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再世重锦 > 第十三章 奇怪的嗜好

第十三章 奇怪的嗜好

    鱼宗青兴匆匆地对她说:“快,合秋,去拿面浆过来,我去贴在大门上。”

    郑氏不识字,凑过去看了两眼,才问:“这真是张县令写的啊?”

    “难不成还是骗你的!”鱼宗青笑了笑,又赞叹起来:“怪不得人人都说下邽学风甚浓,出了几个贤士,有这么一个爱才的好官在那儿,人人都要爱起读书来了!”

    幼微看着爹爹极其崇拜的样子好笑起来,一扭头,刘谦和也在捂嘴偷笑。刚才刘孝离开时要带他走,他却非吵着要在这里与幼微一起玩,无奈之下,刘孝只好吩咐虽刘谦和一起来的阿贵小心照看小郎君。

    左邻右舍见鱼家又是买桌子又是贴对联的,一问之下才知原来刚刚县令大人来过了,还留下了一幅墨宝。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大半个下邽县就都知道了鱼秀才的私塾大受县令赞扬。

    不过几天,鱼家的东厢便坐买了学生,琳琳琅琅的有二十多个,还不时有人送学生过来。幼微自然是跟着一起上学的,可是她要求只上午学读书写字,下午与娘一块学针线。

    这么个合理理由鱼宗青自然不能不同意,可私下里总觉得有些遗憾。他的惠娘是难得一见的神童,大唐又是一个开放的时代,不好好学读书写诗实在是太浪费了。

    刘谦和发现了鱼家的热闹,天天在家里吵闹着也要来这里上学。可实际上家里已经把他送去了下邽另一个颇德高望重的老先生那里,那位老先生教出来的学生有好几个都考上了科举。

    不过,幼微听刘孝提起过,说是为人也太严厉了些,刘谦和不过七岁的年纪,一背不会书就得挨戒尺,他又是个不爱读书的捣蛋性子,自然挨打的次数比别人多。每次看到他吃饭拿筷子的手疼得直打颤,赵氏就要把那迂腐老先生给骂死了!

    赵氏虽说喜欢鱼家人,可是也不太信任鱼宗青的学问,毕竟年纪还轻,见识的少,又私下里问了好几户把学生送到鱼家的父母,又让刘孝时不时地过来坐坐,兼刘谦和在家的哭闹,最终才下定了决心。

    挑了个好日子,刘孝夫妻便郑重地把刘谦和给送了过来。

    鱼宗青也保证会好好教他。

    可是根据幼微几天的观察,刘谦和是属于那种一听上课就打呼噜睡觉一听见下课就精神抖擞、明显不爱读书的人,也不知自家爹会有什么法子对付他!

    鱼宗青收的束脩不多,家境不错的话每月随意给上几贯钱,家里贫寒的他又狠不下心来拒绝,就规定随意给些东西就行。弄得鱼家每到月初家里就会多了好多鸡蛋、猪肉与活鸡活鸭什么的……

    有一次,一只鸡没被绑好双腿,一被主人放下就满院子满屋子地扑腾,幼微与郑氏累得半死才终于把它给逮着了。看着一片狼藉的院子幼微想,看来这辈子都不能指望爹爹给家里挣钱了,还是靠她的聚宝盆吧!

    书生,书生啊……

    现在每次念叨这个词,她都是咬着牙念的。

    一说起她的聚宝盆,幼微就会高兴得就算是在梦里也会笑得醒过来。那日她放了个金簪子进去后,等了一天一夜进去看,还没有生成。又等了一个白天,才终于又看见了多了个一模一样的簪子。

    当时她在空间里都差点没笑抽,双手抱着那两只簪子不舍得撒手。

    簪子比铜币的个头大,所以生成的时间也慢了一半,可见聚宝盆同植物花果生长的原理是一样的,越大的长成的越慢,越小的结的果就越快。

    心里有了谱,幼微便悄悄托刘谦和去金玉坊里把簪子打成别的样式,免得日后换钱的时候被赵氏给发现了,又让他别把这件事说出去。刘谦和现在和她玩得很好,又爱黏着她,对她的要求自然欣然应允。而且幼微知道那些金匠师傅大多数都会无良地把熔化的金银私扣一些,再打制,还回来的首饰都会分量不足,或者中间是嵌了铜铅什么的。刘谦和是刘家的小郎君,一般人是不敢在他头上做手脚的!

    果然,等刘谦和拿回簪子,幼微仔细查看,又用秤称了称,分量很足。她高兴地捏了捏刘谦和的脸颊:“谦郎真乖,做的不错。”

    谁知刘谦和蹬鼻子上脸,立即说:“那我今晚的功课你得帮我写。”

    幼微蹙了眉头,正欲说什么,刘谦和就抢先说道:“不然我告诉我娘你把她送你的簪子给打制成别的了……”

    好哇,原来是自己上了当,现在簪子竟成了小屁孩手中的把柄。

    幼微瞠目结舌,望着笑得一脸得意的刘谦和说不出话来。

    平日里自己总是被她戏弄,后者好容易看见她这样的神情,顿时高兴得哈哈大笑起来。

    无奈之下,幼微只得帮他写功课,另外还狠狠地警告他若是再不守信用,将簪子的事告诉任何一个人,她就要让他爹给布置比这多百倍的功课!

    好吧,这个对于害怕学习的刘谦和来说是最有效的。

    刘谦和终于不那么嚣张了。

    十月份的一天,自长安传来消息,京都地震,宣平坊受的损失是最严重的,虽然没有人员伤亡,可是房子很多都被破坏了,地震过后便又被官府收了回去。顿时宣平坊的一干人都没了去处,天天在京兆伊府外闹腾,被打了一顿,才渐渐消停下来。

    幼微猜测这件事应该没有传到天子耳里,不然凭着宣宗的明理,是绝不会允许京都有这样欺压百姓的官!

    这并不是个好消息,鱼家三口听了心情都很沉重,就连爱贪小便宜的郑氏也难过得流下了几滴眼泪。

    唯一的好事便是从此后郑氏再也不提鱼宗青把房子贱卖的事,幼微与爹的耳根终于清静了。

    幼微之后便把原先的簪子收了起来,专门让聚宝盆生另外一个改了样式的簪子。半个月一个月之后,她便又托刘谦和把其中一个送去金玉坊改样式,或者改成镯子、钗子、步摇之类的,而这些首饰她因为人太小,又不能把实情告诉爹娘,所以一直都堆在空间里。

    慢慢积累着,她空间里的金质饰品越来越多,说实话,挺壮观的。

    刘谦和也习惯了隔上一段日子就帮她去改制首饰,一开始他还很疑惑,试图去找出幼微有这种癖好的原因。可后来,他就懒得再去管为什么了,幼微让他去打制他就去打制,不让他告诉别人他就谁也不告诉。

    但是下邽县的几家金玉坊还是记住了他,都传说刘家的小郎君是个爱金首饰的人,而且喜欢把一个首饰翻来覆去地改花样。

    除了生金首饰,幼微又悄悄去北屋爹娘的床下边拿出一贯钱——娘前世总喜欢把铜币藏在床下或者埋在地里。生出一贯后,又赶紧放回去,幸喜爹娘没有发现。她发现这个小聚宝盆不能生单个的两个以上的东西,但若是把铜钱给串起来还是可以算作一的,或者把面给用布袋什么的装起来,也是一。

    她便以这串钱做基础,一串串地任聚宝盆生着,两年后,她已是个小有资产的富婆了。

    前世看到战乱的她深知粮食的重要性,便也曾让聚宝盆生出粮食,可盆子太小,生金银首饰什么的不成问题,一点点熬着就是。但半碗的粮食两天才能生出一碗来,实在是太慢了。

    在经过几次的试验,只得了几斗的白面后,幼微终于放弃了这个想法。

    若是聚宝盆能变得再大点就好了,这样她就可以为以后多储存一些吃食。她想。

    可她也知道做人不能太贪心的,有这个聚宝盆不知是老天多么厚的恩惠,她不能再不知好歹,祈求东祈求西的!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