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大成公子 > 第35章 兵不厌诈

第35章 兵不厌诈

    密使和内奸两人都死了。中断了阿史那和九城国的联系。但他很快就会察觉他的耳目聋了、瞎了。恼羞成怒的他,定会发兵攻打城国的。

    在一切都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王城很难抵卸他精兵强将的凌厉攻势。

    必须让他有所畏惧,才不敢轻举妄动,才能为王城争取更多、更充分的准备时间,给他以迎头痛击。

    而此时,太宗仙逝,国殇甫定,高宗又继位不久,正在励精图治。而像阿史那这种野心家,却认为时机已经成熟,谋逆之心,日见昭彰,意欲独霸西域。

    虽然,他曾经为大唐开疆拓土立下过汗马功劳,并且隆浴大唐恩泽,福荫子孙。但他安逸已久,不仅不思报效国家,反而蓄谋二心,真是狂妄之极、可恨之极!

    大成公子在心里谴责阿史那的不为人齿的丑恶行径,周全地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就想出了一条兵不厌诈的计谋来。

    继续用那密使、乌罗力和阿史那勾连的通道,尽编些个让阿史那心惊胆战的假消息,来迷惑他,恐吓他。以此,牵制他。

    编故事哄人是大成公子最拿手的,况且,计谋是他想出来的,只有他知道此举的目的,所以,就由他来主编故事。

    为了很好地配合行动,大成公子建议玄明、麻雀搬到他的宫中来住。

    见玄明有些不同意,大成公子就劝说:每天上山下山的不够麻烦,再说了,现在形势如此严峻,他两个住在庙里,也不安全。

    搬到一起来住,他们有很多事情能商量着去做。生活起居也可由宫中之人照料,这样麻雀就能腾出身来,一心一意地训练新兵。要以大局为重!大成公子将了玄明一军。

    见他这样说,女巫又在一旁点头称是,倒让玄明没有理由拒绝了。于是,他显得很勉强地答应了大成公子的请求。

    麻雀在一旁并不参言,只听他们说,面无表情。听师父答应了大成公子,脸上就露出了一丝蒙娜丽莎的笑意。

    这,没能逃过大成公子的眼睛。

    按照各自的分工,大家分头行动起来。

    首先,阿笛莱让人传话后厨说:乌罗力的父亲病了,他得回去照料一阵子才回来。并重新选定了采买、大厨,厨房的一切又回归了正常。

    只是,每天的食材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检查后,才能进入厨房。

    玄明、麻雀也搬到王子的宫中居住了。

    王子派人收拾了一间离他的寝宫最近的一间房,留给了麻雀,玄明则住在了里面。

    宫中四周,由新兵负责把守,戒备森严。

    大成公子的第一封密报,也成功地由飞鸽传送出去。那密报是这样写的:西域府一千精骑驻扎王城。

    麻雀对照着乌罗力的笔迹,一一翻译成纥文。

    一切准备工作都在紧锣密鼓地秘密进行,外面的人一点看不出有什么异样。

    农历八月中下旬的时候,天气总是阴沉沉的,时不时有小雨细若牛毛,一下就是几天,西域的雨季来临了。

    这天,有一支大食人的商队,在城国打尖。

    他们的头领叫哈桑,夜幕时分,他乔装来到了宫中求见王子。

    大成公子听不懂他的语言,就请柳知春为他当翻译。因她在长安游学过,和大食人有过接触,听得懂他们的语言。

    哈桑进来后,非常恭敬地对他行了大食人的礼仪,他也按纥族人的规矩回了礼,就请哈桑客座喝茶。

    哈桑上前答谢,献给他一柄镶着宝石的护身小腰刀。

    那刀非常的精美,他一见就爱不释手,爱抚地把玩了一会儿,最后还是恋恋不舍地还给了哈桑,这让哈桑非常地不理解。

    他就解释说,刀非常精美,他非常喜欢,只是他没有可以回赠给他的礼物,所以,他不能收下他的礼物。

    柳知春听了,心想,堂堂九城国王储,竟然这样小家子气地说话,成何体统。

    她就直接翻译成:王子非常喜欢这个礼物,请他暂时保管一会儿,他让人去取礼物,也赠送给他,有来有往,才是朋友。

    她翻译完,就起身低头出去了。

    “啥意思?我说的不对?还是,有什么问题?”他看着她的背影,大惑不解。

    柳知春出来,径直往她的宫中走去,不一会儿捧着一个包袱又匆匆地回来。

    见两人哑巴一样地干坐着,等她。她把锦缎包袱递给王子,示意他打开,送给哈桑。

    王子解开包袱,见里面是一只精美的楠木小盒,打开小盒锁扣,一枚珍珠呈现在眼前。那珍珠有鹌鹑蛋大小,玉润珠圆,也是罕见之物,心里便不解地看着她。

    她说,宾主相见互赠礼物,是礼仪之道。如果,按他的话说,倒显得大唐礼仪之邦小气了。

    他尽管把那珍珠送给哈桑就是了,那是她私人物品,只要她愿意,别人干涉不了。

    哦,原来如此!她是嫌他吝啬了,不懂人际往来的常识。听她这样说,他就笑着把珍珠递给了哈桑。

    哈桑高兴地接过了礼物,笑不迭地对他鞠躬致谢,并把小腰刀恭敬地捧到他面前,请求他收下。他点头示意枊知春接过来。

    她接过哈桑的礼物,并对哈桑答礼致谢。

    宾主双方都非常友好地寒暄了一会儿。哈桑就神秘地对他说:他们一路过来的时候,看见一支黑衣的队伍大约有二、三百余人马,皆是精锐铁骑。一直缓慢尾随在他们商队的后面,像是迷路了一般。行至半道,不知是何缘故,突然,掉转方向,顺原路而回了。

    他的商队也有百十号人,他们一路提心吊胆,害怕那支队伍对他们不利。好在是在大唐疆域内,他们并没有为难他们,也没和商队有过正面的接触,更不像匪盗之流,不知是什么人。

    哦?有这种事?大成公子也感到奇怪,就寻思着:虽然,时常听说有强盗在途经之地拦截、劫掠各国商队的,但他们所见的这支队伍显然不是干这活儿的人,他们要干什么?

    “你们第一次看见这支队伍的时候,是什么时间?”大成公子问哈桑。

    “大约在二十天之前。”哈桑扳着手指头算了一下时间。

    “他们掉头回去又是什么时候?”

    “十天前。”

    “十天前!”大成公子低声重复道。

    他沉思了一会儿,不露声色地嘱咐哈桑说:途中要注意安全,一定要在大唐官方指定的路线和驿站行走和休息,切不可远离这个安全通道而冒险。

    并热情地挽留他的商队在城国多休息几日,此去长安在望了,他的生意会很好的。过两天,他请他到一个朋友家吃肉去,秋天了,牛羊肥美得很,美酒撩人得很。

    “为什么不呢?我的朋友!”哈桑爽快地答应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