,这白白送上门的干儿子,看着都欢喜。

    仁安哥哥是个知礼懂事的孩子,给四位长辈都带了礼物。

    他给两位阿娘各准备了两串大珍珠链子,说是在南边大洋里得的,一串白的送了无怀阿娘,一串黑的送了梦山阿娘。

    这两串珠子可真是稀罕,寨子里从来就没人去过南边的大洋,更没人知道还有这样的宝贝。两位阿娘真的喜欢的紧,尤其是无怀阿娘从来都是偏好白色,如今得了这件宝贝,就想着做哪样的服饰才能匹配,一个劲的跟梦山阿娘商量着。梦山阿娘手里拿着那串黑的,也是爱不释手,一边跟无怀阿娘说着,可眼睛就没离开过手里那串黑珍珠链子了。

    仁安哥哥又不知道从哪里拿出两根长长的东西,分别用细麻布包着双手捧到两位大头人面前,一人送了一根,请两位头人各自拆开观看。

    姜大头人打开后,乃是一根三尺长的幽绿色半透明陨石,名曰九天玄玉。仁安言道:“此物乃是太古之时九天之上落下的一颗陨石,经过日月山风的侵蚀,脱去了表面的杂物,露出一根罕见的结晶体。其质地坚硬,无坚不摧,用做兵器,定能震慑四方。”

    风大头人那一根更是奇特,乃是一根通体乌黑的木头棍子,名曰泰山乌号。仁安言道:“此物乃是我游历到东方的一座高山时,从山南麓下山时,偶然获得的一件奇宝,此宝原本是太古时的一株灵柘,也不知在何处生长了多少岁月,吸收了多少天地日月之精,忽一日乾坤倒转,大地动容,将它没入江河的淤泥之中,又随着地质运动,深入地底,常年在地壳内经受地气慢慢运化,后在一次火山喷发时,被连带着喷出,再经过数千年的风吹雨打,形成如今的模样。此物通体乌黑,坚固而又有韧力,做成宝弓,能有千钧之力,只需寻到好的弓角和弓弦材料与之相配,才不枉费了这等奇宝。”

    两位头人各自看着手中的奇宝,啧啧称奇,兴奋不以,言谈中皆已将此二宝奉为神物。

    四位长辈对仁安这个白得的干儿子,可是喜欢的紧,看了又看,夸了又夸,捧在手里,疼在心坎。反倒自己亲身的孩儿,都不怎么待见了一般。

    此时最失落的便是小丫头附宝了,平日里,四个长辈闲散时,都是围着她转的,现如今各自得了宝贝,自顾自欢喜。这会儿受了冷落,脸上可真的挂不住了,满眼是泪,抱着仁安哥哥一条大腿,哀求了起来,“仁安哥哥!阿爹阿娘都得着宝贝了,我也要宝贝!”

    仁安低头看着她,那一双楚楚可怜的大眼睛挂着泪花,心里不由得升出些许怜爱,着实一惊,暗道:“我本脱俗之人,道心坚固,此时何以动了凡心,难道此女非是常人。”

    于是从怀中取出一物,乃是一节翠绿的竹管,其上均匀分布着好几个小孔,仁安把竹管的一头放在嘴边吹气,两只手的手指来来回回按那些小孔,顿时屋子里响起了清雅愉悦的鸟鸣声。

    吹了一会,仁安低下头,把竹管递给附宝,问道:“喜欢吗?”

    附宝抹去眼泪,转悲为喜,应道:“嘻嘻嘻!喜欢!”一下子从仁安手中抓过那竹管,道了声谢,急不可耐的学着仁安的样子,胡乱吹了起来。曲不成曲,调不成调,一家人皆被她逗得捧腹不止,笑语欢声连绵不觉。

    午时已过,任姒准备了两桌宴席,一桌供四位长辈和附宝享用。另一份端到自己房中,三人给长辈道了安,只说仁安哥哥是异乡人,口味与大家不同,所以另做了宴席招待。长辈都能体谅,只叫干儿子多住些日子,也好尽心款待。仁安感激长辈们殷勤,不好推脱,便答应了下来。

    三人回到房中,围坐在桌案前,饮酒叙旧,甚是欢愉。

    诗曰:

    天南海北多奇宝,神仙手段可得到。

    任凭山人青云志,需过华丹方有道。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