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左道儒生 > 第三章:傻能传染

第三章:傻能传染

    两年来如一日,何云生天还未亮便醒来。

    从不贪睡,穿好衣服,整理被褥,打扫屋子内外。

    洗漱完毕,背上竹篓便朝山上而去。

    当他来到山上时,天边也仅翻开那一缕鱼肚白。

    挨个检查早已设好的陷阱,收获后便会重新加固。

    陷阱结构虽是简陋,但好歹也是两世的技能,加之他精心布置,或多或少都有些收获。

    从山里回来,天色也仅是蒙蒙发亮。

    架火,烧饭,煎药。

    一系列的忙碌,时间便会来到太阳冒头,天际洒下蛋黄光色的时候。

    这个时候便是他进城的时间。

    将饭菜与熬好的药拿到母亲的卧榻边。从新出门,何云生都会对着那波动着辰光的水缸,整理身上的衣服,以最好的恣态,前往子鸣序。

    相传,三万年前这个世界最百无一用的便是书生。

    这是一个武力当当的世界,谁的拳头大,谁便是道理,谁就站在了真理的一方。

    神权高高在上,皇权代代更迭,世间战乱不休。

    直到一名被称为孔丘的儒家圣人横空出世。

    创立儒道,门人弟子更是达三万之众。

    正是这三万门徒改变了整个世界。

    拥护皇权,至死不渝。

    一群死都不怕的书生,自也不会惧怕神权。

    虽说神权依旧高高至上,可皇权终得存世的机会。

    至今三万年已过,孔丘早已离开人世间,惜日的三万门徒,百家争艳,繁衍至今何止三万家。

    其中,墨、兵、法、图、阵等等,等等。照耀了整个灵洲大地。

    幸得儒家扶持,而儒生多为腐儒,忠诚从无二心。大秦对儒家的倚重,也是从未减少。

    咸阳做为国都,学府自不在少数,子鸣序便是其中一家公办学府。

    子鸣序这名子取于一位大儒,只因那大儒路过序府外墙,隔墙闻得序里学子高声读书,学子鸣书,故才得了子鸣序这么一个名子。

    子鸣序虽规模不大,却是历史悠久,相传早在大秦建国便一直存在至今,也有两万多年。

    底蕴深厚,自也人才辈出。

    特别是像子鸣序这种传承悠久的学府,最容易教出儒生。

    也因此,子鸣序入学之难,难于钱的多寡。

    可见,何云生之母,为了这个傻儿子,真是熬碎了心。

    即便子鸣序的师长再怎么势利,都拦不住有学子愿意踏烂子鸣序大门前的门槛。

    何云生轻车熟路来到了子鸣序的门前。

    莫看这子鸣序门户小,与许多新兴的学院相比,好似那小巫见了大巫。可其富丽堂皇,巍峨大气的院门,仍是能让大巫汗颜。

    整整两块一般无二大小,整块血玉雕成的门板,横九竖九八十一颗纯金门钉,足以让绝大多数人感到自个囊中羞涩。

    门梁上挂高金匾,虽是渡金,却架不住子鸣序三个大字乃是大秦第五代君王亲手题笔。

    两旁各有一只硕大的玉狮,虽是俗物,却也令人敬畏。

    “这不是何家那傻儿子嘛,怎么还在你们序府里读书?”一个贵妇人,牵着一名十三四岁的少年,走到了子鸣序前,妇人一眼便看到了肩背竹篓的何云生,皱起眉头对着少年问道。

    “他快读不下去了,听老师说起,下次文考,他若不能通关便将他赶走。并且上报朝堂,将其贬为奴隶。”贵妇人所牵少年闻言,瞥眼看向何云生,难掩讥讽之色地说道。

    “下次文考?什么时候?不行,我得和你们老师说说。与他一起读书,要是把你们也给带傻了,那可怎么得了。”贵妇人闻言,眉头不止没有舒缓,反而脸上升起了一抹温怒。

    自个的儿子与一个傻子,一个奴隶读书在一起,即便没有被带傻,那也肯定会被拉低身价。

    说出去总是不好听,做为家长,她岂能不管。

    何云生置若罔闻,仿若没有听见,不予理踩。

    对于这样的家长,这两年来他可没少见到,也多次因此种事情被序府约谈。

    然而,让他主动退学,那是万万不可能的事情,除非他能入儒。

    这是他唯一的机会,他也知道,那少年并没有撒谎。序府确实有准备在他退学后,上请朝堂将他贬为奴隶。

    而之所以会如此,乃因何云生拒不退学,序府又不能无故遣退学子。

    日积月累,序府对他的怨气也在足日增加。

    造成这种结果的,除了其他学子长家的投诉以外,何云生在序里读书,确实对子鸣序造成反面的影响。

    径直走入序府,穿过门庭前院,通过迂廊。

    一路上,所遇学子,无不对他冷嘲热讽几句。

    对此何云生始终是面不改色,早已是见怪不怪。

    通过迂廊,乃是一处较为宽敞的广场,广场之上除了两簇修竹,余下便是两棵大松树。

    正当何云生走过一棵大松树时,兀然,一只大手猛的从树后探出,一把抓在何云生的肩膀上。

    何云生脚步一滞,缓缓的回过身。

    却见,抓住他肩膀的乃是一名十四五岁的白衣少年。

    这少年高高束起长发,两簇刘海随意洒落,迎着微风轻轻摇曳。

    明亮的大眼睛,洒脱的气质,举手投足已见几分大儒风范,却又似游侠,随心所欲,洒脱不羁。

    给人的第一印象便是潇洒美少年。

    “该说你傻呢?还是该说你并不傻?”

    “怎么?你也想来埋汰我。”

    何云生一见是这少年,便又收回了目光,摇了摇头苦笑着道了一声,转身继续向前走去。

    少年姓陈名少易。他是何云生两年来唯一交到的朋友。

    “埋汰你怎么了?活该啊你,我都说了可以帮你,你却拒绝我的好意。”

    “有时候我都怀疑,传言未必就有假啊。”高出何云生足足一个脑袋的陈少易追了上来。

    “我是傻,你就不怕被我给传染了。”

    “傻能传染?没听说过?”

    “孤陋寡闻了吧,这不,人人都这么说?”何云生耸了耸肩。

    “文考马上就要开始了,我可是听说,序里准备以文考来拿你开刀,你难道就不担心?”

    “要我帮忙可得提早啊,毕竟就我这性子,也只能和你臭味相投了。”陈少易虽说的调侃,可语气却是真诚。

    “得人恩果千年记,得人花戴万年香。人情是世间最令人讨厌的事情。你本来就很烦人,若欠了你的人情,我能安生嘛。”

    “再说了,你真当我傻啊。文考能不能通过,总还是有机会。实在不行,最后不还有你嘛?”何云生笑道,却始终一脸的轻松。

    然他心里却远没有表面那般轻松。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