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浮生如梦白日尽 > 第八十六章 买尽青山故人来

第八十六章 买尽青山故人来

    并不是一点儿都不关心,也不知晓陆记地生意近两年来既平淡也没有新的增长活力,她不想过多参与是因为那是姐姐的责任,而每个人都要在人生地经历中自我成长。

    除了核心工艺的滞后问题最为致命外,陆婉儿觉得其根本还是在于洪州窑的寿命亦有它的时限,万事万物沉疴过久都是不破不立,这得需要陆珍儿下定决心,有更坚决地勇气取舍才行。譬如,找新土,选新址,建新窑,用新人......

    就像她也要事无巨细地,从头钻研茶的品类与产地;并不是照搬西山经验,而是得网罗各地的树苗先进行一轮试种,才能根据当地土质、水质与各类茶树的融和情况,才能真正找到最适合云雾之称的优等选择。

    就像各地瓷器中为何只有越瓷更盛?那其实并非全在工艺,还有烧制陶土的选择,窑的建造与温度,上釉地材料与时机等等;定是都经过不断地摸索、尝试,在经历了更多失败后,才找到其独一无二地道路。所以,成功其实是无法复制和被模仿地。

    也所以,待江州那边有信传来,房舍刚算建好,陆婉儿便带着玲儿、大夫与吕怀山拨给她差用的几名伙计,一同先行进了山。

    算算林晓阳所说的时间,温家第一批人已经延期近半月还未至,不知是否出了差错?就在陆婉儿担忧之际,有人特意上山传信告知,原因是官道近来莫名设了许多关卡,而温家几十口人没有户籍,为掩人耳目营救之人不得不假扮官差,继续押送他们徒步而行。

    因此,温家第一批女眷们晚了大半月才至江州,而男丁则足足多花了近两月时间才终于安全进山。

    果不其然,里面并没有温父和温母。大概都是紧着有孩子着急团聚的,因此倒是有不少夫妻相拥而泣的场面......

    二小姐预想过这些人并不擅长农事,不过历经流放之苦后,想来也算可以做到放低姿态才是,若是有心有力学起来倒也会很快!

    想要让这些人尽快适应山上的生活,知晓自己未来要做什么,但又不能太操之过急。陆婉儿想,需得先让他们清楚地明白当下处境,也要让他们有规矩可守,有责任可肩,有希望可盼。

    陆婉儿并未着急让清山把温家幼童们送进来,一是各方面条件尚不允许;二是需得让这些成年人先学会承担起生存地责任。

    她只是告诉众人,待日后山庄建立起来,此处就可能会有学堂;待众人有机会入了籍,他们的孩子依然可以有值得期待地未来。且除了必要的生活基本物资,二小姐仅让人运送更多地生产物资进来,她想让先行进山地人明白,苦难并未完全过去,日子还是要先苦后甜。

    就这样时间一晃,竟然三个多月过去了,当然是从与林晓阳最后一次在洪州见面时算起的。二小姐每日有条不紊地安排着山上琐事,在那些从无到有的努力中,她也前所未有地对眼前一切深觉珍惜。

    许是日子平淡久了,陆婉儿偶尔觉得自己内心也是有期盼地,若是没有林晓阳,那她与这些温家人如今都该是生死不知。

    “日日都要上山做农活儿,如此辛苦度日,这与流放又有何区别?!”终是有人抛却了初来时地感恩之情,开始正常发起了牢骚。

    为何说是正常呢?是因为温家人在沂州府时毕竟属于世族,大都是需要下人伺候地主儿,且眼下这批并未到达流放之地,虽受些行路之苦却没有真正体会到何为流放。

    没有对比,自然无法明白能在吃饱穿暖,又不受鞭笞欺辱的条件下劳动,到底是件多么幸运地事。

    仅是有人发发牢骚陆婉儿是不会在意地,可让这种情绪持续传播,鼓动更多人开始心生不满甚至有些消极怠工,就是一定要尽快处理了。若论起来,想建立一个真正自由、民主,无强权压制的社会该是有多难?不过几十人就已是性格秉性各异,遑论千万人,千千万人......

    “就是啊!我们的孩子什么时候可以还给我们?不是说过到这里就可以团聚了吗?”曾经养尊处优地妇人,有些也是很难接受如今,甚至可能未来都要做一辈子农妇的事实。言语上,倒开始有了些攻击地意味。

    听到其他人,尤其都是些具有相同成长背景的人纷纷出言附和,玲儿终于有些忍不住了!她知晓这些人尚不敢直接去寻二小姐理论,也知晓大概还是觉得自己仍是温家的丫鬟,所以不用尊重和顾及。

    但令她忍不住地,却是这些人所言并非是对她,而是句句针对费心营救他们的二小姐。好似二小姐扣押了她们的孩子,以此为要挟让他们不得不在此地做苦力一般,那二小姐就是黑心残暴地主子,他们都是被压迫和奴役地受害者呗?

    “到底是好心当做了驴肝肺!二小姐也不知是图啥,成日费心费力地做这么多事!”玲儿一句不忿之语,就像点燃了那些人压抑许久地怒火一般,引发了这些曾经地温家主子们,对一个丫鬟地谩骂与侮辱,要不是打狗也要看主人,怕是都想把玲儿生吞活剥才能解气。

    本是好心上山为众人送饭食地玲儿,红着眼眶狼狈回到居所,躲在房间里哭得甚凶。陆婉儿听其他同行伙计说了些山上发生地事,心下也是有了计较。

    她把事情想简单了,原以为只要大家能心平气和地撑过大半年,待其他温家人也全部抵达,有了温父和温母主持大局,就不会再如一团散沙般难以管理和吵嚷了;原以为这些人也该知晓环境清苦,温家人靠祖上余荫过日子的生活,已经是一去不复返了,而他们早一日能够自食其力,那孩子们来了就不会跟着一起受苦。

    并不在意他们是否对她怀有感恩之心,但陆婉儿想,起码要让他们懂得生存得靠自己,养育孩子与赡养父母都要依靠个体勤劳;而无论是对谁都要有心怀谦恭,与人为善的良好品德,这才是他们未来地立世之本!

    也可能,是因为陆婉儿与世家之人本就来往甚少,虽在温府住了许久,手底下所用的也大都是些出身贫寒地仆僮、伙计,只要告诉其做事方法,便大都算是朴实能干的!偶然碰到个别耍小聪明、小心思,调教起来也是比较简单。

    除此之外,不论是商行还是家宅,除了拿钱做事的掌柜,就都是有涵养地家主了,倒当真是很少接触到其他旁支地那些闲人。

    细思起来也不意外,往日都是等着温老爷月月发放例钱活着的,平日里不仅养尊处优,身骄肉贵地惯了,就连身份也是自觉高人一等,如此一群人物又怎会安之若素地甘心陆婉儿为他们安排,如此艰辛又下等地人生?

    待众人从山上回来,陆婉儿等他们用过晚膳,召集所有人说是有话要说。她本想先让大家当面把心里的牢骚讲一讲,后来又觉得都是成年人,根深蒂固地部分想来也是很难开导。

    于是就直入正题说道:“此处并非流放之地,也更不是监牢。你们不是没有户籍,而是奴籍。若觉在此地辛苦,可以选择离去自谋生路!我会派人送你们下山,而有父母地请带上自己的父母,有孩子地我也会命人把孩子送还于他,只是日后便生死自负,不可再回此地!”

    其实是有妇人近日存了想带着孩子悄悄回沂州去,投奔娘家的想法,所以听闻二小姐这么说,眼神闪烁间便是想要起身回应。

    不懂世艰也不知太多险恶,是这些世家出来的小姐、公子们所有地通病;就在有人蠢蠢欲动之时,忽听到一句来自陌生人地音量不大却异常冰冷地声音。

    “是可以走,却只能送回流放之地,以免给其他人招来杀身之祸。”循着声音,陆婉儿抬头终是见到黑影里的人,要说她一点儿都没感到惊喜,那定是骗人的。

    陆二小姐想,若论与眼前这些人打交道,此人定是比自己擅长太多,看来今晚不必为此忧心,可以睡个好觉了!

    山上夜色寒凉,来人把身上斗篷解下来,递给玲儿示意其先为二小姐披在身上;而他则在众目睽睽又一脸诧异之下,顺着手下搬来的椅子稳稳当当地与温家人面对面坐了下来。

    来人,自然正是林晓阳。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