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继往来 > 第十一章 得月楼

第十一章 得月楼

    学堂里,又到课间休息的时候,明信、白磊、钱冬三人凑在一起嘀嘀咕咕的,一会儿,白磊和钱冬把明信推了出来,只见明信不情不愿的磳到正在整理书籍的夫子面前作揖行礼,期期艾艾的道:夫子,今年的院试还有一个月就到了,再不报名就来不及了,我六哥和白峰哥才十三岁,夫子就让他们参加考院试了,像我们这么大都去省城参加考试了,现在他俩都考上举人了,可我们几个现在都十六岁了,您却年年不让我们参加考试,连一次机会都不给我们,今年夫子还不让我们去考吗?再等几年我们几个就老了“。

    夫子闻言不觉好笑,道:“你才几岁敢在夫子面前称老了,你们同李明诚和白峰能一样吗?你们三个学习一直没他们俩努力,前几年,要不是李明月小,我宁可让李明月去考,也不会让你们去,你们学的还没有明月学的好,让你们去,考不上倒不是怕丢我的脸,而是怕你们接连考不上,会一年比一年没信心了。今年你们学的可以应付考试了,我已经和你舅舅说了,让他把你们几个的名字都报上去,你们三个都报上了,只有明月没报,他说明月还太小。你们家都不同意她去考,你们几个比,她学的是最好的,她也是我最看重的,她虽然年龄确实有点小,但确是最有把握考上好名次的人”。

    明信讷讷的:“明月确实还小”。

    夫子又道:“家长都不同意,我也没有办法,之所以没有告诉你们,是怕你们几个听后,心里有负担,不利于学习。这几天我就教你们几个怎样应付考试中会出现的各种问题,回去告诉白磊和钱冬吧”。

    明信三人进入了紧张的备考阶段,只有幸儿一个人被夫子放假了。幸儿在家中无聊,带着大丫鬟听琴和赏画在后园子中瞎转,心想:‘六哥和峰哥哥考试前复习的时候,出来玩的还是四个人,现在可好,就剩自己一人了。平时学习总是嫌要学的东西太多,连玩的时间都没有,现在可算闲下来有时间了,却没有人陪自己玩了,真是好闲,好无聊呀’。

    无聊的在园子里转了几圈,对丫环道:“听琴,你说我吧,上学堂的时候嫌起得早,现在不去上学了,也不用早起了,又睡不着了。忙的时候吧,嫌没时间玩,现在有时间玩了吧,又觉得无聊了”。

    听琴笑道:“姑娘从小到大都是有人陪着学,陪着玩,现在七爷和表二公子他们要考试了,姑娘身边,突然没有人陪着了,姑娘才觉得寂寞了,姑娘是个闲不住的人,不如去找老太爷玩儿”。

    幸儿道:“不去了,我一到祖父那里,祖父就不出去找外祖父或大姨祖父了,祖父就拘着我一天都不让出来,陪着他说过去的事情,我都听了好几年了。我不去他那,他还能出去活动活动”。

    赏画道:“要不我们去夫人那里”?

    幸儿撅着嘴道:“我娘现在正在忙着安排府中的各项人和事,忙完又要算帐,我一去她为了陪我,晚上就要忙到很晚才能睡觉,不如过去找父亲,让他带我一起出去转转,快走,去父亲那里,他现在可能还没有走”。

    说完抬腿就走,听琴、赏画忙跟着向前厅走去。

    到了前厅,李景顺正准备要坐马车出去,看到幸儿急急忙忙地赶来。问道:“出什么事了,这么急,慢慢说”。

    幸儿道:“没出什么事,走的急是怕父亲走了,今天我不用去学堂,在家实在太无聊了,父亲带我一起出去呗,我也想出去看看外面”。

    李景顺道:“想我带你一起出去?行,你回去换上男装,我在这儿等你,中午领你出去吃好东西”。

    幸儿高兴的应声:“好”。带着听琴、赏画,往回跑去换衣服了。

    李景顺带着幸儿到自家的各个店铺去看一看,幸儿看到,自家有杂货、粮庄、布庄等各种生意店铺。幸儿都一一仔细看过,中午李景顺领着幸儿去了暨远县最大的酒楼得月楼吃饭。

    但见这得月楼是一座两层的小楼,小楼装饰的雕梁画栋非常精美雅致,正门牌匾上书写着“得月楼”三个洒脱飘逸的大字。

    幸儿指着匾额上的字,道:“这字是不是冦夫子写的”?

    李景顺笑道:“正是你们冦夫子的字,这是我们家的酒楼,我再三央他,他才给写的”。又看着幸儿笑着说道:“你知道为什么叫得月楼吗?

    幸儿笑道:“得月,是因为我吗”?

    李景顺笑道:“正是,因为你抓周时,我说你是月圆的时候生的,所以起名子叫明月。你祖父要庆祝我们小一辈终于有了个孙女,就让我开一个酒楼,并让取名叫‘得月楼’,来庆贺你的出生。当时你小,不知道,等你大了,你忙于学习,我这边家里店太多,忙的不得了,也就没想起来告诉你”。

    边说边拉着幸儿的手进了门。掌柜和伙计们看见东家领着一个漂亮的小公子进来,马上过来作揖行礼。称:“东家”。

    李景顺道:“来,让你们认识一下,这是你们的小东家李明月”。

    又指着一个模样精干的中年人道:“这是掌柜周维,从开业一直在这做掌柜”。

    大家又纷纷朝明月作揖行礼称:“小东家”。

    幸儿马上伸手去扶周掌柜道:“周掌柜,你是这的老人,不用多礼”。又看向其他人:“酒楼承蒙你们众位的精心打理,才有今天的成效。我应该多谢各位的费心才是,大家不用多礼,平身吧。

    众人起身,齐称:“不敢”。

    李景顺道:“忙你们的去吧,我们自己随便看看,一会儿,把饭送到二楼就行”。

    周掌柜应:“是,二楼一号雅间已经给您留出来了”。说完,便让伙计各自忙去了,自己则随在他们身后侍候。

    李景顺拉着幸儿四处观看并介绍着。只见一楼大厅四周都是大窗,摆着二、三十张桌子,北面中间有楼梯通向二楼,二楼雅间四周环绕,镂空的雕花门、窗。可以清楚地看到大堂中的一切。但大堂中的人,向上却看不清楚雅间的人。

    幸儿不由赞道:“好精美的设计,好清雅的布置”。

    陪在后面的周掌柜心道:“这小公子看着也不过十一、二岁的模样,怎么说起话来象个大人,滴水不漏”。心中不免暗叹,有钱人家培养出来的孩子就是不一样。

    李景顺拉着幸儿上了二楼进到东侧第一间。

    李景顺道:“这是酒楼最好的房间”。只见房间中间是一个枣红色黄梨木园桌,四周摆着六把雕花大椅,旁边花架上放着一盆正在盛开的兰花,一面开窗冲着大厅,另一面开窗冲着一个小花园,小花园中有一小水池,池中有金鱼在畅游,池边三面有游廊,有两个角亭将三面游廊连接成长方形。房间另两面挂着字画。

    幸儿指着字画,笑道:“这也是父亲央着冦夫子画的”?

    李景顺气愤的道:“他哪里肯画,我好说歹说他都不肯,是我给他一块稀有的徽墨才勉强答应了。哪像现在,只要你流露出一点喜欢,他就赶着吧吧的送给你”。马上又变成笑脸道:“没想到那徽墨他自己舍不得用,最后还是给了你。哈哈,我白得了两张好画。也别说,不光寇夫子,你的那几个师傅倒都疼你。我的幸儿呀,就是招人喜欢”。幸儿无语。

    李景顺和幸儿坐下,小二陆续地端来了几样菜,并报了菜名。李景顺各夹一点放进幸儿的盘中让她品尝,并说道:“照比你过年做出来的菜品差远了,但在暨北县却是最好的”。

    幸儿品尝了几种菜的味道,道:“确实不错,比家里的厨娘做的好吃”。

    心想:还是无法同现代的各大派系的菜比。

    边吃边同父亲道:“即然,为我建的酒楼,父亲就将酒楼交给我打理可好?我想学着做生意”。

    李景顺道:“你喜欢给你倒行,赚不赚钱无所为,我家又不指着这个酒楼,可是你要上学哪有时间管这里”。

    幸儿道:“我现在只上一上午学,下午有时间来打理。这一两年六哥和磊哥哥还有冬哥哥要是考上秀才,还要再去考举人,再进京考会试,他们几个要忙着读更多的书,我不去参加考试,夫子会把更多精力用在他们身上,无暇顾及我,就剩我一个闲人,要不这边忙不过来就不去学堂了,我又不用考状元”。

    李景顺心道:是这个道理,幸儿再过两年大了要议亲,这时是该让她学学怎样管家、理财、做生意,以后免得陪嫁的铺子,因为不懂让人糊弄了。

    于是看着幸儿道:“好,就按你说的,先让你管一个酒楼,如果经营比原来好,我就教你做其他的生意”。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