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圣朝太子秘闻录 > 第七十一章 相术是神马?听老祖讲故事

第七十一章 相术是神马?听老祖讲故事

    “这…这什么…什么黄气?!啥…啥玩意儿?还有,还有蛊?!那玩意儿是真实存在的么?我咋听着…听着那么玄乎呢?”小辫子跟在我身边久了,成了典型的唯物主义者,从来不相信这些怪力乱神的东西,尤其是那些看相算命的,都被他一律视为骗子,是该遭鄙视的职业!

    可老祖说的这些东西都太准了,也太玄幻了,作为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些的新时代年轻人,我们心里头又是怀疑又是好奇,确实有些反应不过来。

    老祖却不以为然地翻了个白眼:“傻小子们,子不语,怪力乱神。可是你们听啊,子他是不语,又不是不信!再说了,我座下众多弟子,好歹也算是个子了吧?别的子可以不承认这些玩意儿,那我凭什么就不能承认呢?”

    这话说的,极其倔强,却又让我们找不出反驳的话来。

    小辫子还是不信,不服气地跳起来反驳道:“我还是不相信,肯定是你发现了什么能证明我家公子身份的东西,胡乱猜测出来的吧?”

    老祖似乎早就料到他会这么说,不慌不忙地捻了捻胡须:“无根之人,嗓门倒是不小嘛!”

    “你…我…”小辫子一阵羞愤,红着脸坐了回去。

    我倒不觉得有什么,毕竟在这儿呆的久了,小辫子的一些生理特征也渐渐表现出来了。比较明显的就是他的喉结了,这阵子跟着楚阿牛学功夫,有时候他也会赤裸上身的。也就是楚阿牛神经大条没有发现罢了,可老祖何等人物?这么明显的特征他又怎么会发现不了呢?

    知道我不信,老祖又笑道:“喂,那边那小子,别摆着一张臭脸了,你们家,现在就剩下你一条血脉了吧?”

    我和阿郎同时脸色大变,阿郎的身份早就被父皇下了封口令了,除了我们这些亲近的人和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以外,基本上就再没有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了。那老祖他是…

    只见他一副话没说完的样子,继续掐着指头,一副老神棍的架势:“哎,奇怪啊,按我的推算,你小子和你们家主子之间,不,不对,确切的说,应该是和你们主子他老子之间可是有着血海深仇的啊,你又是怎么做到十年如一日还忠心耿耿地跟在他身边的?我瞧着,你似乎很清楚曾经发生的一切对吧?”

    “够了,住口!”阿郎的回忆被带回了那段悲惨的过去。虽然没有亲眼目睹全家上下百十口子人头落地,血染长街的惨烈场面,却依旧足以让他痛彻心扉,呼吸迟滞。

    他愤怒地吼叫着。一手死死按住心口沉重地喘着粗气。

    我们三个都被吓坏了,又是倒水又是扇风的好不热闹,好半天才把阿郎的情绪给安抚下来,我立刻甩了一个恨铁不成钢的眼神过去给老祖。这个老家伙,本事再大,情商不够也是白搭啊!就这话。也是能随随便便说出口的吗?

    老祖一脸无辜地看着我,不过最终还是没有继续说下去,转而将目光投向了檀鸢,语调平淡得仿佛刚才的鸡飞狗跳不是他弄出来的一样。

    “小姑娘,你们家,是姓姜吧?”

    檀鸢正忙着给阿郎擦汗呢,听他问起这个,下意识地回了一句:“是啊!”随即才反应过来,有些震惊地看着他:“你…您是怎么知道的?”

    的确,别说是她了,就连我们几个都被吓到了有木有?同一个屋檐下生活了这么久,我们居然谁都不知道檀鸢的本姓是什么!好尴尬呀…

    不过重点不在这里,因为老祖又接着说道:“上古时期开始,相术一门就一直受到人们的追捧和崇拜。历经数百年的发展,早在大约距今二百多年前吧,相术就已经发展到了一个鼎盛阶段,虽然并不完善,却是当时大多数人的信仰,可比如今的四大教什么的威风多了,甚至连皇家的一举一动都要看看相士们怎么说。可以说我朝能够延续数百年,繁荣至今,确实和当时的那些顶尖相士们有很大的关联。毕竟气运这个东西,看不见也摸不着,也就只有相士们能弄得清楚了。”

    “只是过了没多久,相术界就爆发了一场没有硝烟的大规模战争。当时不光是咱们龙盛国,东西南北四面的国家也都有他们特有的相术师,只是称呼上有所不同罢了。”

    老祖这边说得兴奋,却没有发现自己的转场实在太过生硬了,搞得我们几个都是一头雾水,这相术的传说确实神奇,可是,这跟檀鸢姓什么有啥关系么?

    可老祖却不管那些,依旧自顾自地往下说着。横竖有一场不要钱的故事听,我们倒是挺无所谓的。

    “当时,东边的一个小岛国出了一位大能,号称能呼风唤雨,改朝换代,本事通天。这个消息传到了北边的草原,草原上的几位知名相士们很是不服,就千里迢迢,漂洋过海地跑去东边找人家一较高下。”

    “可也不知怎么的,他们一行七八个人,上了岛没多久就突然踪影全无,再也没有出现在众人的视野中。”

    “消息传回草原,北边的蒙克汗国国君勃然大怒。要知道,当时去的那几个相士里面可是有当朝国师座下的关门弟子,是作为下一任国师用心培养着的未来希望啊!”

    “如今人就这么不明不白地消失在了东方岛国,人家大汗能干吗?当时就派使者送了交涉信,让那边的国君立刻交出那位相术大能,等他们国家失踪的几位相士找到了再放人。”

    “孰料等使者上了岸,了解了情况后才发现,就那么一方小岛,一亩三分地的地盘,居然也能分裂出大大小小几十个不同的军阀国,互相之间常年征战不休,情况很是糟糕。”

    “最关键的是,这位大能若是放在别国,那肯定是要被皇家当作座上宾一般对待的。可在如今这种情况下,鬼知道他人究竟在哪儿呢?”

    “常年战乱培养的排外情绪和语言不通等障碍,导致那位使者毫无头绪,最后只能灰溜溜地启程回国。”

    “可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风水有问题,使者的船出了海港不到三十里就遇上了风暴,船翻人亡,一个活口都没能回到草原去。”

    “这件事过后,大可汗彻底动了杀心了,调集草原各部二十余万大军,打算一举荡平那个小小岛国,顺便控制当地的海域,也算是件一举两得的美事了。”

    “结果也不知道是不是有人从中作梗,这批大军本来是准备向我朝借道,然后从海港坐船出发的。可走到最后他们才发现,队伍居然莫名其妙地走到了位于我朝东北的一处半岛上。”

    “那边当时有一个叫‘高离’的国家,虽然实力不强,但经济发展得还不错,与我朝的关系也比较友好,算是我朝的附庸国了。”

    我朝与草原签订了百年和平协议,所以借道给他们多少还能接受。可高离就不一样了,起码人家问咱们借道,咱们也没必要跟邻国都一一打声招呼吧?”

    “所以当看到成千上万骑着战马,挎着弯刀背着大弓的草原战士出现在边境线上的时候,高离内阁的第一反应就是借道是假,迷惑他们进而大举侵略才是真!”

    “当时草原军队的主帅也知道是搞错了方向,本来就打算调转方向,继续南进的。却不想高离方向的边防军在精神高度紧张的情况下点着了火炮的引线,就这么一炮,好死不死的居然就在随军出征的汗国二王子身边爆炸了。”

    “只一炮啊,可怜的二王子合克多就被炸得鲜血淋漓,左臂受伤严重,左腿也直接被炸的没影了,险些命丧黄泉。”

    “也就是这无心的一炮,彻底点燃了草原战士们心中的怒火。本着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战争原则,统帅下令向位于我朝和高离边境的两座高离城池发起猛攻,并且迅速取得了胜利,还顺手就把人家的城给屠了,说是要给他家二王子报仇!”

    “这下子好了,原本一封国书就能解开的误会,从这一刻开始正式发展成两国之间的大规模战争。”

    “好歹也是我朝的小老弟儿之一嘛,高离虽然顽强抵抗,却终究不是强悍的草原骑兵的对手,被对方连战连捷,攻城拔寨,损失惨重,没办法,就只能向我朝递了请愿书,想让我朝发兵救援。”

    “可咱们和人家的停战协议还有好几十年才到期呢!咱们国家啊,就爱玩儿些个虚招子,搞什么‘人不犯我,我不犯人’那一套,非得等人家找上门来了才能还手。所以这次收到高离的请愿书后,当时的陛下也很是苦恼。”

    “单纯从战略上来说,岭东半岛的价值还是有的,尤其是一旦半岛沦陷,尤其是落在草原人手里的话,那么整个东北地区都将陷入汗国的两面夹击之下。咱们守规矩,却不代表人家也会乖乖守规矩不是?”

    “所以本着‘唇亡齿寒’的基本外交原则,我朝还是从军事行动以外的各个方面入手,开始向汗国不断施压。”

    “岭东地区天气环境算不上好,物产并不算丰富。所以一旦失去了我朝的物力援助,那么身在半岛的十数万草原大军就将成为孤悬在外的孤军了,即便再怎么能征善战,也架不住饿肚子和苦寒带来的折磨啊!”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