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寿王十三岁 > 第十五章 相争盐池利

第十五章 相争盐池利

    腊月,丙午。

    黄巢正在与群臣在大殿内讨论朝事,近来军队开支逐渐不足,士兵的军饷不能拨出,让黄齐朝廷实在是头疼不已。

    黄巢近日上朝十分频繁的上朝,一是新朝初立,太多的典章制度还未确定,人事的问题也有些搁置,堆积起来实在太多。再者,这种坐在龙椅上掌控天下苍生的权力令他特别着迷。

    尚让居于大殿下的左边位置,向黄巢进言道:“军中用度不足,士卒之间多有怨言,今日之事必须要先解决本朝的财政问题。”

    孟楷对黄巢说道:“我们自入长安约束己众。未曾取长安之民分毫。臣听闻当日伪唐奔走,珍宝留存宫中尚不知几何,黔首争相入宫取之,臣以为城中百姓殷富,可以从中收取税收来纾解眼前之难。”

    “难道就不考虑本朝民心否?”同平章事崔璆出声反对,“臣以为此策不可行。”

    崔璆出于五姓七望的清河崔氏,在任浙东观察使时被黄巢所俘,黄巢也通过崔璆不断向清河崔氏索取钱财。虽然崔璆并未黄巢献出计谋,但黄巢为了得到清河崔氏的支持,仍然将他封作四相之一。

    黄巢冷冷的注视着崔璆,问道:“昔日伪唐从民间取财,不过为了供自己的享受。而今日朕为国家考虑,崔卿都以为不可行吗?”

    “崔平章难道就不为我大齐考虑吗?”孟楷本就是嫉贤妒能的人,对于官位在自己之上,而且毫无建树、寸功未立的崔璆更是嫉妒。

    崔璆审时度势也是一流,见到黄巢不悦的样子就立马认错:“臣并非指我大齐不可,而是如今大军四十万有余,即便长安之财用尽恐怕也难以供养。”

    同为同平章事杨希古也是为着崔璆辩解:“崔宰相为考虑的不过是认为百姓的财款于大军仍然相差甚远。”

    尚让点头:“我大齐自立朝至今日,确实没有稳定的税赋来源。以一府五州的土地无法养此大军。而且以伪唐及诸藩镇对我大齐虎视眈眈的情况来看,裁撤大军又是因噎废食之举。”

    黄巢也知道着其中的困难,但是他也实在找不出办法,毕竟地盘也就那么大一点。黄巢心想不日必须得尽力扩大大齐的疆域,来攫取更多的财富才行。

    黄巢看到了位置并不那么明显的朱温,因为朱温劝降诸葛爽这件事,对朱温特别认可。

    “朱卿,你说说现在朕该如何处置?”

    朱温没想到黄巢突然点到自己,略一思索就回答道:“臣以为河中占盐池之利,所获颇丰,李都已经投靠我大齐,不如特设转运使从河中转运财帛。”

    黄巢想了想李都此人,自己曾经见过,这李都昏弱,应当不敢与现在兵锋正盛的大齐为敌,自己派兵去找他要钱,应该不会拒绝。

    “此法朕以为可行,诸卿家以为然否?”黄巢肯定了朱温的回答。

    尚让也不得不承认这与搜刮长安百姓是目前唯二的办法了,回答黄巢说:“臣以为可行。”

    其余臣子也是认可这个办法,只有孟楷不屑的冷哼一声。

    黄巢询问群臣:“谁去河中替朕取财?”

    户部侍郎唐熠出列:“微臣愿往,为陛下拿来充足的军费。”

    黄巢见到唐熠毛遂自荐,如果能够成功的话,这段时间军费应该就有着落了。

    黄巢赞可的说道:“唐熠你若能成,朕擢你为户部尚书。”

    唐熠早就想来这件事应该也没有什么危险的,有着黄齐四十万大军在背后为自己撑腰,不过是过去刷刷履历而已。

    “大齐开国,臣唯恐不能为陛下分忧,今日方得良机。”唐熠拜谢黄巢后又回到队列中。

    今日朝会结束,黄巢身上的担子终于轻了一些,但加在河中百姓身上的担子却是更重了。

    唐熠作为河中转运使来到蒲州,河中节度使李都与河中节度副使王重荣率一众府上官员和军中武将前来为唐熠接风洗尘。

    李都上前打招呼:“转运使今日前来,我等有失远迎。”

    唐熠来这里,不愿意多生枝节,也是礼貌的回应李都:“李节度事务繁重,不敢有劳。”

    李都本来就有些担心这从长安来的黄齐臣子,生怕有所得罪,自己的能力远不足与之抗争。

    王重荣道:“陛下传来的诏令我等已经知晓,请转运使往官邸详谈。”

    唐熠深深的看了王重荣一言,见此人身形甚是魁梧,有种不怒自威的气势,远非李都这种才干疏薄的人可以驾驭的住,怪不得李都要上表这个马步军都虞候为河中节度副使,看来是忌惮王重荣在军队中的影响力不得已而为之。自己此行恐怕最难搞定的就是他了。

    到了节度使的治所之后,王重荣、李都和唐熠纷纷落座。

    官邸中的衙役端来一壶茶水,分别给三人倒上。

    王重荣小饮了一口,对唐熠说道:“这茶叶是我从浙江买来的径山茶,可花了不小的精力才弄到,转运使尝尝如何。”

    唐熠也是轻啜一口,确实是沁人心脾,对王重荣称赞道:“这茶甘醇爽口,余香仍留唇齿之间,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好物。”

    唐熠以前就是个读书人,对茶叶颇有了解。后来黄巢招募他们这些落第士子时,就跟着加入了黄巢军。随着黄巢南征北战,很多时候都没有这种闲工夫喝茶。

    李都对王重荣喧宾夺主的姿态没有什么表示,毕竟自己对整个河中的军队控制无多,名为河中节度使,却早就被王重荣架空了。

    这王重荣驭下极为严苛,不仅骁勇善战,而且工于心计,所以属下的士卒大多都害怕他。

    在李杰眼里,这唐僖宗第二次逃离长安就是王重荣用的计谋。因为田令孜想要王重荣交出手里的盐池,王重荣非但不肯,还细数田令孜的罪状宣之于长安,后来勾结李克用南下,将田令孜给赶走了。

    王重荣问唐熠:“有这种好茶伴着,才能好好地谈谈正事,转运使以为呢?”

    “有此物想必都会是事半功倍吧。”唐熠微微笑着,“我这次所来就是需要得到河中的财力支持。”

    王重荣见说道了这里,也是正经起来:“不知转运使以为多少为宜。”

    唐熠伸出了一根手指说道:“大齐需要一百万贯。”

    王重荣没想到唐熠如此狮子大开口,一下子有些惊愕。

    “一百万贯!转运使莫要开玩笑。战事多起,去年盐池获利一年不过一百万,转运使是要全部拿走吗?!”王重荣有些恼怒了。

    唐熠很快服软:“王节度莫生气,这件事好商量,朝廷给的指标是一百万贯,是因为尚不了解这里的情况,今日我回书朝廷,诸公和陛下肯定会要说削减的。”

    唐熠拿远在长安的黄齐朝廷挡了下王重荣的怒火。王重荣何尝不是有些瞒报,战事对河中的影响还不至于如此严重,去年的盐池的产出还是让他获利一百二十万有余。

    “既然一百万贯,节度这里拿不出来,但七十万王节度该不能推辞了吧。”

    看到唐熠松口,王重荣也不再发作:“七十万贯也能拿得出来,朝廷多久派人来取。”

    唐熠说:“朝廷让我全权负责此事,我还得向节度这里征调一些民夫才行。”

    “转运使自取便是。”王重荣一口将茶杯里的茶水饮尽,头也不回的出去了。

    李都解释道:“王节度就是这个脾气,转运使可不要同他一般见识。”

    “我晓得,我晓得。”唐熠还是暗暗记恨王重荣,心想早晚有一日朝廷要来灭了你这厮。

    不过还好已经将这事谈得妥当,自己也可以交差了,唐熠向李都告辞道:“今日事毕,我也先告辞了。”

    “转运使慢走。”

    待唐熠走了之后,李都心神不宁的继续坐在这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