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汇龙潭 > 第五十一章 梅花洞闻真言

第五十一章 梅花洞闻真言

    花开两朵,各描一枝。先说梁弘毅,自打接了任务:监国尧光之山后,就开始着手详细了解尧光之山中的一切事务。

    梁叔发现在这尧光之山中的异人、异兽虽形态各异,然本性却极为趋同:喜在世间农历初三时往一些地方去礼拜。他们礼拜的对象并非中国人通常膜拜的神佛、菩萨,而仅是一些特殊形状的怪石、怪树等。弘毅甚是不解其意,遂在一个初三之日,也同此地的异人一道去往一个山洞里朝拜一处怪石。此洞因常年如世间春寒料峭一般,入口处寒梅锦簇,故得名梅花洞。弘毅朝拜完毕,寻得一长者,眉目间沧桑可见。梁遂谦卑施礼,并与之攀谈起来:

    “尊者,我本世间客,偶入尧山界。不知此地风俗,尚恳请尊者不吝教诲。”

    “监国大人客气啦!”老者笑着说道:“本是后山人,偶作前堂客。然我尧光之山中之人、之兽,之所以形态各异,盖因前世业力所故。”

    长者小酌一口尧山梅酿后继续说道:“我尧山之主原系殷商金鸡岭总兵孔宣将军。后其见帝辛,也就是你们世间人常蹙骂的纣王。想力挽狂澜,将已日薄西山的殷商王朝拉回到盘庚大帝时期。然而,改革嘛,你懂的……”

    “我懂!”梁叔笑着答道。

    “上层社会的阻力可想而知,他老人家很多时候无法推动。于是他做了一个前无古人的决策:从奴隶中寻找自己的支持者!”

    “从奴隶中寻找自己的支持者?我的天呐!这在我们世间是十九世纪美国总统林肯的思潮啊!”梁叔弘毅惊讶地说道。

    “对,就是这样的。帝辛废除了殉葬制度,这成为了《尚书》中《牧誓》中姬发小儿弑君的一大罪名:不敬天爱人。tmd,还有王法吗?还有法律吗?”尊者愤愤不平地说道。

    “历史本来就是胜利者书写的。”弘毅安慰道,然后话锋一转就再次问道:“那孔宣将军呢?他可是帝辛手下的金鸡岭总兵呀!”

    长者闻言,再酌一盏后说道:“孔宣将军当然不愿意为那道貌岸然、欺世盗名的姬发小儿效力,但殷商气运将终,他和帝辛都无力回天。尽管在牧野之战中,被帝辛激励的奴隶们奋不顾身,但终究天命难违。一场山洪,让最后的希望化为泡影。”

    “那帝辛手下的精锐部队呢?他们为何不勤王救驾?”弘毅疑惑地问道。因为凭他在社会上的历练可以很清楚地判断出:如果帝辛能调动正规军,绝不可能出现牧野之战由奴隶组成的部队抗拒姬发叛军。

    “看来监国大人您对那段历史颇有兴趣啊!”长者笑着说起了真实的历史:“因为那些精锐甲士并没有接到回师平叛的讯息。”

    “什么?难道姬发将帝辛的通讯方式切断了吗?”弘毅再次大吃一惊。他不敢相信一个小小的诸侯竟有如此惊人的能力,将一个帝国国君召唤精锐部队的通讯渠道切断。

    “哼!姬发小儿岂有这等本领?还不是有内鬼作祟!常言道:城池从内部最易攻破!是里面的内鬼将帝辛人皇与其统帅的精锐部队间的通讯阻断了,致使精锐甲士无法获悉贼寇兵发朝歌,鏖战牧野的情况。”老者再度愤愤不平地说道,眼中满是恨意!

    “内鬼?何许人也?”梁叔立刻问道。

    “贼微子启!那贼子顶不是个东西!他本是帝辛的哥哥,却因自己未得父皇待见而勾结东伯侯姬昌、姬发小儿一起里应外合拿下了朝歌城。至于帝辛牧野之战败北,其实是突发山洪,致使由奴隶组成,未经充分训练的部队阵型被冲散,遂败北牧野。”说到这里,尊者眼里布满了血丝。

    “可叹世人被《封神榜》一书给误了几百年,加上司马迁《史记》中对帝辛进行的歪曲和丑化,几千年来人们对咱殷商王朝的末任君王的误解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尊者悲愤地说道。

    “尊者不必动气,无论怎么说,帝辛先辈乃末代人皇!后世之君不过天子耳。如此观之,帝辛前辈的地位无可撼动。”弘毅安抚长者,接着将事先准备好的特殊果品和琼浆玉露取出来,在这梅花洞中与长者对酌。

    “想必那些披甲锐士最后还是得到信儿了吧!”弘毅猜着说道。

    “对,他们不愿意为欺世盗名的叛逆之辈效力,于是就越过黄河,直到今天兴安岭一带。有一部分人甚至越过了白令海峡。”

    “我勒个去!第一个发现美洲大陆的居然是咱们殷商王朝的人呐!”梁叔惊叹不已!

    “这没什么好奇怪哦。哥伦布只是让欧洲人发现了美洲大陆,而在美洲大陆上原来生活着的印第安人本就是殷商的一支队伍开枝散叶后形成的部落。至于被西班牙人和英国人所征服,那是后面的事情了。”说到这里,长者的语气倒异常平静。

    “你不恨欧洲人吗?”梁叔不解地问道。他原以为老者也会恨欧洲殖民者,但老者坚定地告诉他:

    “不恨,因为后代子孙皆是不肖之徒,必遭天谴!”

    “您心中忿恨者是……”

    “姬发小儿!干尽了伤天害理之事,却行欺世盗名之实。本来人皇帝辛早已发悲天悯人之心,废除人殉制。那小儿竟以此为罪状讨伐帝辛人皇,实属倒行逆施。也叹殷商气数难以维继……”说到这,老者潸然泪下。

    梁叔一边安慰着他,一边感叹道:原来这才是历史的真相!

    “尊者,莫要悲伤。世间的一切都已随风而逝,人皇帝辛仅凭他废人殉这一项,就足以让他至少升夜魔天宫。”梁叔安慰着说道。紧接着梁叔又问道:

    “那这尧光之山……”

    “哦,这尧光之山本是金鸡岭所在之山。因孔宣将军身前是殷商的金鸡岭总兵,遂在他发现自己无力回天之后,就将自己全部的功力发挥出来,将这尧光之山“乾坤大挪移”到了这玄界,成为了现在咱们所在之地。至于这里的人和兽,都是业力牵引所幻化而成的。至于每个月农历三月初三祭拜怪石、怪树嘛,其实是感恩孔雀大明王菩萨,也就是当年的孔宣将军罢了。”

    “那这魁龙将军……”

    “他其实是三年前来到这里的客家人。后因其能将我们的生活管理得井井有条,众人一致推荐他为我们的大统领罢了。”尊者说道:“我们这里的人、兽都清楚:魁龙将军不是贪恋权位之人,以德服众,功不自居。功成身退,天之道也。魁龙他的确做到了。

    “原来如此!”此时的弘毅对这尧光之山有了深入了解,同时也对最近认识的魁龙将军更加钦佩不已:“这哥们儿,能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梁弘毅情不自禁地吟唱道。此时的他已然明白自己的使命是什么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