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最后一颗恒星 > 第22章新的上课模式

第22章新的上课模式

    当下课铃声响起,物理讲师瞥了一眼苏牧,淡淡说道:“虚心学习才能使你进步。”

    面对物理讲师的话语,苏牧没有任何反应,只是他的心中有了一丝淡淡的失望。如果闻名世界的清北大学,都是由这种老师教授知识,苏牧觉得,这个大学不读也罢。

    上午的课程就这样结束了。

    对于与物理讲师的语言冲突,苏牧并没有放在心上。

    只有蔡启杰阴阳怪气地讽刺了几句。

    下午的课程,当苏牧往早上的教室赶去的时候,却被告知,上课地点改了。

    新的上课地点,被安排在一个装修环境极其舒适的无尘教室内。所有上课的学生,都要求换上无尘衣帽。

    如此奇怪的要求,让学生们一度怀疑,这节课是否是进行高精密仪器教学。

    进入教室后,当苏牧看到摆在教室中央的机器时,便已经知道。这哪里是什么高精密仪器教学?分明就是进行知识灌输。摆在中央的机器,正是神经元信息传输仪,也就是人们口中的虚拟学习机。

    这是一节外国语课程。

    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外语就是一门枯燥而无聊的课程。除了要记住各种语法词汇以外,就没有任何有趣的东西了。

    “这节课是外国语,学校考虑到大家背诵单词的困难,特意批准使用虚拟学习机进行学习。现在大家排好队,一个一个上前来。”外国语老师说道。他很显然是一名留学生,对于新事物一点都不排斥。

    听到外语老师的话语,现场学生既激动又紧张。

    关于虚拟学习机的消息,在过去两三个月里,他们听得太多太多了。尤其是发明者,还是他们的同学。

    然而激动归激动,却没有一个学生上前接受知识灌输。

    “苏牧,你来带个头?”外语老师看着苏牧微笑道。

    “好。”

    苏牧第一个接受了外语知识灌输。

    知识灌输的时间很短,前后一分钟都不到。那是因为内容并不多,只有大一第一学期的外语课程内容而已。

    见到苏牧接受了知识灌输,其他同学再也无法保持冷静,纷纷向前。

    接受完灌输的人,纷纷目瞪口呆,他们接收到的知识太清晰了,仿佛被刻在了他们的脑海里一样。

    他们此时完全相信,如果高考前他们也接受了这种灌输的方式进行学习,他们绝对会拿下状元。

    物理专业学生一共是四十人,包括许纯熙和蔡启杰。张九龙不喜欢物理研究,而是选择了电子信息专业。

    四十人一共花了不到一个小时,就全部接受了一遍知识灌输。而这一次的灌输,直接让他们完成了外语的第一学期的学习。

    当他们走出教室的时候,他们眼中满是掩饰不住的不舍。可惜,教室接下来要交给别的专业的学生使用了。

    虚拟学习机的效果很快就在学校里传开了,不光接受知识灌输的学生满意,就连授课老师也是满意至极。

    有了虚拟学习机,授课讲师、教授只需要提前将要传授的知识,提前输入到机器内。后面的一切就只需要交给机器就可以了。

    只可惜,虚拟学习机只有两套。

    因此学校出现了一种争抢现象,学生争着去进行知识灌输。老师则争着希望自己的课程,可以用虚拟学习机进行讲课。

    当然也有坚持亲自讲课的老师,比如基础物理的那位青年讲师。他就喜欢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着各种理论。末了还喜欢加上自己的研究理论。

    对此,上基础物理课的学生,全都又急又无可奈何。

    至于苏牧,此时他已经向学校申请,提前进行学科毕业考试。

    对于苏牧的申请,学校的规定是允许的,因为是学分制,只要你能完成足够的学分,提前毕业当然是可以的。

    而要想获得足够的学分,除了要通过各个学科的毕业考试,还必须提交相关学术论文。

    苏牧的第一篇论文,就是关于光的研究。他在论文中明确提出了信的概念,同时指出人类对信的读取方式不同,所得到的结果也不会相同。

    此外信的读取是可交互式的,某些读取方式会引起信的交互作用,从而出现交互式结果。这一解释,一定程度回答了关于双缝实验的干涉问题。

    当苏牧的这篇论文在国内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时候,学术界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一种认为,苏牧在信口雌黄。

    另一种认为,苏牧的理论很新颖,很可能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于光是信的争吵余波还没有过去,苏牧接着发表了第二篇论文。

    这是一篇关于时间的文章。

    苏牧在文章中明确指出,时间不是运动,它是一种态。宇宙的时空,则是无数态的叠加。

    因为时间是态,所以它不可逆,同样不可穿越。

    苏牧的关于时间的文章一发表,顿时使得相当多的科学家开始沉默了。

    过去,人们总是将时间与运动放在一起。也因此有理论认为时间会受运动影响。

    但那些伟大的科学家已经意识到,如果将宇宙比作一个整体,那么对宇宙本身而言,其内部某一部分的运动速度,根本就不会影响到宇宙自身时间。

    只是他们很难找出,一种可以描述整个宇宙时空的形容词。苏牧提出了态这个概念,正好是他们过去一直苦寻而不得的东西。

    与上一篇论文两极分化不同,这次论文除了小部分顶级科学家能理解外,大部分人则是看得一塌糊涂。

    第二篇论文的热度还没有消退,苏牧的第三篇论文再次发表。

    这是一篇关于空间引力的文章。在文中,苏牧首次提出了空间力的概念。同时指出,空间力与万有引力属于相互斥力。

    当空间力大于万有引力的时候,整个宇宙空间会呈膨胀状态。而一旦万有引力大于空间力,那么空间将会呈压缩状态,黑洞正是如此形成。

    因为空间力在宇宙内无处不在,因此必须要在特殊环境下,才能测量其值的大小。苏牧在文章末尾,列举了数个构建特殊环境,以此测量空间力的值。

    于是一些半信半疑的科学家开始根据苏牧提供的资料进行研究,最后竟真的测到了空间力的值。用测量得到的数值,人们第一次精准地计算出黑洞产生的引力阈值。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