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大成公子 > 第7章 拜见高僧

第7章 拜见高僧

    真不容易!

    等他爬到了庙前已是精疲力尽了,被随后的士兵拖死狗似地,前拉后推地拖到了庙前平坦的地方停下——那是庙前的一方小广场。

    他趴在一个士兵的肩膀上,累得直喘气!干嘛把个庙非要修到半山腰上,这一趟上来,十八条命就只剩下不到一半了。真是的,不知咋想的?他不埋怨自己的体力不济,反倒数落别人的不是。

    正喘粗气间,先到的阿笛莱便引着一个灰衣僧人,从庙里走了出来。

    他抬眼看去,但见那僧人:中等身材、腰板挺立;双手合什,步履稳健,正疾步走过来。他远远地就高宣佛号:阿弥陀佛!声若洪钟,余韵如磬!

    近前细看:他不惑之年,大脑门儿,白净面皮、两耳垂轮,慈眉善目,笑意盈盈。

    他看见僧人这副面相,不禁心生赞叹:果真生得菩萨模样,这普度众生之责,当他莫属!只顾盯着他看,就忘记了倦乏,便要起身相迎。

    那僧人见他挣扎着要直起身来,也加快了脚步。临到跟前,却被脚下的碎石粒滑了一滑,险些摔倒。好在那僧人定力了得,只是前倾了两步,鸡啄米似地点了点头,稳住了。

    尽管这样,仍是不动声色地走到他面前,行了僧人礼仪,自我介绍道:贫僧法号玄明,修业普济寺,此去天竺,再修佛法。

    他不知该如何还礼,也学那僧人的样儿,回了礼数。

    双方见过礼,玄明便朗声说道:“贫僧多谢施主那日搭救之恩!施主所为,功德盖天,贫僧感念万分,无以为报,在此,已为施主祈福三日了。

    施主果然吉人天相,今日复苏,着实让贫僧欢欣得很。请到庙堂一叙!”说罢,就上前来挽住他的胳膊,要往庙里去。

    听到高僧的话,他心里一惊:就那么一下下,他竟昏迷了三天?我的个乖乖,要是打完那一仗,他还不得昏睡三年,这熬夜可真是害死人呢!功力耗费得如此之快,让人难以相信。他心里有些后悔。

    当下便谦逊地回道:“高僧过奖,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乃人之本份,我等责无旁贷,区区绵薄之力,却有劳高僧不辞辛苦,日夜祷告,其情可感天地,其义能薄云天,委实让在下感激涕零,无以言表。”他文绉绉地感激高僧。

    “施主口吐珠玑,玉面生辉,当真不似游走江湖之人。恕贫僧冒昧一问,施主姓甚名谁?何方人氏?府第何处?缘何到此?”在僧人的带领下,他们走进了庙堂的偏殿,甫一坐定,那高僧便连连问询于他。

    “麻雀!上茶来!”僧人向外面喊了一声。

    “就来!”清新的小厮声音,在外面答应着。不一会儿,那小厮就捧茶出来,一一斟上,跳跃而去。他束发年纪,顽皮活泼。

    他呷了一口茶,正宗的龙井味道。

    “这…”他迟疑了一下,便又接着说道,“这倒是其次,只是小生先有一困惑,想请大师指点迷津,不然小生寝食难安,心神不宁。”他看着大师,想着来此的目的,就直言托出。

    “但说无妨,贫僧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高僧看着他诚恳地回道。

    听僧人这样说,他放心了。就说:那日,鏖战心切,元气大伤。醒来方知,记忆丧失,故处身惶恐,不知今夕是何年!此地是何处!而思家心切,更坐卧难安!

    说到动情之时,他心潮澎湃,长身而起,徘徊斗室。

    “…家中有老父年迈力衰,堂上是慈母望儿心酸!双亲要奉,忠孝应全,而我心窍混沌,漂泊异乡,不知所归。万望高僧,一解茅塞,打开心扉,还归生趣!”言语之真切,神情之凄苦,颇为感人。

    一旁的阿笛莱听得,虽不能全懂,却被他痛苦万状的神情所感染,躲在面纱后面,几欲落泪。她禁不住手抖,茶水飘在了盅外,也浑然不知。

    “原来如此!怪不得施主昏睡了三天三夜。醒来之时,还力所不支。原来内心痛扰,无以诉说。思乡之情,五内俱灼。”听他这样解释,高僧算是明白了,说道。他慈悲为怀,连呼佛号。

    “敢问施主离家几载?可曾有书信往家而去?”菩萨悲悯地又问道。

    “已经二日有余!”他答道。

    “噗—”高僧口中喷出一口茶来。“茶水真烫!”他埋怨道。

    随即,很认真地告诉他:当今是大唐盛世,当朝皇帝李治,太宗皇帝之九子,年号永徽。仿效太宗之治,再现贞观盛世。

    纵观我大唐王朝,幅元辽阔,五岳三山尽含其中,四面八方躬身朝拜。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天下太平,景象万千。

    此为九城国,古时尉头州,塞外之要隘,华夏之门户。东望长安之重镇,西去波斯之通衢。四海商贾云聚城国,九州物产集散西域…高僧自豪地介绍着当朝的盛世辉煌。

    在唐朝?!他不敢相信,他竟然穿越古今,回到了大唐王朝!他太有本事了!要是再有什么护体神功,他说不定还能到达河姆渡口哩,那现在...他极有可能正在先民的烤架上滋啦呢!

    切!万幸!真是万幸!他窃笑着点头。

    高僧、阿笛莱见他一会儿低头沉思,一会儿暗自窃笑,形似癫狂,那脸上神情变化之快,让人难以捕捉。

    见两人奇怪的眼神,在他脸上盘旋,他立即收敛起表情包,回归正派的面孔,鼓掌盛赞高僧的激情讲解。

    “施主尊姓大名?”高僧再问道。

    “大成公司李一!网名十八!”他干脆地答道。

    “公司?是什么府衙,令尊官拜几品?”高僧问他。

    “这...”他语塞,公司这个词在唐朝还没有呢。他不知道该怎么给他们解释,就胡说是市舶司下属的一个机构。让两人听得糊里糊涂的,也不好细问。

    “网名?那是个什么名,只听说有字、号的,还没听说有人以网为名的,那和诨名,绰号有什么不同?”高僧有些不明白。

    继续说道:“十八暗含了姓氏,那阁下就是大成府衙李公子了?”高僧点头试探他的身份。

    暗想,当今天下,姓李者若非皇族,便是名门望族,得由皇帝允许才敢称李。而他走哪儿都立不更姓,坐不改名,若非皇族那还有谁如此大胆!

    只是这网名是什么字号,或是个人喜好,还是另有深意?故,未敢妄猜。

    当下便怀疑他有可能是皇亲国戚,就对他更加高看了。但他业已失忆,且行为怪异,如何能找到他的府第,帮他一家人团圆,确是件难事。

    若是等他清醒,再去寻来,只能是多此一举,算不得功德,倒有些趋炎附势之嫌了。

    出家人淡泊名利,慈悲为怀,行善积德,助人于危难,才是修业,才能功德圆满。高僧这样想。

    阿笛莱见他蹙额皱眉的样子,就用她的本土语言问高僧,何事让他如此严肃而深沉。

    大唐高僧,那可不是浪得虚名,他听得懂她的说话。就告诉她,这个大成公子,有可能就是皇室至亲,看他言语闪烁,好像并不想让人知道他是谁。

    但从他气宇轩昂,神态自若,满腹文采,慷慨大方的行为举止来看,不像浮浪子弟,倒像是个有为的年轻人。

    只是他现在鬼迷心窍。尚需些时日,加以调理,定会让他幡然醒悟,到时候自然知道他是谁了。

    听高僧如此说道,阿笛莱心领神会。便说,初见他时,也觉得他异于常人,没想到他竟然有如此显赫的身世,幸好,不曾为难过他。

    听两人你来我往地说话,他又一次蒙头转向了。但见他们神色严峻,所说的话一定和他有关系,只是不便说给他听罢了。他猜想着,装作漠不关心的样子,低头品着那龙井的香味。

    于是,高僧就和阿笛莱商量着,怎样安顿好他,怎样帮他调理好身体,假以时日,让他尽快恢复心智。

    到时候,他的身世就能如茧抽丝,如笋剥皮,终见真相,再应对不迟。

    但说到那天他救他时的情形,就预感到他可能也因此而惹上了麻烦,就有些担心了。

    怎样才能保护好他呢?高僧一时没了主意。遂把眼看那正埋头品茶的大成公子,暗自思考着对策。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