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我排行老六 > 第一章:难以下咽的饭菜

第一章:难以下咽的饭菜

    我的童年几乎没有什么记忆,或许就真的像家人评价的那样,是个“傻姑娘”。零星的几个记忆碎片,没办法记录所有的成长。

    每顿饭都是高粱米饭,粗大饱满的高粱米粒,淡紫色的,盛到碗里,颗颗粒粒分明,用筷子夹起来没有一点软糯的感觉,从塞到嘴里开始,硬硬的摩擦舌头,就着唾液挤到喉咙,像是掺杂着糠壳,有顺势咽下去的还好,哪个不听话的糠壳逆着咽下去的,那叫一个疼。可能是我太娇气了,家人们都吃得喷香,我却宁可饿着,也不吃,只是挑些炖大白菜里的白菜叶,或者吃个烀土豆,有时母亲也会做炖萝卜,但是实在无法下咽,一股猪食的味道,每次母亲都说我“挑食”。

    后来逐渐上了小学,不知道是家庭条件有了好转,还是邻居的谏言起了效果,母亲开始重视姐妹几个的营养,偶尔会去集市上买些小江鱼回来,大约2-5厘米的长短,细细瘦瘦的,母亲每次都唱着歌拿给我们看,说这是好东西,有营养,吃了能学习好,母亲会把这些小江鱼洗干净,撒上盐,用油一次性都煎炸好,装在一个铝饭盒里,每天早上上学的时候,带饭上学的每人可以分得3、5条,住宿舍的,会用纸或者塑料袋包上一周的量,姐姐们比我大,她们正是要考学的时候,所以,每次她们能多得些。我并没有感觉,因为,这些小江鱼实在太咸了,如果要吃掉小江鱼,就得吃大量的高粱米饭,高粱米饭实在难以下咽,索性,小江鱼也不吃了。早上的饭盒怎么带到学校去,放学就怎么带回来,母亲每次都说“太挑食”。我从不解释,只是有几次偷偷试图强迫自己吃下去,可是,太难了,那种痛苦会让人觉得不吃饭是一件轻松的事。所以,邻居们看到我营养不良的样子,都说长的像“小萝卜头”,我并不知道谁是“小萝卜头”,几年后读了些书,才知道谁是“小萝卜头”。

    我很幸运的一件事,现在都记忆尤新,也是童年在吃饭大事上难得的美好记忆。我是家里排行老六,四姐和五姐都已经上初中了,家里没有好的学习条件,父母就把她们送到中学附近的农户家租住,那个时候,重视教育的家庭都会这么做,父母也想尽办法攒钱把四姐和五姐送去了。中学门口有一个年轻的奶奶,每天都会推着车卖馒头和豆沙包。一个周末,两个姐姐带回来两个豆沙包,母亲给了我一个,给了弟弟一个,弟弟囫囵吞枣似的吃完了,我手里拿着心里没有任何对食物的欲望,一如往常一样,为完成吃饭任务咬了一口,哇......,是什么世外飞来的美味刺激了我的味蕾,情绪里无数只喜鹊在欢叫,太好吃了,那顿饭,我破天荒地的完成了吃饭任务,幸福无以言表,我终于知道了食物能给人带来愉悦和幸福,但是我太木讷了,这些情绪只有我内心知道,只有那个可爱的豆沙包知道,其他人并不知道,或者说,也没人注意到我,毕竟,九口之家中的六丫头的一顿饭吃完了,不是什么大事。

    从那以后,我开始悄悄关注两个姐姐什么时候回来,每个周末都是我最紧张的时候,我多么希望再有一次这样的幸运啊。两周过去了,我依然对高粱米饭大白菜提不起兴致,甚至连烀土豆也吃腻了,索性,一点都不吃了,饿晕了就躺着想事,也挺好的,反正父母也不会责备、不会督促、更没有朋友来烦我,因为我很孤僻。有一天,母亲突然问我“做点什么给你吃,你能吃进去?”,我呆呆的看着母亲,很久很久,真的是很久很久,才怯生生的说了句“豆沙包”,就不再讲话了,讲真话,不敢奢望家里会为了我特意做点什么,不敢奢望,因为在我的潜意识里,那是不懂事的表现,是坏孩子的无理要求,会被全家厌弃的。说了就说了,没有责备,也没有下文。又一个周末,姐姐们回来了,我偷听到母亲跟姐姐说:“下周回来,给你六妹带回两个豆沙包吧。”就是这句话,是的,就是这句话,母亲成功俘获了我的心几十年。

    自那以后,我会尝试向母亲靠近,偶尔跟着母亲后头去院子里摘菜,但并不说话,我不知道说什么母亲会喜欢听,说什么是对的,那就不说吧,毕竟这份来自九口之家的关注并不容易,我害怕因为自己的草率或鲁莽犯下大错。后来想想,也就是那个时候开始,我熟悉了各种蔬菜,开始和蔬菜做朋友,开始尝试食用它们......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