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彩书怨之前世今生 > 第十五章 科举邂逅

第十五章 科举邂逅

    大明宫,贡院。

    贡院是皇室专门用来科举选拔考试的场所。

    李贤第一次以太子身份监国临朝,第一件事便是施行父王李治新开创的科举考试制度。

    唐朝科举考试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每年定期举行的常科,另一种则是由皇帝根据需要下诏举行制科。

    李治推陈出新,想出了在常规考试的基础上增加殿试。恰好在去洛阳之前,下诏进行了第一次新制度下的选拔尝试。

    此次进士科考,是第一次试行。所以主要还是国子监的学生为主,同时由周围一些乡县选拔推举人才。

    李贤亲自监考,朝中大臣都知道此次科举改革后,会有更多平民布衣入朝,于是都趁这次机会将身边的适龄子弟送去参与国考。

    上官婉儿随李贤参与了殿试。这也是她第一次见识古代的科举考试。可是,她在现代都市的考试中可谓历经无数……这经验放到唐朝去监考,似乎有点轻而易举。

    贡院内,此次共有106位考生通过选拔参与进士的笔试。婉儿奉李贤之命随之监考。进士笔试考贴经和试义,题还是婉儿亲自出的。她结合现代考试,将考题分为甲卷和乙卷,隔列分卷,确保每个人的前后左右是不一样的卷,以防作弊。

    婉儿忽然留意到,在大家都在奋笔疾书的时候,有个人已经放下笔墨,潇洒地倚在椅子上。那男子剑眉秀目,瘦削的身形,一副倜傥的文人模样。

    婉儿走过去问道,“你已答完?”

    那男子骄傲地点点头。

    婉儿持卷大致扫了一下,此人文笔隽秀,书写如行云流水,果然颇有实力。她让男子署名交卷,男子大笔一挥,卷上赫然写着三个字——“张若虚”。

    “这名字怎地如此熟悉?”婉儿心想。她脑中搜索着所有资料,终于想起这人就是与贺知章等人同名的“吴中四杰”之一。

    她立刻把卷子给了李贤,冲他小声耳语了几句。李贤点点头,待执卷人宣布时间到的时候,所有人停笔交卷。

    李贤宣布,“明日午时之前公布殿试名单,后日辰时进行殿试。所有考生今日全部在宫内的学士院休息。”

    宫廷内不得随意走动,所以学士院门口把守森严,避免考生误闯别处。

    婉儿和李贤批改试卷一直到夜晚,李贤一边看一边说道,

    “这国子监的学生是一届不如一届了,没几个能入眼的……”

    婉儿一笑,“乱世出人才,这也说明国家治理得好,所以这些富家子弟都安逸了。”

    “朝中大臣还有几个上书,要推荐自己的门生。用他们,考试形同虚设;不用,惹臣子非议。”

    婉儿心想,这不是跟现代职场和官场一样吗?于是她说,“所以圣上英明之举,重新改了这科举制度,不也是为了不拘一格降人才?圣上都说了,太子又何须避讳……”

    “朝中派系甚多,选人真是难啊!母后终究是母后,棋高一着,命我监国,还给了这样一个差事。”

    听出了李贤心中的不满,婉儿不禁一声叹息。她当然知道武后的目的,李贤其人不仅性情,还比李弘更聪慧和大胆,武后的权力宝座岂能容他?

    “明日殿试题目,你可有何想法?”李贤忽然开口。

    “太子殿下负责此事,自然由您决定,朝中不缺纸上谈兵之辈,但缺的是有实际建树的人。这些新人考生,婉儿认为,可以看一下他们处理朝政的智慧。”

    “对了,你说的那提前交卷的考生叫……什么来着?”李贤想起了今日笔试的情景。

    “张若虚。此人文采风流,确实是人才,该当是可用之人。”婉儿忆得历史上此人诗才绝艳,自成风骨,也有意与他结交。

    “此次殿试试水,考题还真是头疼。哎,婉儿,就交给你吧!”李贤深知此次推荐的人里有朝中势力,也有母后的势力,稍一差池,只怕他躲避朝堂之争的初衷便泡汤了。

    婉儿点点头,心想这太子果然非治世之帝王,总不愿承担,这王冠戴上也早晚跌落。

    ……

    离开太极殿后,她信步走到了翰林院门口。深夜的翰林院清幽如山谷,氤氲起一丝寒气。

    寂静中却传来一阵悠扬的笛声,在如此文静的翰林院,倒颇有几分惬意。

    “这是哪来的声音?还有人没休息吗?”婉儿问了门口的侍卫。

    “上官才人,大部分考生都已经休息了,还真没太留意。我这就去看看。”

    “不用,我亲自进去看看。”婉儿拦下了侍卫,走了进去。

    但听得夜色亭台上,一男子声音传来,

    “这宫墙内凤鸾金翅,着实气派,但你看这月色下的柳叶低垂,怕也藏了许多幽怨。”

    “张先生的才情,自有触景识情的慧眼。怕是又诗兴大发了吧?”

    “哈哈。还不是被郭少爷的笛声吸引。没想到你一武将,竟也有这雅兴!”

    二人把盏闲谈,婉儿走进来看到,却见那声音果然是出自张若虚之口,至于另一个人,却不得而识。

    张若虚见婉儿翩然走来,微微一愣,心想,

    这不是今日考试时那位主考女官吗?

    “张先生既然感受到宫内这些怨念凶险,还敢来朝堂之上吗?”

    婉儿盈盈信步,浅淡地微笑。

    “高墙内也许险滩重重,但它却牵动墙外广袤的中华大地是平静还是硝烟,子民是安居乐业还是流离失所。那么高墙内的险,总有人要为它跋山涉水。”

    婉儿赞许地凝望了一眼他,如此气度不凡的话,极少在宫中听到。

    “朝堂簇拥者众,一干子弟不是谋权便是谋利,有先生这样的眼界与胸怀,却是极少有的。”

    “上官才人所言甚是。我父在朝为官多年,一生戎马,郭某也愿随张先生一起,将险滩化为平夷。”

    婉儿见这男子丰神俊朗,眉目间英气十足,不禁问道,

    “这位是?”

    “在下左卫将军郭孝恪之子,郭待封。”

    “哦?”婉儿一愣,脑海中迅速旋转,却始终想不起这个人。

    她心中叹口气,“哎,这芯片难道做的太仓促?关于这段历史的记载果然不全。”

    “你二人一文一武,若精诚合作,倒真可助我大唐一臂之力。”

    婉儿嫣然一笑。

    “上官才人这么晚来此何事?”

    “太子对此次科举尤为重视,婉儿自不敢怠慢。没想到,这有两位公子,倒是不慌不忙,还有闲情谈心?”

    张若虚哈哈一笑,“难得入宫,还遇到一知己,自然舍不得这宝贵的翰林院一夜。”

    婉儿灵眸一转,

    “敢问先生,如若你如愿进宫,皇上与皇后之间,你作何选择?”

    张若虚自然明白,李唐王朝帝后之间的权力博弈,他坦然一笑,

    “圣上是大唐王朝的血脉,自然一心维系大唐。可娘娘随太宗起便打理朝政,她能在大唐朝堂撑起一片天,亦有自己独到的能耐。张若虚倒盼着与皇后见上一见。”

    婉儿听他此言,心中更坚定了对他的赏识。她刚要说话,忽地天空连着放了七道烟火,赤橙黄绿青蓝紫,与彩虹之色一般,发出“砰砰”之声,翰林院外开始传来侍卫禁军紧张的脚步声。

    “这……这是?”郭待封惊了。

    “郭少爷识得这信号?”婉儿倒是深具慧眼,一下便识穿这来历不明的烟花。

    “这7道彩虹烟,是从前吐蕃族人传递信息之用,为何会在皇宫内出现?”郭待封目露诧异。

    婉儿更惊了,这时树丛一阵人影晃动,郭待封瞬间快步移到那里,抽出刀,刀刃的光下一个蜷缩瘦小的身影。

    郭待封将其带到婉儿面前,婉儿立刻失色,竟然是圣上李治身边一个贴身的太监,平素伺候李治的饮食起居,这次迁都之行,李治却没有让他跟去。

    “你鬼鬼祟祟在这儿做什么?”婉儿喝问。

    “老奴……此次科举事关重大,皇上令老奴留宫监督。”

    “什么?”婉儿倒退一步,瞬间明白了李治的用意。想来是圣上担心李贤与皇后之争乱了朝堂,剥夺他帝王之权,于是在宫中留了人。

    “那你在这里做什么?”

    “还不是这烟花吓了老奴一跳。我正经过翰林院,这烟火来得蹊跷,便遣了侍卫去查看……”

    他言辞有些闪烁,一边说话一边紧紧捂住衣襟,身前襟口处隐隐有一丝红。

    婉儿向郭待封小声交待一句,郭待封上前将其衣襟拨开,却是一只小罐,以红布包裹。

    郭待封打开一看,惊道,

    “这是五石散。”

    “毒药?”婉儿惊道。

    “不错,至毒无比。中者初不见端倪,后喉疾难忍,如咳喘之症,最后吐血而亡。”

    听了郭待封之言,那老太监面露惊慌。

    婉儿心下一凌,忽然想起李弘之死,这症状几乎一模一样。

    她知此事不能外扬,于是笑着对郭待封说道,

    “郭少爷真是见多识广,不愧将门之子。你的才华,婉儿必将禀告太子。今日天色不早,宫中之事暂与你二人无关,早点休息,期待你二人明日金榜高中。”

    说完,她冷言对那太监道,

    “你跟我走一趟……”

    婉儿带着他走出翰林院,此时烟花褪尽,侍卫尽归原岗,大明宫重新笼罩在清冷的月色下。阴云半遮着月,仿佛被雾色缭绕,更显深不可测。

    “这烟火到底从何而来?”

    “不知道。几道烟火放了,便再无动静,也未见有闲杂人等。”

    “看来,这宫里的事,是越来越热闹了……”婉儿喃喃自语,眸中一抹轻柔的悲悯。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