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御前行 > 第五十六章 说红莲

第五十六章 说红莲

    沙守三人在大衍剑派待了几天,直到余学文的葬礼结束后才离开。

    此时无事,三人走走停停,一路游览,正好满足董小蛮到江南游玩的愿望。

    几人商量着,由宋璧引导,先把杭州、扬州、苏州等江南名城逛个遍,沙、董二人再西去荆湘巴蜀等地,然后再到长安、西凉。董小蛮出门几个月时间,最晚也该在冬日回去,否则秦终南恐怕要亲自来把她带回去了。

    三人正在西湖中泛舟,恰逢夏日,苏堤西侧,曲院风荷。

    正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沙大哥,这些莲花,真是好看。”董小蛮靠在沙守身上:“凉州寒冷,虽然也能看到莲花,但是不多,花期又短,像这样看上去无穷尽的莲花,我真是没见过。”

    “小蛮妹妹,你说的可不一定准。”宋璧笑道:“这里到底是莲还是荷,可说不好,我不太认得,子御,你能分出来吗?”

    董小蛮奇道:“莲花不就是荷花吗?”

    沙守微笑:“莲花与荷花确实有些区别,不过一般没人在意这个,你不用听子玉兄的,他就是想掉书袋子。”

    “哈哈,子御,你也分辨不出,直说就是。”宋璧指着沙守大笑。

    “老头子学识贯通儒释道三家,而三家都爱莲,因此小时候我听他唠叨过几句,但也知晓不多,实在是区分莲与荷,对我来说,无甚意义。”沙守解释道,顺手捡起了一朵水上飘过来的莲花。

    董小蛮接过沙守递来的莲花,赞道:“真是好看!沙大哥,这莲花大都是粉色,我也见过白色的雪莲,听说还有红莲,你可曾见过?”

    沙守摇头道:“没有,莲花多是粉红,也有接近大红色,但真正的红色莲花,并不常见。”

    这时宋璧打趣道:“小蛮妹妹,这也就是咱们三人在这舟中,回头见到别人,特别是官府中人,可不要多提红莲二字。”

    “为何?”董小蛮不明白。

    “红莲教。”宋璧口吐三个字。

    “我说红莲,广妙无边。能美天地,能降灾邪。”沙守突然说了这么几句。

    董小蛮迷糊了:“你们在说什么?红莲教是什么教派?”

    沙守和宋璧对视一眼,哈哈大笑。

    “还是我来解释吧,我知道的可能多一些。”宋璧说道:“红莲教是多年前的教派,早在前朝就有他们存在的记录。他们号称是佛教分支,其实不过是借了一些佛教和拜火教的教义,真正的佛教中人并不承认他们。

    红莲教在一些百姓中有许多信众,他们教义认为终有一天,红莲业火降世,将洗涤人间罪恶,只有信仰教派,先行洗清自身罪孽,才能在降世的业火中活下来,并且借红莲业火成道,飞升极乐世界。为此,信众们都纷纷将财产投入教中,供养上师,甚至曾有人在家中自焚,自称是提前用红莲业火烧尽身上的污秽,后果可想而知。

    懂点佛家教义的人,都知道这种话听起来就属于东扯西凑,偏偏老百姓很多人信,你也许会说他们愚夫愚妇,但他们就是信了,只能说这红莲教所描述的是一些老百姓想要的东西。”

    “可我为何从未听过?”董小蛮问道。

    “那是因为红莲教曾经太过高调,在前朝就曾蛊惑平民,意图谋反,前朝末年,若不是本朝太祖神武,这天下可能真会被红莲教瓜分一块。红莲教自从大安开国之后,自动隐入江湖,当时的红莲教主发誓不再参与天下争夺,而是一心一意做一个江湖势力,大安朝当时权宜之计,不再理他。

    后来几代天子,都暗中整治过红莲教,毕竟他们有前科,谁也不愿意治下有这样一个可能谋反的教派。但是想要彻底拔除红莲,太过困难,朝廷也只是打压为主。不过二十多年前,红莲教竟然又起事谋反,甚至有死士潜到长安周边,幸亏朝廷得知了消息,将火苗掐灭。皇上震怒,下诏镇压彻查,将红莲教定义为邪教,全国上下搜捕、打杀。从此红莲教才从江湖中销声匿迹,平日里也少有人再提起。”

    说到这里,宋璧撇撇嘴道:“这些事我也是听家里人讲过,不过这红莲教肯定没有死绝,只不过现在藏得更深。”

    “朝廷没有再派人找他们吗?”董小蛮听的津津有味,以前确实不知道江湖中还有这个教派。

    “当然找了。”宋璧接着说道:“朝廷每年都会查到一些红莲教余党,要不我怎么说他们没有死绝?只不过想把红莲教连根拔起,实在是太难,因此他们一直是朝廷眼中一大祸患,朝中随时都防备着红莲再起。”

    “俗话说,哪有千日防贼的?朝廷这么整天防着,也不是办法吧。”董小蛮对于朝中之事虽然懂得不多,但一些道理是相通的。

    “也许朝廷自有谋划,就不是我等能够知晓的了,我们几人还是做个江湖散人更舒畅!”宋璧从小不愿意介入太多家族事务,只求在江湖中潇洒自在,宋家老爷子放任他如此,却也不得不说实在可惜了他的才能。

    沙守此时默默不语,他想起来上次见皇上,皇上曾提到过二十多年前一件旧事,当时有邪教高手想潜入京城刺杀皇上,却被人杀死在城外,皇上怀疑那是易连山所为。那天与皇上闲聊,说了许多事,所以沙守也未曾多想,但现在细细回忆,易连山生前的确曾跟他聊到过红莲教,还嘱咐他如果遇到邪教作乱,记得出手阻止。

    看来当年老头子的意思,并不是像自己以为那样,仅仅是阻止邪教之人欺骗百姓,还有让自己为朝廷出力的意思。也许老头子早就料到自己的身份会被朝廷得知,他对于曾经的那个弟子,还真是关爱有加,老了还惦记着让自己这个小徒弟尽量能帮助龙椅上的大弟子。

    易连山当年到底何意,沙守也不再多想,从本心来讲,真要有一天红莲教再作乱,他也不会置身事外。只是现在天下太平,恐怕自己到老,也不会见到大范围的战乱。

    “沙大哥,想什么呢?”董小蛮见沙守不语,问道。

    沙守回过神,笑道:“没什么,只是想到万一这红莲教哪天再兴起,我该做些什么。”

    宋璧一脸惊讶:“没想到子御也开始忧国忧民了,你这身份不一样了,果然想的事也不同。以前的子御,可是只想着逍遥快活。”

    “哈哈,子玉兄莫要取笑我。我还是那个求得逍遥自在的惫懒之人,但是想要逍遥,总得是天下太平才行吧,真要有人扰乱这天下,我还怎么图个逍遥?”

    宋璧点头:“此话有理。看来如果真有人作乱,我们这些人便要出一份力。”

    董小蛮应声道:“那是,如果天下乱了,我们也没好日子过。如果真有这种蛊惑人心的邪教作乱,我们定不会袖手旁观。”

    宋璧笑道:“咱们三人想的有些远了,本来观莲赏荷,怎么就扯到先天下之忧而忧了?”

    沙守端起一杯酒,说道:“是极!来来,我们自罚一杯,然后去看下一处景致。”

    三人共同举杯,碰在一起。

    ------------------------

    灵隐寺,沙守三人游过西湖,便到了这里。

    三人正在罗汉堂,沙守为宋璧和董小蛮一一讲解堂中雕塑五百罗汉的来历,在这种地方,宋、董二人便插不上话,他们两人对佛教了解并不算深,哪像沙守那般,从小听易连山讲解儒释道三教,虽然沙守也没有认真钻研,但是把曾经学过的复述下来,却是不难。

    宋璧与董小蛮听得津津有味,前者是出门名门,从小陶冶了一身书墨气,从不会嫌自己懂得多;后者则是看着心上人侃侃而谈,心中不由骄傲,既然他喜欢这些,自己自然也愿意多了解,况且听沙守引经据典,也是一种享受。

    “阿弥陀佛!”背后传来一声佛号:“沙施主不愧是易前辈高足,对我佛家经典如数家珍,老衲佩服。”

    三人回头,看到一个大约花甲之年的老和尚,慈眉善目,正向他们施礼微笑。

    三人连忙回礼,沙守谦虚道:“晚辈也不过是拾人牙慧,在这里班门弄斧了。还未请教大师法号?”

    老和尚道:“老衲明善,此时打扰三位,却是有事。”

    “大师有何事?”沙守问道。

    “是本寺住持让知客僧寻找三位,正在侧院佛堂等候。”原来这位明善和尚,平日经常在前院大雄宝殿、天王殿、祖师殿、罗汉堂等地,与前来礼佛的香客们结个善缘,至于跟哪些人结缘,就真的要看缘分了。刚才知客僧到这附近,说是灵隐寺住持请沙守三人过去,明善得知,便亲自到罗汉堂找到了三人,以示尊重。

    沙守等人不知道住持找他们有何事,不过既然人家找来,肯定也是要去拜见一下的。

    --------------------

    几人跟着知客僧走进了一间佛堂,只见屋里有两人,一个老和尚,年龄与明善差不太多,观其服饰,应该是本寺住持明禅法师;另一人则身穿官服,恭恭敬敬地坐在蒲团上,显然是信佛之人,与住持同坐,不敢放肆。

    见到沙守等人进来,明禅法师起身道:“三位施主终于来了,老衲在此陪贵客,未能远迎,还请见谅。”

    那个官府中人也紧跟着起身,说道:“弟子惶恐,在此听大师教导多时,实在是弟子大幸。”这人知道明禅之所以在这里陪自己坐了一个多时辰,并不是他多么身份尊贵、多么有慧根,而是明禅法师对易连山推崇之至,听说自己来找沙守,才愿意屈尊等待。

    沙守笑道:“这位大人能够听大师教诲,也是让沙某羡慕之极。不知道大师叫我等前来,所为何事?”

    明禅指了指身边之人,说道:“是这位庞从事找三位施主,老衲只是听闻易先生之徒将到,便在这里等候,也想与沙施主交流一番。”

    庞从事说道:“下官庞海,忝任州府从事,早上府衙收到了本地风信子传来的密信,其中有一条与三位有关,信中特意标注,周边各郡县如有三位踪迹,便将此消息传来。府君知道三位在扬州境内办事,当即派下官找大衍剑派和宋家在本地的负责人询问,才得知三位一早去了西湖,今天在外游玩。下官猜测,三位既然到了西湖,肯定会到灵隐寺,于是便来这里等候。”

    不得不说这个名叫庞海的从事是个能吏,西湖人多,范围又大,找三个人并不容易。这种事又不是捉贼,不适合多派人搜索,本地长官也是想到此节,才派了一个不大不小的从事来办这件事。

    庞从事既然没办法到西湖找人,便来了灵隐寺,这里距西湖不算太远,而且是佛寺,他料定沙守必到此处。而且在寺里僧人众多,只要住持交代下去,等沙守三人到来,不难被发现。而庞从事因此沾光,听明禅讲了一个时辰的佛法,倒是意外收获。

    沙守听闻后,心知风信子传来的消息,想必不是小事,便问道:“到底何事?还请庞从事告知我等。”

    庞海低声道:“本来风信子每隔几天给府衙的密信,只是传递一些近期周边的要闻,但是今天这个却提到了江州。那边的风信子探到大江帮有异动,怀疑是针对星月宫,密信中只提到这些,让我们告知三位。”

    沙守三人听后,互相看了看,当即了然。看来是大江帮帮主不甘心儿子被杀,才去找星月宫报仇,而靖平司在附近的负责人显然知道韦林枫是宋璧所杀,所以这本来只是一条江湖纷争的消息,却被单独挑出,传递到附近郡县,给沙守等人提个醒。只是三人都没想到,大江帮会有如此动作,竟然直接针对星月宫。他们原本以为韦帮主会暗地派人来对付宋璧,前几日没有遇到大江帮的人,还以为韦南红暂时忍了这口气,真没想到他竟然把事情闹大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