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李二来卧底 > 20 亿万负翁,借钱建府

20 亿万负翁,借钱建府

    送走了巡抚使齐王,秦愫就向造纸坊走去。

    徐圆朗订购的最后一批铠甲兵器应该就在那里。为了掩人耳目,在车上还装满了纸巾,这几十辆车一走,60万贯的军火生意就应该顺利结束了。

    果然,一进印书坊,他看见了院里的大车。也在一个房间里,看见了脸黑的像锅底一样的保卫总监十四叔薛平。

    外边,院里院外的警戒着几十个黑衣人,这一定是薛叔叔当年的旧部了。

    这些天,无论他干什么,都有人向姨娘打小报告。呵呵,这回,终于有了一群能够信任的自己人了。

    他把薛平叫到身前,嘀嘀咕咕的说了一通,这才听到了十四叔久违的笑声。

    回了家,就直奔姨娘的房间,他想着和姨娘协商一下提前还贷的问题。

    这个借一还十的高利贷,他真的背不起。

    此时,王琰正在训斥的自己的嫡亲妹妹。

    你说说,人人都知道,那个徐圆朗是狼子野心。他最重汉家血统,一直对李家阳奉阴违,早有取而代之之意。他迟早会反,你和他沾上,有什么好处?

    山东氏族,也是养痈遗患,举棋不定。不臣之心昭然若揭,只是静观天下,等待机会上门。他们就是毒蛇,成不了你的朋友!

    江南的吴王杜伏威,虽然应招进了长安,可辅公祏手里还有20万江淮精兵。一旦起事,就会天崩地裂,大厦将倾。

    现在,李唐两子一女正在洺阳,和刘黑闼胶着对峙着,未来战局走向混沌不明。

    李家是败是胜,对我们王家都没有影响。尤其是对妹丈,想保他当皇帝虽是力有为逮,但保他一命可是小事一桩。再说了,呃呃,我闭嘴!

    你们这时候应该低调行事才对!愫儿年幼无知,被人夸成仙童就上了脑。

    怎的?你也这般帮着胡闹,把个秦家村和贾家楼搞的像个夜路中的篝火一般,举世闻名?

    对了,妹丈有信来么?

    王珺竹撅着嘴拿出了李二的信。

    那王琰读了,哈哈一笑,原来这马鞍和马蹄铁竟然如此神奇!这回,这560万贯的飞钱也用不着了,这钱票就都放在你这里。

    呵呵,妹丈还夸了愫儿的抓鬼阵,说是要用在刘黑闼身上。你说,愫儿的脑袋瓜是怎么长的呢?

    秦愫刚走到门口,就听到那个太原表舅王琰的声音。

    “你猜猜,这次赚的1040多万贯,愫儿会干什么?”

    姨娘刚要回答,秦愫一脚踏进门来,道声:“还债!”

    还债?王琰懵了,姨娘却是含笑不语。

    是啊!赚了1000多万了,还借着十倍利息的高利贷,你当我脑袋进水了么?

    姨娘也不说话,拿出一个账本。

    哈哈,终于看见账本了,看来还是复式记账的!

    这个帐只有一行。

    武德五年六月五日,贷入1000万贯。武德六年六月五日,归还10000万贯。

    珺竹还把闵叔叔写的510万贯欠条,还有王琰刚刚拿来的钱票数出49张,放到了秦愫面前。

    “提前还帐可以,连本带利1万万贯,你的钱呢?”姨娘笑嘻嘻。

    这?这都是什么跟什么啊?这都是哪里和哪里?

    后世听说有人交了几年房贷,最后房价降了,不但房贷白了,提前还款还要交银行违约金,原来是在姨娘这儿学的招数!

    那1000万贯的本金就在眼前放着,那可是真的。

    可我还没花几个大子儿呢,这就欠了姨娘1万万贯,换句话说,就是负翁1个亿了?

    “还还么?”姨娘笑问。

    “不还了,还不起。”秦愫老实的答道。

    那你来找姨娘什么事?

    秦愫哭的心都有了,说道:“借钱,建府。”

    王琰奇道:“在哪里建府?”

    秦愫道:“泰山县,栖凤镇。”

    姨娘?

    王琰?

    几天后,小小的栖凤镇热闹了起来。

    这回来的人可是真不少,拉家带口、扶老携幼的,差不多两三万人。

    他们是齐州收容的流民,也将是第一批入驻栖凤镇的常住人口。

    他们不敢损毁农田,只是在缺山以北随便找个沟梁、坡地,就开始搭屋建房。

    壮实的劳力被人组织起来,开到缺山下边遍布石头的荒地里,锹掀镐刨,挖起了埋在土里的石块。

    一拨人干的累了,就换上一拨人,日夜不休。

    今天,薛平和秦愫说过话后,像是打了鸡血一样的有精气神。

    他不方便露面,但是,躲在屋里,就可以监视到造纸坊和印书坊的一举一动。

    秦家村印书坊里,有四波客人,但有一伙客人有点与众不同。

    薛平这几天还听到有人报告,附近的矿场,有陌生面孔来和流民们搭讪,还想试图混进矿场。

    铁场保安也说,近日铁场附近有可疑人员在墙外窥伺,还想趁着夜色爬墙未果。

    另外,秦家村附近也有陌生人出现。还有新的流民不在村外的收容站里好好呆着,总想躲过守卫往村里钻。

    这不,刚刚薛平盯上的这个谈印书的客商,一听就是个刚刚出道的外行。

    这人说话,云遮雾罩的,词不达意。连纸张大小、规格都弄不清楚,你家大人让你出来就真的放心?

    就算他是第一次做书生意的,你就事论事的谈书不就完了么?怎么还打听起印书坊里的工匠有多少,家都住在哪里?

    薛平回头又看看朝廷派来的那几个学习印刷的人。

    这几个鸟人,都来了几天了?初时看见印书坊就像看见亲爹一样,恨不得住在里边、吃在里边、把家安在印刷机上。可自从那个白面书生来了之后,他们就变了,各种方式的偷懒,各种花样的磨蹭!

    洪洋老先生那边已经几天没有新印版了,直叫人来催,甚至找好了人来学习。可这些人站着地方不走,哪有地方安排别人?

    问那书生,他却说朝廷还没学会,你就不能安排别人进来。朝廷的人,大小也是个官员的身份,和那些苦哈哈们厮混在一起,难道,你想藐视朝廷?

    我日!

    再看着一车车的新书流水似的往外运,薛平心情也好了很多。愫儿还真是文曲星下凡了,弄的这些东西真好。

    尤其是把这书价打压的如此之低,大家都能买得起便宜的书。读书写字的人就多了,这每年得为朝廷多出多少人才啊!

    一想到朝廷,薛平就生气。

    在兖州放了个徐阎王,在这又塞了一堆活祖宗,学完了还不快点滚蛋,鸟人!

    但是,秦家村的警报还是要重视的。他叫来人吩咐,铁场那边,只要闲杂人等进不了院,那就随他去了。

    秦家村这里,工坊院子要谨防走水。尤其是刻字和捡字的工人们,那可是愫儿的宝贝,可得看护好了。技术可以偷学,愫儿可没说工人也可以随便送人的。

    入夜了,秦家村里已经静悄悄的。除了印书坊值夜的油灯还亮着,一片寂静。

    有几十号黑衣人,绕过村口守卫,目标明确的朝着印书坊,和雕刻、捡字工人的家中潜去。

    “梆梆梆”!一阵梆子声响起,就听到薛平大着嗓门喊道:“强人来啦!家家户户小心提防!”

    正在房中的秦愫听到外边大乱,忙跑到院中,就见谢科影子一样翻身上房,婶娘等人也飞奔出来,瞬间就把他和花儿围在圈内。

    又听到薛平的大嗓门了:“礼儿,抄家伙,腿断筋折不论,切莫伤人性命!”

    秦愫不由一怔,礼儿?是薛礼吗?

    距秦家村五里外的一个小村里,也有人喊道:“有贼人闯进秦家村啦!他们的车马都在前边的山沟里,快来人啊!把它们牵了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