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用三国志游戏称霸三国 > 第一百七十九章 辽东公孙氏

第一百七十九章 辽东公孙氏

    至此,在韩罡的主刀之下,鲜卑人受到了相当程度的削弱。而他们的宿敌匈奴人则得到了一定的增强,鲜卑人一家独大的的局面得以初步缓解。

    而步度根在鲜卑人里的威望远不如柯比能,他要想坐稳鲜卑人首领的位子,只能依赖大汉。

    这样一来,整个北方草原的格局,就基本掌控在大汉,或者说是韩家手中了。

    处理完善后事宜,韩罡带着三族的首领一起回到邺城朝拜大汉皇帝。

    这一下,整个邺城都轰动了。

    自大汉建国以来,还从来没有北方草原的所有重要首领一起前来朝拜大汉皇帝。

    即使是当初鼎盛时期的武帝朝,也没有做到。

    要知道,打败这些草原游牧民族很难,但要他们臣服更难,而要让几大部族一起臣服,则是难上加难。

    消息刚传回邺城的时候,甚至有很多人都不相信这是真的。

    “听说了吗?从北边传来消息,说是韩建轩击败了鲜卑人。现在鲜卑人和匈奴人还有乌孙人的头领,正一起跟随韩建轩前来邺城朝拜皇帝陛下。”

    “真的假的?韩建轩战无不胜,他能打败鲜卑人这我毫不怀疑。可是,这里面又有匈奴人和乌孙人什么关系?”

    “具体情况我也不清楚,要么是韩建轩把匈奴人和乌孙人也一起击败了?”

    “不可能吧?韩建轩就算再厉害,也没办法同时击败鲜卑人、匈奴人和乌孙人这草原三大势力吧?”

    “你们别他瞎说,我有个兄弟的妹婿就在司空府当差。真正的情况是韩建轩联系了匈奴人和乌孙人一同击败了鲜卑人,而且韩建轩时机掌握得十分巧妙。在匈奴人、乌孙人和鲜卑人拼得筋疲力尽的时候才杀出来,坐收了渔翁之利。”

    “原来如此,这韩建轩真是有勇有谋,难怪他能战无不胜。”

    “就是。而且这样一来,无论是鲜卑人还是匈奴人和乌孙人,每一家都实力大减,只有咱们大汉没有什么损失。你们说,这种情况下他们三家能不臣服、敢不臣服吗?”

    “不错,估计要是有哪一家敢反抗,说不定韩建轩就直接带兵灭了它。”

    “这下可就好了,今后咱们再也不用担心北边那些游牧民族南侵了。边关的百姓终于可以过上太平日子了,韩建轩功德无量啊。”

    “这话在理,咱们能有韩建轩这个战无不胜的战神,真是大汉的幸事。”

    文武百官和街头巷尾的议论,很快就经由校事官传到了韩馥的耳朵里。在韩馥的安排下,校事官不断地在市井中放出各种关于北边战局的细节。就这样,舆论不知不觉的从质疑转为了赞叹。

    当韩罡率领大军回到邺城的时候,整个邺城万人空巷。百姓们纷纷拖家带口出来围观,就想亲眼目睹他们心中的战神韩罡,以及一同前来的鲜卑人、匈奴人和乌孙人的头领。

    接下来,就是各种繁文缛节。虽然繁琐,但却不可或缺。整个大汉朝廷忙活了好些日子,才算是把韩罡和鲜卑人、匈奴人和乌孙人谈好的条件落实到了文字上。

    衣带诏事件之后的刘协,非常老实。全程参与了所有的仪式,完美地扮演了一个吉祥物。

    至此,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都将不再成为大汉的威胁。至于更远的将来,想必到了那个时候,截教已经开始发挥作用了吧。

    从草原回来之后,韩罡也算是有了一段比较长的闲暇时间留在邺城陪伴诸女。

    可惜,好景不长。国家太大,总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冒出来。

    这一天,韩馥在回家之后把韩罡叫到了书房。

    “罡儿,今天有一个高句丽的使团来到邺城,想要摆脱辽东公孙氏的控制。这件事情,你怎么看?”

    “高句丽?辽东公孙氏?这是说的辽东太守公孙度吗?”

    韩罡稍稍一愣,立刻想起了这个名字。

    要说在东汉末年,公孙氏在辽东那绝对是首屈一指的望族。

    先是出了一个公孙瓒,大杀四方,威名远扬。可惜后来想要染指中原,被韩罡给灭了。

    后来又冒出了一个公孙度,这也是一个人物。也许是吸取了公孙瓒的教训,公孙度倒是没去中原参和,只是在他的辽东地区折腾。

    在前世的东汉末年,公孙度以一己之力,威震辽东及周边诸国。

    鼎盛时期,他东伐高句丽,西击乌桓,南取辽东半岛,又越海取胶东半岛北部东莱诸县。最后公孙度甚至自立为辽东侯、平州牧,俨然以辽东王自居。

    但不得不说的是,在中原地区陷入大乱的时候,也正是因为公孙度的存在,才使得辽东的百姓过上了一段安宁日子。

    也正因为这一点,所以韩罡对于公孙度在辽东的所作所为,一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再加上其他更重要的事情太多,他对于公孙度实际上的割据行为,也就没有什么反应。

    不过,现在各方面的局势都已稳定,自己也有了空闲时间,正好有高句丽这个由头,是时候处理一下公孙度的问题了。

    “正是辽东太守公孙度,罡儿看来对他也有所了解?”韩馥对于儿子立刻就想到公孙度并不吃惊。

    “是的,父亲。辽东方面儿子一直都有关注,只是一直腾不出手来处理而已。”

    “那罡儿你打算怎么办?高句丽使团还在邺城等着朝廷的答复。”

    “呵呵,高句丽也不是好东西,这种两面三刀的事情他们可没少做。”韩罡对于这个存在了很长时间的国家没有什么好感。

    这也是一个喂不熟的白眼狼,你强盛的时候它就依附于你,你要是衰败了,它翻身就上来咬你一口。

    “父亲,儿子打算派人警告一下公孙度,就说高句丽派人到朝廷告状,告发他在辽东意图谋反,自立为王,然后让他把儿子送到邺城来做人质。”

    “这......罡儿你的计策是借公孙度的手修理高句丽,同时测试公孙度有没有谋反的想法?”

    韩馥眼睛一眯,立刻就品出了韩罡的用意,这是一石二鸟、一举两得啊。

    “没错,儿子就是这个意思。如果公孙度老老实实的把儿子送到邺城来,那就证明他没有谋反的想法。如果他不愿意,那正好坐实了高句丽举报的真实性,咱们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出兵讨伐公孙度。”

    “嗯,很好,这的确是一个妙计。罡儿,就按你的计策去做吧。”

    “是,父亲。”

    不久,朝廷的旨意就送到了辽东郡的郡治襄平。

    公孙度脸色铁青地看着手里的诏书,牙都要咬碎了。

    “该死的高句丽,竟然背着我去朝廷告我黑状,真是不知死活。你等着,不灭高句丽,我公孙度誓不为人!”

    一旁的公孙度亲信柳毅和阳仪连忙劝导。

    “主公息怒,高句丽不过是您的手下败将,不足为虑,什么时候收拾他们都可以。”

    “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如何应对朝廷的旨意。朝廷想要您把两位公子送去邺城做人质,这分明就是在测试您有没有谋反的想法。究竟应该怎么做,还需要主公您尽快拿个主意啊。”

    公孙度何尝不知道这是朝廷对他的测试,可是现在他一时之间也下不了决心。

    毕竟,有些事情一旦做了,那就没有回头的可能。

    胜了固然是好,可是如果败了,那就是身死族灭。

    这,让公孙度不得不慎重。

    柳毅和阳仪也知道事关重大,不敢再催。这可不仅是公孙氏的事情,也同样关系到他们这些公孙氏部下的命运。

    “你们说,如果起兵造反,我有多大的胜算?”

    许久,一个幽幽的声音从公孙度口中传出。

    柳毅和阳仪被吓得一个激灵,互看了一眼,谁也不敢站出来回答。

    废话,这还用问吗?

    现在朝廷可是有战无不胜的韩罡韩建轩坐镇,而且他才刚刚取得对鲜卑人的大胜,完成了迫使鲜卑人、匈奴人和乌孙人向大汉臣服的壮举。

    而公孙氏呢,虽然在辽东称王称霸,打遍周边国家无敌手。可是高句丽这样的小国,能和鲜卑人相提并论吗?

    柳毅和阳仪扪心自问,对上韩建轩,怎么可能会有胜算?

    只是,这话他们谁也不敢直说。

    公孙氏似乎是有这个遗传基因,不管是公孙瓒还是公孙度,都是性情暴烈的脾气,那都是一言不合就杀人的主。

    为了自身的安全着想,柳毅和阳仪两人支吾半天也没有结果。

    “我知道了。”

    公孙度长叹一声,他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也绝不是一介莽夫。

    他和韩建轩孰优孰劣,他自己心里有数。

    之所以询问柳毅和阳仪,也只是公孙度想给自己打打气而已。

    没想到连这一点都办不到,看来在他这些部下心中,两者的差距实在有点大,以至于他们连安慰的话都说不出口。

    “算了,你们的意思我明白了,不为难你们了。”

    部下们的反应,让公孙度彻底死了谋反的心。

    他知道,如果他一意孤行的话,说不定这些部下中,就有人要向他下黑手了。

    “柳毅,我准备派你为使者,护送康儿和恭儿前往邺城。你的任务,就是向韩文节和韩建轩示好。并且向他们保证,我公孙氏一定会坚定地支持韩家的一切决定。”

    公孙度也是杀伐果断的人,一旦做出了决定,那就一往无前,绝不回头。

    既然选择了顺服,那就干脆赌一把大的。

    韩家如今的声势,以及韩家未来可能的走向,明眼人心里都有一份猜测。

    而公孙度,则打算直接梭哈。

    这样,说不定会有意外之喜。

    于是,柳毅很快就带着使命以及公孙度的两个儿子启程前往邺城。

    而留在辽东的公孙度也没闲着,以他的性格,怎么可能会放过在背后捅他一刀的高句丽?

    只是既然决定投靠韩家,那么之后的军事行动就一定要经过韩家的许可。

    这一点分寸,公孙度还是心里有数的。

    但是,这不妨碍他悄悄地整军备战。

    只要韩家那边一点头,那么高句丽就等着灭国吧!

    当韩罡看到柳毅带来的公孙度的密信之后,也不禁被震撼了一下。

    果然,这些历史留名的猛人,没有一个简单的。

    这一上赌桌,第一把就梭哈的魄力,可不是一般人所具备的。

    就凭这一点,韩罡就认为值得高看公孙度一眼。

    “好了,你家主公的意思,我已经知道了。你回去告诉你家主公,只要他信守诺言,我韩罡给他一个承诺,一定会给他一个丰厚的回报。”

    “多谢公子!”

    柳毅连忙深施一礼,没想到这次的任务如此顺利,韩建轩也很好说话的样子。

    “属下还有一事,我家主公想问一下公子,不知对于高句丽,公子有没有什么安排?”柳毅又把另一个任务拿出来试探着询问韩罡。

    “高句丽?”韩罡似笑非笑地看了一眼柳毅,“你回去告诉你家主公,这种两面三刀的行为,我一向非常讨厌。无论是人还是国家,这样的存在越少越好。”

    “多谢公子!”柳毅心领神会地回答道。

    高句丽,前世里从公元前1世纪一直延续到公元7世纪。为西汉建昭二年由扶余人朱蒙建立于大汉玄菟郡高句丽县境内。

    其疆域从浑江流域和鸭绿江中游地区逐渐向外扩展,强盛时期西抵辽河,北到今吉林市,东到今延边地区,南到朝鲜半岛汉江流域。

    初期都城在前世辽宁省桓仁,后来迁至吉林省集安,最后再迁至朝鲜半岛平壤。

    当然,在现在这个时代,高句丽估计是不可能存在那么长时间了。

    得到了韩罡默许的反馈,公孙度立刻出兵,直奔高句丽的都城国内城。

    而告了公孙度黑状的高句丽,一直紧盯着公孙度的一举一动,生怕消息走漏被公孙度报复。

    所以,公孙度这边刚一出兵,高句丽那里就得到了消息。

    公孙度想要偷袭的打算,自然也完全落空。

    一场鏖战,在辽东大地就此展开。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