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道吾与 > 第十三章 闲谈

第十三章 闲谈

    龙虎武馆小竹屋。

    竹叶枯黄,瀑布不谢,落叶时飞,流水成响,苏林盘坐在屋外的大石头上,双目紧闭,随着他收功双手下压至丹田,缓缓睁开眼睛。

    离他与江越交手已经过去一月,他突破外练后,这几个月都在武馆内安心练功,期间他去过道观去熟记《移气换身诀》,王道士离去后他便不再去道观。

    在武馆内的日子,因为王虎手下的弟子与他生有间隙,王虎在的时候,他就在校场修行武功招式,王虎不在时,他便来到这小竹林请教石宗。

    石宗看着运功的苏林,心中也是不住感叹:世界之大果真无奇不有。他这几月见苏林武功进步非凡,似乎丝毫不受根骨年龄的影响,心中疑惑,在询问询问师父之后,这才知道世间还有苏林这类人存在。

    他摇头苦笑一下,见苏林运功完毕,上前笑着说道:“苏师弟,这《九转龙虎功》修行的如何了?我看你气息凝练,最近便可以着手准备内炼了。”

    苏林道:“师兄见笑,这九转龙虎功我才练到三转,至于内炼是不是早了一些?我听闻内炼外炼皆是练到大成才可以进入下一阶段,我这外炼才刚刚小成就进入内炼是不是太勉强了些。”

    苏林记得王道士传他功法功法时曾说过,这内炼外炼皆有小成大成之说,他是经历过一世的人,心性沉稳,明白根基的重要性,只望武道一途上走得更远,以他的进境来看,三个月左右才外炼小成,想要内炼外炼大成,似乎与王道士给他规定的两年时间大为冲突。

    但药房里的通骨丹给了他底气,若两年时间到了,他依旧没有练出自身的内气,一样有办法可以消除自身根骨的限制,不使其成为自身武道的阻碍。

    石宗愣了愣,失笑道:“原来师弟也知道这个,但师弟知道的估计不怎么完整,不然也不会说出这种话。”

    当日王道士讲述的比较浅显,苏林也听王道士说让自己自行判断是否要去大成,现在再结合石宗的话,心道:难道其中还有什么隐秘?便顺着石宗的话回道:“我也只是听别人随口说了两句而已,还望师兄解惑。”

    石宗看着苏林摇摇头,道:“这可不是随便听说两句的事,寻常人连触摸这等隐秘的机会都没有,看来师弟对我还是有所保留啊。”

    他没有理会沉默的苏林,顿了顿继续道:“师父曾说过上古练武一途有‘形’、‘气’、‘灵’、‘神’四大境界,而当今世道的武道六境就是传自‘形’、‘气’二境。”

    这‘形’、‘气’、‘灵’、‘神’四境苏林还是首次从旁人口中听到,之前他在王道士也只是听得片言碎语,此刻不由得倾心驻听。

    “‘形三关,气三关,明心守性见灵台,一悟天地神道生。’,这是师父曾说过的武道四境谶语,武道六境除开培元,内外之炼和洗身属于‘形三关’中第一关炼体,养气与周天是‘气三关’的大小周天两关,我们常人练武以气为本,讲究气运周天,炼体只是浅尝即止,内外之炼时只需小成即可,洗身后内力壮大自然会反哺身体,达到炼体大成。”

    “因此我们没有必要刻意去追求大成,反倒是修炼内力需要精益求精。”

    苏林有些恍然:‘如此说来,内炼、外练和洗身是属于‘形’之一境中的炼体?’但伴随的是更多的疑惑,他问道:“师兄,既然我们练武是追求内力,为何不直接修行内力,而是以炼体着手呢?”

    石宗笑着反问道:“谁说我们练武是以炼体起手?师弟难道忘了武道第一步培元便是感应内气吗?就算是后面的内外之炼不一样是以内力锤炼体魄?师弟谨记我们练武是以‘气’为本,炼体只是顺带而已。”

    苏林大悟,趁着现在的由头,一举将以往心中的好奇提出,他拱手道:“苏林谨记师兄的话,只是师兄,不知可否详细为我讲解一下这‘形三关’、‘气三关’还有后面的‘灵’、‘神’二境?”

    石宗暗自奇怪,在他眼中苏林来历也有些神秘莫测,知道一些武道隐秘是情理之中的事,不然也不会说出‘大成小成’这些话来,这些武道常识对于常人来说是隐秘,在知情人眼中却谈不上重要,毕竟常人练武就算不清楚其中的道理,依照前人之路一样可以攀爬前行。

    这苏师弟来历果然有些让人看不懂,不过已经说到了这里,也没必要遮掩,石宗抛开心中的诧异,解释道:“‘形三关’是指炼体、脱胎换骨、金刚三境,‘气三关’是大小周天和璞境,至于‘灵’‘神’二境我知道的也不多,师父曾经提过这两个境界主要凭感悟,和‘精气神’三宝有关,我不太明白。”

    苏林眼里露出思索之色,如此看来,似乎‘形、气、灵、神’四大境界不是递进关系?那萧千山是在气之一道上有很高的建树,其余三境不怎么涉猎?

    他越听越是迷糊,疑惑越多,他深知这是对武道认知匮乏的原因,他看了看石宗,再次问出心中所惑:“师兄,你越说我心中疑惑越多,还有既然‘形’有三关之说,为何我们不练其余两关?四大境界难道没有高下之分?”

    石宗笑了笑,赞叹道:“师弟果然才思敏捷,一下就问道了关键。”

    他沉吟了一下,“我初次听闻师父讲解四大境界时,也有此疑惑,师父曾说过武道修行在于‘精、气、神’,我等常人练武以修行内气为主,但也有以炼体为主的外家橫练武道,这种武道练到深处,身若金刚,碎石举鼎只是等闲,多为战场兵家所练。”

    “至于四大境界是否有高下之分,‘形’与‘神’二境我不甚清楚,但是‘灵’境却是必须要‘气’境练至顶峰才有资格触摸到。”

    “咦”,苏林追问道:“这是何故?”

    石宗叹了一口气,“我也不知道其中缘由,师父就是这样说的。”他说道这个脸上也有些落寞,北海曾今也是一国,现在连他这个没落王孙习武尚且转投他门,何况其他人。

    他唏嘘道:“我北海偏居一隅,武道传承也有断层,加上各大家族敝帚自珍,致使许多武道知识我等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也是北海人才难出,只能困守一地的重要原因。”

    “至于师弟所说的以境界论高低,倒是听闻之前大唐曾制定过九品武道,但我北海偏居一隅,未曾传播至此就已断绝,不然凭这九品武道,我北海之人未尝不能窥视一下武学的上乘境界。”

    石宗话语之间充满的落寞与遗憾,武学之道放大至一国一地,从来不止是个人武学高低的事,如果有一套完整的体系,就算没有实在的功法修行,其存在也是一盏明灯,可以使人向前攀沿,如同武道六境一般,虽然不是实实在在的境界,但常人依葫芦画瓢,也可以少去许多弯路。

    “九品之说我也在师兄的笔记上看过,只是不知道前五品是何光景,不知师兄是否知道。”这九品这说王道士也未曾讲过,他一直都很好奇,不由再次问出心中疑惑。

    石宗摇摇头,“这九品之说流传甚少,知道其中隐秘的无一不是世家名门,师弟没过听说过实属正常,武道六境上尚有‘璞境’一关,师父说这是气道至极,应该评得上五品吧!至于前四品,或许与‘灵、神’二境有关。”

    “师弟若要以境界论高低,这个九品武道倒是符合师弟想法,但是真以品级论高低也不切合实际,与人对敌武功招式的精妙,内功心法的好坏,心境、环境变数太多,这个也不能完全当真,只能略作参考。”

    他感慨完,见苏林还在思索,取笑道:“师弟何必想那么多,九品四境之事离我等太远,现在你该考虑踏入内炼才是真,可别好高骛远。”

    ‘若石宗所言不虚,那自己确实没有必要强求外炼大成。’苏林暗忖,他对武道一无所知,无法辨认石宗话中的真假,但想来石宗不会在这种事上骗他,他接口道:“师兄所言甚是,那不知这内炼一关有何讲究,还望师兄解惑。”

    石宗道:“这内炼一关没有什么好讲的,师弟按照《龙虎功》上的法门修行就可以进行,五脏六腑是人体机要,这一步是水磨工夫,不能着急。”

    “是,苏林谨记。”苏林回道,他想到这既然是个细水长流的功夫,也不知道要花费多久,好奇问道:“不知内炼这一关需要多久才能完成。”

    “师弟,你啊你,可是心中着急了?”石宗打趣道,但还是解释道:“这内炼比之外炼困难许多,我外炼时花了月余功夫,但内炼却用了两三月。”

    苏林心下一沉,如此说来自己岂不是要在这内炼上花上一年半载?

    “师弟天资非凡,若有充足的药丹药应该比我用的时间要少一些。”石宗说完,苏林有些沉默,他虽然小有资产,也舍得在武道一途上投入,但是练武花费之巨,他恐怕难以承担。

    石宗看出他的沉默,迟疑道:“师弟可是有什么难处,若是缺少钱财,我倒是可以借与师弟一些。”

    苏林没有回答,如果说苏林对这个世界的人总是抱着一丝戒备,是源于自身是个异界人的不安,那他对于龙虎武馆的人抱着戒备,则是源于他们每个人似乎都在拉拢自己。

    他明白这种拉拢源于王道士那封推荐信,让他在众人眼中有种神秘的色彩,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好,以龙虎武馆这种各方实力纠缠不清的的情况,若是他冒然接受别人的好处,待以后别人摸清了他的底细,知道他一直在狐假虎威,那必将陷自己于万劫不复,所以对于石宗的好意,他断然拒绝。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