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李二来卧底 > 60吃惊的谢科,被整糊涂的李密

60吃惊的谢科,被整糊涂的李密

    秦愫正在江州(九江),这是秦王李二给七路大军规划的、最强的两路人马会师的地方。

    唐朝的江州地界,东面是武夷山,南面有南岭,西面还有罗霄山脉。三面环山,唯独正北方有一小块平坦的出口,这就是江州城所在的地方。

    不仅如此,它身边还有着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和注入其中的赣、信、抚、修四条大江,它们沟通了大部分腹地。

    而凭借第一大河流长江,江州又能利用长江流域,贯穿东西线上的各个城池。可以说,这是鄱阳湖平原上唯一一个进出便利的地方了。

    这样的区位优势,在和平年代,自然成为一个经济沟通的要地。

    由于鄱阳湖平原是几条大江冲积而成,土壤较为肥沃,襟江带湖的水文环境为其提供了足够的灌溉水源,再加上南方湿热多雨的气候特征,这些因素使得鄱阳湖平原成了一处天造地设的“鱼米之乡”。

    南北通达的漕运,江州每年可以为长安及京畿地区输送的米粮,就高达五十万石。

    也难怪,李二一眼就把唐宋决战的战场选在了这里。

    这里的百姓更热情。

    他们一下船,就有人发现秦愫怀里的小丫头脸色不对,不由分说地,就把他拉进了一个庙里。

    听见那人说话,连说带比划的,秦愫知道了,这里的和尚是个高手、是个名医。

    不一会,禅房里还真的走进一个气色轩昂的和尚来。

    那和尚约莫四十多岁,一进来就先向着师父谢科宣了一声阿弥陀佛,然后才笑眯眯的走进秦愫,再看向他怀里的花儿。

    看了半天,确是不语。走回蒲垫坐下,只是笑眯眯的请众人就坐,然后叫小沙弥上茶,就像忘了刚刚他给人瞧过病一般。

    秦愫懵了。

    这看完病了,却不说话,是个什么意思?

    难道碰上后世的“医混”了?先是看人一眼,然后假装叹气,就是不提这病能不能治。真等他开口了,第一句话就能吓死你!

    幸亏我后世经历过这个,幸亏我知道小丫头的病情。否则,还真的让你弄的这一出,给吓个半死。

    谢科更懵。

    眼前这人是谁?

    他不是在虎牢关遣散了众人后,就投唐了么?

    他不是后来又叛唐,在熊耳山被盛彦师乱箭射死了么?

    他的人头送到黎阳时,虽然是被砍的血肉模糊,但依稀还能辩出个样子,难道,是个假滴?

    当时因为父亲被虏,不得不投奔窦建德的六哥李勣,当时正在黎阳。看了李密死了,当天就决定再次投唐了。

    还是我亲自去熊耳山装殓的尸身,和李勣一起安葬的。为此,我还伤心了很久,连带着对大唐也失望了。所以我才刚刚封了官,又挂印而去。

    没想到,在这儿,还能碰上你!

    当初瓦岗的大统领、被人称作蒲山公的大将军,他曾经的好大哥,李密!

    清茶奉上,那大和尚笑眯眯的问秦愫:“小施主,我观你丰姿英挺,气宇不凡,敢问你是何人?”

    还真是的,这就来了!

    一般的医混都是这样,很神秘,也很笑眯眯。先夸到你高兴,最好是找不到北。

    然后,他就要赶你出门了,因为,他会说这病他治不好,快要死的人了,别在这耽误他收治别人。

    这话不能接,一接话,准上道!

    秦愫不语。

    看着大和尚眼睛只是盯着他,似乎要看破他的内心一样。秦愫突然蹦出来一句:“我是我。”然后就看着对方的表情。

    小样!和我一个后世穿越过来的人玩心理战,我能玩死你几次!

    那大和尚闻言一怔。

    这孩子不说实话,明明是跟着谢科进来的,怎么着也得和谢科有点关系。

    看着当年叱咤风云的谢老弟,见了自己瞬间就压下了震惊的表情,说明他心境又精进了一层。但在这禅堂中,却坐了个靠边的位置,怎么的?这个小孩子比你位置都要尊崇?

    我是我!这个回答的好啊,和没回答一样!

    大和尚又笑眯眯的问道:“从何而来?”

    秦愫想都没想,就道:“从来处来,到去处去。”

    孙子,我不噎死你,我就丢了穿越者的人了!苏格拉底之问,有几百种回应。

    大和尚参禅以来,第一次遇见了这么一个不好应付的客人。

    这句话他琢磨两年多了,用起来是无往而不利。

    你说你姓王,他就会说众生都是皮囊,分什么高低贵贱,管什么姓张姓李。

    你说你从家而来,他就会说,人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哪有你家我家之说。

    你说你要往南走,他又会说了,大千世界,即一须弥,走到哪里都是大道佛国,何辩东西?

    反正就是句句和你说的不一样,话里边都是禅机。先绕懵你,再问你服不服,服气的话,就赶快办个入职……挂名弟子的手续。

    这些年来,还真是忽悠了好几万个挂名弟子了。

    眼前这个小家伙,是从吴王杜伏威的专用座船上下来的,肯定是吴王或者是当今辅大帝的后辈。他想东山再起,需要很多这样的关系,这才让人把他引到这里。

    可是,这么一个牙尖嘴利的小子,把自己的台词都抢答完了,自己该怎么应对?

    大和尚又笑眯眯了,因为他刚刚入寺两年多,平时都是琢磨着人心的弱点,还真是没怎么研读过医书。

    但是读书破万卷,总会有一点积累的。他在想,这个小丫头气血两亏,是个虚不受补的症状。用个什么方子能吊住这小丫头的性命,好让他这个有权势的哥哥常来这里。

    想到这,大和尚笑眯眯的说道:“呵呵,老僧学业不精,还开不出个起死回生的药方来,倒是……”

    秦愫一听,狐狸尾巴露出来了吧?说什么学业不精?喊什么起死回生?你想骗点香火钱就明说嘛!干什么说话大喘气的吓唬人?

    他就接过大和尚的话头,道:“我妹妹的病情,是因为精神高度紧张导致的心神疲惫,进而导致营养吸收不良。

    “她没有出现任何感知觉障碍和思维障碍,也没有意识行为障碍和认知功能障碍,甚至连情感沟通也很正常。她没有分裂症和精神妄想症的表现,也没有任何边缘联想。”

    傻了吧?这句话你要是听懂了,我就和你一个姓!看你长着一副道貌岸然的模样,却干着下三滥的勾当!

    “所以,只需几副改善肠胃功能的汤药即可。”最后,秦愫说出了要求。

    你有脑什么金没有?有的话,就拿几瓶!

    谢科也看出来了,这个李密,虽然披着一身宽袍大袖的出家打扮,可他根本就不是个吃斋念佛的僧人。他在熊耳山假死,又改名换姓的潜在江淮腹地收拢人心,说明,他还在做着皇帝梦没醒。

    这就让对他怀着知遇之恩的谢科感到无比膈应。

    想到这,谢科也无心找李密叙旧了,起身对秦愫说道:“愫儿,此处不一定会备有药草,不如回去,叫李晟派人送来便是。”

    秦愫也是站起身来欲走,可那大和尚听见谢科竟然如此称呼现在的大宋兵神李晟,顿时心动,就高喊着:“此地离庐山不远,不如改日一起把臂同游,如何?”

    秦愫听了,不由一乐。这大和尚,还想出去骗人!也好,改日相见,我必会当着人面,把你的花招一一拆穿!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