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春晖纪事 > 第三十二章 宗妇太子

第三十二章 宗妇太子

    第二天是朝日,老太爷在屋里睡大觉。王妃带着大皇子照常上朝,王爷也去旁听,中午君臣果然吃泡馍,只是有人是羊肉泡,有人是牛肉泡,还有用鱼肉汤泡的,口味不同,连配菜也不同,有糖蒜有荞头,还有泡姜泡萝卜泡白菜。王爷每样尝了一点,看下面的老头们个个吃得津津有味,还互相嘲讽对方的口味,不禁暗暗佩服王妃的细密。这世上惟真情动人,收服这帮老狐狸不容易,也不知这些年,王妃花费了多少心思。幸亏这方家女儿生在玉国,如果她被无极收了,战场之上,恐怕……

    正在胡思乱想,忽然王妃扔了个果子过来:“想什么呢。老太爷说下午要开太庙,你先带扬扬回去换衣服,再把大哥带去。我这里还有点事,两个小时后太庙见。”

    王爷稀里糊涂带着儿子回去了,他哪知道换什么衣服,大皇子也不知道,但他知道要去问谁。一会儿皇后来了,穿着祭祀用的大礼服,指点着平菇,一层一层费了老大功夫,父子俩也换好了衣服。大皇子想起来:“还要去叫大伯伯。”迈腿就往外跑,衣服靴子累赘,一个跟头就要栽在地下。王爷连着身边的人伸手捞住,好不容易穿好的衣服又乱了,只得重新再系带梳冠。

    王爷顿足:“怪不得泉儿说两个小时后见,这三个小时也到不了太庙。”

    大盖子等人一阵乱跑,将许久不用的步辇收拾了出来,否则穿着大礼服的三人半天都挪不到极乐殿。福禄寿禧已经收到了消息,将皇帝穿得像个金粽子似的,四个人嘴上吵个不停,手忙脚乱绑带子,皇帝暴跳如雷,乱成一团。幸亏皇后到了,亲自动手,好歹收拾齐整。

    到了殿门口,却见万大菊也穿着身富丽堂皇的玉夏礼服,候在一边,意态颇为雍容,说道:“既要上太庙,也该请母后前往。”皇帝一迭声喊:“对对对,都去都去。”皇后皱眉,王爷沉声道:“母后去不去都可,大哥你却不该带上旁人。”大皇子在辇上直蹦:“要迟到啦!要迟到啦!妈妈会打人的!走了走了。”

    几人抬起辇便跑,万大菊很是顽强,一路小跑跟在皇帝辇边,还不忘在路上拉住个宫女吩咐:“开太庙了,快去太后宫里叫太后快去。”

    太庙可真不近,饶是几人武功高强,跑到了少不得气喘。幸亏一路疾行,到了太庙门口,撤了辇,才远远看到王妃扶着老族长走来。大皇子松一口气,踮着脚喊:“妈妈,太爷爷,我们没迟到!你们慢慢走啊。”

    老族长慢慢挪到了太庙门口,看看眼前的几个人,叹息一声:“我们玉家皇族这一支,实在凋零。”万大菊闻言不由得摸了摸自己的肚子,面有得色。老族长咳嗽一声,问王妃:“这是谁?怎么在这里?”王妃瞧也不瞧:“是张家的前妻,自己跑来这里的。”

    万大菊抗声:“我怀着你们皇上的儿子!我怀着的,是你们皇上唯一的子嗣。我是太子之母。”

    老族长又问:“我那孙儿呢,唤他来。”王妃远远向站在一边的大盖子招手,大盖子含泪过来,在老族长身边跪下:“爷爷。”老族长摸着他的头:“言儿,委屈你了。”大盖子摇头:“孙儿不委屈,每天都过得好好的。”老族长慢慢说:“起来吧,你也是我玉族孩儿,便在此处侍候。”

    万大菊被无视了,仍是一脸倔强站着,紧紧挽住皇帝的手臂。

    老族长看了她的肚子一眼,冷哼一声:“太子?谁说的?”万大菊紧咬槽牙:“皇上唯一的儿子自然便是太子。你是族长,可以决定谁接替你当下一任族长。但你没当过皇帝,没有资格干预皇家立储之事。”

    “皇帝?”老族长哈哈狂笑:“在你眼里,这个皇帝便是如此金贵?你可知道,我玉朝的皇帝,是注定要被牺牲的。我朝国史,想来你一个粗鄙市井妇人不知,回去请个先生给你讲讲吧。”

    万大菊听不懂,王爷却仿佛明白了什么,再看族长凝视大哥的悲悯目光,更是若有所悟。原来族长昨晚说的国史故事,深意在此。

    忽然太后宫里气喘吁吁跑来一个小宫女,趴在地上叩头传话:“太后听到传话吓得不得了,太后说,她从来没资格进太庙,不敢来。”

    老族长点头:“万大菊,你听见了没有?太庙里只有木皇后,没有什么太子皇帝的妈。就算是生下了皇帝王爷,熬成了太后,也没有资格进太庙祭祀。你不如学学你这个婆婆,胆子小一点活得长久。”又看了皇帝一眼:“至于我有没有资格管立储之事,那要看我有没有资格立你这一族的宗妇。宗妇所出的嫡长自然是这一支的继承人,也就是你这一支的太子。”

    皇后向王妃施一礼:“我虽是皇后长嫂,但是王妃才是我们这一支的宗妇。父皇临终前说得清清楚楚,历年祭祀也都是由宗妇主持,这事是再明白不过的。无论皇上有多少个儿子,我玉朝这一代的太子只能是扬儿,他名正言顺,继承的是大统。不管是族内,还是朝廷,都只认扬儿这一个少主,我和皇上也是如此。”

    皇帝脑子已经乱了,拐不过弯来,他向来不明白这些弯弯绕绕,此时完全没有听懂。万大菊脸色铁青,浑身颤抖,说不出话来。

    老族长向王妃一伸手,王妃将一块玉佩放在他手中。老族长举起玉佩:“这是你们这一支的宗妇之璧,当时我去远景书院求娶,亲手将它交给了方院长,我玉家,是以宗妇之礼迎泉儿过门的,当时就已经说好,只有她的嫡子,才能是太子,否则我族宁可易支而君!别小看我一把老骨头了,你们这皇位,我还真看不上!拥立谁为帝,本就是全族的决定,祖地若想废立,那是易如反掌,还真以为生了个儿子就坐有天下了,笑话!”

    “泉儿是我哭求了五天,苦苦哀恳,以天下苍生为念,才让方院长同意的。你算是个什么东西,竟敢拿一团肉来要挟。皇帝的儿子又如何,我玉家再是子嗣艰难,也不差这一个,打杀了就完了。”

    王妃从大盖子手上接过一把钥匙,又按上玉佩,方才将太庙的大门打开。大盖子赶紧进去点起香烛,扶众人进去。老太爷斜了皇帝一眼:“听说你爬到太庙顶上胡乱喊叫?怎么不想想,你这么厉害,怎么连个太庙的门都打不开!”皇帝丧气不语。

    祭拜完毕,老族长说:“今天开太庙,一来是我老了,要趁还走得动,最后再来祭拜一回。二来是想把扬儿的太子名分定下来,今天算是祭告了地下这几位,择日就找礼部昭号天下,也免得多生是非。这第三嘛,泉儿你可知道?”

    王妃又向大盖子招手,大盖子赶紧递上一副眼镜,王妃将眼镜架在老族长鼻上,指着最高处:“老太爷请看,是不是为了这个?这个牌位已经立了七年了,我一进门主持祭祀之礼,就已经立上了。这事不好在信上说,想着哪天当面禀报族长。”

    老族长透过眼镜,凝神一看,只见太祖的牌位之傍,并排立着“太祖之侣星姑之位”。王妃轻声说:“谁也不知道星婆婆们的名字,孙媳想了半天,只得如此写,请老太爷指教。”

    半晌得不到回应,王妃一侧头,只见老族长双目直瞪,涕泪直下,连呼吸都没有了。她赶紧呼叫,王爷、大皇子和大盖子一起上前,为老太爷理顺气息,拍通血脉,好不容易一口气缓了过来,老太爷一声痛嚎,跪伏在地,哇哇大哭。

    众人陪着哭泣,连皇帝也哭了起来。痛哭良久,老太爷才拉着王妃的手,告诉众人:“太祖是我亲叔,英明神武,乃是我们最崇拜的人。星姑从小与太祖一起长大,温柔坚毅,乃是我们最敬爱之人。他们才貌相当,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可,可星姑却被命星选中,献身星契,太祖亦被上苍选中,为天下苍身奉献自己。星空之下,他们定下天下辟地永安民生的誓词。太祖终生未娶,星姑终生未嫁,可是星姑她,就是我们的皇后,她配享太庙,玉家子孙应该永世祭祀她。”

    “星海之中,太祖与初代星婆婆一定已经在一起了。”王妃说。

    老太爷大哭:“不能了!不能了!国史中只写星姑殁于星坛之上,你们只以为她是油尽灯枯才死的。不,她不是。当年我们眼睁睁看着她施法,自封经脉,自剜心脏,她将一颗红心捧在手心里,亲手挖出心头热血,抽取自己的神魂混入其中,用最后一点力气念出咒语,化为飞灰,神魂俱灭。星姑死后,她的尸首变成恐怖至极,已非人间之物,那颗心脏漆黑如墨,但是太祖却视若珍宝,日日放在枕边,直至彻底化为黑烟。星姑她什么都没有了,太祖战死,神魂尚在,天下地下,却再也找不到星姑了。因为她已将自己彻底献祭,再也没有了!可怜太祖啊,活着的时候不能和星姑相伴,死也找不着心爱之人,太祖他,是何等孤痛。”

    王妃心下惊痛,默默抬头,看着最上端那两块牌位。斯人已逝,立多少块牌位都无用,不过对活人略感安慰而已。

    星姑挖出的那颗心,便是为着天下苍生的初心,漫天星辰,见证了这个刚烈女子的初心,也给了玉国一个机会。

    再看大皇子,恭恭敬敬地向上深深一躬,双手合什:“星婆婆,你的心我收到了,谢谢你给我这个机会,我会努力的。”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