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李二来卧底 > 65李密的心思

65李密的心思

    回到后堂的秦愫,又看见了那天那个医术不高、忽悠人也不行的大和尚了。

    这李密自那天巧遇了谢科之后,本来心中存着的小火苗忽地就放大了几万倍,甚至有了野火燎原之势!

    谢科和王伯当,这是他在瓦岗时的左右双壁,是他最得力的干将。这两个人,一个在外统军,替他攻城拔地,一人贴身护卫,使他衣食无忧。

    尤其是谢科,贵族出身,身上还背着老谢家几代书香鸿儒的余荫。瓦岗大军杀到哪里,当地豪强都会纷纷投靠,最起码也是粮草不虞。所以,在李密心中,谢科最得器重,排名第一。

    当晚,他激动的几乎一夜没睡。他把说词都编好了,因为他断定,谢科是个忠义之人,晚上说不定就会来找他叙旧。可是,枯等了一宿,没人。

    第二天是九月九重阳节,正是游山赏菊的好时候。他又把熊耳山诈死的事编的个天衣无缝,等着谢科登门。可是一天下来,还是没见人影。

    第三天依旧如此,他又回忆了一下自己的前半生。

    把隋帝杨广说他“视瞻异常,勿令宿卫”的话编排成杨广的不是,把他劝杨玄感造反说成是被逼无奈之举。

    火拼翟让,当然错是在翟让的头上。最后叛唐,那不是自己早就想好的脱身之计么?

    这样一来,自己身上污点全无,好一个伟光正的李密李法主!

    可是,连等了三天,就是不见谢科的踪影。

    也许是谢科忙,也许是他在人手下身不由己,也许他正在想着怎么帮着自己东山再起,也许他正在联络旧友……李密帮着谢科选了无数个不来参见旧主的理由。最后,连他自己都不相信了。

    怎么回事?

    难道,谢科不来,自己就不能去看看小弟?

    所以,第四天一大早,李密就登上了秦愫和谢科的大门。

    不料,谢科此时不但不忙,反而是清闲的很。正在房中一边啜着香茶,一边逗弄着两个小姑娘取乐。

    谢科见了李密,也不惊奇。只是回拜了一礼,就叫人送上香茶,然后静坐不语。

    李密尴尬的要死。他知道了,这谢科肯定是因为他义兄王伯当战死的事,和自己过不去。

    那王伯当,可是贾家楼结拜的三哥,和秦琼、程咬金、谢科、李勣等人,那是过命的交情!

    怎么办?说真话?

    自己投唐后,李渊确是很高兴,拜他为光禄卿,封了个邢国公,还将表妹独孤氏嫁给了自己,又称呼他为弟弟。

    可他怎可居于人下!

    记得在大业十三年,唐公李渊还给他写过信,一面说自己不忍弑杀杨广,一面盛赞“天生烝民,必有司牧。当今为牧,非子而谁!”愿推李密为天下之主的!

    记得当时他也回信客套了一下,“唐公见推,天下不足定矣!”

    谁想到,没过两年,这天下就定了,可主人确是他旧时的粉丝!

    好尴尬的说!尤其是别的朝臣,用最恭敬的语气称他,却用最轻蔑的眼神看他。

    这能忍?

    正好,李渊派他去黎阳安抚昔日的部众,让左武卫将军王伯当随行。当他率部走到稠桑驿的时候,李渊突然反悔将其召回。

    这个召回,让他大为恐惧。他已经是飞出笼子的鸟儿了,还能再回到金丝笼中去?

    他决定叛乱,可是王伯当死死劝阻。无奈之下,就叫人把王伯当绑了,押在后营。

    说实话,他只是嫌王伯当嘴上磨叽,可真的不想杀了王伯当啊!

    当晚,他就率部袭破邻近的桃林县,掠夺了畜产后,向南进入熊耳山中。他准备前往襄城,投奔旧将张善相。

    谁想到,正走的好好的,突然山上、林中,兜头就是一阵箭雨射来。他赶紧跑到后营,正看到王伯当身上中了一箭,吃力的站在那里。

    看见他来了,王伯当就让一个和他身材差不多的军卒换上他的衣服,喊了声密公快跑,抽刀就对着那个替身脸上砍了过去。

    然后,他就跑了。

    再然后,他藏在树丛里,看见王伯当就在那里站着,大呼杀敌。再再然后,那个浑身插满箭支、像个刺猬一样的身影到了下去……

    后来,他听说,那王伯当拼死用身体遮挡的“李密”血糊糊的人头,被送到长安,又被送到黎阳李勣那里。

    后来,谢科、李勣等他最忠心的部将都降了唐。谢科还亲到熊耳山中取了那“李密”的身体,回到黎阳,与李勣两人在黎阳山西南五里处,合葬了尸身,坟高七仞。

    看着前主公呆呆的坐着,但眼睛却是骨碌碌的乱转,谢科转过头去。他可是忘不了,他赶到熊耳山时,那片血迹,还有那根被箭支射断的绳索。

    九月二十五日,大唐征南大军出征了。

    旌旗招展中,齐王元吉喝了壮行酒,也不管送行众臣的目光,打马而去。

    前边十里,被他秘密召回的岭南道大使李靖,正在等他。

    这是父皇又一次昭命他时,在太极宫里对着他说的。果然又是:三军之任,一以委靖!

    十里官道,对快马来说,只是须臾即到。此刻,元吉正好看见一场好戏。

    他看见路中,正停着两辆蓝绸香车。把原来站在路中的一个顶盔贯甲的军人,挤靠到路边。那军人往后躲闪了一步,那香车就进一步,直把他顶到路边的草丛里。

    元吉立刻大笑上前,问道:“李将军,长安就在眼前,你不回家看看嫂夫人么?”

    李靖连忙上前觐见,道:“参见齐王殿下!大丈夫志在疆场,大功不成,何以家为!”

    这时香车已不再向李靖挤靠了,而是直接掀开了车帘,露出一副似嗔似怪的俏脸。

    “哼!药师兄,你再把刚刚那话儿说上一边,与我听听?”

    李靖一听,这不是红拂的声音么?赶紧转头,就看见红拂那一脸的含羞带煞。

    哦!这个……

    李靖这人,智商极高,情商确低,平日里又最是疼惜老婆。甚至家中只有红拂一房妻室,子女只有两个,再无所出。

    在千军万马前,他能谈笑风生,可他在红拂面前就是拘谨。这时意外看见红拂,脑筋一下子就瓢了,跟不上嘴、接不上溜。

    红拂下车,又抱出两个小娃娃,李靖这才缓过神来,一下伸手揽住两个儿子,高兴的喊着:“德謇、德奖,快叫爹爹!”

    红拂上前,一把接过小儿子德奖,就往旁边的驿站走,剩下个李靖莫名其妙的看着她的背影发愣。

    李元吉气不过了,上前推了他一把,示意他跟上去。李靖却说到:“齐王,属下还有些作战的想法……”

    哎呀!这个不解风情的人,脑袋里真是一根筋!

    他干脆不理这个傻子了,朝着第二辆香车走去,边走边说着:“战事可以随时谈,可你只能在此地停留三天!”

    车帘掀起,第二辆车中露出一个如花似玉的美人面孔,元吉用手比了一个胜利的手势,说道:“夫人回去吧,回去等我的好消息!”

    这时候,李靖才反应了过来,转身朝着驿站跑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