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春晖纪事 > 第二十三章 无极大帝

第二十三章 无极大帝

    晚饭时,鹰长老让杏菇进来递了句话:“能生。”

    天天松口气,安安心心喝了一大碗菌菇母鸡汤。皇后那边送了芥菜来,拿清水一煮,调些蘸料涮着吃,略有点清苦,回味却甘甜,天天吃得停不下来。大皇子只盯着酱爆芦笋和葱焖鲫鱼,小铲子忙着给主子挑刺,满头大汗。

    王妃摇头:“海棠无香,鲫鱼多刺,人生多憾事呐。”

    小铲子嘀咕:“这鱼好好地在池子里,王妃非要我去钓来吃。这会子还嫌鱼刺是憾事,明明是您招惹了鱼。”

    王妃一拍桌子:“谁让它们偷听我说话了!就是鱼招惹了我。”

    大锅子苦脸:“我的娘娘,那池子淘澄得再干净没有,里面真不能有人藏着。”

    王妃点头:“大锅子,你是个厚道人。连林家有个双胞胎都不知道,你还能知道池子里有人没有?”

    大锅子又跪下了,深觉这活没法儿干了。

    天天敲桌子:“我坐这儿呢,我不要面子的吗?你不知道怎么啦?就非得让你全知道?”

    大皇子见乱了,突然冒出一句:“双胞胎基因有遗传的,说不定林家世代都有双胞胎,所以对于藏起一个很有经验。天天阿姨,如果你以后也生双胞胎,就让弟弟去守边,不要把他藏起来。”

    众人忍笑,天天阿姨叹气:“扬宝啊,你天天阿姨家豆大点地方,不需要守边。不过如果真有双胞胎,我绝不把弟弟藏起来,我把他送到你这儿来当个官可以不?”

    大皇子想了想,一本正经回答:“外国人来当官恐怕是不行。但他可以来办作坊,开书院,拉武场,只要不从政从军,随便他做什么都行。他是别国皇子,我可以给他发特别派司,让他入境时免检。”

    说完招呼一声,带着人做作业去了。

    天天悄悄说:“你儿子真是皇上派头,天生的帝君。你大嫂早上跟我说,你家皇帝险些儿生出个儿子来,我看她真是多操心。”说罢便去尚衣监了,这几天要把这么多人的衣服赶出来,这工有点儿紧啊。

    几天后,无极大帝收到了来自玉国的通函,告知王妃为了给自己的闺蜜解恨,会派几个人去林国。纯属闺阁私务,无关国家大事,请无极国切勿误会。

    和玉国一切从俭的作风不同,无极国的大殿极为奢华。通函到时,正是黄昏,大殿中略有些昏暗。大帝将手指轻轻一撮,便有一只灰蝉不知从何处飞出,逐一点燃殿中灯火。

    殿中灯火布置极为讲究,错落有致,疏密有道。此时灰蝉飞舞,灯火逐一亮起,高低相间,互相辉照,殿中无一暗角,却又有掩有映,极富情致。

    满殿都是服侍的人,大帝歪在龙椅中,内侍跪着递上函件。一个身材窈窕的女子接过,摊开放在大帝眼前。大帝手中盘弄着一块玉佩,眼睛微抬,扫了函件一眼,随即冷笑了起来:“女人就是麻烦,为些婆婆妈妈的小事,竟要动用国士。玉朝牝鸡司晨,离亡国不远矣。”当即有数人在边上附和:“大帝英明神武,天上地下唯此一人,玉朝只得那些货色。”

    赞颂之声绵绵不绝,大帝听完,颇为享受:“那林檎小儿也算是倒霉了。哈哈,让我朝线报及时上报,朕倒想看个乐子。好久没这么热闹了,略感寂寞。”

    立即有臣子有前凑趣:“那些国家颠倒错乱,也只配给大帝看个笑话。”

    略想了想,大帝问道:“那方成泉和夏天天,到底是什么关系?”

    另有一个臣子上前:“回大帝,她们是鹰堡的同学,据报曾在一个房间内住过六年,情同姐妹。”

    大帝失笑:“住在一个房间?那鹰堡如此小气?”又让左右:“叫英准卫来。他家世代送儿女去鹰堡上学,我倒也想听听。”

    片刻后英准卫赶到,详细禀告鹰堡情形。大帝点头:“倒也有些意思。以后让太子也去,让他吃点苦头,结交些朋友,没什么坏处。”左右齐颂:“大帝英明!”

    大帝忽然转头,望向身边纱衣飞舞的那位美女:“怎么?你有心思?”

    女子面无人色,赶紧跪下,磕头如捣蒜:“臣妾不敢。”

    大帝摩挲着手中美玉:“你是在想,朕让太子去,那太子是谁呢?”

    女子趴俯地下,浑身颤抖,既不敢辩又不敢不辩。

    大帝站起身,看也不看她一眼:“朕给,你才能有。朕不给,妄起动念,死罪。将她儿子送去兆祥所。”说完便悠悠然踱步而出,身后一大群人随之。

    女子仍趴在地下,一声不出。半刻后,一位老太监匆匆走入,笼手走到女子跟前,恭恭敬敬地说:“请娘娘移步敬事处,以免奴才们搬动不慎,唐突玉体。”女子一言不发,站起来跟着老太监便走。

    到了转角无人处,女子忽然拉住老太监,往他手里塞了一样东西:“我儿子是六皇子,若能得些照料,来世结草衔环。今世的好处都在这里了,公公回去细看。”老太监微微举手,东西滑入袖中不见,仍是躬身领路。

    到了地方,原来所谓的敬事房不过是一间四面漏风的小屋,堆着点挖铲之类的工具。屋后便是一大片树林子,从无人迹。老太监从袖中抖出一粒药丸,女子接过,纳入口中,再说一遍:“六皇子!”便咽下药丸。

    不一会儿,女子萎顿在地,再无生机。不知从哪儿转出来几个太监,将尸体抬入林中,挖坑掩埋。完事之后,老太监从袖中拿出那件东西,几个人围上来一瞧,居然是湖家的令牌。湖家富甲海内,有了他家的令牌,即便是最低等的,这一生再也不愁花销。

    这令牌入手沉重,花纹繁复,看着等级颇不低。哥儿几个很是意外,没想到在前殿侍候的低等宫嫔中,竟有人能持有湖家的高等令牌,怪不得敢对太子之位动心思。

    几人交换了一下眼色,六皇子,看来还有油水,一会儿得去照应一二,否则兆祥所内皇子众多,一个不当心就折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