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说是与非 > 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七章

    说着说着,徐超便带我来到了这家“伟记奥灶面馆”,穿过平江路,便能远远看到在苏博门口排起的长队,几步小走便来到了面馆,这家面馆的店面不怎么大,很多游客都慕名而来,一时间两个人竟没有位置,只好稍作等待,店小二也十分客气,招呼我们稍微等待。

    “老板,你们这些一般哪个面卖的比较好?”

    “我们这默认的汤头都是红汤,假如要白汤,点单的时候要提前告知,品种多老少皆宜,单浇或者双浇面,还有特色炒面砂锅等等……”

    老板一口气讲店里面条的特色介绍完后边很快接着说道,“辣酱面、净素面、焖肉面、大排面、爆鳝虾仁面……你们尝一下特色菜卤鸭面吧!”

    我看着徐超,徐超耸了耸肩膀,表示看我自己点,看老板报了这七七八八的,自己也有点选择困难症了,于是乎便问老板要来了一份菜单,拿到菜单的那一刻着实令我吓了一跳,没想到这里的面条竟是如此便宜,刚才介绍的卤鸭面也是只要十一块钱,我问徐超:“他们店的面怎么这么便宜,会不会不好吃?”

    谁知道我话音刚落,老板插着腰反驳道:“帅哥,话可不能这么讲,我们家的奥灶面可是足斤足两的,味道也不错的,不然怎么会有这么多的人排队?”

    我心里想想倒也是这个道理于是乎便跟老板要了一份卤鸭面,徐超随我,也点了一份卤鸭面。没过多久卤鸭面就端了上来,大老远我就问到了面的鲜香,两个人的肚子不由自主的都响了起来,徐超嘲笑我道:“你看你那样!”

    “我已经很饿了啊!”一说完两个人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

    卤鸭面与别的地方不同,分为汤面与卤鸭两个部分,我先喝了一口红汤,区别于别的红汤面,这家面馆的汤汁中少了一份浓甜,多了一份咸鲜。

    “老苏州总是对松鹤楼的一碗卤鸭面念念不忘,这么多年老字号收官不做了,吃吃伟记的面也不错的,这汤味道还行,快尝尝这个卤鸭的味道!”

    我将鸭肉皮扯开,一口吞进嘴里,鸭肉总的来瘦的部分鲜能多汁,我再将鸭皮吃到嘴里,并没有油腻的感觉,随后我将一整块的鸭肉放入汤汁中,也别有一番风味。

    “快点吃,等下我们就直接去苏博了!”

    苏州博物馆的队伍从门口一直排到了红绿灯的拐角处,大家伙纷纷打起了阳伞,徐超也不例外,从包里拿了一把阳伞出来让我给她撑着,我看到她额头有些汗流了下来,于是从口袋里拿出一包纸巾问她要不要,她拿走了我的纸巾并没有还给我。

    “给你一张你怎么都拿走了?”

    “你这人真小气。”

    “瞎说,因为我今天就带了这么一包!”

    “你想想你只是失去了这么一包纸巾,却能得到本导游给你讲解一下午的博物馆,这交易多值啊!”

    我一想也是,免费的导游可不是说有就有的,很快便轮到我们了,苏州博物馆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庄重和厚实,反而很多的现代感的图形元素在里面,而且建筑造型与所处的自然环境相融合,空间处理独特,建筑结构的颜色倒是与绍兴有几分相似,白与黑巧妙的结合在了一起。走到里面的大厅,抬头向上望去,尽是棱角分明的玻璃与钢结构,灯光混合着阳光照射在博物馆内,夹杂着空调的冷风,十分惬意,贝聿铭设计的东西还真别有一番韵味在里面。

    “博物馆在形式上分为三部分,中心部分为入口处、大厅和博物馆花园;西部为展区;东部为现代美术画廊、教育设施、茶水服务以及行政管理功能等,现在呢我们的位置就是在大厅,我带你去个地方!”

    徐超二话不说拉着我的手便往上走,在楼梯的旁边能够看到被玻璃罩住的一些绿植,上面的阳光投在下面,好不诱人。

    “还有吴门四家的周边,要不要买一点。”

    我心想着可以给恒子买点特产啥的,于是便跟着徐超来到了博物馆的东面。“这是苏州博物馆关于吴门四家的特展,他们的画虽然算不上妇孺皆知,但是基本也是稍有艺术常识的人都十分熟悉的,审美上也依然符合现在人的喜好。所以,尽管开发的文创品类不算多么特别,也就是些最为常见的明信片、笔记本、手机壳、书签、文件夹等等,却也自成特色,也十分实用。”

    “这些包装还挺文艺的啊。”

    “苏博里面的这些人,不是为了打工,是真真正正的文艺工作者!”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