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大收藏家 > 第085章 走马观花2

第085章 走马观花2

    “那就干脆的给自己的古玩,多拍几张照片,都给放到网上去呗。……不过,一般的地方,即便是你把照片给放上去了,也大多是以‘路过’的网友居多,很少会被行家们给看到。还不如找个规范一点的古玩收藏类网站,向那些在论坛里,经常出现的已经有些名气的老手们,询问询问呢。他们的鉴定,虽不见得百分百就能准确吧,却也往往能说出个大概来。……”说着,小陈还有意无意地看了眼王极东,“我说东哥,你该不是,也准备到网络上去晃荡晃荡吧?……”

    “难道不行啊?”王极东瞥了他一眼。

    “行啊,怎么不行了啊。”小陈乐呵呵的说道,“我们这些不太懂行的人,实在是太需要像东哥您这样的行家来指引方向了。”

    “这么说,你在网络论坛里,应该是混得很不错喽?”王极东诧异的看着小陈。

    “一般一般,世界第三吧。”小陈有些忸怩的说道,“说起来,我也就是图个热闹,经常和他们插科打诨,说叨说叨的缘故,所以,才显得和他们有点熟。……对了,东哥,网络论坛里,和我这样的人,可是不少的。手头呢,是没什么好东西,有时候,干脆的就是去各自所在地的古玩市场上,专门拍些照片上传上去,特意询问的。不过,真要是论坛里有什么好的玩意儿出现,我们,大多数还是能赶在第一时间知晓的。……”

    “那也已经是很不错了。”王极东点了点头,说道,“好好混着吧,说不定啊,哪天,就让你给捡漏了呢。”

    “捡漏我就不想了。”小陈摸了摸自己的后脑勺,说道,“就我那点眼力,还不够看的呢。鬼晓得是不是‘吃药’了啊。……不过,东哥,要是下次我有什么看不准的,你可得给我帮衬帮衬啊。”

    “那是自然的,没得说。”王极东应允了下来。好歹,在公司里的这么许多人里,小陈也算是和王极东比较合得来的。如果这样都不帮忙的话,那也太说不过去了。

    ……

    继续地在网络上查找了好一阵子,王极东也没有特意的去询问小陈所在的古玩收藏类网站,反正,这样类似的站点,在网上可是一抓一大把,实在是太多了。王极东就寻了个和北京有关的,至少,在名称上是和北京有点儿联系的,‘小故宫’,瞧瞧,这名字多么的有‘霸气’,奈何王极东在里面兜转了一圈之后,却是没发现什么特别的玩意儿。

    当然了,网站的规模倒是挺齐全的,什么瓷器啦、玉器啦、书画啦、雕刻啦,乃至于是青铜器之类的,应有尽有。王极东下意识的还瞧了瞧人气流量,也还算是不错,当下就随意的注册了一个账号。而在填写名字的时候,本来,王极东是准备用‘火眼精金’这样的名称的,但是,想到这网络上的鉴定、收藏之类的,讲究的可都是一个‘火候’,这名字,也实在是太外露了一点,和王极东的性格有点不符,琢磨了良久,得,还是用了个‘走马观花’的名儿。

    说起来,这也是王极东在获得民国的那份记忆之前,在网络上曾经使用过的名字呢。

    这会儿重新的拿出来注册,倒是也别有一番韵味儿。

    随后,王极东就用这个新名字,在论坛上使劲地蹦跶了几下,也算是和诸位同论坛的朋友们打过招呼了。先是看了几件瓷器,也在玉器区相关的帖子里,留下了不少自己的评论,索性,闲逛了会儿,觉得再无他事,就很干脆的关了网页。

    虽然,在王平和小陈等人看来,在网络上的确是可以淘换到不少好东西的。但是,王极东却不这么看,即便是心里有那么点意思,也不会表现出来。或许是带有了民国时代的记忆的缘故吧,王极东总觉得网络上的事情,太过虚幻了一些。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这样的心态,说不得,还真就符合了在网络论坛上混迹的真谛呢。

    ……

    到了下班的时候,王极东就近地从书画组那边,收来了文房四宝,就兀自的在家里练起了书法。

    其实,不管是文房用具也好,练习书法也罢,都是挺有讲究的。

    倒并不是说,王极东仅仅是初步的开始练字,就应该使用一些简单的笔墨了。至少,人家也算是有了那份底蕴了不是?更何况,王极东练字的目的,是为了王平的师傅,张老先生呢。虽然带上了那么点利益关系,和书法的‘雅’,有所冲突,却不妨碍王极东在书法技艺上的突飞猛进。

    有时候,王极东就这么的发愣,这么的感叹着,是不是多了一份记忆之后,所有的手艺,也都会比寻常人,多出那么一点点了呢?而一想到这些技艺,王极东就不禁要感叹起,要是早年的时候,借着家中还比较的富有,在什么地方,埋藏个金矿、银矿的,现在能挖出来,那该多好啊?

    说不得,即便不是那些真金白银的,藏上几件自己做旧的作品,也聊胜于无了。再不济,也不至于到了这会儿,王极东想要重新回收自己的作品,还需要花费上那么大的心思。而结果,却还是未定呢。

    ……

    而自从开始练习起书法之后,王极东晚上的时间里,大多数的,也就都在自己租住的小厢房里度过了。一连几晚,都是未曾改变过。看着桌子上,叠放的自己书写的那一张张字迹,王极东不禁微微的点了点头。

    忽然的,就想起在自己的家中,似乎还有一件‘不错’的书法作品。

    于是乎,王极东转身从书架上寻摸了一阵,才找出一本眼熟的杂志来,翻开其中的一页,拿出了那张写有字迹的纸张,看着上面那遒劲的字体,王极东是一阵的恍惚。脑海中,顿时就浮现出一个想法来:要不要把这件东西,拿给王平的师傅张老先生看看呢?

    不过,连方荃的父亲,这样的收藏大家都看不出个所以然来,王极东琢磨着,王平的师傅,既然也是以瓷器收藏见长,想来,即便是去劳烦地询问了,也问不出个所以然来吧。不然的话,张老先生若是有个爱好书法收藏的朋友什么的,倒是可以去尝试一下。

    先是用手轻抚了一下这张来自于北宋的纸,再看了看上面的字,王极东兴致来了,还特意的学着纸张上的字迹,开始了临摹。

    说起来,但凡是练过毛笔字的人都应该知道,不同的人,所书写出来的字体的风格,也是有着很大的不同的。就说王极东吧,别看他在自己写着‘玩’的时候,所有的字体,字与字之间的间隔、承接之类的,都很是自然。

    但若是开始临摹了,却是需要小心翼翼上几分。

    而除去这外形上最为简单的模仿之外,一个书法上浸淫多年的写字高手,必然会在字形的本质上,再进行一番自我发挥的理解。只有能够在精神上完全的代入了,那么,临摹出来的字迹,才算是有一定的水准了吧。

    如此,有了三五遍之后,王极东都是不甚满意。

    而或许正是来自于民国记忆的那份固执吧,王极东突发奇想,与其要写一副别的字体,送于张老先生处鉴赏一下,为何就不能是临摹这旧纸张上的字迹呢?不说别的,光是这难得一见的字体,也是有着它的价值的。更不要说,这还是王极东从一个民国的破旧小木盒里取出来的真迹了呢。对于王极东而言,在书法的收藏上,这张纸,是极具纪念意义的。

    于是乎,王极东在书写的时候,脸上的神情,也愈发的认真起来。

    ……

    一连又是好几日的时间,周末的时候,王极东也是去潘家园那边逛了逛。这,几乎已经成为王极东生活中的习惯了。只要是不忙的时间里,王极东都愿意去那边走走。偶尔的,收下几件自己所看中的小玩意儿,花费个几十、几百的钱,既丰富了自己的生活,又丰富了自己家中的收藏。

    而且,王极东还特意的挑选出了其中的四五件,颇有些收藏价值的小玩意儿,拿到了公司里,赠送于杂工组、迎宾组的一些同事。

    因为在几天之前,方荃就和石清影交代了王超在潘家园那边遭遇‘跟腿儿’的事件,同时,也把她自家里的万历五彩给带到了公司里,与王超花费了一万多块钱收上来的赝品,一起摆放在了一楼前厅的展区里。

    对此,石清影组长,自然也是非常赞同的。

    这不,这么短短的几日下来,就有杂工组的同事,在仔细观察之下,寻到了两者之间的些许不同了。

    所以,王极东也不食言。只要是有人真的看出来点什么的,又到他这边诉说和询问了的,他都一一地记在了心上。这才有了这些古玩收藏上与众不同的奖励品吧。

    _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