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飞升之后来 > 第七章 许家南迁

第七章 许家南迁

    天未大亮,许家灯火通明,全部都在忙碌准备上路。王福昌,隔壁村的王长盛村长,好多乡亲们都赶来送行。

    王小二和秦小丫夫妻昨天晚上就过来了,在许家休息了一个晚上。今天他们和许家一起赶路。两人的宝宝现在很健康,他们给宝宝取名王肃,以感念许肃的救命之恩。

    这段时间,夫妻二人都主动帮着许桂做了很多事情,使得许桂大大松了一口气。许桂很是感激他们夫妇,觉得许肃真是没有白费力气,收了两个知进退,懂感恩的徒弟,对两人越发得好起来。

    许玉、王昌福以及王长盛对饮了三杯,敬了前来送行的乡亲们一杯酒。现场,有些老乡没有提前说,暗自收拾好行礼,这个时候提出来一定要和许家一起南迁。

    许玉和许肃都没有反对,跟着就跟着吧!不过多保障一些人,相信以自己父子二人的功力,在这个兵荒马乱的时代,保证他们的安全还是可以做得到。

    寅时,许家及时上路。走在最前面,乃是许桂挑选出来的护卫队前营。许桂的儿子许达理,带领着从跟着南下的村民中,筛选出来的二十个青壮年,组成的护卫队前营,走在最前面开路;

    中间,秦小丫带领着二十个青壮年护卫队来回巡逻;最后,王小二带领着二十青壮年护卫队断后;许桂自己负责全程指挥调度。

    昨天晚上,许桂已经安排许玉的小妾,负责照顾王小二和秦小丫的儿子王肃。这样夫妻二人,就可以腾出手来,全付身心地在路上维护安全。

    王小二夫妻二人没有异议,对于许桂交代的差事非常上心。出发之前,他们两人就已经提前和各个护卫队员操练熟悉。

    许肃对于二人非常满意。两个徒弟对许家的事情尽心尽力,说明对于他们,师傅是非常重要。他抽空将二人私下叫了过来,对于南迁之事好好指点了一番,二人自是感激不尽,一一用心记下。

    秦小丫已经练气大圆满,许肃倒是没有什么不放心的。可是,王小二在许肃的帮助之下,才将经脉整个贯通。

    虽说,王小二天生因为痴傻,心思单纯,任督二脉天生贯通,是修道的极佳人选。但是,由于过了修炼的最佳年龄,王小二最近才引气入体,进入练气期。

    因此,许肃放心不下,将自己的马车留在队伍的后面。一旦路上遇到情况,自己可以及时解决。

    许桂因为要统领整个车队,他的马车在整个队伍的最前面,前营的后面。许玉的马车,自然留在中间,以便统御调度。如此安排,也方便三人相互照应,给整个南下的队伍护卫。

    毕竟此时乃是战乱,如此一大支队伍的人员流动,安全始终是第一位。许桂统计了一下人数,许家整个十四人,包括许桂三人,一个厨子,一个家人婆子,乃是厨子的婆娘。王小丫一家人加上许玉、许肃,许玉的两个小妾和她两的一人一个丫鬟。

    许家剩下的人都留给王青莲了,其实也就是一个婆子,王青莲身边伺候的其他人,都是青莲自己从娘家带过来的人。

    但是,现在整个队伍整整有二百多人,王家村和周边的其他村里,差不多有五六十多户人家跟着许家人一起南迁了。

    因此,如此一个人数居多的队伍,乃是移动的打劫目标,安全始终是许家首要考虑的问题。

    从汝南到豫章,沿途要经过古城、叶、鲁山,然后顺江而下,经南阳、樊城、襄阳、荆州南郡沔阳、江夏、柴桑等,之后到达豫章。

    许玉、许肃和许桂讨论了很久。最后,三人才决定从汝南出发,经过古城、叶,到达鲁山,顺着济水、襄江、大江,到达新野。再经樊城、襄阳、麦城、荆州南郡、沔阳、汉阳、夏口、江夏、三江口、黄州、蕲春、九江,达柴桑,最后,经过彭蠡湖旁边的建昌后到达豫章。

    此次南下,全程差不多一千五百多里,总共二百多人,一天之中最多只走五十里路,水路太过危险,只能走旱路,差不多要三十多天时间,才可以走到。

    三人考虑道,一行人都是北方人,除了许家几人,没有人懂得水性。若是他们走水路的话,倒是省去很多奔波的辛苦。可是,如此,这群人基本全部落到船家手里,安全没有任何保障。因此,三人都反对走水路,一致决议走陆路。

    三人仔细安排了路上需要注意的事项,安全肯定是第一位。因此,从许玉定下南迁,一大堆的乡民要求跟从开始开始,许桂就已经开始训练护卫队。

    许家传出要南迁的消息之后,周边很多村民都过来,要求和许家一起南迁。许玉全部都没有拒绝,但是,他强调必须全程服从安排,不得自作主张。否则的话,许家坚决不带。关于这一点,跟从的乡亲们基本都没有意见。

    许桂考虑良久,决定从这些跟着南下的农户之中,挑选出来青壮年进行训练。那些被挑中的人都很自豪,这是许神算和许神医的认可啊!

    护卫队员,许桂会教一些基本的防护手段,这些人算是学到一些功夫,很是划算。

    许桂考虑,路途遥远,护卫队人数都是按照四队的人数来招收。如此,护卫队的人数都有一些富余,南下巡逻的时候,才有富余人手可供调拨。

    解决了护卫队的问题之后,许桂就考虑,南下队伍人员的吃喝问题。许桂收集了很多粮食,提前组织农户准备路上的口粮,主要都是干粮,便于携带。

    许玉和许肃对于周边的农户向来比较仁慈,口粮尽可能多配一些。可是,为了不养懒汉,“斗米恩,升米仇”,许玉、许肃和许桂约定,宣布必须为整个队伍服务,干一些活计,做一些事情,才可以领到口粮。护卫队是有口粮发放,口粮就是报酬和福利。

    具体事项由许桂负责落实,他将一些婆娘做的活计,比如浆洗、缝补等等,交给了他老婆王勤负责。王勤和王小二一个村的,和周围这些村里人都熟悉,由她安排负责沿路的衣食住行很合适。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南迁路上,人员生病救治问题。虽然许玉和许肃都会看病,特别是许肃是以医入道的,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准备一些必要的药材,和将药材煎汁是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尤其是药材的准备。

    许肃准备了一个清单,让许桂去安排采购。但是,还有一些稀有的药材,许肃需要自己去山中采摘。许玉陪着许肃跑了几趟山中,准备了不少药材。

    但是,中药材需要炮炙。因此,两人这段时间主要精力,都放在炮炙药材上了。两人还抽空,炼制了一些路上需要用到的丹药,大部分都是救治丹药。

    出发的清晨,许玉和许肃很早就到了院子。其实,两人醉酒之后,很快就醒了,但是,两人都没有睡,整个晚上都在修炼。

    两人听到院子里面传过来悉悉索索的声音之后,各自停止修炼,走了出来。许桂已经指挥马车排队型了。

    最前面是前排护卫队,后面跟着许桂的单排马车。

    中间,女眷和老人的马车。村民很多没有马车,有些村民赶着牛车,有些村民连牛车都没有,就跟着中间行走。队伍的两边都是两队护卫队保护,许玉的马车坐阵中央。

    队伍后面,乃是许肃的马车,最后面,是后排护卫队。

    许玉和许肃两人,出发之前,一再反复叮嘱许桂,做好护卫队的训练工作。因为,修道之人不得对普通人使用法力,因此,路上的安全主要靠护卫队。虽说他们两人可以出手,但是不到最为关键的时刻,必须都得护卫队来解决。

    许桂自然明白,他自己也有意识地加紧练习,一些普通人的对打技巧和武术,以便以后自己不使用灵力和普通人对战。

    许桂将自己在练习中总结出来的打斗技能和技巧,亲自都一一教给护卫队员。在出发前一个月的时间,许桂带着整个护卫队,都在学习此类技巧和技能。

    出发的时候,王青莲早早起床。其实,昨晚,她根本没有睡,但是,因为自己的身体,王青莲逼着自己,闭着眼睛躺了一个晚上。

    王青莲明白,今日之后,她再不会见到许肃。许肃自己也明白,不会再有机会见面了。

    两人坐在客厅里面,没有说话。该说的,都说了;不该说的,这会儿也不能说。尤其是青莲,她怕自己一不小心就会流泪。

    许肃伸手,替青莲弹了弹肩膀上,根本不存在的灰尘,忍不住上前一把抱住青莲。

    青莲,也紧紧地,回抱住许肃,她努力寻找许肃的嘴唇,用力地,狠狠地吻了上去。小丫鬟们赶紧退了出来,关了门。

    两人在客厅里面昏天地暗地吻着,这是两人第一次突破男女之界,却也是最后一次。

    青莲将自己全部感情都倾泻出来。她知道,如果自己再不抓紧这次机会,没有这次,她不会再有机会了。

    许肃情不自禁,但是,最后关头,他还是克制自己打住,自己不能坏了青莲的未来。

    青莲已经全部沉浸进来,不能自己,甚至都站不住了。许肃努力地将青莲推开一些,但是,他又怕伤着青莲。因此,许肃费了好大的劲,才控制好力道。

    两人都是脸颊通红,眼睛晶莹透亮,嘴唇湿湿红红。

    青莲明白许肃的苦心。因为从小历经苦难,她比其他女子坚韧,有理性。

    她慢慢地配合着许肃,慢慢地离开了许肃的怀抱,最后,她忍不住又抱住许肃,说道,“官人,保重。”

    然后,王青莲飞快地转身掉头,不再看许肃一眼,往门外走去。

    许肃一直站着,一动不动,眼睁睁地看着青莲走出了客厅,转个弯,回她自己的寝室去了。

    那一刻,许肃知道,王青莲已经永远地走出了自己的生命。尽管后来,他曾无数次地回忆起和青莲的这个吻;曾无数次地回忆起自己怀中青莲独特的香气;

    但是,他就是清楚地知道,王青莲已经永远地走出了他自己的生命,带着他自己对她的祝福。

    许肃站了好一会儿,方才慢慢地抬步,向前院走了过去。整个许家,灯火通明,所有的人都在忙碌。突然之间,他感受到了热气腾腾,人生其实,挺美好!

    他相信,王青莲呢,肯定会找到一个如意郎君,再继续陪伴着她几十年光阴;而他,许肃自己呢,也终究会再结婚生子,继续自己的证道飞升之路。

    那一瞬,许肃有一种感觉;

    他自己,追求着飞升成仙,不为长生;

    只为了保佑,她一生平安喜乐;

    那一刻,许肃有一种信念;

    他自己,尘世中兜兜转转,不为祈福;

    只为了此生,能途中与她相遇!

    在整个队伍离开许家的时候,许肃走在最后的位置。临行之前,他回头看了一眼。

    修道之人,眼力非凡。他看到,青莲站在二楼顶上的阁楼,正看着他们离开;他甚至看到,青莲哭得红肿的双眼,和眼角尚未留下的泪水;他看到,王福昌站在青莲后面,没有表情地看着他们离开。

    许肃,慢慢地收回自己的视线,心中温柔地暗道,“青莲,从此不见。愿你,从今之后,一切安好。”

    寅时,许家南迁队伍准时上路。可是,整个队伍实在太长了。等到最后,许肃的马车,走出来许宅的时候,已经近卯时。

    许达理走在最前面,后面跟着前排护卫队。因为刚刚出门,整个队伍都显得比较轻松。

    但是,许达理情绪不高。对于永远地,离开自己的故土,他很是伤感。

    其实,队伍之中,很多人都很伤感。不到万不得以,没有人会愿意背井离乡。整个队伍都很伤感,有人甚至在低低哭泣。

    许肃看了一会儿,他想了想,用灵力加入声音,朝着队伍之中,每一个人喊话,“今年大雪灾,加上公孙狗贼造反,我们是为了能够活着,活着,大家都努力活下来。”

    每一个人都能够,听到许肃的声音,他们伤感的脸上,露出恍然醒悟的表情。“是啊,我们都是为了活着。”逐渐地,南下的队伍之中,一股坚韧地力量,弥漫开来。

    许家世代修道,对于气息的变化,都是十分敏感。许玉感受股浩然正气,不由地摸了摸胡子,心道,“儿子很优秀,老父很安慰啊。”

    许达理前排护卫队乃是先锋。因此,小队还肩负着带路的责任。许达理这是第一次出门。他第一次出远门,走得这么远,而且,还是永远都不回来。因此,他有些伤感很正常。

    许达理听见许肃叔叔的话,他反复地告诉自己,“是的,我的目标就是要活着,一定要活下来。”

    现在,许达理的职责,就是带好整个队伍,走正确的路线,决不能迷路了。还有,作为前排护卫队,还要保证整个队伍的安全。

    他远眺着,前方蔓延威武的大山。第一站是古城,古城距离汝南差不多近二百里。

    许达理估计,快得话,至少得走三天,一天大约七八十里,这个速度已经是很好。如果出现慢得话,估计得用上四天的时间。

    因此,许达理还要安排好,行程之中,每晚晚上,队伍扎寨休息的地方。

    一路上,安营扎寨,都由许达理安排。他要是,拿不定主意,就会去找他爹商量。

    整个队伍,走了差不多二十几天,从古城走到叶,从叶走到鲁山,从鲁山走到安乐。

    这天,快到鹊尾坡的时候,许达理再次决定,去找他爹许桂商量。

    许桂正在队伍中间巡查,这两天,队伍中有不少人生病了。天气太冷了,不少人没有足够的棉衣,导致很多人生病了。

    许肃,这两天都在看病,对症下药。王勤组织各家婆娘们熬药,给生病的人喂药。

    出发前,许桂已经准备了十辆马车,给生病之人和老弱使用。如今,这些人中,走不了路的,都已经转移到马车上。

    另外,一些没有生病的老弱,转移到没有病人的马车上,防止交叉感染。

    这点,许肃特地仔细吩咐许桂执行。

    因此,队伍行进的速度,比预想地慢了不少。

    许达理和许桂商量道,“老爹,你看,我们之前预计三十多天就能到达。现在我估计没有五十天,肯定是到不了。现在,今晚到不了新野,鹊尾坡最近都不太平。今晚只能在此露营,估计会不太平。”

    许桂沉吟了一会,说道,“今晚所有护卫队员排班,轮流值岗。另外,露营地点,要选择易守难攻的地方。今晚是对所有护卫队的一个考验,应该是第一个实战考验吧。”

    许达理回道,“是啊,老爹。咱们修道之人不能对普通人使用道力,这是天地规则。”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