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李二来卧底 > 29 公主?文成?!

29 公主?文成?!

    贾氏一见夫君,手掩檀口,立刻跑出门口,道:“夫君息声,愫儿正在里面接旨呢。”

    这时,大堂内传来朱少监那尖利的声音:“吉时已到,秦愫、薛礼、秦如花,上前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泰山县男秦愫,少年文慧,更善格物。献上的造纸和活字印刷之术,功在教化民众。曲辕犁,实为大唐农耕之利器。为表其功,封为泰山县子,封地四百亩,赏万金,绢百匹。

    念完了这道,朱旭又展开了一道,看了一眼,念到:

    又旨:

    此次徐贼叛乱,秦县子手刃贼首,是为首功。觐为泰山县伯,封地五百亩,实封三百户,赏两万金,绢百匹。

    哦呀!皇帝这个旨意,不就是封个县伯吗?一次封完多好,非得要折腾人,封上两次?

    朱旭看了一下时间,哦!前后差了五天,这个立大功的,是刚刚齐王带过来的。展开薛礼的那道圣旨,果然是。

    诏曰:

    河东道绛州龙门县壮士薛礼,少年英武,颇有古风,杀死贼首,同为首功。封为文登县男,封地三百亩,实封一百户,赏万金。

    齐王拿来了三道旨意,还剩下一道。他手中也剩下一道,都是给秦如花的了。

    旨曰:

    有长安秦氏女秦如花,少年聪慧,颖悟绝伦,尤擅乐律。更献上蝌蚪文、拼音及阿拉伯数字,开我大唐计数、韵律之先河,特赐为郡主,望其深研格律,不负皇恩。

    又旨:

    敕秦如花郡主为秦王螟蛉义女。不入皇籍,不夺秦姓,觐封公主,赐号文成。

    少监朱旭终于倒腾对了顺序,把这个非要分成五次说的三件事给屡吧顺溜,才出了一口气。哎!这当奴才的,容易么?

    然后,他就看向三个小孩,怎么没人上来领旨?

    秦琼还没来得及询问贾氏,就听到了愫儿和花儿的受封结果,顿时,就被巨大的幸福给包围了。

    秦愫进封为县伯,爵位升了两级这倒是没什么,关键是爱女花儿了,小丫头才多长时间不见,倒是弄出了什么蝌蚪文,还开创了大唐的先河,被封了郡主,这又成了文成公主!哈哈,真是要笑死老子啦!

    堂中的其他人也是兴高采烈,十分欢喜,纷纷上前道贺,搞的秦愫一脸的懵逼。文成?是文成公主么?

    给朱旭手里塞了一把香水,朱旭便欢天喜地的去了。

    秦愫把圣旨接到手里,他还在想不通,这个历史上的文成公主还没有出生吧?那个松赞干布也不过是个和自己差不多大小的猴娃子。

    怎么?老李家没女生了么?不入皇籍,不夺秦姓,这又是要闹哪样?又想着和哪家和亲,姓李的女孩没有了,找个异姓公主凑数?

    李建成没想到是这个结果,这完完全全是自己想差了啊!这完全就是一个秦王和秦琼双赢的结局。

    洺水之战打垮了刘黑闼,功劳全是天策府和大妹李秀宁的,第一功还是被秦琼夺了去。

    而李二掌兵后布下的这个抓鬼阵,自己是不看好的。要不是秦王坚持断其粮道、围三阙一,刘黑闼是不会跑路的。

    看着功劳簿上第一的名字,建成就觉得堵得慌。所以昨天看见有机会能给秦王和秦琼添堵,他很是得意。

    可这反转也太突然了,怎么,父皇不是自己要,也不是给二弟,而是替二弟收了一个义女?

    这下可好了,这秦琼和天策府,以后就更不好对付了。

    和李秀宁站在后边的李二当然高兴。

    哈哈哈,秦琼本来就是自己爱将,指东打东,但有所命,必跃马负枪而进,刺敌于万人之中。他还以为父皇高兴坏了脑子,没想到,却是这么一个结果,大快人心。

    哈哈,秦县伯,不错!哈哈哈,螟蛉义女,文成公主,还是秦县伯的妹妹,好,本王收了!

    齐王也高兴,因为这个事是他办的!他想交好这个秦愫、秦小仙童。

    他去过秦家村两次,第一次听到了阿拉伯数字和汉语拼音,更是听到了用数字就可以表达出乐理!

    第二次是以齐王的身份,他又看到了活字印刷和更精细的曲辕犁!

    这些东西,都是这兄妹二人搞出来的!

    他叫秦愫把这些东西看好,秘密守住,就跑回了长安,跟父皇说了一下。父皇也觉得应该嘉奖,就有了第一次朱旭身上的两道诏书。

    父皇还第一次夸他,安民心、重教化,是我李家的千里龙驹!这可是连大哥、二哥都没有的!

    几天前,徐圆朗被灭和刘黑闼被抓的战报接连入宫,李元吉看见父皇脸上不但不高兴,反而阴沉了起来。他就知道了,父皇不高兴的原因。

    他趁机劝说父皇,二哥功劳太大了,不如把功劳封在子女身上。小侄儿们都是世袭王爵的,可这大唐多的是白丁啊!比如秦琼家那个女儿如花,就可以过继给二哥嘛!

    这次封了个秦如花,不但表彰了二哥,还捎带了秦琼。

    天策府将星云集,如花很多嘛!反正封个郡主、公主,又不给封地,惠而不费。

    父皇一听就下旨,并叫他赶快出发,追上前边的朱旭一行。

    站在李二身边的李秀宁听了,向二哥道了个喜,又往屋角退了退。她是个纯粹的军人,她从来都不参与政治。

    尽管她和二哥关系最好,但是,她觉得,在接班人的问题上,她最好的态度就是闭嘴。

    她知道,哥哥弟弟们在暗中较量高低。可这事,她要听父皇的!

    她在看戏,为了秦琼一家子,父皇和三个兄弟各动心思,这事更有意思了呢!

    薛礼倒是淡定的很,可叔叔薛平脸上却是阴晴不定。

    他在前朝,是做右武卫密谍的首领,权势极大,对前朝还是有感情的。另外,密谍司里很多和大唐有些龃齬的兄弟,开唐以来都下了岗,像他一样随便找个营生度命,所以,他对李家意见很大。

    尤其是李家把徐元朗派来兖州,却不管不问,让徐阎王杀了不少心怀前隋的人,其中就有他叔父薛陵,这就让他对唐朝这个新生政权有了那么一点点敌意。

    他对徐元朗恨之入骨,好在巧不巧的死在侄儿薛礼手里,也算替他报了仇。

    自大哥离世,自己又失了官身,他以为老薛家就从此败落了、薛家完了。没想到,他这个侄子,不仅手刃了徐阎王,还被大唐封了爵,这似乎又让他看到了些许不一样的光宗耀祖的前景。

    秦琼进来了,哈哈笑着一把抱起女儿,又一把搂过秦愫,笑道:“好啊!好!你们小小年纪,却有如此功劳,不愧是我秦家的好儿郎。”说完向后看了一眼,接道:“你俩,不愧是大唐的好儿女!哈哈哈!”

    花儿倒是没事,她知道公主是个好事,但只是一个好事而已。她可什么都没得到,没封地,没钱帛,好像传旨宦官也没给她什么好吃的、好玩的东西,倒是收了哥哥的不少好东西。

    她在父亲的怀里,转着圈的看,看见娘亲在人群外,好像眼睛里进了沙子。看见舅父等一帮人,围着父亲说着话,一惊一乍的,表情很夸张,样子好搞笑。

    看见了哥哥似乎对旁边的那几个衣服颜色不一样的人很感兴趣,不时的偷看着。

    她也把头转过去,就看见了有两个身穿明黄衣服的人。一个神情木然,像是个大官的样子,随意的对向他拜见的人点着头。一个以前见过的,也在笑呵呵的和别人说着话。

    再后边稍远一点,还有一个情绪激动年轻人,正盯着哥哥和自己。旁边一个与众不同的,是个身穿轻甲的女将军。

    秦愫确实是在偷偷打量着这两个黄衣服。元吉他自然认识,这个人能和元吉站在一起,神情冷峻,必是太子无疑。因为上位者久了,自然就有一股王霸之气。

    往后面看,咦?那不是闵叔叔吗?为什么表情那么诡异?

    这个在秦家村里有时候霸气的不像话,有时候又温柔的像潭水的男人,此时正喜笑盈腮、满脸堆笑的看着自己。

    哼!姨娘的那些坏招数、损主意,可是都出自于你!

    你个老狐狸!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