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浮生如梦白日尽 > 第七十章 太山一掷鸿毛轻

第七十章 太山一掷鸿毛轻

    哪知温彦行所托之人,竟已是这般危极情况。

    郡王李晓向仆僮言明已经见过他家公子,也说了温言行的口头所托,只是近来一直派人想寻他们,一时间却未能寻到。

    听闻此,清山方知自己到底是来对了地方,只因清河莫名被捕让他极度惊慌,才带着二小姐她们躲藏了起来。

    顾不得细述太多,仆僮清山把陆婉儿的病情与大夫诊断告知郡王知晓,李晓命管家与清山一起前去客栈接人!

    因为他手下探听得知,宋清河行踪暴露被抓,并不是因为陆婉儿让他去上下打点,引起了奸佞注意所致,而是京城温家府邸里,有人被收买了......

    所以陆婉儿一行进京一事,怕是也已经被有心之人得知,客栈并不安全。还是先把其接进王府,也好找御医前来诊治。

    清山得知内情,自然是但凭郡王李晓做主,就这样一个怀着身孕的神秘女子被王爷接进府中之事,很快便传到了府上几位正妃、侧妃耳朵里。

    李晓第一次见陆婉儿的时候,也不曾想到,眼前就是一个躺在床榻之上仍不能起身的纸片人。

    这还是已经请御医瞧过了,小心用药几日之后,终于病情稍稍有些好转,起码人已经清醒的模样。

    是陆婉儿迷迷糊糊中,听闻清山与玲儿说温彦行暂时无碍,清醒过来后便着急想要了解更多内情,清山惊喜之余去寻了李晓。

    也从御医口中得知,这个陆婉儿算是意志坚定之人,才能熬过一劫,李晓也深觉自己该见一见她,把温彦行的消息亲自告知一番,当然只能是报喜不报忧的那种告知。

    陆婉儿第一回见到的李晓,就像一个中年儒商的样子,衣着华丽贵气,面目温和又有些瘦削普通,唯一让她觉得印象深刻的就是一双眼睛,透露着异于常人地睿智与清醒。

    到底是京中的大人物,尚不知其明面儿上不过是庶子身份,陆婉儿单从其眼神里就笃定了这一点。

    这样的人,是不屑于撒谎的......陆婉儿对温彦行的处境,有了初步地判断和信心。

    骨瘦如柴地二小姐,自是没什么颜值可看得,只是她一开口却让李晓感受到些许不一样的地方,就如温彦行之前所想,有些人与陆婉儿是有相同气质的,那便是京中这位巨商李晓。

    即便看上去还是油尽灯枯之相,可清醒的陆婉儿言辞干练也思维敏捷;见其不过几句话便已探知了自己对温彦行之事,所言非虚却是有所保留,李晓不由得对此女子颇为刮目相看。

    这是一个同样清醒和理智的人,与自己唯一的差别或许就是对京城不熟,也对政治接触甚少。

    那纤瘦的身体与苍白脸色,也遮掩不住她与年纪并不相符地敏锐。

    难怪这个陆婉儿,一定要亲自见他一面!郡王李晓把能说的说了,不能说的自然就是不能说,他知道陆婉儿有察觉,但也知道她无法猜测与确认些什么。

    总是让这个刚从鬼门关回来的女子,继续怀着希望才好,李晓如是叹道。

    见过陆婉儿,回到书房就有管家来报,说是府上那几位夫人得了风声,有些不安分起来!

    毕竟郡王半分解释都没有,就接了一位来历不明,且身怀有孕的女子回了府中居住,还下令不许任何人前去打扰。

    可是李晓确实无法解释其身份,也不用解释。

    反正花名在外,荒唐事做多了也不差这一件!可为了确保陆婉儿在府中安危,仍是吩咐管家去提醒府上那几位,既然他已经说了不许任何人前去打扰,自就是不许。

    就这样,陆婉儿在王府将养了两三个月,府上除了伺候的下人和常常来诊脉开药的御医,那位郡王李晓也甚少露面。

    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把清河也关进大牢之后,眼看着温彦行铁骨铮铮,仍然不肯折腰作伪证,拿不到陆挚实质证据的恶人,便也从温彦行这边稍缓下来。

    而像这样的好消息,李晓还是会刻意让仆僮清山,传递于陆婉儿知晓的。

    只可惜入了春,天气转暖之后,一切便又重新严峻起来......

    “裴大人,听闻近来陆挚有所行动啊!其党羽已向各地军队将领取得联系,怕是你再寻不到证据,等陛下心中邪火一泻,再想要置其与死地便是不容易了!而且那些军中递来地谏言,拦得住第一波,未必还能拦得下第二波......”宦官与奸佞私下商议。

    说起来,为何其对陆相恨意也这般强烈呢?

    不过是因为陆相之前对宦官执掌禁军一事,亦颇有微词罢了,而敌人的敌人自然就是盟友,奸佞有心腐蚀拉拢,这位神策军首领又怎会放弃机会,不给陆挚以联手一击呢!

    “近来皇上常在苑中打猎,你也知其心中忌讳,莫不如再添一把柴,尽快将陆挚等人除恶务尽!”大太监尖着喉咙,阴损地小声提点道。

    “公公,说得是啊,届时还需您这边多多配合......”奸佞嘴脸也是令人恶寒,有如藏在阴处一条冷血的毒蛇。

    要逼着皇上对陆挚等人痛下杀手,奸佞便在一日皇帝围猎之时,趁机进言道:“近来多地出现旱情,人心有些忧虑惶恐,而陆挚与其党羽对失去权势心怀怨气,近来专门向众人扬言,尤其还往各地军中传递消息,说是天下大旱,百姓流亡,皆因圣上不仁触怒上苍降罚。

    还胡编乱造说,度支故意欠缺了很多各处军马粮草,企图借此激怒群情。长此任由他们蛊惑下去,定是会各地将领们误会陛下啊!”

    不过几日,隐忧在心的皇帝,便又听闻神策军中有人上诉,说度支拖欠禁军厩马的草料!

    思及之前奸佞的进言,皇上大怒“看来,这陆挚当真是不想活了!”立刻回驾想要治罪于陆挚与几位同被诬陷和他“结党营私”的党羽。

    收到此消息后,李晓心下大惊!到底还是出现了这样地时刻,温彦行的计策怕是不得不用了!

    郡王李晓,辗转托人放出了之前温彦行亲手所书的书信,信上直言其虽名义上为陆挚的门生,实际却是户部尚书裴大人的“卧底”,本想暗中收集陆相违法违纪之罪证,却不曾想其为人刚正不阿,并未能寻到线索。

    信上还言,裴奸佞有心打算牺牲他,让其以陆相学生之身份,伪造证据诬陷陆相,但他思及自己既为天子门生,便该感念皇恩浩荡,不敢欺瞒愚弄于陛下,故有不从。

    然裴大人心狠手辣,如今守孝在身可算无权无势,心知可能会无法自保,故先行留下亲笔书信,以期有朝一日能被陛下知晓内情......

    不仅如此,另有一封书信中,温彦行假借其卧底身份,细述了许多奸佞让他所行的虚瞒虚报之事,信中所述事情虽需细查,但态度十分明确,那便是他温彦行有罪,但皆是受户部尚书裴大人指使!

    温彦行的两封书信,对奸佞并无太大的杀伤力!但原本也只是为了混淆视听,只要众目睽睽之下传到朝堂之上,传到皇帝耳中,使其假装因此一时忠奸难辨也就够了。

    一直处于严密监禁中的陆挚等人突然被宣至殿上,英雄只等落幕的时刻,却又有了一丝转机。

    皇帝询问温彦行下落,命神策军将其带到殿上当面审问!可早知此人已无用的奸佞,只后悔没能早日将其除掉,竟在牢里还能掀起这样的风浪。

    总不能真把他弄到朝堂之上,让其再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儿其胡说八道,太监示意心腹,送其上路吧!

    事发突然,李晓自是知道温彦行的命,这回是真的保不住了。

    心下大悲,吩咐手下与禁军中人打好招呼,定要想办法为其收尸,也尽快命人起身去沂州府,安顿温家众人......

    而温彦行,此刻也终于在狱中迎来了属于他的死亡!

    一杯毒酒,已是敌人最大的恩慈。

    他在回光返照间看见一位女子,一袭白衣胜雪,散着秀发,双足打着赤脚,踏着柔和地光芒,正朝他快步奔行而来。

    待看清来人面目,他不免心惊“婉儿,你怎么来了!快回去!”

    可那位距离越来越近的女子,不知何时已是一身红衣似血,深情地对他说:“不!我要跟你一起走!”

    天知道他此刻是多么地想,就此将她揽入怀中,再也不放手!

    只是在最后弥留之际,温彦行还是拼尽生命中仅存的力气,将眼看就要投进他怀中之人一把猛推了出去,并大喊了一声:“婉儿!快回去!”

    若世人能听到,这句从暗牢里传出的呐喊,或就可明白何为杜鹃啼血,悲戚不已!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