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二

    那是神明之后的日子,是属于人的纪元。

    在神离去之后,地府创建之后,一切的一切都开始了:

    人道初,随着人类的成长,对世界的参与,世间一片新隆,而此时冥府的战斗亦是非常的轻松,但好景永远不会长远,太平亦不永恒。

    在那时,纷争开始了。

    没人知道纷争因何而起,因为也无人记载,但所有人都知道那个时代。

    为了争夺地盘,为了抢取物资,为了复仇,为了……

    而当人间血流成河之际,第一次血月诞生了。

    有人说,血月的出现源于众生的怨念达至一个顶峰,故而血月出现,释放冥土收纳的怨念:

    也有人说,血月的出现是固定的,与人间无关,与怨念无关,是神将他的目光投向冥府所致,而神之所以投出他的目光是源于人间的悲剧。

    但不管如何,血月之日必是人间流血日,亦是冥府灾难日。

    人间苦难,怨念将积于血月;血月降临,灾难将诞于冥土;冥土积灾,混乱将干涉轮回;轮回受染,生者人初性多恶。

    如此不断,最终人间愈发疾苦,地府愈加艰难,整个世界都濒临灭绝。

    但幸运的是,前段的苦难永远仅是下一次昌盛的开始。

    在第一大劫时候,人皇受大任于身,整顿山河,统一人间,为走兽列序,为飞鸟排名,为草木命名。

    至此万物皆有其序,世间都有其名。

    乃至人皇受任于仁皇之后,冥府大乱亦将终结。

    但人间和地府两者之间终究是有差别的。

    人间,生者一死便没有复活的可能;地府,怨灵打散还可重聚,人魂被吞则不可再复。

    ……那是最黑暗的时候。”

    “所有人都会来到冥府吗?”夏明轩问道。

    “死者都会来到冥府。”

    “不同的人在来到冥府时都会有不同的变化。”

    “轻则损失部分记忆,重则因死前的怨恨化作怨灵。”

    “怨灵大多困于忘川。”

    “被众生憎恨的人,则被怨念缠身,困于炼狱。”

    李剑一反常态,耐心地回答。

    “第一次血月之时,怨魂不死,故而人皇创初法《燃魂》,取意于薪火相传,精神永续。

    自那时起,血月终于开始落下,世界也迎来了新的时代。

    多年过去,人们渐渐地在冥府立住了脚跟,建造了十三城。

    每一座城都有自己的任务,自己的传承。

    如今,第三次血月,眼前的便是这一次的核心,象征贪婪与欲望。

    它以欲望为食,吃的越多力量越强。

    它代表人间贪欲,其力量无穷无尽。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