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寒门狂婿 > 第二百六十四章 一览众山小

第二百六十四章 一览众山小

    孙坤淡淡的看了叶逸一眼说道:“现在五国的裁判已经就位了,你还有什么想说?”

    叶逸笑了笑,道:“五国裁判是就位了,但我想说的是,莫非……蜀国,北齐等,不打算亲自参与文会比试?就我与孙坤,未免太单调了。”

    “哈哈!小子,我就知道你会这般说,你是想多拉几个人来一起作诗,要掩盖你诗才平平,不至于被贻笑大方吧?”孙坤还以为是叶逸怂了,想要拉几个人来帮忙垫底,免得一会尴尬。

    叶逸挥了挥手说道:“随便你怎么想。”

    “诸位兄台,不知你们可否信我孙坤?我孙坤怎么说也是天极宗外门弟子,早年更是得到过陈同之国师的指点,我有信心能击败这小子。”

    天极宗?

    叶逸愕然的看着孙坤,之前听王大海说过这天极宗,他的师傅王洲之便是天极宗的四大鬼才之一,而四大鬼才之首的,不正是这孙坤所说的陈同之?

    这天极宗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宗门?众人一听天极宗的外门弟子后,顿时就保持了缄默,也不知是太相信孙坤的能力还是说这天极宗给他们带来了压力。

    叶逸扫了他们一眼,把他们的神情的收入眼底,好些人是跃跃欲试,但转尔又露出了颓废之色来,想来应该是天极宗给他们太大的压力了。

    正阳道长暗自哼了一声,心里对天极宗颇为有怨气,早些年他上过天极宗,只是天极宗的人太倨傲了,根本不给他进宗门的机会。

    后来他又去拜访过陈同之,陈同之也一样把他拒入门内。

    无奈之下他开始远走各大道教发祥地,碰壁多了,他的为人也就变得更加圆滑,也可以说是他悟透了阴阳一道,所以才变得圆滑的。

    以他现在这圆滑世故的处事能力,想来再登天极宗应该不是什么难事了,可惜,青春不再,热血已熄,再拜会天极宗就算了。

    正阳道长看着现在的叶逸,比之以往想去天极宗,更加的热切,他觉得叶逸能给他更多的启发,让他对阴阳一道了解的更加的透彻。

    胡琛笑道:“孙老弟,你就尽管发挥所长,让这小子知道我们大夏的学子,不是楚国能比的。”

    “孙兄台,你就尽管发挥所长,我蜀国支持你们。”

    张仁看了看叶逸,最终还是没说什么,现在说好听的话,万一一会叶逸输了呢?那他这裁判可是会被人笑话他不知谁有真才学的,与其说赞赏叶逸的话,倒不如让他们先比试比试。

    若叶逸赢了,他们身为联盟国的友谊,自当恭喜叶逸,锦上添花。

    叶逸败了,他也只是一个裁判,做不到雪中送炭,所以也就没必要去巴结讨好先。

    孙坤笑了笑,向众人抱拳,转尔看向叶逸,哼道:“我先来吧?”

    “随便。”

    孙坤看了四周一眼,突然朗声说道:

    “耿耿星河欲曙天,”

    “两年城里作生涯。”

    “直挂云帆济黑海,”

    “路断车轮生四角。”

    “驱使不禁诗酒虐,”

    “列国夏齐蜀夷楚。”

    “坐令事业见真儒。”

    孙坤郎朗上口的一首诗,可想而知应该就是早已经做好的诗文,只是现在才表露出来罢了。

    胡琛双眼一亮,嘴角扯了一抹淡淡的笑意,横瞥了楚国众人一眼,暗笑孙坤真是个人才,作诗还不忘打压楚国的酸儒们。

    叶逸斟酌片刻,也明白了这是一首藏尾诗,就你特么这样的诗文之才,也好意思说天涯海角虐楚儒?也不看看自己什么斤两。

    张仁等人会意过后,无不忍俊不禁。

    特别是东夷国的北理与王明道等人,更是哈哈大笑了起来,王明道说道:“好一个天涯海角虐楚儒。”

    “额?天涯海角虐楚儒?”

    楚国子弟中,桑通愕然,这首诗没有这意思吧?为什么他们会这样说?

    钱子墨毕竟是进士,学识方面比桑通要高上不少,小声说道:“这是一首藏尾诗,诗意都在诗文的最后一个字上面了。”

    “哦?”桑通闻言,细细念叨一番,脸色当即一变,这孙坤太可恨了吧?非要卷起两国之争吗?

    不过就算真的卷起两国之争,他们也帮不上什么忙。

    突然,叶逸打断众人的交流声,问道:“孙坤,你不是说出题以高山阔海为主,阴阳为辅?你的阴阳之意呢?”

    叶逸的话让孙坤一愣,其余的裁判也跟着一愣,对啊!这孙坤不是说要有阴阳为辅吗?他这首诗不说有没有阴阳之意,就是阴阳两个字都没有。

    孙坤愣过神后,摆了摆手说道:“星河就是阴嘛!云帆出海就是阳嘛!这……这不就是阴阳。”

    叶逸闻言,顿时笑了,你特么个锤子解释,真的好牵强,智障一个。

    孙坤看叶逸这笑意,再一看众人都带着古怪之色看他,只好转移话题说道:“小子,我的诗已经好了,你的呢?”

    “我的?”

    叶逸瞥了他一眼说道:“我说过,学识不分国界,作诗就堂而皇之的作诗,不像某些人,故意挑事,作诗还得冷嘲热讽一番,小肚鸡肠的读书人,终究活不长久。”

    “你……你说谁活不久。”孙坤被叶逸这话给气到了,在古代这话等同诅咒,诅咒这东西就跟鬼神一样,在封建社会是非常迷信的。

    “行了,既然大家翘首以盼,那我便写一首夏国境内的风景名胜,始皇封禅的泰山吧!”

    “泰山可算是高山否?”叶逸看向众人问。

    “那是自然。”众人齐齐点头。

    叶逸笑了笑,当即朗声说道:“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叶逸朗声朗诵这一首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望岳》,这首诗全文赞誉泰山的雄伟壮观,特别是最后一句更是点睛之笔,告诉天下人,来到泰山一定要登顶,只有登顶了才能眺望四周的山景,这些山只能仰望泰山。

    所以这一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则成为了这首《望岳》的点睛之笔,深受后世读书人的喜爱。

    叶逸这首诗完成后,众人无不陷入沉思之境,就是孙坤也暗自念念叨叨了起来,脸色逐渐变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