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继往来 > 第一百零六章 代管

第一百零六章 代管

    刘瑞讷讷道:“儿子是真心喜欢她,所以不想以势压她,而且她也不知道儿子是皇子”。

    皇帝道:“就算她不是大家闺秀,小户人家的女儿也不可能抛头露面让你看见,你是怎么认识她的,看你将她家的境况查的如此明白,你应该认识她的时间不短了吧,她的家人怎能让她同你这陌生人说话的?”

    刘瑞忙解释道:“我见她时,她还很小,才十一岁,穿着男装和哥哥们在一起,我以为她是男孩,当时只觉得她乖巧可爱,去年她送父兄和她舅舅家表兄去省城赶考,顺便走亲戚,当天天太晚,他们没去投亲,她的父兄住客栈,因为她舅舅是个县官,女眷住客栈不方便,她和她外祖母、母亲住进了官驿,那时再见她,是穿女装,看着就是个不俗的女孩。现在她来京城,住在她大伯家,同家人出来逛街,偶然被我看见了,是我看上的她。”

    “按你说的她也不过才十三岁,还是个孩子。任谁家都舍不得女儿这么小就嫁人,她不同意入府也合乎情理。你的年纪可不小了。可没时间等,最多再等一两年。你就必须娶正妃入门。你早点成亲,早点有子嗣,让朕也早点放心。这几年是朕一心希望你多学一些本事,将来对你有好处。让你今后不管在朝堂上,还是战场上,都能做到顶尖,将来在朝中能立于不败之地。也是朕刻意不想让你早成亲,怕你有了女人就不思进取了,也怕别有用心的人往你身边安插人,你小不知提防,所以才把你的亲事延误了。你现在大了,朕知道了,你母妃已经把我和你娘亲的事跟你说了。你现在应该明白你在朕心目中的位置。你也应该知道你是朕最倚重的儿子,不能有半点闪失。现在你长大了,有自保的能力了,朕正想慢慢提升你在臣子们心目中的威望,朕想给你找一个有助力的岳家,再有你舅舅和姨父帮衬你,你将来办起事来,要容易的多。这样才不会向以前一样被你的兄弟们看轻,也不用再整日过着不显山不露水的低调生活,虽然不用尽显峰芒,但你有权力和你三哥、四哥、七弟一样挺直腰杆站在朝堂上。所以昨天同意皇后的建议要给你选妃。

    刘瑞恳求道:“她进门之前,儿臣不想娶正妃、侧妃,望父皇成全”。

    皇帝叹道:“你是怕委屈她,想让她先进门,最好让她给你生个长子,使她在府中前有儿子做依靠,在后有你的恩宠,地位稳固了,你再娶正妃、侧妃”。

    刘瑞点点头。

    皇帝见儿子又和自己一样是个痴情种,心疼的规劝道:“你以为你这样是对她好,妾永远是妾,娶了正妃,她要侍侯主母,有了侧妃,她位份低也一样要听侧妃的,要想府中祥和,就不能乱了尊卑。你若一味的宠着她,不是为她好,只会更招正妃、侧妃的嫉妒,那是在给她招祸,你要出来做事的,不可能时时看着她,必竟内宅要由你的正妃说了算”。

    刘瑞听了父亲的话,才理解为什么幸儿说不愿为妾。他痛苦的垂下头。

    接着又听皇帝道:“先纳她入府可以,先让她给你生个庶长子也可以,但,只要正妃进门后,你就要疏远她,少眷顾她,这样她才能活的平安长久。后院和后宫一样,是女人的天下,你不可能照顾的面面俱到,略一疏忽,可能造成终生无可挽回的遗憾。朕也不希望你为了家国天下,而舍弃你最心爱的女人,朕若逼你那样做,即便你富有天下,恐怕你活的也不快乐。朕身有体会,朕的彻骨之痛不想让你也尝试一次。但你别忘了你的身份是皇子,应先把国之利益放在首位。你有了一定威望和权利,才能保证你的妻妾子女平安。你也大了,自己平衡好朝堂和后宅的关系吧。至于娶妃不宜太迟。这一段时间联想让你在朝上忙春闱、殿试、放榜的事,你也无暇再顾及此事。等忙完了,也要过去一两个月了,你先回去仔细考虑考虑,等过了这两个月,还是先派人去她家订下吧,再纳入府中做个侍妾慢慢培养感情,你不是说她的兄长参加今年的春闱吗?如果她的兄长科考能中第。可以跟她说,有了子嗣后,可以给她一个良娣的名份“。

    刘瑞固执道:“此事不能超之过急”。

    皇帝眉头皱起,不悦道:“这么说,你还要再等一年半载,等到她属意你时再纳入府中?朕的儿子是天之骄子,等着别人属意,你还是头一个。朕知道你从小活的小心翼翼,并不顺心。所以你的婚事,朕不想违了你的意愿勉强你,朕私心里希望你能找一个合你心意的人。没想到你竟为一个民女委屈求全至此。也不知道我纵容你让你自己找你喜欢的人,是不是做错了。至于何去何从,你现在也大了,自己多考虑考虑吧,千万别让朕失望”。

    刘瑞回到府中,想着父皇说的话,先把此事放放,只等放榜后,看她的两个哥哥是否高中,再做打算,想着如果她的兄长能考中,就告诉她,父皇答应将来只要有子嗣就能升她为良娣,她还小,不能提子嗣的事,那样怕吓坏她,就说以后会晋升她为良娣的,那样她一定会同意亲事的,这对一个平民百姓来讲,是千求万求也难求得的好事,她没有理由不答应。想着心下稍安。这事便按下不提。

    再有两天就是发榜的日子了,府中从没办过这事,李景发觉着无从着手,竟不知所措。明信告诉大伯,在北地家里原来他们考中时,办理接榜、散钱、封红包,安排家里内、外院接待事宜和如何安排下人等,母亲全都交给幸儿一人处理。李景发知道幸儿虽然小,这一两年,北地家中的大事小情,很多是由她处理的,知道明信所言非虚。让幸儿办总比他们这些什么也不懂的粗人强些,便同意让幸儿安排处理这次接榜的所有事。

    幸儿见大伯找自己管这件事,知道自己不接,再找不出合适的人接,不得不接下来。可接下来也犯难了,这可不是自己家,谁会听自己的,要想解决这件事,必须先说通大伯母。

    幸儿先去高夫人处给高夫人请了安,又同伯母说了让她接管这件事是大伯的意思,并在伯母面前推脱,自己小,没人信服,恐怕不能胜任,希望能让别人去做。

    又道:“嫂子们都出生在京城,见多识广,通晓礼仪。知道的比我多,更能胜任此事。定会做的比我好,不如让几个嫂子中能力强的一人出面全面接管,才是正理。”

    吕波、陈静茹、范静几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约而同地往后缩了缩。

    吕波道:“我可不行,娘是知道的,平时我就粗枝大叶的,兼着根本不知道如何办这事,要是让我主理准办砸,二弟妹是我们中最知书达理的,说话办事都比我强,我看二弟妹主理此事行”。

    范静也抢着道:“大嫂说的对,我们三妯娌中属二嫂最能干,平时也最讲礼数,比我也强多了,让二嫂主理我看行”。

    陈静茹见二人都夸自己心中暗喜道:“大嫂和三弟妹这是过讲了,我可不如你们二人,怎敢担此大任”。

    高夫人看看陈静茹道:“即然都说你是最佳人选,那你就拿出个章程来,想好了告诉我,我再给你们父亲看是否可行”。

    陈静茹佯装自谦的:“婆婆这是赶鸭子上架,太难为我了。我要是不应,婆婆定会说我躲懒,那我只能勉为其难的应承下,拟的章程要是不好可别怪我。”

    “好不好我可不知道,那要你父亲说了算,你尽管尽力去弄,不好不会怪你的,大不了再让幸儿去办。”

    此事就这样被高夫人内部敲定了。

    陈静茹回去后,派了几波人去打听中举人家是如何办理的,可惜回来的人或说根本不知道谁家中过,或有打听到的,人家根本不理会一个商贾之家派出的人。几乎都是无功而返,陈静茹原本认为很简单的事,没想到竟这样难,冥思苦想一夜未睡,天亮总算勉强拿出一个章程给了高夫人。

    高夫人把陈静茹的章程拿给李景发看,李景发接过问道:“幸儿这么快就拟出了个章程来,看来还是挺用心的”。

    高夫人道:“这是老二媳妇弄出来的,幸儿太小又是小地方来的,恐怕担不起这样的大事”。

    李景发翻看了遍道:“二媳妇弄的我都看不过去。要是用了启不招人笑话,根本不行。我让幸儿办,是因为她以前办过,而且办得很好,所以我才放心让他去办。你还是去跟儿媳妇说他弄的不行去通知幸儿,就让她办。”

    高夫人向来都听李景发的。听他如此说只得又回去转告陈静茹说她的方案不行。

    陈静茹心想:“我要是不行,哪个乡下来的丫头就更不行,不让我主理那就不去,倒要看看那个丫头要出多大丑。”心里想想都高兴,这次没让自己去,一宿没睡白忙了,倒没生多少气,一想有笑话看,倒多了几分期待。

    高夫人见幸儿并不自大,兼着府中确实没有人能比幸儿接手更好,好言好语欠疚道:“我同你伯父商量过了,家里确实没有谁能担得起这件事,我知道你是个懂事的孩子,这次由你管这件事,好歹你在老家时经手办过,这次也只能劳累你了。你放心,我定会管着院子里的女人们,不让她们说三道四。也会告诉前院,后院的仆役们,都听你调派,有不服管教的,家法侍候。这几天,家里家外都由你说的算。”

    幸儿听高夫人如此说,便不再推辞,屈膝谢了,放下心来去办事。

    幸儿马上忙碌起来,让赏画去高夫人处要了派人派物的对牌,又招集府中需要用到的下人在院中集合,给他们讲了自己的规矩。

    先安排外院,派小厮去换来几筐铜板留着散喜钱,又封好了四份给报喜人的谢银。让明金带小厮去街铺,买了一大筐的鞭炮。并安排家里谁放鞭炮,谁接待官差,谁接待亲朋,谁散喜钱等事宜。高夫人同几个儿媳也没经历过这样的事。内院的每件事都过来问幸儿如何办,俨然把幸儿当成主事的,幸儿则有条不紊的安排每一件事情。让婆媳几人佩服的不行。内院、外院众人全由着幸儿安排的动起来。

    开始时众仆役觉得一个十三岁的小姑娘,每日见人都是温温柔柔,娇娇俏俏的。对人和善,不足为惧,当看到幸儿坐在正堂上点卯时,不怒自威,责任到人,细致入微。大到前院男仆如何接待报喜官差,如何接待来宾,后院丫头、婆子站在什么位置,不得随意乱窜,如何接待女宾。小到丫头、婆子、仆役如何换班休息,换下来休息的仆役去哪里休息吃饭。差事当好了的如何赏,办坏了的如何罚,甚至告诉仆役,情节严重的打完板子,发卖出去。零零总总,面面俱到。把个李府上下的所有下人,唬的当起差来小心翼翼,唯恐行差踏错被罚银钱事小,丢了差事被卖出去,这辈子就完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