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继往来 > 第十九章 装醉

第十九章 装醉

    几杯酒下去,幸儿趴在桌子上醉了。

    明信只得同耶律齐告辞:“你们慢慢吃,慢慢喝,我弟弟不胜酒力,见谅,我们就不陪叶公子了,这就告辞回家了,失陪”。

    说着半扶半抱将幸儿拉下楼。几人上了马车,幸儿从明信臂弯里坐起来,哪里有半点喝醉的样子。其他三人甚是惊讶!

    明信道:“你没有喝多,干嘛要装醉,让人笑话,多失礼”?

    幸儿道:“你不觉着叶公子。并非是一般人,你看他的言谈举止,岂是一个农户能培养出来的,他的身上自来带着一种霸气,他的侍卫个个都是训练有素的,和我们家的长随可一样?这样的人不是我们能招惹的,我若不装醉,你们就把家底都抖给人家了”。

    白磊道:“我竟然一点没有看出来,难怪他问我们家世,你不让我和钱冬说”。

    钱冬道:“你不说我还不觉得,现在想想确实如此”。

    幸儿道:“如果是朝廷的人,像冬哥哥家伯父这样的流放之人,还在县衙谋了差事,又过的这样安逸,他们说你有错就有错,说你没错就没错,如果被人拿出来说事,扣上个徇私枉法的帽子,舅舅也会受牵连的,还是尽量少同外人说家里的事”。

    几人走后,耶律齐道:“律古,我们在暨远县住几天,去查一下,李明信、李明月家里情况”。

    律古道:“要不要去查其他两人”。

    耶律齐想想道:“不必了,他两家都是秀才,一个教书的夫子也就是落地的秀才,顶多是个举人,另一个祖父连举人都不是,可能也就是一般的秀才之家,但看这李明月,小小年纪谈吐不凡,竟说这个大酒楼,他是东家,而且掌柜的对他毕恭毕敬,言听计从,自始至终都没看他哥哥一眼,有事不问大一些好哥哥,却问一个孩子,你不觉得很奇怪吗”?

    律古道:“你不说,我还真没注意,掌柜是只问那小不点一人,看样子是那小不点说的算,而他哥哥,掌柜确实没理会,是挺奇怪的”。

    第二天吃完饭,律古想这也不关国,不关军事大事,只是去查一个小毛孩子用不着派精干暗卫,那样太大才小用,大题小作了。

    于是把自己手下的一个侍卫律邪叫来:“你去查一下李明月家的情况”。

    律邪道:“我不是暗卫,没查过人,怎么查”?

    律古道:“又不是敌人,要什么暗卫,只是一个小孩子,满足、满足,爷的好奇心。要不你扮一个货郎去问问他家附近的邻居大娘、婶子、小媳妇。同他们唠唠家常,说不定哪家姑娘看好你,你就有媳妇了,唉,说偏了,主要是去打听李明月的情况,可不是去找媳妇,你可别忘了”。

    律邪笑着应:“是”。便出去准备了。

    幸儿刚吃早饭,李景顺就来了。

    幸儿奇怪道:“父亲怎么这么早来了,吃过早饭了吗?有什么事吗”?又命赏画倒茶。

    李景顺坐在幸儿对面道:“都巳正了,快吃中饭了,只有你才吃早饭。说什么睡到自然醒,这都什么时辰了,将来找婆家,这样可怎么得了”。

    幸儿道:“哎呀,父亲,你就让我享点福吧。我以后不嫁人还不行吗?免得惹人家嫌”。

    李景顺道:“我这么好的女儿,谁敢嫌弃,你在家尽管享福,不嫁人可不行,是让人笑话的,嫁了人,如果有婆家人敢欺负我女儿,我给你撑腰,我去找他们算帐”。

    幸儿道:“父亲说远了,我还小,那是以后的事,你女儿我还能受欺负。父亲今天来找我有什么事”。

    景顺恍然道:“是说远了,我今天来,是说让你以后在家里,跟你母亲学着点管家。你也不小了,以后有了婆家,不会管家,人家会笑话的”。

    “我天天在家里,得月楼怎么办,我刚刚有点起色了,你们又要让我在家学管家”。

    李景顺柔声道:“我这不跟你商量吗”?

    幸儿道:“学管家可以,但不能天天在家学管家,我一天去得月楼,一天在家,父亲看怎样”?

    李景顺道:“这样可以,我看你经营得月楼比我好。短短两个月利钱竟翻了一翻。你天生是做生意的料,我觉着留在家里,可惜了,我本想带你再去看别的生意,不行你在家一天跟我出去两天,我去跟你祖父和你母亲说,是你只同意在家一天,出去两天”。

    “好,父亲只管拿我当挡箭牌,去跟祖父和母亲说。我会帮父亲将生意打理好,父亲也能省出时间,多读书,去考一个举人。这么多年,父亲要打理生意,没时间学习,所以只考了一个秀才就止步了,我知道考功名是也父亲的愿望,有我帮你打理生意,你就能多抽出时间读书,读书时也可以少分些心”。

    李景顺激动的眼泪都要掉下来道:“还是我的好女儿疼我,这么多年,你祖父年纪大了,我心疼你祖父,所以北地生意全由我来打理,抽不出更多时间来学习,现在只考中了一个秀才。我觉着我的愿望只能由我的儿子帮我实现,我就满足了。没想到我竟生了一个好女儿。知道我的心愿。如果全由你管,你还小,会累坏的,知道心疼我,我已知足了”。

    幸儿道:“父亲看我管得月楼,并没觉得累,你让我试着帮忙打理一部分看看”。

    李景顺答应了。

    再说律邪扮成货郎来到幸儿家附近的巷子里,高声吆喝:“针头线脑,扎头绳,小孩玩具,有没有要买的?快来买”。

    巷子里出来了几个女人,有年纪大的,也有年轻的,挑着喜欢的物什。

    律邪干脆坐在一户人家门口的台阶上,边卖货边同女人们聊天,聊了一会儿,装着无意间,指着李府的大门道:“我看那府很大,应该需要针线多一些吧”。

    一大娘道:“他家是富户,针线自家铺子里就有卖。不会到你这小货郎这买的”。

    律邪忙拿一扎线塞到大娘手中:“这个不要钱送给大娘了”。

    “哎呀,我还是第一次碰到这么好的货郎”。

    律邪又给其他几人每人一扎线:“我看见大娘、婶子心好,又肯多买我的货,我也走累了。坐你家门口歇会儿和你们几个说会话”。

    大娘道:“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很辛苦,在门口坐会儿吧,我去给你倒杯水来”。

    大娘转身回屋倒水去了。

    律邪同其他几人闲话道:“听说这个大户人家姓李,家里有俩个小公子”?

    有一婶子道:“是啊,是两个公子,但都不小了,最小的也有十五、六岁了”。

    律邪道:“不对呀,我看见她家出来一个十一二岁的漂亮的小公子”。

    另一大婶道:“怎么可能,他家只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姐。长的美的像画一样,前几年,她祖父每天领着出来,宝贝似的捧在手上怕摔着,含在嘴里怕化了”。

    又一大嫂道:“这几年,老太爷都是一个人出来。没见他出来再领着孙女,有时我看见那小姐都是扮成男孩模样出来,那样漂亮的人儿,是怕人看出是女孩子,被人惦记上吧”。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